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珰传——窥谷忘反
时间:2022-05-01 09:01:15

 
负水知道自己说是说不过李珰的,他只要定下主意,一定会想方设法实现。好在,她素来不怕他的那些手段,二话不说,抽出腰间匕首——长剑在出逃时未能带上,不然此时此刻自刎的架势会更凄美一些。
 
负水柳眉一横,沉声威胁:“今日你李珰若是毁约,我负水便自刎于此地!”气势之强,目光之坚毅,倒让二人心头均生出一些别样感触。
 
这架势,怎么有种乌江之侧,霸王别姬的决绝之感?
 
可惜戏中的虞美人没有,只有一身玄甲、身材健硕的假儿郎。
 
匕首直抵喉头,刺下肌肤,尖锐之处,渗出血珠。
 
李珰蹙眉,眸光像是一座高山凝视着山脚环抱着自身的江水,不动声色,无语凝噎,又深情动人,负水便是环绕着他的一汪清溪,他避不开了。
 
“好!”喉头滑动,沉稳出声,李珰笑着看向威胁着自己的美娇娘,“你去溪山寻安远军遗脉,不出几日,我自会去那里同你们汇合!”
 
他脱下银甲,伸出一只手:“把匕首借我一用!”
 
负水不疑有他,得了承诺潇洒地将匕首扔在他脚边,以作报复之举。
 
李珰不满地睨了她一眼,认命般弯下身子,好气地捡起匕首,割下银甲中心的金色护心镜,随后将残损的银甲投入溪涧中。位置正在负水身侧,溅起的水珠半数落在负水的玄甲上,折射出琉璃般通透的光影。
 
负水瞪了他一眼,他只挑眉一笑,将护心镜递了过来:“这是信物,他们见了便知道你是我的人,会听你统帅。”
 
负水咽了下口水,双手庄重接过,垂眸打量着镜面表层的斑驳细纹,倒没有深的划痕。
 
“万一他们以为是我杀了你,然后取了你的护心镜呢?”负水迎上他的视线,小心询问。
 
李珰一瞬笑出了声,眼尾泛起褶皱,语气甚为自负:“放心吧,这世上能杀我的人没几个。像你这种一看就知道没几手功夫、心思单纯的人,只可能是我信任你,将信物托付给你!”
 
两人之间的矛盾谈妥,负水心中怒意消散,态度复归恭谨。因此郑重点头:“将军放心,我一定抵达溪山,将信物送到,等待将军归来!”
 
李珰见她恢复正常,目光上下仔细打量了几眼,眸色深深,没有开口再说些什么。刚才吊儿郎当的邪气也渐渐收敛,变为寻常时的孤傲将军,沉声嘱托:“好,你先走。”
 
“是,属下听令!”
 
 
无人敢写帝皇书(20-2)
 
 
朝廷暗流波诡云谲,千里之外,众人也在极尽所能,抢占先机,都希望最后决战之局能有更多天时地利人和站在自己这一边。
 
陈善炜似乎没有为难李珰,准他领兵北伐,还恢复安远军的统帅之权,虽然残活下来的安远军不足两万人马,但作为征战十年、北拒魏戎的劲旅,又有李珰作为统帅,仍是不容忽视的虎狼之师。
 
众人正取道荆州,从汉水过,转西北方向绕到洛平后方,若暴露行踪,便牵制敌军,可分豫州攻守压力,晋军援军会及时增援;若潜伏顺利,打通西北路线,则平定魏戎指日可待。
 
陈善炜是这样对安远军保证的。
 
负水不懂李珰为何听之任之,只能支持他的决定。
 
她不知道春明山下他所说的“最后一段路”有多远,亦想不通何为“走好”最后一段路,这最后一段路的尽头在哪里。
 
无论何种结果,她都愿意欣然接受,甘之如饴。
 
负水跟在李珰身侧,小跑着前进,她如今成为安远军的传令官,侍候将军左右。
 
秦岭西部余脉地处晋国魏国交界地带,地势崇高险峻,少有人烟。即便如此,魏国仍在深山中设立瞭望点,修筑防御工事,以防晋国两路夹击。
 
陈善炜对安远军西进偷袭的安排应为军中密令,为此甚至准了李珰取道荆州以掩饰大军行踪,不让魏戎军队有所察觉。过了汉水后,安远军的生死便听任天命,是成是败,只看安远军的能耐有多大了。
 
入秦岭,安远军行军速度也不敢提快太多,晋国只知晓山中有魏国军队,但人马多少、位于何处皆是不知。李珰便像当初荡除苍岭匪患一般,将大军分成小队,小心推进,摸清楚秦岭内部各山各水之形势,打探消息为第一要务,不可打草惊蛇。
 
