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拿稳权宦剧本——小北兔有点黑【完结】
时间:2024-12-08 17:11:50

  于短暂的时间内简单缕清思绪脉络,再于折子中抬起头时,天子正观察着白惜时看完奏章后的表情。
  “朕竟不知,你与滕烈如此交好。”
  静静审视了白惜时半晌,天子开口,突然对白惜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闻言面色如常,白惜时阖上奏折,恭敬送回皇帝的案桌之上,“不过奉命共事过几回,算得上熟悉,却并未到交好的地步。”
  “是吗?”天子听完未置可否,停了片刻,转而又问了白惜时一句,“你觉得滕烈此人如何?”
  白惜时略一思考,淡定回禀,“尚可。虽偶尔行事未能十分配合东厂,但应当是个正直之人。”
  她说的是对滕烈的最初印象,这个时候不可过于撇清关系,亦不可过于维护,每一个字均需谨慎斟酌。稍有差池,便很可能在皇帝心目中坐实了“厂卫联合”之嫌。
  这一次白惜时回答过后皇帝没有再问,而是拿起那折子从头到尾又翻了一遍,视线在最后四个字上定格了须臾,继而眉峰一蹙,沉声开口。
  “宣滕烈进宫面圣。”
  说罢又一侧头,“惜时便也无须出殿了,一起陪朕等着罢。”
第71章
  天子不让白惜时出勤政殿,含意不言而喻,他是不欲让白惜时与滕烈有事先商量串供的机会。
  白惜时自然明白这一点,听完天子一席话后一切行事如常,期间还为天子沏了盏新茶,仿佛“厂卫联合”只是无稽之谈,但只有她心里知道,自己绝没有看上去的那般平静。
  滕烈会如何应对?
  半个时辰之后,随着小太监一声奸细的通报,勤政殿外逆光走进一个高大的身影,男子身着飞鱼服,面容肃穆、脊背笔直,随着殿门的开合,寒风随男子一同涌入,紧接着一股独有的冷冽气息便扑面而来。
  是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气势。
  滕烈站定,行礼,发现白惜时同在殿内,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
  目光在白惜时与滕烈之间一扫而过,皇帝没有去唤白惜时,而是召来一旁的随侍太监,命他将折子给堂内的男子递了过去。
  “看一看,有什么要说的。”
  此刻已经敏锐的察觉到殿内的沉闷压抑,滕烈不动声色,接过折子,翻开。
  一目十行看完前面的内容,待到最后一页,视线于“厂卫联合”四个字上划过,滕烈没有多做停留,漠然合上折子,给小太监还了回去。
  滕烈:“皆是无中生有之言,臣无话可说。”
  皇帝:“东厂与锦衣卫近来办的几件案子朕皆十分满意,如今想来确实配合默契,你是个难驯服之人,倒没想到与惜时颇为合得来。”
  白惜时听到这句话,整个后背都下意识紧绷起来,于天子身后望向着滕烈。
  如何破局?
  其实到现在连白惜时自己都没有眉目。
  也是直到此刻,滕烈才抬首正式看了白惜时第一眼,那一眼冷肃无波,这么多双眼睛望着,他不可能显露多余的表情,但白惜时却似乎还是从这一眼中看出男子已经做好好的决断。
  心底莫名一沉。
  “不打不相识。”
  滕烈语气没什么起伏,就像在陈述一件稀疏平常的事实,“之前与掌印多有龃龉,近来确实做过尝试,想要消弭误会。”
  此话一出,便是将白惜时撇干净,责任揽于自身,言下之意是锦衣卫向白惜时投诚,并且将性质定在了尚有龃龉,但有心缓和之上。
  也是间接告诉皇帝,厂卫还未到亲密合作的地步。
  短暂波动之后,白惜时收回目光,她明白现在不是动容受感于滕烈的时候,因滕烈的一句话,白惜时也在迅速调整着自己的反应,什么反应,才让天子最大限度卸下戒心?
  以她对天子的了解……
  皇帝听完之后,果然没有再看滕烈,而是转过眼来,如同对证般问起白惜时,“你二人有何龃龉?”
  白惜时换上了一副神色。
  闻言,她闭口不言,眉宇间也闪过一道隐晦,倒一时叫人看不出是答不上来,还是不愿提及。
  天子就这么一瞬不瞬地盯着白惜时。
  迫于天子的压力,白惜时硬挺了片刻,最后似是不得不咬着后槽牙看了眼左右,面上闪过一丝不光彩的神色,“滕指挥使曾嘲弄过奴才……”
  白惜时欲言又止。
  皇帝沉声不耐,“今日说话为何如此吞吞吐吐?”
  白惜时:“滕指挥使曾嘲弄奴才没资本还狎妓,沉迷女色。”
  ……
  索性一股脑说出来,白惜时说完便满含愠怒地瞥了滕烈一眼,像是不再掩饰那埋藏于内心的记恨,仿佛身为掌印和男性的自尊都在此刻被按在地上摩擦,皇帝闻言面色一滞,显然也是没想到二人龃龉竟因此而起。
  转眼,再观滕烈的表情,在白惜时的目光下男子微怔,继而亦是一副晦涩的神情,其中的尴尬与回避倒不似作伪。
  若不是真事,滕烈不会有如此微妙的反应。
  天子隐约可见的松弛了一些下来。
  皇帝:“那又为何想着要缓和?”
