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澄身为朝廷命官, 于世情法理上来说, 都不可能插手买卖之事,这穆空青自然是知道的。
尤明澄习惯性不服:“人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呢,你我可有三年没见了,你怎么知道我就不懂了?”
穆空青一时无言。
穆空青委婉提醒:“虽说庶吉士无品级, 但若犯了事,那也是按朝廷命官身份处置的。”
你手上要是真有什么生意,被御史逮住参上一本,该办照样办。
端看有没有御史闲得无聊去盯着个庶吉士查了。
尤明澄一哽, 装作自个儿刚才什么都没说过。
穆空青与尤明澄叙旧,秦以宁也正在同尤明澄的夫人,也就是漠北何将军家的那位何小姐交谈。
穆空青想弄个纱厂放着,纯粹是给将来可能会出现的东西打掩护。
而秦以宁想要办纱厂,那就是出于生意考虑了。
先前穆空青的水泥销售思路,以及他对大炎海贸超乎寻常的信心,全部都给了秦以宁灵感。
第一次出海,从底下人回禀的消息上来看,西方的那片大陆上,有那个财力购买奢侈品的人不少,但绝对没有大炎这么多。
若大炎的船队一直都保持着这种频率,每年都固定只放一批船引,限制出海的船只数量,那么即便所有船上的货物都是丝绸、瓷器等物,那也是不愁销路的。
可秦以宁听穆空青的意思,朝廷似乎是有意在几年内就彻底开放海贸的。
届时船引价格固定,数量不限,只要有船,胆子够大,就可以漂洋过海,去到另一片大陆淘金。
在物已不稀的情况下,想要赚取更多的银钱,就必须得想别的法子了。
出海船只数量不受限制,可以运送到另一片大陆上售卖的货物数量,也就不受限制了。
既如此,不如尝试着走走另一条路。
若是顺利,秦以宁还想仿照穆空青办水泥厂的法子,直接将纱厂建到大洋彼岸去。
这次穆空青说想在江南办纱厂,秦以宁便觉得,这正是个练手的好机会,可以将自己手下得用的人派去江南历练一番。
何小姐同穆白芷和穆白芍都相熟,自家夫君还同穆空青是好友,面对秦以宁,她自然也有几分信任。
何小姐笑道:“这又有什么难事?我尤家在江南还算有几分颜面,夫人尽管放心。”
何小姐面上的笑大方得体,心中却也有些微慨叹。
想当年她也是京中出了名的暴脾气,出嫁前几次跟着父亲前往边关,打理生意也是一把好手。
尤其她父亲是武将,自家也少同文臣往来,何小姐当年的恣意,那是连装都懒得装一下的。
甚至她还没少同情即便做足了大家风范,也还是被人避之不及的秦以宁。
可如今再看,她与面前的秦以宁的处境,竟好似完全颠倒过来了一般。
秦以宁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做她想做的事,可她却不得不为了尤家的颜面,装起了端庄贤淑的模样。
何小姐想想她那总带着几分傻气,却对她一心一意的丈夫,再想想家中可爱的孩子,一时也不知自己是该笑还是该叹。
纱厂的事定下了,穆空青也就是个牵线的。
具体如何操作,那便是秦以宁要管的了。
秦以宁办的纱厂规模不小,更叫人意外的是,纱厂中雇佣的竟全部都是女工。
为了不让人恶意揣测这些女工,秦以宁连守门的人都是请的些膀大腰圆的婆子。
据在江南的管事说,这些婆子都是他特意寻来的,家中大多是屠户,很能镇得住场子。
不过,时下这纺纱织布的活计本就是女人做的,所以秦以宁这纱厂,除了规模大些之外,倒也没别的不对。
比起那些还有护院杂役的作坊,秦以宁的纱厂倒是更受女工们的欢迎。连带着那一片不少人家,都对女儿家出去赚钱的事少了几分抵触。
穆空青照例是每日去衙门当值,闲暇时就去城外庄子上,看看那两样大宝贝的长势如何。
只不过最近他还多了一个爱好,那就是尝试复原珍妮纺纱机的图纸。
关于这东西,穆空青的印象也就是书上看到的那些黑白照片。
具体该怎么做、怎么用,他是一点儿也不了解的。
好在这东西也不急着要,穆空青这会儿把能想起来的都画下来,回头放上几年正好做旧。等到了要用的时候,他就说是自己无意间得来的孤本。
待到穆空青的画终于整理完毕,并被装订成册的时候,京城的温度已经日渐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