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这位贵人搭救,小人愿做牛做马报答贵人大恩!”
报恩?
沈云舒好奇的撩开车幔,看到那个小乞丐正在外面给她叩头感谢。
“你父母呢?你为何会被人拉来卖掉?”
沈云舒看着这个比她现在还大几岁,却瘦弱的不像样的孩子,不由得蹙起眉头。
“你为何会被卖?你家人何在?”
“家父早年离家不见踪影,家母前些日子因病过世了,刚刚那位要卖掉我的是我一位远房表叔,表叔好赌,说我父母欠他银子,要用我去还赌债,便将我拉到这里。”
小乞丐低着头,看起来十分卑微的样子,语气却不卑不亢,说话的时候条理清晰,十分冷静。
“你家在哪?我遣人送你回去。”
沈云舒看着他这一副好像乞丐一样的打扮,就知道他家自然不可能在内城。
这里是内城,正正经经的天子脚下,住在这里的人非富即贵,乞丐都不会随便来这条街乞讨。
就连刚才他那个要卖他的表叔,都不可能是住在内城里的人,只不过是有点小钱,来这里的赌坊撞大运的无脑赌徒而已。
“我家不在都城,在关城郊外。”
沈云舒一愣。
家住关城郊外,爹跑了,娘病死,自己投奔表叔被卖。
这剧情,怎么感觉这么熟悉?
“你叫什么名字?”
“小玉。”
沈云舒微微睁大眼睛,所以那本野史写的居然是真的呀?
眼前这位,不会就是日后鼎鼎有名的缉事厂指挥使,玉无双吧?
小玉低着头,他心里十分清楚,他现在无父无母,也没有依靠,谁都可以踩一脚,想要活下去很不容易。
今日表叔被官衙带走,是他算计的结果。
他虽然人还小,但是曾跟一位江湖人士学过一些简单的身手,想要摆脱表叔不是问题。
但是摆脱了之后,他也依然没处去,搞不好最后还是会饿死街头。
而且表叔对他娘忘恩负义,还要将他卖到牙行,这是他应得的报应。
小玉不知道沈云舒是谁,但是这位贵人如果愿意收留他,他也愿意跟着她走。
反正像他现在这种贫民身份,又举目无亲的,想要生活下去很艰难,搞不好最后还是要给人做奴才,他只是不愿意让忘恩负义的表叔卖了他,再拿钱去赌坊逍遥。
沈云舒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觉得个人有个人的路,她也不过多干涉。
“今日相遇也算是你我有些缘分,我便给你些银两,解你燃眉之急。”
“玲珑。”
沈云舒给玲珑使了个眼神,示意玲珑给他点儿银子。
她也没多想,这玉无双就是日后再威风,现在也就是个被人欺凌的小孩子,自己现在好歹也是一个县主,暂时也不指望抱一个未来的缉事厂指挥使的大腿。
“还请贵人收留我,我愿意当牛做马,为主子效劳!”
小玉发现沈云舒是真心想要帮他,立马再次磕头。
这样的好人不好遇见,他眼下的想法,就是希望能跟着沈云舒。
正准备离开的沈云舒,听到他的话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垂眸想了片刻。
“我虽然无所谓多养一个下人,但是你呢?日后真的不会后悔今日的选择?若是入了奴籍便是一辈子的事情,甚至你的世世代代都摆脱不了。你现在虽然无家可归,但好歹不是奴籍,还可以科考,还可以走仕途,可以入朝为官,可以改变命运。”
她既知道玉无双的能力,那便不能随便决定他的命运,若是把他带回去做镇北王府的下人那就太可惜了,沈云舒还是舍不得埋没这样一个人才。
虽然就算入了奴籍,以后她也可以把卖身契还给他,把奴籍给他改了。但是镇北王府的下人这一点,便是他永远抹不去的痕迹,会成为日后他的对手打压他的最好武器。
就算她于他有恩,但是长此以往,心里的感激便会被打了折扣,说不定还会成为他不想提及的耻辱历史。
这人的心性与品行,自己也就是在史书上,通过那么一些冷冰冰的文字进行的猜测,人性都是多变的,谁又能说好以后的事情呢!
第28章 太学第一课
“玲珑,给他点儿银子。”
沈云舒盯了他片刻,还是决定不把这么一个麻烦揽在身边。
“我现在要去太学,没有时间管你,你先自己拿着银子去拾掇拾掇自己,再好好吃点东西,休息一下。你相貌不错,倒是还挺合我眼缘儿的。罢了,我就当日行一善好了!”沈云舒叹了口气。
“如果你当真想找个讨生活的地方,就酉时三刻去镇北王府后门,我可以给你指条路,不过去不去随你。你日后若是有报恩的想法,要记得,我是镇北王府的嫡女,当朝的云舒县主!”
