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夫妻赚钱养娃日常——庄生迷【完结+番外】
时间:2024-12-02 14:44:57

  韩悠然知道这个好消息立马就要写信回家告诉家里人,不管是赵怀玉和陈秋月还是韩父韩母都可以放心了,未来三年他们都会在京城里待着。
  韩重山只比赵卫平晚知道一会儿,看到同僚递过来的名单,韩重山满意的点点头,翰林出身,以后在官场有天然的光环,对以后的升迁也很重要。
  结果出来之后,赵卫平就要开始正式上值了,他们这些新科进士会由往届留任翰林院的学士进行教导。
  带赵卫平的是林编修,林编修四十来岁,性子古板无趣,整日沉迷编撰各种历史典籍。
  分给林编修的带赵卫平一共有五人,对于这五个新进的后辈,林编修只略微打量了一番,没有详细问询各自的情况,直接撂过来几本书让他们各自看是编撰,就不管他们自去忙了。
  “林编修还真是不拘小节。”同行的一个人没忍住小声嘀咕道。
  “行了,少说两句,初来乍到,我们只要听吩咐做事就行。”一边有沉得住气的劝道。
  赵卫平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本来庶吉士要做的事情里面就有编撰典籍这些,他们从最基础的开始熟悉挺好的,至于刚刚林编修的行事风格,赵卫平也没觉得有问题。
  林编修一看就是有些书痴的模样,这样的人赵卫平之前见到过,这种人做事纯粹,反而没有那么多心思。
  有的人会觉得林编修是给他们下马威,但是赵卫平倒是觉得对方可能一直就是如此,不过今日只见了一面,也不能妄下定论,以后相处的时间还很长,赵卫平有耐心去观察了解。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按照上级的吩咐开始做事,不管其他几人,赵卫平拿着自己面前的书籍转身找到一处空出来的位置坐下看书。
  其他几人见赵卫平的行动也不再聚在一起讨论,跟着赵卫平一样各自做事,大家能考上进士就都不是蠢人。
  如此的表现也是因为他们是新科进士这段时间一直是被追捧奉承的对象,如今进了翰林院反而被上级忽视,心里有些落差抱怨几句罢了。
  但是说句不好听的,翰林院里面都是每年会试的佼佼者,不说一甲的三人,二甲里面也是取得优秀的人,所以翰林院里的就没有平庸之辈。
  赵卫平对自己的位置看的十分清楚,他就是其中普通的一员,没有深厚的家世,他能凭借的就是自己的能力,赵卫平自认聪明倒不是最聪明的,但是他做事就是有耐心有恒心,做事稳得住就是他的优点。
  这一点在官场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事缓则圆,事急就容易出问题,赵卫平这些年心态已经锻炼的很稳。
  进到翰林院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他都设想过,如今的这点事情根本就不被他放在心上,如今他只需要听林编修的指示把手里这一本书熟悉下来做好编撰就好。
  看书一直是赵卫平喜欢且擅长的事情,从前家贫没有书读的窘境好像已经是很久远以前的事情,但是赵卫平心底里当时的记忆却从来没有忘记过。
  之后一路科举,他有了更多的机会能读到各种藏书,但是都不如这座大庆最宏伟的宫殿里的藏书多,对别人来说可能已经考过科举,不想再看这些枯燥的书。
  但是对赵卫平却是一件美事,就像是老鼠进了米缸,赵卫平很喜欢这种感觉,现在回想一下,林编修也挺好的,跟着他至少不会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只要认认真真看书编撰就能安安稳稳度过这三年。
