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金谷飘香
时间:2022-02-15 16:22:31

  组织上找他谈话,要他注意影响,最好是把岳父岳母送回老家。老何嘴上没说啥,可心里明白,岳父岳母回老家是不可能的。在农村,地主的日子不好过,表现好的还行,像岳父这样的,说啥也过不了关。

  机关人事复杂,红眼病也多。

  何宏民羡慕起了田大旺,去分局就没那么多事了。

  跟老何一样,赵景坤也挨了批评。

  去年机关调整,赵景坤去了外贸局。他跟海外打交道很有经验,对业务也很熟悉。去年十一月,他亲自带队去花城,参加出口商品博览会。今年四月,又带队参加首届出口商品交易会,签了几笔大单,干得是得心应手。

  他挨批评,跟他的嘴巴有关,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

  他给田大旺打电话,委屈得不行。

  田大旺了解赵景坤,就劝道:“以后少说一点,尤其是公开场合……”

  赵景坤吃了教训,自然会接受。

  徐立方在保卫部门,相对好一些。

  他生性严谨,心思都搁在了情报上,对外界动向不掺和,不评论。想找他麻烦的,先得掂量一下,自个儿能否经得住那双锐眼的审视。

  赵国江也是如此。

  他性格平和,心底宽厚,不爱跟人家起纠纷,人缘很好。即便有人想拿他爱人说事,也被挡了回去。

  “蒋同志是上过朝鲜战场的,还立了功……”

  言外之意,说事的人拿啥跟人家比?

  蒋爱华在部队上,基本上没什么困扰。只是听到柳首长调走的消息,有点难受。临行前,她去探望,柳首长鼓励她:“吃技术饭稳当,好好干。”

  现在,蒋爱华才明白,柳首长的帮助有多大。

  部队就像个避风港,当初国江让她来部队,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吧?

  赵国江也特意找到田大旺,表示感谢。

  “建国,多亏了你提醒……”

  “国江,都是自己人,客气个啥?”

  田大旺咧咧嘴,这都是小苗的功劳,可这话却不敢往外说。

 

 

105 .成绩

  *

  这一阵子,田小苗忙着学习。

  课余时间,她看报纸、听广播,对国家大事多有了解。

  大部分都很振奋人心。

  武汉钢铁厂动工,全国优秀影片评选,新安江水电站开始兴建,还有中科院颁发科技奖。这个奖可了不得,一等奖1万元,二等奖5000,三等奖2000,还有金质奖章、银质奖章。(注1

  田小苗飞快地折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这可是一笔巨款啊,既光荣又实惠。

  看来,学理工科就是有出息,不管到了啥时候,科学都受重视。相比起来,文科不怎么有前途,还担着风险。可数理化哪是那么好学的?她这个文科脑子能学到啥程度,心里没底儿。

  日子紧张而又忙碌。

  进入六月之后,机关整顿告一段落。

  每一位同志都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田大旺也顺利地过了关。

  虽然有提意见的,说他板着脸,工作态度强硬。可除了这个,别的也挑不出啥毛病来。况且,他出身贫农,参加革命早,思想水平在那里摆着,跟资产阶级沾不上一点边儿。

  孙梅英是个普通职工,不冒头没人会注意。

  可工作组要找大家一对一谈话,说是交交心,把小苗紧张得不行。梅英同志爱说话,怕她把不住劲儿说漏了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指不定人家咋理解呢?若是掐头去尾,记在小本本上可了不得。

  这天,孙梅英下班回来,兴冲冲的。

  “小苗,组织上跟我谈心了……”

  “娘,您都说啥了?”田小苗赶紧追问。

  “小苗,娘没说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