李珰坐镇军中,大军营帐扎在山谷临溪之地,山中多野兽野果,又时值六月,正是蔬果鲜美之季,不至饿肚子。
 
一连打探数日,皆无所获,军中有人讨论说这魏军驻地怕多是放出来震慑陈善炜的假消息,所以多年来,陈善炜一直不敢从荆州北上,突袭魏戎。
 
负水在溪边同老兵清洗衣物,有几个老兵年纪已经很大了,身上又有旧伤,原本想让他们留在溪山,一行人却说自己是没有后路之人,不若跟着李珰再战一回,成全此生功业,也算有始有终。
 
一群人围在一起浣衣,总是会聊起旧事,也因此,负水从他们口中听说了不少靖远军早年间的事迹。
 
与淮安城中、将军府内那些英勇无畏、大获全胜、神兵天降的故事不同,在这些亲临战场、直面生死几十年的老兵口中,每一次活命都得拼尽全力才行,每一场胜利都必须付出相应代价,他们赢的并不轻松,那些荣耀也不甚在意。
 
有些人好多年没去过淮水之南,听说苏吴的美人最多,歌曲最美,是著名的水乡。负水便聊起江南风物,耐心地将各地见闻一一道来,同当年李三思那般,同时又添上数月以来的亲历亲闻,讲得更加风趣生动,让人产生出身临其境的痴迷醉意。
 
多日无获,李珰似乎并不忧心,如今一身玄甲绯袍,姿态风流,神情惬意。每日在溪水边踱步,听着各路派出去的人马回禀着同样一句“无获”,并不恼怒,也不焦灼。
 
直到乌云压阵,雷电之声轰鸣磅礴,他下令让众人收了营帐,准备开拔。
 
六月,秦岭淮水一带多暴雨,故而淮水两岸多涝灾。
 
山涧溪流潺潺,依旧不紧不慢地向山下开阔的平原地带流去,丝毫没有暴雨时节该有的滔滔之势,在溪边浣衣亦十分便利。
 
终于一队人马从上游山石口疾步奔来,为首一人气势沉着,有条不紊地将消息一一呈报。
 
上游有一关隘峡口,暂且称呼为关山口,魏军借用两侧山势夹击地貌修筑了大坝,若有冒犯之军,雨季可开闸泄洪,水淹敌军;旱季可助长水势,大军乘船溯流而下,突袭敌军。
 
魏军自恃天险,屯驻守军不足一万人马。
 
若是不想安远军行迹暴露,这一万人马必须全部葬身秦岭。
 
李珰在溪边盘桓数日,不过是在细细思量攻敌战略,此时消息传回,早已有了作战之策。
 
今夜当为雨夜,适合突袭。
 
李珰将不足两万的人马分成两股,其中大军约一万二千余人,先占据两侧高地潜伏;余下五千人马左右佯装攻城,待魏军开闸泄洪退居两侧高地、防守戒备松懈之时,潜伏将士悉数诛之。
 
先前几日,派出去摸索山川水泽地貌的士兵已经寻得一条上山的便宜路线,此时开拔,大雨未至;上山之后,雨势起,魏军势必忙乱,便是良机。
 
为了卸下魏军防备,下游直面进攻的安远军将由李珰亲领作战,负水为壮声势,兼任司鼓之职。过去数月来二人潜心创作的将军令一直未得亲手演奏、校验效果,今夜倒是难得的机会。
 
