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前来尝试的是高朗,锅里的茶芽一转还没有翻过呢,就给烫伤手。其他人不信邪,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迫不及待的凑上来要给高温的铁锅欺负。然后抱着手嗷嗷叫,那场景别提多壮观。
冯潇站在锅旁看着,疑惑难道这个世界的明星都这么……那啥吗?
不理解。
朱彤:“还好我对这种事情兴趣不高,幸免于难。”
没有了来找铁锅证道的人打扰,冯潇一锅锅地炒,终于在下午5点完成了制茶作业。她估摸了一下重量,能有大几斤。
这时一众人已经被饿蔫儿了。作为团队的首席焖饭官,陈德嘉已经早早的将饭焖好,此时阵阵饭香叫醒了大家的胃口。
都等着冯潇这位主厨忙完以后前来投喂。
斑鸠窝叶已经被挑除杂质并清洗干净。
条件艰苦没有大盆,她便找节目组借了一个储物箱。斑鸠窝叶子和烧开的水一起倒入储物箱里,不断搅拌捣弄,直至稀碎成糊状。
当然,这力气活儿让陈德嘉给主动揽了过去。
朱彤贡献出的亚麻围巾再次起了作用,斑鸠叶热糊糊倒在围巾上过滤挤出细腻的绿色浆汁。
高朗在一旁看着,连连抚着胸口:“要不是我看着弄出来的,还以为会是女巫熬制的毒药。”
确实是挺像的。
不过朱彤的期待值很高,她怼高朗:“要是嫌弃的话,一会儿你就不要吃。”
松针烧成灰,兑水澄清出上面最清澈的部分,倒到斑鸠窝浆汁里搅拌综合。然后静置在一旁,等待时间让其蜕变。
晚饭的其他菜就简单了很多。
鱼煎制后炖成了奶白鲜亮的汤。
芦蒿、水芹菜、鸡公苋等绿色野菜,或油炒或凉拌都可口的很。
新鲜的嫩笋和用积分兑换的一小块腊肉一齐用来炖了一锅咸香适宜的腌笃鲜。
最难处理的还是他们捞回来那一大碗黑壳虾和小河蟹。两样东西有壳又小,很难处理。不管怎么弄,吃起来都费手又费嘴,还吃不到多少肉。
见一旁还有一捆野葱没有用,冯潇想了想,便有了主意。
黑壳虾的壳不硬并不做处理,小河蟹去掉了最硬的背壳,还有脏污的尾部和脑。
野葱切成巴掌长的段备用。
面粉和鸡蛋加佐料调成可以流动的糊状。
热锅热油。一勺鸡蛋面糊摊开,平整的铺上野葱段和虾蟹,再一勺面糊固定形状。一面煎至金黄酥脆后翻面。
葱和河鲜都熟得快,面糊也调制的不浓稠。一个葱香四溢的河鲜煎葱饼便飞快出炉了。
油炸煎制的东西都很香,往往能很容易的吸引住食客的目光。
这河鲜煎葱饼也一样,锅边跟长的人似的,挥退一茬又长一茬,也不怕被飞溅的油烫到。
好在煎这饼做的时候阵仗大了一些,但也并不麻烦。冯潇也没有吊着大家的胃口,拖延时间。
招呼一声,开饭。
大家搬桌子,端椅子,盛米饭,拿菜的,不用人吩咐,便一一都安排了妥当,等待冯潇坐上前去,便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大快朵颐。
跟着冯潇的摄像是最痛苦的,不但要满山跟着跑,还要饱受看得着吃不着的苦。他觉得拍美食纪录片的摄像也不过如此了。
眼看还要拍众人吃饭的高光时刻,下班和盒饭遥遥无期,顿时就觉得生无可恋。刚这么想着呢,就见面前出现一个大盘,盘子里无规则的堆了一些米饭,炒野菜,竹笋腊肉,和那香的让人掉魂的河鲜煎葱饼块。
他抬头看端着盘子那只手的主人,是他一直跟拍的好似永远精力旺盛,都不知道累为何物的冯潇。
冯潇:“先吃一点儿垫一垫吧,我们这边结束还不知道有多久呢,这一期辛苦你了,跟着我们跑上跑下的。”
摄像小哥忙接了过来,强忍着口水和冯潇说谢谢,在周围其他摄像小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护紧了盘子。他找了三脚架将摄像机固定住,开始吃这一份“温馨便当”。
他怕自己解决慢了,在一群被馋得两眼发光的同事中间根本保不住这一盘子东西。
最先尝的是让人香掉头的河鲜煎葱饼,外酥里嫩,咬到虾和蟹时还脆脆的十分有嚼劲儿,也许是太饿了,他觉得好吃到舌头都能吞掉。就算此时有人拿1万块找他买这一份饭,他都不会卖!
另一边冯潇刚回到桌前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为了拍她,摄像小哥架机子的位置恰好在她的正前方。所以她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一抹莹绿的光点,从他额头飘出向她飞来。
空间的虚影在半空闪现,光点没入空间不见。
她怔愣住。
这情景和之前一样!
