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正坐着说话,有人跑来报道:“老妇人、夫人,将军回来了。”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吴恙随着站起来。他循着大开的院门看到伯父吴伯举,身着轻甲大步的走进来。吴伯举长相与吴仲尘有三分相似,身量稍矮一些,皮肤微微发黑,体态健壮,留着胡须。
吴伯举一进院门目光就落在吴恙的身上,进入大厅上下又打量了吴恙一番,说到:“你便是仲尘的孩子。”
“吴恙见过大伯父。”吴恙拱手说道。
这拱手礼吴恙是一时改不了了。
“好,很好。”吴伯举伸手想要拍吴恙的肩膀,似乎想到什么,又缩了回来。
“回家好,回家好。”吴伯举一直点头称好。
随后吴伯举又问了吴恙一些话,无外乎这些年是怎么过得。听的吴伯举两眼发红。
说了一会话后,吴伯举对其他人说:“你们都下去,我与吴恙有些话要说。夫人留一下。”
屋内的人纷纷退下,屋内只剩下老太太、甄氏、吴恙与吴伯举。
等众人走后,吴伯举说道:“当年你父亲随掌华公主离开陈国,对外吴家宣称你父亲暴毙而亡。现在你回来就需要一个身份,这个身份绝对不能是吴仲尘之女。这一点你可明白。”
吴恙点点头。
“你与射月同龄,我们对外便说你们是双生姐妹,只因你出生体弱,家中担心养不活便送到外面养着,长大后才接回来。你觉得如何?”
“伯父考虑周全,就依伯父的。”吴恙回答道。
“吴恙生辰是什么时候?”甄氏问道。
吴恙笑着说:“六月初五。”
“好巧,只比射月大一日。”甄氏惊讶的说。
“那你便是姐姐,射月便是妹妹,对外说你二人是六月初六出生的姐妹。这事就麻烦夫人与府上的人交代清楚,不可说漏嘴。”吴伯举说道。
“将军放心。”甄氏回答。
“吴恙你随我来,我有几句话与你说。”吴伯举说。
“有什么话不能当着我的面说,有话就在这说。”吴家老太太盯着吴伯举中气十足的说道。
吴伯举急忙说道:“是,母亲。”
吴伯举转脸又对吴恙说道:“你说你被临城一家姓顾的人收养了,既然你也来自周国临城,也是姓顾,你可认识周国平南王顾风。”
“认得。”吴恙面不改色的回答。
“你与他相熟吗?”
熟悉吗?自然是熟的不能在熟。
“有过几面之缘。伯父为何问起此人?”
吴伯举神色凝重的说:“此人非同小可,我担心他将来会成为陈国的忧患。不过前些日子我收到消息,说顾风病重,周国皇帝召集全国的名医为其诊治,但仍旧没有眉目。”
“平南王还没死?”吴恙反问道。
“怎么,你很想让他死吗?”吴伯举反问道。
吴恙笑了一声答道:“这个到不是,我来陈国的时候,便听说平南王病危,命不久矣,这么久了居然还没死,有些奇怪而已。”
吴伯举说道:“伯父倒也盼着他真的不治而亡,这样陈国也就少了一个威胁。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顾风确实也是个人才,若年纪轻轻的死了,确实令人惋惜啊。”
吴恙咧嘴笑了。
“好了,第一次与侄女见面也忘不了你军中的那些事。今日只谈家事,不谈国事。”吴家老太太将吴恙拉到身边,接着又对甄氏说,“吴恙今后就住之前仲尘住的院子吧,你差人去打扫一下,看看缺什么赶紧备齐全了。”
“是。”甄氏答应了一句。
“明日吧,明日将族中长辈请来,将吴恙的事与他们说了,然后去祠堂祭拜,将吴恙写入族谱。再找个好日子,请族中的人过来吃饭,一一认认。这事不能简单草率,还有请上与吴家交好的一些人都过来。”
“是。”甄氏答应道。
吴恙急忙说到:“这事倒也不急,等过段时间再做也不迟。”
“为何?”吴家老太太问道。
吴恙想了想说:“当年养父收留我,为我改名换姓。今日认入吴家,还未跟他老人家说明,待我将这些事说与养父,再提入族谱的事也不迟。”
吴家老太太有些为难了,沉思片刻点头说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人家养育你这些年也是不易。只是你的养父在周国,若是在陈国,定然让你伯父亲自登门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