负水将那本融合军令创作出来的乐谱取名为《将军令》,直观、好记、威武霸气。
 
军鼓架在高坡之上,在众将士身前,大战中倒是少见,好似那司鼓的士兵身先士卒、冲锋在先。负水只是希望魏军能将这乐声听得清楚,也好先行震慑一番。
 
安远军砍了不少大树架在溪水之上,方便两岸通行,五千人马分为两队,列于溪水两岸,前方弓箭手压阵,后方便是骑兵和步兵,全然昭示着强攻的打算。
 
苍青色的穹顶之上,一道紫色雷鞭华丽耀眼,誓要劈山破海,雷声贯耳,动人心魄。
 
却仍是比不过从山野深处传来的苍劲鼓声,笃实连绵,似是一首挽歌,鼓声随风,代替这些赴死的将士穿山越海,回到旧乡。
 
那一定是最风光、最幸福的一刻,锦衣在身,功绩斐然,乡友亲迎,锣鼓喧天,人人都以这儿郎为傲,以为是顶天立地的国之栋梁。
 
也一定是最无言、最沉痛的一刻,锦衣遮住旧伤,功名掩抑生死,十年弹指一挥,父母苍老,妻儿无依,荒坟野草,不知题的是谁的名姓。
 
山野间响起急促的哨音,箭羽落下,但很快被雨点压制,两方人马索性收了远箭,改为近身肉搏。
 
这个过程没有持续多久,绯袍尸身一个接一个地扔进水势渐起的急湍中,为首一人举起青铜钺示意大军后撤,但在苍野雨夜中他的身影太浅,根本无人注意到。
 
只有高坡之上,树林掩映中的那人,视线一直锁定在为首的将军上,从容不迫地更换鼓音。因为用力,双足已经深陷泥泞,双臂舞动生风,鼓声漫天,似要与这涛涛水声较量一二。
 
她在一个很安全的位置,这种时刻,她比李珰更重要。
 
魏军很快发现雨声背景下藏着的端倪,为首的领将吩咐众人撤离高地,准备开闸泄洪,借着今晚滂沱的雨势,不费吹灰之力地解决敌手。
 
同时自己接过弓箭,将弦拉到满圆,仔细辨别着鼓声来源之地,借助地势之高,锋利的箭簇沉稳地对上那抹绯色,志在必得,未多做犹豫,闸门拉起的一瞬,箭簇划破雨帘直指那人心口。
 
一切戛然而止。
 
大雷劲风,雨下如注,山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无数,水为不流。
 
 
无人敢写帝皇书(20-3)
 
 
“咳咳咳。”负水用力咳了几声,“将军,要不还是我来吧。”
 
李珰睨了她一眼,不耐烦地开口:“算了吧,伤员还是好好养病。”
 
负水望着眼前生起的浓密白烟,呛得吃力,牵动到臂膀上的伤口,白布上渗出血丝。
 
昨夜那一箭,得亏自己眼神好,反应快,抬起鼓槌一挡,却仍敌不过那箭矢威力,划伤了胳臂。
 
经关山口一战,安远军残存一万,李珰下令原地休整两个时辰,大军便要继续北上。
 
魏国在秦岭深处设守军,想必朝中还是极为留意后方路线,即便关山口的大军被屠戮殆尽,一旦朝廷久未得到消息,势必生疑。更惨烈一点讲,或许秦岭的动静已经传回洛平。
 
负水没有立场劝解李珰就此停下,不要继续北上白白送死。
 
从他剑指淮安又潇洒地放下剑柄,他们这些人的结局已经写好,只是挣扎着想要走得更远一些,这样后来人就能少走一些难路。
 
枝木潮湿,生火极其不易,将士们只来得及草草煮些热汤饮下,换上干燥的衣袍,将脱下的绯袍还有其他行李悉数掷入溪涧,潇洒地提起长戟整队列阵,随时准备出发。
 
安远军由前锋统领先行翻越关山口,出秦岭北上。李珰护送负水南下出秦岭,而后孤身赶路,同大军会和。
 
负水这次不能用自刎逼迫李珰将自己留下来了,她知晓,李珰准予自己陪同着经历最危难的一战,陪他走到这里,已是让步,剩下的,便是他的慈悲。
 
他并不想让自己同他们一样,白白赴死。
 
又或许,有比自己命更为重要的东西托付于她,这是一种交托生死的信任。
 
汉水江头,应是二人的最后一面。
 
李珰将物件一一递与她,一方铜印、一张舆图、一卷手稿。
 
他很少唠叨,这次耐心地一一讲解,以确认负水不负所托。
 
“铜印,你知道的吧,很重要,记得保管好。”他将龙首铜印展示一番,又再次缠上绢布,放入锦囊。负水接过,仔细掖进心口处的里衣夹层,又将外衣的突兀褶皱抚平。
 
李珰垂眸飞快扫了一眼,负水不疑有他,乖乖说了声:“这样应该很安全了吧。”
 
他收回视线,没有评价,又将舆图递出去:“关山口的地形图,记得防水——”
 
负水正准备接过,他摇摇头:“算了,你还是做两手准备,将地形图背下来,万一路上遗失或是沾了水,你还能画出来。”
 
负水乖巧着点头,将牛皮质地的舆图折好,仔细收进竹筒内:“放心,我路上一定一笔不差地记下来。”
 
最后,是一方已经卷好的牛皮书信,李珰已经扣好了结,神色有些黯淡:“最后一件,到了淮安,一定要亲手交给他。”
 
负水一愣,缓缓问道:“不需要我背下来吗?万一浸水糊了笔迹怎么办?”
 
李珰淡淡笑着:“没事,这个没有舆图重要,他知道我给他写了封信就行。”
 
“哦。”负水又将书信收入竹筒,小心叩合竹盖,用锦囊兜好,挂在腰侧。
 
好像该交代的事就这样三言两语嘱托完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