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秦相国夫人——红姜花
时间:2022-03-22 09:12:26

  中年士人:“既是没有问题,有什么不合适的?”

  赵维桢深深吸了口气。

  因为那是你儿子的试卷啊!

  试问哪个学生愿意把自己的试卷公开给所有人看的?!别说这广场上里三圈、外三圈全是看热闹的陌生人,就算是家长会,赵维桢也不愿意拎出某个学生的试卷说他哪里做的不如别人好。

  试问哪个经历过应试教育的学生没做过这种噩梦?

  赵维桢看到他这般咄咄逼人,心中不禁来气:这爹也太不把自己的孩子当回事了!

  说是为孩子鸣不平,其实目的就在于指责赵维桢本人。

  “孟隗问心无愧,公开试卷也无所谓。”

  赵维桢来了火气,脸色也拉了下来:“只是能私下里解决的问题,孟隗觉得没必要展现给别人看。”

  “无妨。”

  中年士人说:“我今日过来,就是为了讨个说法。”

  赵维桢:“好。”

  她冷着一张脸,扭头看向女官子嬴:“劳烦先生把考生姓名写下来,子嬴姑娘,请你去学堂里拿出考生,以及考生前后几人的试卷一并拿出来。”

  子嬴姑娘也是不怎么高兴,但她还是认真点头:“是。”

  待到她离去,赵维桢才再次看向面前的士子。

  她最讨厌这种拿孩子当幌子,实则是为自己讨面子的家长!

  何况,口口声声说为儿,却不愿意私下解决,面前之人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想要出人头地,要么有经世之才,要么就要一鸣惊人。既然做不到满腹经纶,那便剑走偏锋——堂堂夏阳君,在咸阳有名声有地位,今日当众指责她的招考有舞弊嫌疑,与之对峙,不论是否能赢,日后说出去对方的名字也是和夏阳君放在一起过。

  借着她的势留名,赵维桢不在乎。

  但踩自己的亲孩子,她忍不了!

  “咸阳学堂招考,分了两个年龄层。”赵维桢平静地向众人解释:“一则是三到五岁,尚未开蒙的学童,我的两名女儿伯姜、仲姜亦在其中;二则是五到七岁,刚刚开蒙的学童。后者考试项目分为文法、算数和律法。早在招考结束的当日,我就命人将招考题目贴到了广场的告示栏里。”

  说完她顿了顿,看向面前的士子。

  “今日拿出来的考卷,每道题目答对得几分都有明确标识。考试之前,会有专人为学童们解释清楚。”赵维桢说:“最后按照考卷分数从高到低排名,收前五十名。”

  “考卷我可以公开给你,给在场的列位看。”

  赵维桢冷淡出言:“但请先生好好想想,你嘴上说着为儿讨一公道,却要将他哪里不如人悉数展示给陌生人。不论你为何而来,这样挫败学童,值得吗?”

  “我为人母,家有两女,今年伯姜过了,仲姜却是差了那么一丁点。她若是想入学,就要等明年再考——我家的孩子姑且如此,更遑论我根本不认识的学童?舞弊对我有好处么?”

  中年士子面上一顿。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连夏阳君自己的孩子都要这般参加考试!

  士子下意识辩驳:“我可不曾说夏阳君是舞——”

  “夫人。”

  话说一半,女官子嬴就将一叠考卷拿了过来。

  当年在宫中办学时,学童们用的还是书简,如今已然全部换成了印刷出题目的纸张。

  赵维桢吩咐魏兴搬来长案,将几份试卷逐一展开。

  “先生可自行来看。”

  她于众目睽睽之下,拎起衣袂,正襟危坐:“二百三十一号学童的文法分数九十五,算数四十五,律法六十五。文法确实高分,年仅七岁,却识字不少、条理清晰,是名聪慧的孩子。但算数和律法实在是太低了。”

  说完,赵维桢又铺开另外一套试卷。

  “这是一百二十二学童的考卷,刚好是位女童,排名比二百三十一号学童高一位。”赵维桢阐述道:“这位学童的文法分数确实不高,但与算数、律法成绩相近,很是平均,总分加起来确实高一些。”

  赵维桢抬头看向士子:“先生可还有疑问?”

  士子:“……”

  说到这里,对方哑口无言。

  围观的人开始议论纷纷。

  “这不是很明白嘛?”

  “快去看看题目呀,这么多考生,万一有疏漏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