这一抹光点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飘入她的空间不见?它又是如何产生,又有什么作用?
第12章 覆盆子糖饼
◎小酷哥与大狗子。◎
陈德嘉也照样给他的跟拍摄像小哥弄了一盘,毕竟人白天还帮忙采了茶叶呢。
其他嘉宾见状也一一效仿,只不过饭菜数量毕竟有限,除开冯潇和陈德嘉的跟拍摄像以外,其他人都只得了或者一口鱼,一勺腌笃鲜,或者一块儿煎葱饼。
嘉宾这一桌已经开动,这还是他们到青鹿山以后第一次一起吃饭,觉得蛮新鲜。
但也只是这么感叹一下罢了,之后在桌上除开碗碟、勺子、筷子等餐具碰撞的声音以外。就再也没有其他声响了,连客套攀谈都给省了。
风卷残云,个个吃的头都不抬。
按理说这些东西其实也挺寻常,还是山里没有经过驯化的植物,多少带了些各种不同的草腥味儿、辛涩感。从口感上来说绝对比不上经过农科院无数次种植实验优中选优的品种来得适口性好。
但大约也就是因为这些食材都是纯粹天生地长,天然去雕饰,才各有各的特点。像他们这样偶尔吃上一吃,才会眼前一亮。
就像混迹在娱乐圈的众多明星一样,为了经得起摄像机360度的检验,尽管少有人承认,但谁动没动过刀子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然而就算是照着黄金比例模板来下刀,集众美之大成者,美则美矣,少了特点。
于是随着医美行业发展越来越成熟,娱乐圈近年来差点被一张张“好看,但记不住”的脸攻陷了。
就算如此,站在金字塔顶端神坛位置的,从来都无“人工干预”过的颜,只有老天赏饭的妈生脸。
席间众人都忙着牙齿打架,麦克风都成了摆设。
冯潇坐在略靠正中的位置,能看到导演站在摄像后面挥舞着卷成筒A4纸,以求得到关注,并示意大家不要埋头苦吃,开麦讲话。
然而似乎除开冯潇因摄像小哥的绿色光点而心不在焉发现了他以外,其他人毫无所觉。
她不擅长找话题这件事。于是她踢了坐在她旁边的狗子一脚,平时就属他话多。
狗子先是往旁边让让,以为她被挤到了,给她挪了些许空间,但却一点儿也没有把视线从食物上挪开的意思。见状她又踹了一脚,用了点儿力气。
陈德嘉茫然地抬头看她,在她的示意下才分了一点儿关注给导演。
他又看了冯潇一眼,略显委屈,一只手还悄悄揉了下小腿骨被踢到的地方。
想了想然后端起碗说:“这个米饭好香啊,粒粒分明,就这么干吃都能吃出甜味儿,和今晚腌笃鲜的汤简直是绝配。”
高朗做主持人的,本来也承担着团队中的隐性主持工作,自然不能让人把话撂地上,边吃边口齿不清地笑陈德嘉:“知道这饭是你焖的,也不用这么自己夸自己吧。”
陈德嘉有样学样地踹了高朗一脚,他可比冯潇力气大多了。高朗疼得抽气,随后才反应过来,话锋一转:“不过你也不看这是什么米。”
陈德嘉:“什么米?”
高朗:“这是金雀山雪粳米,产自年平均气温不高于5度的雪山之下,由雪山融水灌溉生长的有机大米,产量十分稀少,限量上市。”
“居然限量?我想给家里人尝一尝么办?”
“点击节目下方链接,参与活动,有机会免费将米带回家。”
两人一问一答地营业完,又一板一眼地念了金雀山广告的宣传语,继续投入干饭大业。
冯潇:“……”
导演:“……”虽然有点那什么敷衍,但你还不能说他们互动得不对。
下一期录制一定要给他们找个物产没那么丰富的地方,除开找节目组兑换以外没有别的出路!看得着吃不着,cue节目流程还不顺利的导演第n次在心中这么规划着……
吃到五分饱,肚子里有了些东西,嘉宾们才开始按导演希望的那样,边吃边聊。
朱彤提及她和冯潇约定第二天一早爬上山顶看野樱桃花的事,问其他人有没有要一起的。
男嘉宾们表示,他们十分感兴趣但是起不来。
还找了一个十分好的借口“这几天凌晨都下了雨,有雨的话山路不好走吧”以表示关怀。
冯潇看了看外面,说:“明天不会下雨,是晴天。”
倒不是故意反驳男嘉宾们,只是话说到这儿了。
狗子不服:“你怎么知道不下雨,我们的手机不都上交节目组了吗,你哪里看的天气预报?”
她指了指林子里。
“你们看,起雾了。”见他们还是不解,继续解释道:“久晴逢雾必雨,久雨逢雾必晴。”
科技发展导致的必然弊端是,人们那过于依赖科技和网络,从而丧失了自我判断和一些基础能力。离开网络,便似乎不能生存。
这也是为什么在她那个世界,末世来临时,许多人没有遇到丧尸但依然没有坚持活过一个月。
没有外卖,没有导航……
听冯潇说会晴,朱彤高兴道:“那我们可以起得更早一点,一起去山顶看日出。”
陈德嘉瞬时离朱彤远了些,警惕地问:“更早一点,是几点?”
