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次不管林鸿轩如何手眼通天,只要他再敢耍花招,她也绝不会手软。
宁玉瑶收起心中恶念,抬头便看见母亲一脸倦容,知道娘亲为了自己奔波了一天,宁玉瑶轻声说:“娘,时候不早了,您快回去歇息吧。”
“好,”祁婧惠将宁玉瑶的被角整理好,轻声哄她,“这几日还需好好休养,不可再淘气了。”
“知道了,娘。”宁玉瑶乖乖点头。
*
夜幕深沉,万籁俱寂。
宁玉瑶静静地躺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床幔,她刚从噩梦中惊醒,一时之间,分不清自己现在身处梦境还是现实。
回到这里已经过去了五日,这些天来,只要宁玉瑶闭上双眼,眼前便会浮现被烈火焚烧的雁京城,那满城的惨烈景象,让她夜不能寐。
难以安心入眠的宁玉瑶,精神日渐萎靡,身体的恢复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长公主和诚国公忧心不已,就连皇上和皇后都亲自来看望过她,赏赐了许多珍贵补品,但似乎效果不佳。
宁玉瑶强忍着身上的疼痛,艰难地翻了个身。
一直守在床边的青筱察觉到动静,连忙起身掌灯,问道:“郡主,您醒了怎么不叫奴婢。”
宁玉瑶透过被青筱掀起的床幔看向窗外,窗外一片漆黑,犹如墨染的绸布般,不见一丝光亮,她轻声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青筱转头望了眼桌上的香漏,回道:“郡主,刚过寅时。”
宁玉瑶算了算时辰,这次只睡了两个时辰,她心中苦涩,照这样下去,身体如何吃得消。
但她没有丝毫办法,前世的种种如同噩梦般纠缠着她,或许她需要尽快解决掉林鸿轩,才能从这片梦魇中挣脱出来。
只是林鸿轩如今已是朝廷命官,不得无故斩杀,否则一旦牵连到自己爹娘,让舅舅厌弃,后果不堪设想。不然她早就命人将他处置了,又怎么会像现在这般只能想办法暗中除掉他。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暂且先耗着罢。
宁玉瑶按下自己的焦躁不安的心,沉住气,还有时间。
“郡主,”青筱见宁玉瑶不说话,端来一杯温水给她润润喉,“您要不要再歇会儿?辰时才能出发,时候还早呢。”
今日他们便要启程回雁京。
嘉阳长公主见宁玉瑶身体迟迟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怀疑是行宫条件简陋,不利于女儿调养身体。
然而今年的秋猎尚未结束,她只得向皇帝请罪,请皇帝允许长公主府和诚国公府提前返回雁京城。
承武帝哭笑不得地听着自己的亲姐姐抱怨行宫中的诸多不便,太监总管苏德茂在旁听得冷汗直冒,差点以为自己手下的人真的如此大逆不道,竟敢克扣长公主殿下和郡主的日常用度。
承武帝自然心里明白,阿姐不过是担心自己女儿的身体,而且行宫确实不如长公主府上便利。
承武帝瞥了一眼旁边吓得两股战战、几乎站立不稳的苏德茂,心道这老东西目前用起来还算顺手,先别把他吓死了,便应允长公主等人今日返回雁京城。
“罢了,睡不着,不睡了,”宁玉瑶突然想起,除了刚回来那天的匆匆一瞥,她已经有许久没见过秦熠,便开口道,“去,把熠哥哥叫去演武场。”
