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有异归来无恙——三多俩正好
时间:2022-02-17 08:13:04

  吃完饭吴恙与李翔去了一家钱庄——万源钱庄。到了钱庄,吴恙掏出当初盈儿给的木匣子,对伙计说见他们掌柜的。伙计看了一眼木匣子,当即请来大掌柜。大掌柜看到木匣子把他们请到里面。吴恙在里面坐了大概一个时辰才出来,之后又回到客栈。

  他们回去的时候小环已经从街上买回各色的小吃,坐在房里正吃的痛快。这一路的辛劳,有了这些吃的也算值了。

  “少主要不要也尝尝。”小环递给吴恙一盘糕点。

  吴恙随便捏了一块送一口中。

  “我方才出去买东西的时候打探了一遭,陈国太子刚薨不久,之前分封到各地的皇子回到建康吊唁。想必三皇子应该也在建康,少主不去找他吗?”

  “再等等,等我准备好了,再去见他。”吴恙说。

  小环点点头。

  小环拍拍手中的糕点渣渣,“看我买了这个。”说着从桌子底下掏出了三个斗笠。

  “这边时常下上一阵雨,这里的人出门都会背着一个斗笠的。咱们入乡随俗,还能用它遮遮面,必定肃清司的手脚伸的很远,我们也要防着些。”

  “我刚才出去顺便抓了点药,现在火上煎着呢,我去看看有没有煎好。”

  吴恙体的身体仍不见好,被窦怀远打的那一掌伤的不轻

  之后的日子吴恙一直在客栈里写写画画很少出门。直到有一天万源钱庄的伙计来找吴恙,给他捎来了一个消息——今日陈国太后携锦珠公主去太真观诵经吃斋。

  得信后吴恙换了一身黑衣,带上父亲的那把剑,还有一支竹笛独自出门了。临行前交给小环一张纸,上面罗列了要办的事。

  建康东行三十里有座太真观。这是一处陈国皇家道观,寻常人不得入内。道观山门建在半山腰,正殿却在山顶。吴恙到时已经下午。他先是围着道观转了一遭,之后找了一处隐蔽的地方跳入观内。此时道观内,除了道士还有很多皇家御林军。

  吴恙进入太真观一直躲着,直到天黑才行动。至于太后与锦珠公主的住所,无需多想,只要顺着防卫越来越森严的地方找去,自然会找到。吴恙躲过几名守卫,最后到了一处院落。院门有御林军把守,院子里是女婢与内监,吴恙断定此处就是太后在太真观的居所。

  吴恙趁着夜色偷偷地跳上一棵大树,在树上静静等着。到了二更天,院子正屋房门开了,走出一名身着粉衣的少女。少女豆蔻年华,通身桃花粉色,一头乌黑的长发,瓜子脸,桃花眼,翘鼻梁,朱红小嘴,样貌与吴恙的母亲几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用猜这人就是吴念,当下的锦珠公主。公主年幼,身量不足,但气质恬静,仪态端庄。公主身旁簇拥着几名嬷嬷,还有两名与公主年龄相仿的女孩子。这两名女孩子穿着与一般宫女不同,可以看出二人并非奴仆。

  锦珠公主在这群人的簇拥下穿过回廊去了东面的屋子。

  吴恙看着已经长大的妹妹,忍不住笑了,没想到七年未见,妹妹出落的如此美丽。

  又过了一会房门开了,之前的几名嬷嬷与陪在公主身边的两名女孩一同出来了。这些人穿过一个月亮门,去了前面休息。

  等四周安静下来,吴恙从树上跳下之后出了道观。

  这一夜吴恙宿在道观外的一棵树上,双手环抱胸前,头枕着树干,双眼盯着东方。天上的星星越来越多,夜色越来深。水满则溢,月满则缺,这夜色过深便开始变浅。天空慢慢泛白,星星一颗颗的隐去了身影。启明星亮起,东方彩霞漫天。吴恙收回了神,竖耳又仔细听了听,之后拿出腰间别着的笛子,放入嘴边吹了起来。

  吴恙所在的地方距离锦珠公主的住所极近。此时又是清晨,天虽亮了,但四周仍旧寂静。吴恙这边的笛声很容易的飘到很多远的地方,更不要说传入太真观。吴恙就这样一遍遍的吹着,直到有名内监远远的跑来。

  内监跑到树下,抬头看着树上的吴恙问道:“树上的那人,你吹的这曲子叫什么名字。”

  吴恙停了下来,收起笛子答道:“清风逐雨。”

  “这曲子是谁所做。”

  “阿姐。”

  “啊姐,这世上还有这样名字。”内监喃喃自语。“你下来,随我走。”

  吴恙很随和,从树上跳下来,跟着那名内监进了道观。入道观时,道观的守卫让吴恙交出佩剑。内监带他穿过前三殿,之后在一处僻静的地方停下让他等着。

  大概一炷香的功夫,内监又回来了。

  “我问你,阿姐与你什么关系?”内监问吴恙。

  “自己人。”吴恙回答。

  “自己人?这是什么关系?”

  “你且这样回你家主子,并且告诉你家主子,草民有把佩剑,进观时被护卫扣下了,想知道我的身份,看过佩剑自然明白。”

  “你知我家主子是谁?”

  “锦上添花,珠玉在侧。”吴恙答道。

  内监多看了吴恙两眼,转身又去回话了。

  内监这次去的世间有些长。待他再回来时,也不多言,只叫吴恙跟他走。内监带着吴恙去了一处偏殿。偏殿内种着花花草草,此时群花已经凋落,只剩下繁茂的枝叶。院中央有棵桃树,树上还结着桃子。桃子又大又红,看着就像摘下一颗尝尝。

  “你在这等着。”内监说完走了。

  偏殿内除了吴恙并无他人,四下安静的很。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