“四五点?”
狗子痛心疾首嗷叫一声。他是喜欢往外面跑没错,可前提是要休息好啊。
“不去,坚决不去!”
然而怎么可能不去呢。
在朱彤下定决心要早起看日出以后,男嘉宾们也不可能真的看着两个女孩子在天还没亮爬山路的时候,心安理得地睡懒觉。
在一些人不情不愿,而另一些人兴奋期待中,日出之行便这么定了下来。
并没有人问冯潇的意见,大概是觉得她能早起锻炼,也一定能早起看日出?
看来她这几天的形象经营还是蛮成功的。
这顿饭盘盘盏盏都吃得干干净净,是真干净,就算是菜汁也拿来拌饭吃掉了。
冯潇现在小鸟胃吃不了多少,但她喜欢不浪费粮食的人,于是心情也十分愉悦。照例开始闭目养神。其他人也有样学样。
泥土和森林的气息是天然的解压神器,再好的精油也比不上。一开始还有人讲话,慢慢的逐渐放松安静下来,连呼吸都变得细微绵长。
看着显示器里的静默画面,导演再次抓狂。这不是他写的剧本!
从上青鹿山开始,录制就没有顺利过,一开始是三队出乎意料的开发了新的玩法,不按预设的剧情走。那时候好在还有另外两个队做对比可以拍出反差来。结果现在不过两三天的功夫三队将其他两队也成功带跑偏了。
不但剧情垮得乱七八糟,嘉宾们还集体摆烂了。要不然就沉迷干饭,集体沉默。要不然就沉迷养神冥想,有如邪.教现场……
忽然,场中“哎呀”一声叫,打破了这空山夜寂的静默。
这个声响吸引了包括设置组在内所有人员的注意力。
是高朗,他睁开眼坐直了身体。遗憾道:“你们是不是忘了,咱们吃饭的时候少了一个菜?”
朱彤最先反应过来:“是斑鸠窝豆腐。”
毕竟她不但参与了斑鸠窝叶子的采摘,还贡献出了自己的亚麻围巾做过滤网。
“可惜现在已经吃饱了,再多一点也塞不下了。”
谁不是呢?所以高郎才觉得遗憾,痛呼出声。
冯潇重新闭上眼。
“我没忘,刚刚吃饭的时候我看了还没有沉淀好。可以放到明早当早饭。”
高朗这才放心下来,重新躺回软椅上。
不知是谁,噗嗤笑了出来。
“什么时候咱们居然因为一口吃的一惊一乍起来。”这话大家心有同感,也跟着笑。
又有人说。
“就是挺后悔在青鹿山的录制都要结束了,我们才抱上了潇潇姐的大腿。”
瞎说什么大实话,狠狠的让人共鸣了好吗。
虽然冯潇是队伍里年纪最小的那一个,但是“姐”的称谓从来不是年龄,而是江湖地位。
冯潇受得心安理得。
只有陈德嘉一个人特别得意,他觉得自己是那个伯乐。
当然这么自恋的马后炮,收获了许多白眼和嘘声。
酒足饭饱的众人就这么笑闹着,只有冯潇没有动静,大家转头去看她,似乎睡着了。
陈德嘉:“应该是累了,一刻不停的忙了一整天。”
于是他们说话时都小声了些。
冯潇能听到其他人的讨论,她并没有睡着。而是集中精神在空间里翻看。
意料之内,摄像小哥的那抹绿光点同样并没有对空间造成影响。
谈不上失望,却不可避免的会有些焦躁。这种未知的,不受掌控的的变故往往伴随着风险。
而她很惜命,末世那么艰难的环境她都挺了过来。没道理栽在这和平年代里。她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时空转换这份命运的恩赐。
她一定会弄清楚这绿光的问题的。
――
几人都没有电子设备设置闹钟,还是拜托了节目组给提供了一次温馨(并不)的叫醒服务。
集合的时候一看才4点半,叫醒他们的副导演低声解释:“今天的日出时间是在5:30,上到山顶最快也得半个小时,现在摸黑走耗时更长。”
又一人发了一只照明强度很高的手电筒,叮嘱大家小心注意,陡峭山路才放行。
由于实在是照明情况不佳,上山的路上只带了三台摄像机,还都提在手里没有端起来拍。
只队首和队尾各派了一位嘉宾拿微型手持摄像,即使画面模糊,好歹能录个音。
然而也没什么好录的。
山里昼夜温差大,尤其是黎明前夕气温低的很。
嘉宾们都只带了薄外套,根本防不住这透骨的寒风。
大部分人都缩着,以期本体能够更好的热循环,不至于热量流失。
冯潇和陈德嘉算是例外。
冯潇是习惯了,不至于这一点温差变化就叫唤。倒是走在她身边的陈德嘉,让她多看了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