  赵卫平自己还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也不是说赵卫平安于现状,而是现在这种情况,林编修一看就是只看结果的人,将来他们散馆的考核,教导他们的林编修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既然上级就是这样的人,他跟着做自然也不会出错。
  凭赵卫平这些年的历练,真要是让他去和同科们周旋交际,肯定做的不会差,但是这明显就不是林编修想要的下属,所以在释适当的时间里筛选出来几个志同道合不错的同科就是赵卫平之后要做的。
  人在官场不能没有人脉,现在他们都是没有品级官职的庶吉士,但是三年以后散馆考核一过,外任的事外任的,京中六部各部的也都会打散分进去,这都是关系网。
  不过这都是以后要面对的情况,现在赵卫平当务之急就是眼下这本典籍,认真看书的时间过得很快,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午时。
  翰林院午饭有专门的厨房提供,时间一到,大家就一起出门去吃饭,一路上,大家分别在说着带他们的上级的情况。
  他们这次被点为庶吉士的一共有三十多人,五个人一组,一共有七位前辈分别教导他们。
  七人各有各的做事风格,大家互相讨论一番,倒是对这几位前辈有了个大概的印象,以后在翰林院相处的机会很多,了解一下对方的性格和忌讳都是很有必要的。
  赵卫平没有说什么,只沉默的听着,有重点的信息就心里暗暗记下。
  午饭还算是丰盛,三菜一汤,一荤两素,当然味道一般般,毕竟大锅饭就这样了,肯定不如家里的饭菜,不过赵卫平还是吃的津津有味,苦日子过过来的,对吃食没有那么挑剔。
  有赵卫平这样不挑剔的,就有那挑剔的,新科进士有赵卫平这样的寒门,就有世家大族出来的贵族子弟,他们吃不惯之后就会让家里的下人来送,等到第二天吃饭的人就已经少了大半。
  新科进士们就这样慢慢分开,寒门子弟聚在一起,世家子弟是另外一个集体,不过大家都是新人,相处起来还是比较和谐的,至少没有起什么冲突。
  赵卫平对这些没有什么感觉,不管是寒门子弟还是世家子弟,将来的前程都是还要看自己的本事,当然有背景的肯定要走的更顺利,但是到一定高度,德不配位的下场可不会好,所以上限在哪里还是看各自的本事。
第335章 现状
  之后的日子,赵卫平就在这种平稳的状态下慢慢熟悉周围的人和事,林编修果然就像赵卫平猜测的那样,为人古板,但是也不会给下属找事情,只要你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他就不会多看你一眼。
  跟着林编修的其他四个人,有两人跟赵卫平一样,心态还不错,一个是张庶吉士,一个是王庶吉士,其余两个则是有些坐不住,林编修布置的任务也是随便应付了事,其他时间都是出去和其他人联络感情。
  这样的人哪里都有,赵卫平不予置评,只要他们不妨碍自己的事情就好,毕竟这是林编修应该操心的问题,要是林编修自己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赵卫平就更加没有立场说什么了。
  每天赵卫平一早起来上值,下午忙准时回家,青竹负责接送他,毕竟他们住的地方离翰林院可是不近,翰林院接近皇城,他们住的地方在内城的边缘,要是每天靠赵卫平自己走路,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
  “少爷,家里来信了。”赵卫平走近就听到青竹的话,脚步一顿开口道:“有没有什么事?”
