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梅英要下楼,田大旺赶紧说:“梅英,你歇着,我下去端。”
“爹,我跟您一起。”
田大旺下楼,田小苗跟在后面。
饭菜热在锅里,人到齐了开饭,这是家里的习惯。
可这一阵子,公私合营正在推进,大旺同志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孙梅英也很忙,顾不上做饭,一家人就吃起了食堂。小苗担起了打饭任务,她十一岁,上小学五年级,像这个年代的大多数家庭那样,帮着家里做饭、洗衣、照顾弟妹。
一会儿功夫,饭菜端上来了。
一钢精锅大米粥,一笼菜包子,热乎乎的。
孙梅英撑开小饭桌,摆在屋子中央。
小五一坐在小板凳上,拿着小勺子等着。
田大旺放下锅,端着碗盛饭。
“三子睡了?”
“睡了。”
孙梅英瞅瞅大床。三子仰面躺着,盖着棉被,睡得正香。
一家人吃了饭。
小五一拧开了收音机,跟小苗钻进被筒子里。
孙梅英和田大旺听着广播,说着话儿。
上面发了号召,提倡节制生育。
可婆婆这趟来,催促着:“趁着年轻,再生几个”。
孙梅英觉得自己不年轻了,都三十二了。大旺二十九,倒是很精神。
对很多人来说,三十是一道坎儿,三十一过,人成熟了不少。
孙梅英跟大旺商量着,不能再生了,把时间省下来,提高一下文化。
田小苗插了句嘴,说:“娘,文化高,拿得工资就高。”
孙梅英盘算着,用三年时间拿下初中文凭。
田大旺也想念个高中。
单位里除了几个转业干部,都是文化人。外出学习,都轮不到他们,怕文化太低听不懂。田大旺觉得这种风气很不好,可文化人就爱摆出高人一等的架势。机关整顿之后,稍有好转,可个别同志骨子里还是很傲气,一点都不谦虚。
仔细想想,还是自身水平不够。
那就加倍努力吧,反正不能掉队。
*
日子一晃而过。
到了“五一”劳动节,小五一满四周岁了。
留着娃娃头,穿着白短袖、蓝裤子,白白胖胖的,特别可爱。
孙梅英照例煮了鸡蛋,用凉水激了一下,搁在碗里。
小五一抓着一个,冲着小苗,举着。
“姐姐,吃鸡蛋……”
“五一吃。”田小苗摆摆手。
小五一攥着鸡蛋,塞到小苗的手里。
田小苗心里一暖。
五一跟小苗的感情好。每天下午,都是小苗去托儿所接五一回家。这都是逼出来的,梅英带着三子上班,大旺工作很忙,家里除了她,没有闲着的。
田小苗心说,自己有小妈妈的潜质。
在忙忙碌碌中,进入了六月。
机关人员工资改革,包干制取消了,一律按照货币工资发放。工资标准也定好了,划分为二十四个行政级别,跟职务对应着。
田大旺是副处级,对应的工资标准是15级,一个月能领127块。
田大旺没想到能领这么多钱?
包干那会儿啥都不用操心,也没啥开销,可折算成工资这么多啊?他兴冲冲地回到家,跟孙梅英说:“梅英,下个月发了工资,咱把自行车买回来……”
“好。”孙梅英乐呵呵的。
大旺出息了,工资是她的好几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