青筱再次瞄了一眼香漏,确认此刻正是寅时,不禁有些迟疑,但还是立即出去寻侍卫传话。
毕竟郡主此刻心情不佳,而郡主一旦心情不畅,便喜欢寻人麻烦。
通常郡主能找到秦都尉的时候,就不会找别人。
不过这也是秦都尉咎由自取罢了。
郡主与秦都尉自幼相识,可谓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异常。
四年前,北穆侵犯大宸边境,当时年仅十四岁的秦都尉跟随父亲秦大将军出征北穆。临行前,秦都尉亲口许诺,待到归来之时,会为郡主带回北穆的特色土产作为礼物。
去年,大宸军队大获全胜,秦大将军率大军凯旋。
郡主满心欢喜地去秦将军府见久别重逢的竹马,结果得到的礼物是一匣子北穆干虫,郡主当时差点被吓哭。
自那以后,每当郡主心情烦闷,就会想法子折腾秦都尉一番。
第4章 回京
青黛、青筱服侍宁玉瑶穿戴妥当,又细心地披上暖和的大氅,才让侍卫们小心翼翼地用肩舆将她抬到小演武场。
他们到时,秦熠早已在燃起火把的演武场边等着了。
他远远望见宁玉瑶,满脸灿烂地飞奔过来,“明安,身体可好了?我娘说你这几日精神不济,让我少去烦你。”
秦熠眼神清澈,明亮的眼睛里满是欢欣,丝毫没有半夜被人从睡梦中叫醒的不悦和困顿。
宁玉瑶凝视着眼前的翩翩少年,历经三年的沙场浴血奋战,他的皮肤变得粗糙黝黑,尽管回到雁京一年稍有恢复,但仍旧与时下人们以细腻白皙为美的观念大相径庭。
不过秦熠的五官生的极好,他的眉毛如墨画般浓密且平直,鼻梁高挺,狭长的眼睛让他不笑的时候略显凌厉,但他面带笑意时,却又透出一种别样的温柔。
曾有许多贵女私下悄悄议论,可惜秦都尉从不敷粉,若是秦都尉愿意像其他男子那般用脂粉将脸抹得白净些,不知他会有多俊俏。
对此,宁玉瑶嗤之以鼻。
“比之前好多了。”宁玉瑶懒洋洋地开口,对随行的侍卫扬了扬下巴。
那名侍卫恭敬地将手中的长枪递到秦熠面前。
秦熠伸手接过长枪,笑着问:“明安今日想看什么枪法?”
宁玉瑶已记不太清秦熠会哪些枪法,只得含糊道:“随你罢,好看就行。”
秦熠听后打趣道:“敢情明安是想看杂耍了?”
宁玉瑶轻哼一声,并未搭腔,只是默默地看着他。
秦熠败下阵来,无奈地说:“杂耍便杂耍吧,小的定让这位看官满意。”
说完,秦熠提起长枪,大步迈入演武场。他将衣袍的下摆系在腰间,右手紧握长枪,猛地一抖,刹时,他的气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宁玉瑶眼中满是怀念地看着场中的少年演练枪法。
秦熠身材高挑,双腿笔直有力,身体结实但不过分壮硕,宛如一棵挺拔的松柏,英姿勃发,此刻长枪在他手中好似一条蛟龙,上下翻腾,气势如虹。
尽管秦熠已尽量收敛自己的气息,但宁玉瑶仍能感觉到一股凌厉的杀伐之气扑面而来。
这便是那十七岁就战功赫赫的秦小将军。
一套枪法结束,秦熠干净利落地收势,不过一瞬,他又成了那个笑容灿烂的熠哥哥。
他将长枪交还给侍卫,解下衣袍拎在手中,跑到宁玉瑶跟前,笑问:“这位看官可还满意?还请大人打赏。”
这架势,真当自己是来讨赏的杂耍艺人了。
宁玉瑶被他这副模样逗笑,从大氅下拿出一本书扔到他兜起的衣角中。
秦熠拿起书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大字:《尚书》。
秦熠顿时垮下脸,“大人可否换个赏赐?或者我给您背一遍孙子兵法?”