  “小的不知,刚出门的时候有人往家里送信,您回家问问少夫人就知道了。”
  “好,那我们快走吧。”从赵卫平回到京城,考完朝考,再进入翰林院学习,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已经是七月下旬,家里现在应该是正在准备安安的婚事了。
  回到家里,没等赵卫平开口问,韩悠然已经把信递了过来。
  “你看看家里的来信。”韩悠然已经提前看过,没有什么大事,不过看完心里总是放心的。
  信里赵怀玉和陈秋月关心了两人和两个孩子的身体,对赵卫平顺利进入翰林院称赞不已,但是还是嘱咐赵卫平在京城要做事谨慎,毕竟势单力薄,京城到处都是贵人,万一惹着什么权贵,到时候不是他们能承受得起的。
  另外就是说了说家里人的情况,赵母的身体现在还挺好,不过就是想韵姐儿和远哥儿两个孩子了,赵怀玉和陈秋月现在就是每天专心培养自己的接班人,陈霖和宜姐儿这段时间每天累的不行,但是他们也知道姑姑姑父过完年就要去京城,时间紧,要学的东西多只能坚持住。
  至于安安,这段时间王家的公子时不时就会递信和礼物过来,有时候安安出门的时候还能偶然碰到对方,当然这只是对方的说辞,时间上安安看的出来是对方打听着自己的行踪,故意偶遇的,但是安安看破不说破,毕竟她也想多了解一下王鹤之。
  陈秋月和赵怀玉这段时间除了教导陈霖和宜姐儿,就是准备安安的嫁妆,主要是一些家具比较费时,还有就是安安的嫁衣,这次安安的嫁衣是陈秋月自己准备的,从年初就开始准备,自己唯一的女儿,陈秋月做了一辈子绣活,自己女儿如今要出嫁了,自己这个当娘的必须要把所有的本事都使出来好好做一件嫁衣。
  陈秋月毕竟现在年纪大了,眼神也没有之前好使,所以进度一直不快,不过等到安安出嫁的时候怎么也能做好的,安安知道情况的时候抱着陈秋月大哭一场。
  安安从出生到如今将要嫁人,这十几年在赵家爹娘哥哥宠爱,端的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如今也要嫁做他妇,安安舍不得家里人。
  “家里一切都好,就是我们是真的不能回去参加安安的大婚了。”赵卫平看完信,嘴角的笑就没落下,不过转念一想情绪又有些低落。
  “到时候我们准备一些东西提前送回去,该写的信你也写好让人一并捎回去,我知道你和小妹感情好,虽然不能亲自回去,但是只要有你这个大哥在一天,安安就有个可靠的后背能依靠。”
  韩悠然在明白不过一个出嫁女在夫家的地位跟娘家的关系有多重要,她自己还好,赵家都不是势利的人,但是之前韩家交好的世家里面这种情况可太普遍了。
  娘家不管的父亲还是兄弟,只要在官途上顺利,加上重视自己的女儿或者姐妹,那这个姑娘在夫家就不会过得差,除了那种烂痞子的主,大部分男人都会顾忌一二,当家主母的面子是一定会给的,这就是娘家给的底气。
  所以尽管赵卫平这次不能赶回去,但是该有的重视到位,王家就绝对不会看轻安安,当然王家也不是那等脑袋不清楚的人家,不过总是会让人心里更看重些,安安以后的日子也更松快不是。
  “恩,有你陪着我是我的福气。”赵卫平伸手把韩悠然揽进怀里,从他们来京之后,赵卫平一边忙着朝考,一边又忙着翰林院里面的事情,赵卫平自己没有精力,家里的杂事和两个孩子都是韩悠然在精心照看,但是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赵卫平心里感激的很。
  “有你陪着也是我的福气。”韩悠然不觉得累,赵卫平是她自己选定的人,纵然现在的日子过得没有那么富裕,但是人心里舒坦啊,儿女乖巧懂事,丈夫上进没有花花心思,对自己也体贴理解,韩悠然已经很知足了。
  “爹娘,你们在干嘛?”远哥儿突然从窗帘后面露出一个脑袋,他本身就是个不爱出声的,刚刚自己一直默默的玩着,这会儿看到爹娘抱在一起说悄悄话,没忍住开口了。
  “你这个小家伙,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韩悠然赶紧从赵卫平怀里出来,起身就要把远哥儿给抱起来。
