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这么庞然的骑兵数量,需要大量马草供给。而秦国再富足强大,也架不住老天爷要天气转冷,届时马草供给注定要大为削减。
这也是秦军主速战的理由,他们要在一年之内打完。
若是拖到冬季,供给不足,秦军无法打下邯郸,也许就会撤兵。
即使来年会再战,也是至少打赢了这次战役。
李牧发自内心觉得,此战本能胜。
可如今赵王要求换将,李牧便已看到了败局的到来。
也得感谢廉颇老将军,他心想。
若非他投秦,李牧也不会看清赵王的肚量究竟有多小。没有廉颇老将军的事情,也许李牧也会如自己的亲信一般觉得,大不了就是解除兵权,就算抗旨,打赢之后再向国君请罪也不迟。
但现在李牧不会这么想了。
他很清楚赵王并不是要他的兵权
赵王是要他死。
而死,李牧是不怕的。
他怕的是死的不清不楚,死在自己人手下,死在远离沙场的朝堂上。
青年将军迅速理清了思路。他的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晰,既不悲愤,也不懊恼,有的只是分外的宁静。
“报!”
沉默之间,侦察兵匆忙奔入帐中:“将军,秦军突袭!”
“好。”
李牧猛然抬头。
触及到副将难过的眼神,李牧莞尔,黢黑英俊的面孔中笑容依旧开朗自得。他伸手拍了拍自己亲信的肩膀:“朝堂上的事,叫我这个领头的来考虑就行。不用担心,我已有对策。”
说完他看向侦查兵,肃容下令:“全军迎击!”
第129章 一二六
126
李牧踏出营帐,前方探子匆忙回报。
“报!将军,”侦察兵紧迫道,“秦军打头的并非骑兵,他们改为了步兵!”
“……好,下去吧。”
青年将军微微一怔,但很快就颔首下令。感应到副将的目光,李牧握住腰间佩剑,不由得感慨:“秦将王翦,够有魄力。”
两军对垒,骑兵对战步兵拥有着绝对优势。
但两次总突袭不成,在李牧的严防死守下,秦骑兵并没有讨到优势,因而王翦立刻改变策略,让步兵先行。
这是舍弃了骑兵的优势,自信于同李牧步兵对战亦能得胜。
也不是每个将领都有这般底气的。
“不用担心。”
李牧大步向前,冲到高台处,一把抽出佩剑。
在他面前的,是黑压压数不清的赵国兵卒。
“儿郎们!”
锐利无当的青铜剑出鞘,发出铿锵声响,冷兵器的剑锋在日光下折射出冰冷光芒。
“秦军强势,兵马众多,可我们已经守住了这里,将他们拦在了井陉之地。”
面对数不清的目光,李牧掷地有声:“一旦秦军踏过你我,邯郸恐为不保!”
“昔年长平之战,秦国白起屠我四十万士卒,尸骨累累、罪行罄竹难书。”他一字一句,慷慨激昂:“邯郸之战,秦军围城长达数年,致使赵地民不聊生。”
“想想这些年与秦征战死去的士卒,想想你我失去的父辈与兄弟们!我等身后的母亲、妻女,就只能由你我亲自来保护了!”
“赢秦国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今日就是死,也要拖着秦军一起,赵国的精锐们,随我一同杀回去!”
李牧一挥右臂,佩剑直指秦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