宁玉瑶毫不犹豫地拒绝,“不行,我就要听这个,今日读《禹贡》篇和《甘誓》篇吧。”
秦熠满脸愁容,无奈地叹息一声。
他宁愿再去打个十套八套枪法,或者将枪法、拳法、剑法从头到尾演练一遍,也好过坐在这里干巴巴地念这些咬文嚼字的东西。
但他拗不过宁玉瑶,只好撩起衣袍席地而坐。
动作之快,青黛都来不及奉上蒲团。
秦熠对青黛摆摆手,示意不用讲究那些。
此时天空已微微泛起鱼肚白,秦熠翻开《尚书》,认命地念着:“禹别九州,随山浚川……”
十八岁的秦熠,嗓音已逐渐褪去儿时的那份清脆动听。如今,少年的声音清澈柔和,他念书时,稍稍压低嗓音,语调中带着一丝温柔。
宁玉瑶听着这久违的读书声,不知不觉竟沉沉睡去。
秋日的清晨,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
青筱将宁玉瑶身上的大氅整理好,以防她着凉。侍卫们安静地在周围围成一圈,替郡主遮挡秋风。
《禹贡》篇和《甘誓》篇并不长,秦熠没用多久便读完了。他抬起头,目光落在熟睡中的宁玉瑶身上,或许是因为读书声骤然停止,宁玉瑶微微蹙眉,似乎快要醒来。
秦熠听母亲提起,明安近几日精神不济,此时看她难得安睡,他没有犹豫,翻开《尚书》继续往下念。
宁玉瑶醒来时,已经躺在回程的马车上,车内铺着厚实的软垫,马车平稳地驶在官道上,感受不到丝毫颠簸。
“郡主,您醒了?”一旁的青黛将宁玉瑶扶起。
宁玉瑶见窗外天色大亮,示意青筱将车窗打开。
窗外阳光正好,官道两侧的红枫似火,落叶纷纷扬扬飘落,宁玉瑶已经许久未欣赏如此美丽的风景,心情很好地弯了弯嘴角。
青筱从暗格取出洗漱用具,侍奉宁玉瑶梳洗,她见郡主面带笑容,以为是折腾完秦都尉心情舒畅,笑着说:“郡主,您不妨猜猜秦都尉今日读了多久的书?”
宁玉瑶诧异,听青筱这话的意思,难道秦熠念完那两篇文章后还读了别的不成?
青筱看见郡主脸上的疑惑,不等宁玉瑶开口询问,便主动解惑:“秦都尉读了快一个时辰呢,读到最后嗓子都哑了。”
“你们怎么不劝他停下?”宁玉瑶皱眉。
青黛正帮宁玉瑶整理发髻,听出郡主语气中的不悦,连忙说道:“奴婢们劝过了,但秦都尉知道您最近休息不好,见您睡得沉,谁劝都没用。”
宁玉瑶微微抿唇,轻声问:“那他嗓子可还好?”
青筱自然明白郡主并未真的生气,笑着回答:“郡主放心,秦都尉喝过润喉茶,已经无碍了。”
宁玉瑶这才松开皱着的眉头,她只想闹一闹熠哥哥,并不愿真的伤了他的身体。
青筱又想起秦夫人来寻秦都尉时的情景,不禁笑出声:“郡主,您有所不知,秦夫人见秦都尉迟迟未归,亲自来寻,却看见秦都尉坐在那里安静读书,秦夫人一直念叨着祖宗保佑,不许我们再劝秦都尉。”
宁玉瑶知道秦熠的性子,秦家为了拘着他念书费尽心思,但一直收效甚微。除了兵书能让秦熠翻来覆去仔细研读,其他圣贤书,秦熠平日哪怕只是瞄上一眼都能立刻睡着。
这次秦熠愿意读一个时辰《尚书》,莫说秦夫人惊诧,就连宁玉瑶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自己平日让他读两篇文章都要费上好大一番功夫。
青筱见宁玉瑶眼中含笑,对青黛眨了眨眼,青黛赶忙从另一侧的暗格中拿出一直温在小暖炉上的粥点,“郡主,今日早膳您随意用一些,待晚上回府就好了,殿下已命府中备下您喜欢的菜肴。”
“无妨,出门在外,一切从简吧。”
行至夕阳西下,天边仅剩一抹斜阳,长公主府和诚国公府的马车才抵达雁京城外。
青筠见宁玉瑶不愿关窗,便将纱帘放下来。纱帘既不阻碍马车内的视线,又可避免外面的人冲撞郡主。
宁玉瑶透过纱帘向外望去,雁京城乃大宸国都,仅在城门口,便可窥见这座古朴城市的繁盛程度。