  “最近等情况熟悉的差不多,远哥儿也该启蒙了,整天在家里玩耍也不是个事。”赵卫平看着一脸懵懂的儿子,必须要给这个小子找点事情做了,要不然总是有人打扰他和娘子相处,有个韵姐儿已经够头大了,现在这个小子也来掺和。
  韩悠然一听就看着赵卫平笑,不过远哥儿也确实到年岁了,启蒙的事情确实要提上日程了。
  远哥儿还不知道自己的好日子马上就要没有了。
第336章 远哥儿启蒙
  远哥儿启蒙的事情,赵卫平准备找韩重山问问看,韩家的孩子是在哪里启蒙的,到时候看能不能把远哥儿也送过去,最好韵姐儿也一起。
  这件事不是什么大事,韩重山一听就说要帮忙。
  他们没有时间给孩子启蒙,只能找学识不错的举人私塾送孩子进去,韩家也是一样的,他们家的孩子也是送到私塾里启蒙,韩家的本家不在京城,要不然倒是可以送到族学里。
  很多像韩重山这样的官员都是如此做的,京中最不缺的就是才学不错的举人,有些人家乡距离京城遥远,家境不好的话,来回的盘缠就要花去很多,所以有的会试没中的就会考虑留在京中。
  举人在地方上可能是香饽饽,不愁找不到事情做,但是在大庆最繁华的政治中心,却是不显眼的,所以有不少人去做夫子,有的是上门直接住在主家帮着教导孩子,有些则是自己开个私塾收学生,
  韩重山找的这个私塾是以前一起考过会试的同乡,当年韩重山考中后,对方落榜了,考虑种种情况最后就留在京城做夫子,一边教学一边继续科举,但是每次就是差那么一点点,这么多年,杨举人一直就没有考中进士。
  所以后来就自己开了私塾,韩重山知道对方的学问和品行,给自己家的孩子启蒙绰绰有余,其实学识好的人不少,但是夫子的品行同样重要,杨举人和韩重山是好友,自然知道对方的底,把自己家孩子送过去十分放心。
  现在赵卫平家的小子也需要启蒙,到时候直接一起送去就是了,另外韵姐儿也有去处,到时候再大一点跟着自己家姑娘一起进女学就是,女孩子入学的时间会晚一两年,毕竟不像男孩子一样有科举的压力,小姑娘家现在三四岁的年纪,正是玩闹的时候,再大一些学着正好,还能坐得住。
  事情办的很顺利,杨举人知道是韩重山后辈家的孩子,直接同意让人把孩子送过来,有韩重山做背书,杨举人觉得赵家的孩子应该也不是什么不好带的学生,到时候真的教不好再说就是,他和韩重山的交情没有必要有什么托词。
  “杨兄,你放心吧,赵家这个孩子我见过,跟他爹一样是个稳重的性子,话不多但是脑子还是机灵的,你只管教就是,到时候弄不好能给你个惊喜,我们韩家这个女婿的本事我是见过的,他的孩子也不差。”
  韩重山见过远哥儿和韵姐儿几次,毕竟是龙凤胎,大家的目光会更多的关注过去,韩重山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动一静,但是又不觉得割裂,都说三岁看老,韩重山对远哥儿的印象很好。
  也许是做官做的久了,韩重山下意识就觉得性格稳的人是个走科举这条路,不过也确实有道理,性格的稳重的人做事更能沉得住气,在科举这条路上,做事急切,得失心太重都不是什么好事。
  韩重山自己也有孙子辈,几个孙子都是调皮捣蛋的性子,念书也是坐不住,没少让韩重山操心,就从远哥儿能自己抱着机关玩具坐那里钻研的劲头,韩重山就觉得难得,周围的环境再嘈杂,人家就能稳稳坐着,没人过去找他,他就能自己一直沉浸其中,这种专注力也是很难得的,特别是对一个不到四岁的孩子。
  所以韩重山就觉得这是个好苗子,尽管现在八字还没一撇,等到时候自己的好友开始教导远哥儿的时候就知道,到时候弄不好还要感谢自己给他送了这么个可心的学生。
  这边赵卫平接到消息,就跟韩悠然说了,给夫子的束脩礼物什么的还要韩悠然安排,事情既然已经办好了,也就不拖着了,远哥儿送去念书宜早不宜迟。
  “好,明天我就去伯母问一问杨举人家的情况,还有他们往日都是送的什么,咱们也跟着走。”韩悠然没有想到事情进行的这么快,刚说要给远哥儿启蒙,这才不到十天事情就定下来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