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金谷飘香
时间:2022-02-15 16:22:31

  这是趋势,无法改变,能拖一天是一天。

  想着接下来就是大炼.钢铁,田小苗赶紧说:“娘,铁锅得留着,无论如何也不能拿出去当废铁上交,不然,想做饭都没辙……”

  关于铁锅,孙梅英很好奇,怎么扯到这个上面了?

  田小苗摆摆手,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样子。

  她知道再过两个月,会有大炼.钢铁运动,家家户户都把铁锅上交了,用来炼钢。小高炉遍地都是,堪称一景。可炼钢是技术活儿,那些土高炉炼出来的不是钢,而是铁疙瘩,浪费不说,还耽误了农活。

  到了秋季开学时,热度不减。

  按照报纸上说的,农村基本上实现人民公社化,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0.4%。这个数据不断被刷新,到了十月底,人民公社化全部完成。(注4

  好吧,跑步进入了社会主义。

  像田老汉那样的,坚持到了秋收,好歹攒下了一点粮食。这算是底子,还有自留地的一些收成。

  田大顺和田大壮家也有积累,因为自带口粮,平日里节俭得很。赶在秋天,吕秀蓉和许凤莲都晒了红薯叶子、萝卜缨子等干菜,又腌了几缸脆萝卜。有邻居笑话她们,说:“都入了大食堂了,天天细米白面,一顿四个菜,弄那些咸菜疙瘩做甚?”

  吕秀蓉说:“俺婆婆就喜欢这个,大鱼大肉吃多了,调剂一下……”

  因为田大旺的提醒,几口铁锅到底没上交。赶着村里来收废铁,就把门鼻子卸下来,跟断了的铁锨头一并交了上去。还弄了几个瓦罐备着,想喝稀粥了,可以熬汤喝。

  这时候,田小苗读高二了。

  算算日子,她参加高考正赶上六零年。这对她是个考验,体力要跟上,营养要补充,一定要考上大学。

  家乡的变化,柳进原也有耳闻。

  这种跨越是不是大了点?

  好在上面视察后,开始纠正。

  这段日子,柳进原的注意力在东南沿海一带。米帝在宝岛搞了军事设施,还扶持了傀儡想把宝岛分裂出去。为了防止刮民党跟米帝走得太近,我东南前线部队向金门发动炮击,进行警告。(注5

  万炮齐发,规模空前,可谓地动山摇,一片硝烟。

  对驶向金门的运输舰船只也发起警告。

  接下来,很有战略性的,工作日开炮,星期天休息。一来二去的,那边的守军也发现了规律,工作日躲在地洞工事里,星期天出来晒太阳。后来,甚至变成了双号开炮,单号休息。

  我方想打就打,想停就停,掌握着节奏,既教训了刮民党军队,又牵制着米国军队。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阵营提高了威望。

  田小苗对“金门炮击”期待已久,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五八年有多神奇?可见一斑。

 

 

107 .眼光

  *

  搁在后世,田小苗印象最深的就是放.卫星。

  报刊上登载的,都是某地亩产稻谷多少万斤,亩产小麦多少万斤,亩产棉花多少万斤,看谁能吹牛,看谁的卫星放得高。

  这是五八年的一大特色,被批评了很多年。

  可五八年却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一盘散沙似的农村变成了大集体,农民们排队出工,唱着歌儿,喊着口号,甭提多欢腾了。一日三餐吃公共食堂,一顿四个菜,大米馒头随便吃,不定量。孤儿们进了福利院,孤寡老人有人照顾,学龄前的娃娃入了托儿所,够年龄的都上了学,还有卫生院、图书馆、文化站,篮球场等等。

  这是书中描绘的共产主义,一抬脚就迈进了。

  多少年后,还有人津津乐道。

  “五八年那会儿,日子真好,大米白面,还有鸡鸭鱼肉,做梦都想着呢!”

  很多人都希望,一觉醒来就实现了共产主义。

  这个梦想虽然超越了现实,却带给人希望。千百年来,劳苦大众吃糠咽菜过着苦日子,吃饱穿暖成了最基本的追求,社会主义蓝图给人无限憧憬,令人激动不已。

  这就是五八年带来的震撼,一下子改变了人的思想,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

  除了这些,五八年还取得了很多惊人的成就。

  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工业创新、农田水利建设、荒山治理、植树造林、洪涝灾害治理全面开花,到处都在修建铁路、公路、桥梁,修筑拦河大坝、水电站、水库、引水渠,全国有六、七千万人在工地上,一天二十四小时,轮班作业,堪称一大创举。还有科学种田、爱国卫生、文化教育、体育事业都实现了飞跃。(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