天色渐暗,周边村落的百姓骆驿不绝地走出城门,或挑着扁担,或推着独轮车,准备归家。
百姓们和守城兵士远远望见贵人的车驾,纷纷让开道路,生怕不小心冒犯了贵人。
宁玉瑶的马车缓缓进入城中,沿着宽阔的街道向着东城驶去。
街道两侧,有小贩正在收拾摊位,而夜市的摊贩则刚开始摆摊,小贩和街边商铺的小厮们皆在大声吆喝着,招揽客人,整个街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这般充满生活气息和人间烟火味的热闹景象,渐渐掩盖了宁玉瑶脑海中那段惨烈的回忆。那个尸横遍野,被烈火染红了半个天空的雁京城,在此刻也逐渐模糊起来。
宁玉瑶看着眼前曾经觉得过于喧闹的地方,现如今却只觉前所未有的安心。
随着马车一路往东行驶,街道两侧渐渐安静下来。东城乃达官贵人们聚居之地,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进入。
宁玉瑶看着马车经过一座气派的府邸,府邸门前立着两尊高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秦将军府”。
过了秦将军府,再往前走一段路就到了长公主府。长公主府与秦将军府比邻而居,两府之间仅隔了一条窄巷。
长公主府的另一侧,则是诚国公府。当初长公主修建公主府时,特地选在诚国公府旁,两府紧密相连。
嘉阳长公主祁婧惠与诚国公宁渊感情甚笃,婚后不久,长公主便命人在两府间的围墙上开了一扇门洞,以便夫妻二人往来。
由于宁玉瑶从小就随母亲住在长公主府,今日宁渊便没回国公府,径直在长公主府门前停下。
长公主府门前亦有两尊石狮子,其规格更在秦将军府之上。
此时长公主府正门大开,一位穿着绛红色锦衣的温婉少妇,手中牵着一个年约五岁玉雪可爱的女童,身旁奶嬷嬷抱着不足两岁的男童,一同站在门前等候。见众人下了马车,年轻妇人示意奶嬷嬷将小儿放下,亲自牵着一双儿女上前见礼,“见过母亲,见过父亲。”
此女便是诚国公世子宁璟瑞的发妻,大理寺卿嫡女姜婉珍,他们的一双儿女正是宁渊与祁婧惠的孙女宁雅娴与孙儿宁博轩。
此次秋猎,宁璟瑞需在雁京值守,夫妻二人便带着孩子一起留在雁京,直至前几日,宁玉瑶坠马,宁璟瑞才匆匆赶往围猎场,留妻子一人在家中照看孩子。
两个孩子也跟着母亲乖乖行礼,“孙儿拜见祖父祖母。”
“乖孩子,起来吧。”祁婧惠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小脑袋,慈爱地说。
站在祁婧惠和宁渊身后的宁璟瑞对妻子眨眨眼睛,抱起小儿子交给奶嬷嬷,自己则抱着女儿走到马车前。
宁玉瑶正被侍女们扶着缓缓走下马车,不待宁璟瑞开口,宁雅娴便开心地叫着:“姑姑,娴儿好想你。”
宁玉瑶看向抱着女儿的宁璟瑞,回来已有数日,她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哥哥,先前自己只能卧床静养,而哥哥则忙于调查月影受惊之事,一直不方便来看她。
宁玉瑶收回视线,轻轻捏了捏宁雅娴的小脸蛋,笑着说:“姑姑也想念娴儿。”
姜婉珍快步走过来,拉住宁玉瑶的手,心疼地说:“妹妹这一路舟车劳顿,身体可还吃得消?”她又怕宁玉瑶久站身体劳累,连忙扶着宁玉瑶坐上之前早已准备好的肩舆。
姜婉珍嫁进国公府时刚满十六岁,当时的明安郡主也才八岁,正是淘气的年纪。
出嫁前,家中母亲担心圣眷正浓的明安郡主不好相与,待她进门后才发现,郡主虽然性子骄傲,但绝非蛮不讲理之人,对自己这个嫂嫂亦十分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