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落魄伯府全家狂卷我负责躺平/紫珠逆/伯府翻身记事——采云【完结+番外】
时间:2024-12-12 14:43:13

  本来私下议论太后是大罪,但此时的考生对余家人十分愤恨,说话便没了顾忌。
  在考生们看来,他们不过是担忧大乾的未来。
  若继续让端谨太后影响朝堂,大乾危矣!
  林云紫自然不会管,由着此事发酵。
  她若硬要给那三人定个死罪也不是做不到,但和明着反对端谨太后,难免以后被人诟病。
  现在外头对她的风评看似不错,但焉知道以后的政令不能让他们满意的时候,外头这些人会不会拿女人心眼小这些来攻击她?
  这世道女人本就艰难,她想要执掌天下就得更加小心谨慎。
  所以,她现在尽量不在明面上做出针对余家的事。
  余家人见外头已经把攻击的矛头对准了端谨太后,也有些急。
  他们担心端谨太后扛不住,最后余首辅真被判个斩刑。
  为了表示他们退出朝堂的决心,余家三位老爷同时递了辞呈。
  旁支那些,他们就管不了。
  这件事还未平息,朝廷又收到了江南那边的监察御史弹劾弘岭县县令的折子。
  弘岭县正是余家祖籍所在地,这次监察御史弹劾县令就是因为弘岭县的县令包庇余家子弟残害当地的读书人。
  弘岭县的一个书院,在当地非常有名。有两名学子极有才名,被当地的读书人誉为弘岭县的双子星。
  余家的子弟都在余家族学念书,和书院学子本无交集。
  但年轻人心高气傲,哪里听得别人比自己好。
  于是,余家有一个学子就老是和那两位攀比,还扬言这次县试必然是他第一。
  县试结果出来,果然是他第一。
  但答案公布出来后,就有人不服气,那两位觉得自己的答案更好,余家这位是因为县令偏袒。
  余家在当地什么地位,大家都知道。大家都信了那两人的话。
  结果,没两天,那两位学子,一位被人套了麻袋挑断了手筋,一位出城时摔了马破相。仕途断了。
  两人收集了些证据,告到了县令那里。结果县令偏袒余家人,不但没治那人的罪,还警告那两个学子不要胡乱攀咬。
  县令偏袒当地大族,这个问题很多地方都有。因为人家县令想要做些政绩,少不了当地大族的支持。
  但这位余家子弟也太嚣张了些。
  余家被弹劾的事,不知怎么的,突然在京城传开了。
  京城的那些考生哪里坐得住,又去了宫门口,要求彻查此事。
  他们并不是很关心被迫害的两人,反而对县试的猫腻耿耿于怀。
  又是余家人,且又牵扯到了科考。
  余家这是要干什么?从最底层的县试到京城的会试,他们都要伸手?
  朝廷也不含糊,派了都察院的秦副都御史前往江南,彻查弘岭县的县试和余家子弟迫害学生一事。
  给秦老大人做副手的是成国公的第四子。
  秦老大人到了弘岭县后,很快就将此事查了个底朝天。
  不仅弘岭县县令在县试中偏袒余家子弟,余家子弟迫害另外两位学子也是罪证确凿。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当地人听说京城的余首辅倒台,朝廷派了钦差来查余家。纷纷前来指证余家在当地所犯的罪行。
  什么抢夺别人的家传秘方,逼人为妾,贿赂县令等等。
  秦老大人经过一番查证,有不少都拿到了证据。
  要说秦老大人这一趟如此顺利,那是因为得到了江南当地大族文家的帮助。
  很多证据都是文家提前就收集好的。包括余家贿赂县令的事。
  且最早,也是文家将县试的事捅到监察御史那里的。
  裴翎和族叔裴江远去年为了谋一个三品京官,拿了两个江南的大族的把柄做投名状交给林文杰。
  文家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事情调查清楚了,江南余家和弘岭县县令,自然是按朝廷律例论罪。
  但余家在祖籍地和京城两次将手伸向科举,这该如何论罪?