  滕烈:“厂督与掌印,身份不同,锦衣卫行事亦不想受到掣肘。”
  “所以臣想通过赵岳,缓和与掌印的关系。”
  言下之意,白惜时从厂督升为掌印,随着权力的攀升亦可行为难锦衣卫之事,滕烈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选择主动与白惜时拉近了关系。
  如此解释,合乎情理,而关乎男性自尊的恩怨,任谁代入,都是一朝一夕难以消弭的。
  此刻似是终于有功夫喝上一盏热茶,待那汪温水入腹,皇帝目光投向桌角的弹劾之信。
  “既然折子送上来了,不得不查。”
  天子于龙椅中沉吟片刻,白惜时亦因他的停顿而全神戒备,虽皇帝看起来已无方才那般不悦,但如若将此事交由西厂,滕烈不仅难逃皮肉之苦,邹龙春也定会想方设法将“厂卫联合”的罪名重新给二人安上。
  不过东厂有与锦衣卫联手的可能,那么西厂便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风险,白惜时已经想好,如若天子提出西厂经办,她必会同样以“厂卫联合”之辞,劝谏规避邹龙春插手此事。
  不过皇帝最后的一句话,让白惜时将已经准备好的说辞悉数咽了回去。
  皇帝说的是,“那便交由都察院去办吧。”
  都察院,是都察院。
  白惜时缓缓闭了闭眼,稍稍卸下了些心理负担,都察院至少会秉公执法,而且在事件查明之前,滕烈亦可少受那牢狱之灾。
  直到现在,白惜时才怔然判断,这一关,应当是险险闯过去了。
  天子和随侍小太监没有回头,自然也看不见白惜时此刻的细微变化,但滕烈,看见了。
  男子视线如常,平移向龙椅之上。
  隆冬已至。
  迈出大殿的时候,寒风裹挟着枯枝袭卷而来,白惜时却也没那功夫去察觉那一丝一毫的冷意,全神贯注地向前走着,凝神思考后续应对之策,甚至,没有抬头。
  她知道,滕烈只先于自己几步之遥,但此刻为了避嫌,亦为了不让那无数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发现端倪,一个不曾回首,一个更没有朝男子的背影望过去一眼。
  直到二人一前一后,走入那条无人的甬巷。
  拐弯之际,滕烈的一身飞鱼服被北风吹得猎猎作响,听见动静,白惜时抬起了一双浅眸。
  似有所感,男子停步,回过头来。
  “对不住。”须臾后,他沉声,向白惜时说了三个字。
  起先白惜时甚至没明白他道歉的含义,若真论起来,分明是她对不住滕烈,是白惜时提出的与锦衣卫合作,也是她请滕烈照顾赵岳,如今又将男子拖入内廷争斗的漩涡,她有许多句“对不住”都未曾说出口。
  他又何来对不住她?
  后来,在滕烈薄唇紧抿却不知如何开口之际,白惜时才恍然反应过来,他应当是在对御前自己所提的二人龃龉道歉。
  他当真了?
  轻叹口气,白惜时微一摇头,示意当时不过权宜之策,自己完全没把此事放在心上。
  得到白惜时如此回复,男子冰封的眉目掠过一抹消融,继而一颔首,高大的身影很快消失于拐角之处。
  两个人都明白,甬道只有这么短短的一截,若是停留的久了,势必又会引人前来观探。
  之前是她太大意了。
  白惜时回到了司礼监当中。
  她没有立即找来周子良,如今困局未解,找他过来痛斥一顿又能如何?
  眼下最紧要的,是冷静分析当前情势。
  这一封弹劾的折子目的有二,一是构陷“厂卫联合”,最理想的结局是将白惜时与滕烈同时拉下马,甚至引起二人反目,在天子面前互咬。
  但目前这第一层危机,暂时解除。
  那么第二层,便是“厂卫联合”的疑心既已开始产生,就会像一根刺种于皇帝心间,若想彻底打消圣上的疑虑,办法唯有一个――滕烈卸任指挥使,或白惜时卸任东厂厂督。
  这两个位子,权势颇盛,若是能拉下其中任意一个,甚至再换上自己之人,对对方势力都是极大的提升。
  白惜时相信滕烈也想到这一点。
  并且在他将责任揽于己身的时候,便已经替白惜时做了选择。
  但滕烈凭什么将指挥使之位拱手相让?
  两相比较,白惜时倒是宁愿自己卸任东厂厂督,但眼下难就难在她若是主动提出卸任,会让天子很容易联想到此举是为了保全滕烈,如此,又反向证明了二人交情匪浅,坐实“厂卫联合”之嫌。
  难办!
