(红楼同人)[清穿+红楼]林氏皇贵妃——恰似故人来
时间:2022-01-18 09:26:45

  要不从小就将他给收拾服帖了?

  又过了一段时日,宫里也再没听说有其他哪个嫔妃有孕,基本上也就确定温妃肚子里十有八九就是十四没跑了。

  林诗语也不免有些忧虑。

  这一胎若再生个阿哥出来,温妃的位份怕是少不得要往上提一提。

  她倒是不在意多一个贵妃,但如此一来十四的出身可就仅次于保成、小四和小六了,毫无疑问对于保成来说又多了一份威胁……以康熙的手段,恐怕会很善于利用这个儿子搞点事情。

  想到这儿,林诗语就顿感一阵头疼。

  “娘娘。”小喜子沉着脸急急忙忙走了进来,轻声说道:“崔大人方才托人传了话来……江南文人闹起来了,到处都是在骂娘娘的,甚至还联合弄了个什么万人血书请求皇上责罚于您呢,这会儿已经呈到皇上面前了……娘娘得尽快想好对策啊。”

  今年年初那会儿薛宝钗就已经前往江南了,那块地方比起其他任何一块骨头都要难啃得多,无他,盖因江南自古以来文风兴盛,什么都不多,就是酸了吧唧的读书人最多。

  想要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将女子从家中解放出来,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早已预想到的艰难,林诗语甚至早已做好了被口诛笔伐的准备,但是能闹出个什么万人血书却也是她万万没想到的,这样的反应是不是太激烈了些?

  林诗语的脸色不由得阴沉了下来,一颗心瞬间高高吊到了嗓子眼儿。

  不是怕别的,而是怕康熙扛不住这群酸儒的闹腾选择妥协,一旦这会儿被叫停,前面几年的努力可就全都白费了,日后恐怕也再难有机会将这件事继续下去。

  不能妥协!

  “小心盯着些,有什么消息及时来报。”

  然而一直也没个什么信儿传来,整整半天的时间林诗语等得很是焦急,直到傍晚时分康熙倒是亲自出现了。

  “皇上……”看见他那脸色,林诗语这心里头就绷得更紧了,面上却不露声色,只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的脸色难看得很,臣妾给您弹两首曲子听听?”

  康熙摆了摆手,“不必了,你坐着罢,这事儿跟你也有关……”

  大致跟早前听到的消息也没什么差,不过却更加细致了些,也是直到这时她才明白了,为何那群文人的反应会如此激烈,甚至弄出一个什么万人血书。

  说来还跟另一桩事有很大的关系——缠足。

  当年两人决定相互打配合用软刀子慢慢磨,企图将这一惨无人道的陋习给磨掉……但凡有机会她就会侧面表现出对缠足的厌恶鄙夷,前面康熙则不动声色地拿捏着官职,该限制的限制,该降职的降职。

  起初前朝官员还不曾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有些时候被嫌弃得莫名其妙,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这样莫名其妙的状况越来越多,放在一起仔细琢磨琢磨就隐隐约约察觉出其中的共同点了,再结合女眷们那头得到的暗示,这才终于有人后知后觉回过味儿来了。

  汉臣心里头自然是极其愤慨的,偏偏人家也不曾明令禁止,闹了两回人家就两个字回应——误会。

  而后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总之每回人家都能找着理由处理你,即使明知那不过只是借口,那又能如何呢?

  这几年下来,慢慢的已经有些汉臣默默选择了妥协,但更多的却还是不甘心不肯屈服,奈何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这软刀子罢了。

  许是汉臣们心里头的怨念太大,传着传着就传到江南文人圈子里去了,再加上她不顾礼教一心要蛊惑女子抛头露面的行为本就不受人待见,如此两相结合之下就更是骂声一片了,如此也才有了今日的这份“万人血书”。

  “如此看来臣妾在那些酸儒圈子里可真真是万人唾弃的存在了。”林诗语无奈地叹了口气,试探着问道:“那皇上心里头是如何想的呢?”

  康熙捏着她的手无意识地把玩着,支起一条腿歪在炕上一副大爷相,思忖道:“这些文人虽说手无缚鸡之力,可闹起事来当真也不能小觑啊。”

  心里头当即就是咯噔一下。

  难不成这是要妥协了?

  林诗语抿紧了唇瓣,皱着眉头说道:“若是此次被闹了一番就妥协,那将来也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除非就当真扔下这些不管了,皇上……”

  “朕知晓你不乐意就此放弃,朕又何尝乐意被威胁呢?”康熙不禁冷笑起来,言语之中多有讽刺,“有些人读书能明事理,有些人读书却是越读越愚蠢迂腐顽固不化,偏后者还绝不在少数,每每一有点什么变动就属他们跳脚最厉害。”

  顿了顿,又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你跟这些文人接触不多大抵还不知道,这其中有些老迂腐气性上来是当真能够豁得出去‘死谏’的人,是以朕看到那份万人血书才挣扎迟疑啊,情绪太激烈,一个弄不好就该出人命了。”

  听到这儿,林诗语也沉默了,心里头沉甸甸的压得喘不上气来,憋屈至极。

  看她这副模样,康熙也没法子好安慰的,心里又何尝不是满满的憋屈呢。

  素来文人就是最棘手的那一批刺儿头……这话不是瞧不上读书人,而是瞧不上那些半吊子读书人。

  真正的大儒大多有自己的思想,面对那些所谓的大道理所谓的古训往往也都会有自己的判断,甚至敢于质疑。

  而那种半吊子读书人还远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书里讲什么他们就信奉什么,老祖宗传下来什么他们就坚决拥护什么,甚至对于那些半路上歪曲来的东西也都信以为真,却就是不肯接受丝毫的改变,宁可抱着一些腐朽的东西一起腐化。

  偏偏最叫人无奈的是,这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才是大多数。

  哪怕身为堂堂帝王,每每摊上这群刺儿头时他也都无奈得很,更兼他满人的身份本就更不同些,面对这群人自然要格外慎重,很多时候当真是够憋屈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