  端谨太后知道余家已经彻底败了,但她还是坚持要保自己的亲爷爷一命。
  这个要求,林云紫应了。
  但林云紫也不会给余家翻身的机会。
  直接下旨,余氏一族三十年内不得科举。
  本来余家犯事,三代内就不得科考。但余首辅年纪大了,从他往下数,四代子孙都有了。
  因此,林云紫定了个三十年的期限。
  端谨太后只能接受,她担心继续跟林云紫拉扯,林云紫搞出什么对余家赶尽杀绝的手段。
  外头闹事的考生听说余氏整个家族在三十年内都不能科考,也算满意。
  余家三十年无人入仕,三十年后,他们在江南的地位早就被其它大族取代。
  而且,余首辅这一支回到江南,不仅会遭到其它家族的打压,那些被他牵连的余氏族人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姚长亭和窦尚书由端谨太后出面保了一命,当时林云紫没有多说什么。
  这次借着余家的事一并处理了。
  姚家和窦家二十年内都不允许科考。不过,他们两家不牵连族人,只他们自己那一支受影响。
第331章 扫清障碍】
  虽然处理余家和几位考官平息了考生们的怒火,但本次科考的成绩怎么定论,还有待商榷。
  早朝上有些官员也提了重考之事。
  “如今,重考是最公平、公正的方案。只是这重考的时间得选好。”
  有官员赞同,“很多考生在会试落榜后就离开了京城,朝廷若决定重考,必须将旨意下到各州府。再算上考生进京的时间,臣建议定在明年三月。”
  有官员反对,“这样做对今次中榜的考生却不太公平。有些家贫的学子,现在等着派官,若再等一年,单在京城吃住,怕是就难以支撑。”
  林云紫对众人道:“本宫想着,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不如在落榜的考生中补录一些人,众位大人以为如何?”
  白府尹立即附和:“还是娘娘想得周到,如此一来,省却了诸多麻烦!上榜的考生不用担心重考,落榜的考生能被补录,定然也愿意!娘娘圣明!”
  一众官员都看向他,在心里骂道:就你会拍马屁!
  “只是这名次如何排?是单独排,还是和此前的榜单一起,重新排一次。”有那实干派的官员问道。
  林云紫自然早就想到了这一茬,“单独排名次,补录的考生不用进行殿试。但要排出一甲、二甲、三甲。”
  不用殿试是因为有些考生已经回原籍去了。得通知后再进京到吏部报到。
  曾阁老当即应道:“这样做对考生算是公平,且应该能平息落榜考生。”
  二甲、三甲都无所谓,反正这次录取的人少,再录几十人问题不大。
  一甲不过就是多塞三人进翰林院,这次礼部落马的人不少。把翰林院原本那些人调些去礼部。翰林院完全没压力。
  落榜的考生听说补录,顿时沸腾了。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中榜的考生听说他们的名次不会动,也松了一口气。
  后又听说是端怡太后下的旨意,考生们对端怡太后很是追捧。
  还赞林云紫有格局,由她监国是大乾之福。
  补录一事,由曾阁老负责,补录的每一份试卷林云紫都亲自过目。
  本来补录之事并不难,之前公布了落榜考生的考卷,将受到好评的人录取即可。
  不过,林云紫以女子之身掌权,她不希望选出那种迂腐之人。
  最后,经过她和曾阁老的慎重挑选,一共补录了四十二人。全是非江南籍的考生。
  一甲、二甲共二十四人,三甲十八人。
  加上之前录的九十二人,这一科共录一百三十四人,还没有去年的恩科录取人数多。
  如此,今年的科考一事算是圆满解决。
  ――――
  此事解决后,六部又空了两个尚书之位。
  礼部和户部。
  礼部因为涉及到本次科考,那些余家一党的人全都已经清了个干净,林云紫让吏部左侍郎升任了礼部尚书。
  这位吏部左侍郎算是很早就站队了林家。他是林文杰的前任上峰。
  林文杰任詹事府府丞的时候,他是少詹事,林文杰任少詹事的时候,他是詹事。
  林文康外放陵川县,十二叔外放单县都是通过他来操作的。
  礼部解决了,户部是个麻烦事。
  户部在余首辅的掌控下多年,早已全是余家一党的人。
  余家现在倒了,但户部那些官员又没有牵扯到科考案里去,总不能把人都调走吧,这得慢慢来。
  综合考量一番,林云紫让白老爷子去了户部。
  这种硬骨头,还得丢给他老人家来啃。
  秦老大人本也合适,但向阁老明年就七十了,秦老大人得坐镇都察院。
  且当年二皇子一党和余家一党的人斗了那么多年,户部那些人对白老爷子相当忌惮。
  白老爷子一听让他去户部,还嘀咕了一句:“果然是让老夫给她卖命来着!”
  曾阁老立即回怼道:“你若实在不想去就别去,本官去跟娘娘请示?”
  “别,别,老夫身子还算硬朗,为国效力自然义不容辞!”
  白老爷子赶紧制止。
  开玩笑,三品到二品,傻了才不去。
  六部尚书呀,老夫终于回来啦!
  内阁还空着好多位置呢,这次站对了队,入阁有望呀!哈哈!哈哈!
  曾阁老心道:得了便宜还卖乖!