  坐于内堂的案几前,白惜时一坐就这么坐到了天黑,待解衍进门之时,看到的就是对方一脸凝重之态。
  几步走到近前,解衍耐心询问发生了何事,白惜时亦没有避讳,将今日勤政殿之局如实相告。
  得知白惜时眼下一大半的忧虑来自对滕烈的歉疚,解衍唇角逐渐绷直,静坐于一旁,良久没有说话。
  待兀自将那股复杂的情绪按下,解衍才抬眼,问了白惜时一个问题,“掌印可有接任东厂厂督的合适人选?”
  白惜时:“有。”
  确实,解衍很懂她,白惜时即便卸任也不会想让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得逞,她本就忙不过来,也有过将东厂交给别人的打算。
  她曾考虑过千闵,但眼下千闵、元盛均与锦衣卫交好,不是合适人选。
  不过除此之外,确实还有一人,那是爷爷张茂林留给她的人。
  解衍得此答复,手指轻点桌面,“若破此局,或可从贵妃身上入手。”
  “贵妃?”
  解衍看向白惜时,“掌印失势与滕烈失势,掌印认为,贵妃更希望看到哪一个结果?”
  闻言站了起来,白惜时确认道:“你的意思是,让我主动给贵妃提供一个不大不小的把柄,她得知后必定会找人来弹劾我?”
  “继而我卸任东厂,天子疑虑打消,便也不会再揪着弹劾之事不放,自然而然便也保全了滕烈的指挥使之位?”
  解衍颔首:“掌印认为是否可行?”
  沉吟片刻,白惜时眸中很快升起一道亮光,继而用力拍了一把解衍的肩膀,看向对方:“可。”
第72章
  几日之后,关于白惜时任东厂厂督期间飞扬跋扈、不按法度行事的折子开始出现在朝野,天子看到后未置可否,只将那折子重新合上,摆在桌角。
  天子不知道白惜时任东厂厂督之时的嚣张吗?
  多少有所耳闻,不过有时候天子并不排斥这种嚣张,这种嚣张的前提是,白惜时的忠心和差事完成的漂亮,东厂只听令于天子一人,本就是超脱法度之外的一种存在。
  天子重情义,也多疑,厂卫勾结是他不希望看到的,即便那日将二人同时叫到面前,打消了部分疑虑,但滕烈也确实有接近白惜时之意,兼之顾虑一旦产生便很难消弭,二人比较起来,天子显然更偏袒从微时一起扶持走过来的白惜时,因而也更倾向于将滕烈调离。
  滕烈亦有大用,未必就一定要在锦衣卫的位置上停留一辈子。
  但近来朝堂和后宫似乎都察觉到了他有调整锦衣卫指挥使的意向,一夜之间,明里暗里推荐接任之人无数,这也隐隐引起帝王的反感和另一层疑虑,那便是那封弹劾滕烈的折子,是否就是冲着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而来?
  与此同时传奉官被取消,俞氏的官职也多数被取缔,贵妃与天子之间的隔阂也越大越大,心爱之人日日以泪洗面,亦叫皇帝头疼心烦。
  天子也是人,也有偏爱之人。
  皇后再端庄明理,怡妃再美丽温柔,仍敌不过贵妃于天子心中的地位。
  贵妃不喜白惜时,天子自然也是知晓的,并且言语中多是诋毁其利欲熏心、忘恩负义之言。
  就在这个时候,都察院的调查结果也同样呈到了皇帝案前,经查弹劾滕烈的罪名皆不属实。
  皇帝一个人于勤政内坐了片刻,他有意安抚贵妃,亦不欲让人觊觎左右他对官员的任免,半晌之后,天子一挥手,命人召来了白惜时……
  从勤政殿内出来之后,白惜时连日来的紧绷总算松懈下来一些,天子方才与她说的,是欲让她从今往后专注内廷事务,东厂便交由其他人去打理。
  这正是白惜时预估到的结果,但令她没预估到的是,天子还询问了她对接任之人的意见。
  白惜时并没有说出心目之中的预设人选,她知道皇帝问归问,却并不喜欢旁人替他做决断,贸然说出反而弄巧成拙,因而只在皇帝提出两个人的名字之时,白惜时直接给予了否定。
  一个是擅长逢迎拍马但能力有限之人,一个则是太后的亲信太监,白惜时以其不善稽查,好生事端为由,建议另选他人。
  因为白惜时隐隐察觉,皇后之所以如同变了一个人,背后应当是有人给她出谋划策,而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太后。
  听闻二人近来对怡妃也极为关照,日日盼着她腹中的孩儿平安落地,不知后续又是作何打算。
  离开了勤政殿之后,白惜时没有立即回司礼监,而是绕了一个圈,于内廷的后湖旁“偶遇”了一个人。
  与那人擦身而过之际,白惜时丢下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做好换个地方的准备。”
  曾江敛目:“是,掌印。”
  三日之后,天子下令,调御马监曾江任东厂厂督,东厂元盛为御马监掌事。
  曾江,就是爷爷张茂林留给白惜时的人,张茂林对此人有救命提携之恩,在御马监王焕全下台被捕之后,便是由曾江接任。
  那日在勤政殿皇帝提出的几个人选中,除了白惜时否定的两个,剩下的千闵、元盛皇帝出于“厂卫联合”亦不会任用,那么便只剩曾江和一位俞贵妃的亲信太监。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