小玉一愣,大概是没见过这么直接说明求报恩的,一般人不是都说举手之劳、不求回报么?眼前这位小恩人倒是与旁人不一样。
大概是沈云舒太与众不同,小玉不由自主的抬起头,愣愣的看着,全然忘记了曾经娘亲教的不能直视贵人的规矩。
沈云舒此刻撩着车幔、歪着脑袋,稚嫩的小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十分灵动的样子。
“你可看清楚了?日后可别认错了人!”
沈云舒想到那些穿越网文必备,救命之恩认错人的烂梗,便特意告诉了他自己的身份,让他记清楚自己的恩人是谁。
做好事不留名、默默奉献什么的,沈云舒是不会干的。
“我一定去!”
既然贵人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也不能太不识趣儿非要贵人收下他,小玉看着沈云舒点点头,起身让开了路。
玲珑掏出几两银子放到小玉手里,看了眼他瘦骨嶙峋的样子,想了想又把手里的一袋果干也一起放到他手里。
沈云舒收回撩着车幔的手,听到小玉的信誓旦旦的声音没有再回话。
她倒是也不在乎他是不是真的去找自己,反正主要目的确实是想拉他一把,至于用不用就完全看他自己的选择。
如果一开始知道他是玉无双,沈云舒可能未必会插手这件事。
他的原本人生轨迹沈云舒并不知道,原本有没有人救他,又是谁救的他,这些沈云舒都不知道。
哪怕她再熟知历史,但是也只能看到历史上那寥寥几笔书写下的结果,将这些活生生的人生,悠长岁月缩写成那一行行的记载。
不过这些事情,在她让青石出手帮忙之后就已经不重要了。
反正都改变了,剩下的也就无所谓了。
存在即合理,自己既然已经存在于这里,就没必要为了维护原本的历史而限制自己。
总归自己做的是好事,问心无愧就是了。
青石驾车一路疾驰没有停留,总算是保证了沈云舒没有在入学第一天就迟到。
沈云舒走进教室,看到人都到了大半,纪欣怡、文沛菡都到了。
沈云舒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云舒,快来!我给你留好位置啦!”纪欣怡兴高采烈的跟进门的沈云舒招招手。
纪欣怡是纪家嫡女,跟她交好的家世背景也不低,堂内坐好的众人听见纪欣怡的声音都看向沈云舒。
不少琼华宴上有注意到过沈云舒的,都想起了这位就是镇北王府的云舒县主。
沈云舒也不太熟悉旁边的那些人,就没有过多的打招呼。
即使入太学之前,娘亲找人给她普及过太学里都有哪些人家的孩子,但此时她也是没有办法一一对上号的。
沈云舒刚刚坐下,还没来得及跟纪欣怡说几句话,门口便走进来一位身着长衫,须发如墨,看起来颇为硬朗的老大人。
“在下太学祭酒,齐修远,日后便是各位的山长。”齐修远对着堂内的众人微微点头。
虽然能入太学的不少都是皇亲国戚,但是齐修远既然身为太学祭酒,自然在明皇那里领了可以教导处罚皇亲国戚的特权。
“齐祭酒。”
众人起来行了个拱手礼,谁也不敢拿着架子,毕竟当今皇帝重孝道和师道,一向不喜年轻人太过娇惯无礼。
齐修远目光在堂内扫了个来回,大概做到了心中有数之后,便让众人坐下,开始讲课。
第一堂课是齐祭酒亲自上课,众人自然不敢怠慢,在堂下认真的听讲。
入太学虽然没有入学考试,但是每月都有一个月考,超过三次不合格者就会被太学退学。
在座的家里都是整个烿朝有头有脸的家族,自然是丢不起这个人的。像他们这种家族若是出现一个被太学退学的,回家估计会被家里扒掉一层皮。
“月前太子殿下治理衢州水患之事,想必诸位都知晓。此事乃是天佑我大烿,托梦于太子殿下,救我烿朝百姓与水火。
如今衢州百姓虽无一人伤亡,但是天灾之力,非同小可。衢州如今已成水中之城,衢州百姓也已无定居之所,太子殿下自掏腰包,为百姓安排了临时落脚之处,让百姓得以喘息,但却不是根本解决之法。圣上与殿下烦忧之事,正是如何安顿衢州百姓。不知诸位,对此可有见解?”
齐修远一上来就抛出这么大的难题,众人也是没有想到的,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虽然入太学学的都是如何为国分忧,但一般也都是引经据典,以古喻今,多半对当朝之事都会有所避讳。
众人不知齐祭酒是何意,圣上虽然当朝说过希望大家都能集思广益,但是众人背后站的都是家族,说出口的话自然要三思而后行。
沈云舒也轻皱了一下眉头。
这件事儿因为太子的重生跟历史已经完全不同了,衢州水患从死伤无数变成了无一伤亡,那么曾经的解决之法自然是不行的了。
衢州人口粗略估计也有三四百万,历史上水患之后只剩下几十万人,周围城镇分一分,命令当地父母官想办法解决一下就业问题也就可以了。
但是如今这三四百万人,如何解决?