  不过,白老爷子提了个要求。
  给白家平反。
  白家当年被定的是二皇子同党,谋反罪。
  白家人能保命,是因为林云紫怀孕,先皇大赦天下。罪名并未洗脱。
  这个将会影响到白家子弟的科考。
  曾阁老立即提点他,在朝会的时候喊冤。
  林云紫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就等着白老爷子在朝堂上提出来。借此机会把刑部两位侍郎给拉下来。
  这两位可是余家死忠,且在三皇子遇刺一事上,还曾想给林文杰定罪。怎么可能让他们继续留在六部?
  果然,白老爷子在朝会上大骂余家,说白家当年的谋反罪是冤枉的,全是余家栽赃。
  林云紫立即责令大理寺重审白家谋反一案。
  刑部两位侍郎瑟瑟发抖。
  当年先皇本就不欲给白家定罪,是余家强行给按上去的。
  白家二夫人的贴身丫鬟嫁给了二皇子府的管事,这个丫鬟写了一封信给在白家为奴的娘家父母。其中有一个敏感词“发达”。
  当时刑部审理这个事,就是由这封信认定白家对二皇子谋反知情。
  但那丫鬟的娘家父母是白家的家生子,人家是忠仆,当时根本不认。上了重型都没认。
  最后是刑部强按着让人画的押。
  如今,大理寺一审就审出来了。经手的也就是刑部的两位侍郎。
  连谋反都敢栽赃,这还了得。
  最后这两位被判了流放。
  白家的罪名得以昭雪。
  白老爷子升任了户部尚书,顺天府尹就由汪府丞顶了上去。
  汪府丞没想到,先帝在的时候他没能坐上这个位置,如今女儿都成了太妃,他倒是升了三品。
  自从科考案落幕,端谨太后就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再上朝。
  一来,她的确身体不好。
  自从去年中了惠妃下的毒,她的身体每况愈下。
  再一个,她上朝也没用,现在内阁两位和六部尚书都听林云紫的,根本没人搭理她。
  她去了也就是个摆设,没得让自己难堪。
  安安分分的待着,也许还能多陪女儿几年。
第332章 执掌大权】
  六月初的时候,余家人离开了京城,返回弘岭县老家。
  余家二房的人留了下来,他们得等到余三小姐成亲后再回老家。
  年初的时候,余家为了拉拢沈家,定了余三小姐和沈家的亲事。
  沈家当时准备押余家,但他们没想到余家败得如此快。
  若余家能多撑个几年,就算败了,他们也认。
  但现在还没成亲呢,沈家自然不乐意这门亲事了。闹着要退亲。
  余首辅,现在得叫余老太爷,他本觉得人家不愿意就算了,强扭的瓜不甜。
  但余家二房的人并不同意,特别是余二夫人。
  余家现在这个样子,回到老家就是人人喊打,余三小姐若是退了婚,不可能寻到比沈家更好的亲事。
  于是,余二夫人坚决不同意退亲。
  两家拉扯了很长一段时间,沈家见余二夫人态度坚决,担心闹大了不好看,就主动提出,婚可以不退,但得换人。沈家换了个庶子。
  余二夫人心里清楚,保住婚事已经不易,且闹得太过,女儿嫁过去日子也不好过。便同意了。
  两家将亲事定在了六月底,很是仓促。
  沈家对庶子的婚事不怎么重视,再加上和余家结亲,他们觉得面上无光,因此婚事办得很拉胯。
  不过,端谨太后给堂妹添了妆,沈家不敢太过为难余三小姐。
  以前,余家大房和二房斗得再厉害,现在这情况,端谨太后还是放下那些不快,给堂妹撑腰。
  闵家也跟余家退了亲。
  闵家此前处境艰难,为了抱住余家,求了闵三公子和余家旁支小姐的亲事。
  女方那边倒是乐意退亲。
  他们本就是旁支,回到老家找一户清白人家平静过日子没有问题。
  闵家的处境比余家还不如,此前因为有嫡支压着,没有办法。
  现在闵家主动退亲正好。
  此后,闵指挥使主动递了辞呈。
  他此前干的事,若说得严重些,扣个谋反的帽子都够了。
  现在唯一的保护伞倒了,不赶紧跑难道还等着被清算吗?
  就算他想跑,还要看太皇太后同不同意。
  太皇太后现在可是恨透了闵指挥使,当时闵指挥使当面威胁她,就差一点,就被余家人得逞。她很想治闵家的罪。
  但是林云紫劝了她。
  “母后,犯不着,没得脏了您的手。他当锦衣卫指挥使这些年得罪了不少人,现在连锦衣卫内部都怨恨他。就闵家现在这情况,就算我们放过他,日子也不会好过。”
  太皇太后一想,是这个理儿。
  她若出手,说不定外头的人还会怜悯闵家人,人家到底为皇家卖命多年。
  若是闵指挥使的仇家出手,人家只会记得闵指挥使做的恶。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