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屋里,李尚庆说完他的话本子后,出声问了他们,“各抒己见,给我提提改稿的意见。”
“段子很精彩,就是说到神箭手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瑕疵,”岁岁拿捏着拇指和食指的距离,捏出了一条细缝来,“神箭手隔那么远是看不清靶心的,他能百发百中,靠的是手感。”
李尚庆在本子里着重记了一笔,“我还是头一回听人这么说。”
“晚上吃的那些烤鸟,”钱团子指着岁岁,“就是她打下来的。”
李尚庆讶异不小,“岁岁说的是心得,那是得好好地改过来。”
宋团子见状,提出了他的想法,“打斗戏无可挑剔,就是再弄点感情戏就好了。”
“宋易,说书先生不喜欢念莺莺燕燕的本子。”
宋团子皱了眉头,不认同道,“话本子不是非得给说书先生写的。”
“宋易,这么跟你说,杂剧受众小,写杂剧的本子赚不了几个银子,茶馆多,听书的人也多,给说书先生写本子,他要是说火了,听书的人都抢着续订你的话本子。”
钱团子拱了拱他的手,“那是赚钱的本子。”
宋团子就喜欢看那些不入流的话本子,他不喜欢打打杀杀的,一想到他将来要写的话本子不赚钱,自己很可能混成个落魄书生,他就发了愁。
------------
第138章 :惊险逃亡
楚兰枝后来单独找了蔺丙,问清楚了消息是如何传出去的。
蔺丙去驿站找人对了暗号,寻到接头人后,把信函交到那人手里,再往下一个驿站传递消息,直到信函落入卫殊手中。
那封信上写的全是暗语,只有卫殊和蔺甲三兄弟识得那字面上的意思。
这样的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卫殊不可能建立起这么庞大的驿站传讯系统,能操纵这一切的很可能是太子,为了不让太子知晓他传递的消息,这才使用了暗语。
三日之期已到。
若真如蔺丙所说,卫殊派了轻骑兵过来寻她,那么最快今日便会抵达竹苑。
楚兰枝坐在矮椅上晒太阳,看着钱团子和宋团子挥着棍棒在对打,一招一式地很有气派,她看得正起劲,忽然余光里瞥见远在反方向的竹林外围,最高的那株竹子在疯狂摇曳,惊动得鸟雀振翅高飞,她一下就从矮凳上站了起来。
“别练了,回屋收拾包袱马上走!”
这是蔺乙在向他们传递紧急信号,快逃!
众团子愣了愣,随即明白发生了什么,他们撒开腿地跑回屋,纷纷拿起包袱就冲了出来。
许珏听到楚兰枝的喊声后,直接挎了包袱出门,“李尚庆和李夫人在前面带路,大家快跟上!”
钱团子冲宋团子喊了话,“秧子,我们走在师娘后娘。”
“知道。”宋团子让年年和岁岁跟着苏乞儿先走,他们尾随在师娘身后,跟着往江边跑去。
一行人飞快地穿梭在竹林里,惊风掠影,急速地向着江边跑去。
一路上惊起成群的飞鸟,扑棱着翅膀往高处飞,间接地暴露了他们的行踪,叛乱军随即驾马飞驰了过来。
蔺丙包尾走在最后面,一支支离弦的箭穿过竹林,惊速地扫射而来,他拔剑出鞘,回身格挡开射向人群的乱箭,“身后有流矢,注意避箭!”
他说完冲向迎面而来的那匹战马,腾身挥剑就将来人从马上劈了下来。
蔺甲侧身让到最后,挡住密集射过来的箭矢,李尚庆和李夫人率先上了船,夫妇俩一人在船头,一人在船尾,拿桨划水掉转了整个船头,等人到齐后,随时准备开船。
苏乞儿领着年年和岁岁率先登上了船,许珏紧随其后,眼看着一队黑骑军骑马冲了过来,年年嘶喊出声,“串串,秧子,当心后面!”
钱团子和宋团子一把将楚兰枝推上了甲板,俩人回身,挥着木棍就朝来人打去,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狠劲,“铿铿锵锵”地将来犯的士兵打得连连后退了三步,最后还是蔺甲冲过来,从背后一刀削下,才将人给解决掉。
眼看着十余个追兵跳下马背,扑下山坡向着河边围拢而上,蔺甲大喝一声:“开船!”
李夫人立马扯下揽绳,木船顺风又顺水,在夫妇俩的齐齐划桨下,一下离开了河面五米远。
“串串!”
“秧子!”
眼见着船只越划越远,而宋团子和钱团子还留在竹林里和敌人棍棒相斗,岁岁哭嚷出声,她拿出弹弓,抓了一把石子,在船身极度摇晃中,瞄准对方的眼睛,一石子嘣一个,就没带偏过!
楚兰枝命了李氏夫妇往河边划船,往下不断地挥手,大喊出声:“朝下游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