其实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等衢州水灾退去,为百姓们重建家园。只是这么简单的常规办法,朝堂上的大臣们不可能想不到,齐祭酒既然把这件事当做一个问题考验他们,就是说明这件事情还有争议,起码目前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都不够圆满。
第29章 衢州水患后续
为什么呢?
沈云舒想起前几天她去找父亲时,碰到过父亲在书房与亲信议事,大致是有关边境传来的消息,好像在与南阳又蠢蠢欲动。
据说南阳三皇子骁勇善战,几次大军压境,虽然各有胜败,但也是因为烿朝是守城的一方,容易一些。
而且按照实际损失算,烿朝是比南阳损失更大的。
这位南阳三皇子,大抵是年轻气盛,跟当年的明皇有着一样的想法,想要靠立战功争位吧。
南阳是马背上的民族,擅长锻炼骑兵,且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整个南阳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善游猎,身体健壮。
烿朝虽然重武,但是也没有到南阳那种全民皆武的程度,所以若是跟他们开战,烿朝能拼的只有兵法和人数。
如此,战争不断,边境就始终需要大批的兵马粮草支持。
烿朝现在虽然还算富足,但是国库里的流动资金毕竟是有限的,无论是灾后重建还是兵马粮草,哪一头所需的花费都不少,这么一来,朝廷便捉襟见肘了。
沈云舒将事情从头捋一捋,便大概明白了水患后续始终没有解决的根本原因了。
“可有人有想法?”
齐修远看着皱眉深思的众人,一眼便看到了眉头最为舒展的怡安郡王。
“怡安郡王可有见解?”
“房子倒了就盖呗,左右人不是都没事儿?都好好的,有手有脚的,搬个砖还不会吗?好不容易上天庇佑,太子殿下辛辛苦苦的保住他们一条命已然不错了,天上掉馅儿饼还想等别人喂到嘴里啊!”怡安郡王斜靠着椅背,吊儿郎当的开口。
怡安郡王身前坐的笔直的荣亲王世子回头瞥了他一眼,转回身淡淡的叹了一口气。
齐修远倒是并没有介意怡安郡王的态度。
“怡安郡王……话糙理不糙,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自己,确实是应该的,太子殿下也没有办法一直帮助他们。
不过,现在衢州粗略统计出共有三百七十万左右百姓,建设城镇用不到那么多的人,且只有青壮年可用,老少妇孺做不了太过辛苦的活计,还有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等。”
“那就往远了走呗!”
“可是有些人,对家乡的感情非常深,并不愿意背井离乡。”
怡安郡王嗤笑一声,“树挪死人挪活,可是连树都可以换个地方栽种,人却总惦记所谓的‘根’。这些人思想顽固迂腐,若是实在不愿意走,就让他们在衢州附近乞讨吧!”
话是这么说,不过朝廷不能真的不作为看着那么多人成为乞丐流民。
齐修远看怡安郡王这里也问不出什么了,就将视线扫向其他人。
“文沛菡,你来说说。”
齐修远将目光投向文沛菡,他相信以文国公的学识,他的孙女也不会太差。
文沛菡虽不知道往年都会有各地受灾的事情,为何衢州水患一事却值得商讨这么久,只以为是因为今年并无人员伤亡,流民太多造成的。
所以略微斟酌一下,便开口道:“流民虽多,但是因着太子殿下的功劳,几乎没有人伤亡,也没吃太多苦头,年轻的男子至少都还有一把子力气,灾后重建的事情并非处处要朝廷派人亲力亲为,也可以让他们自己重修自己的家,朝廷提供建设所需,这样那些人也有事情做。
会掌勺的,可以负责一日两餐;会算账的,可以负责统筹用料。还有一些其他技艺的,也可以安排到附近城镇,让他们自己找一些活计做。”
齐修远点点头,“不错。”
虽不完善,但好歹也是一个比较实际一些的想法。
“不过,人数的问题还是没解决。附近城镇本来就是正常的人口比例,并无那么多活计提供给成千上万的流民。
且若是一下涌入周围城镇的人数过多,就容易抢了本地人的饭碗,会引起附近城镇的本地人的不满。长此以往,容易酿出大问题!”
齐修远对文沛菡的想法予以点评之后,看向旁边正在揪笔尖上杂毛的纪欣怡。
“纪欣怡,你也说说。”
纪欣怡被点名,抬头看向齐修远一脸懵,她不擅长这个呀!
唉,她不想回答问题的暗示都这么明显了。
“嗯……衣食住行,也就食和住重要,有了这两个人就能活,所以给他们解决就行了呀!每个地方都有空闲的房子,那些常年不住人的,就先租给那些流民住呗!若是没有钱,可以让他们以工抵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