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夫……”林思危推他。
贾士兵一咬牙,一跺脚:“行呗,看在我外甥女的面子上……”
林思危:我的面子真值钱,值三毛呢。
第044章 点子
前后不到一小时, 两只“劳模鸡”就顺利卖了个满意价,贾士兵喜滋滋的,声称要带林思危吃最贵的面。
农贸市场门口就是一家国营小吃店, 最贵的大肠面, 四毛钱一碗。
这两碗面就抵上小姨一只毛衣袖子了,不行不行。
林思危赶紧说她不吃大肠, 贾士兵还略有遗憾,降标点了两碗雪菜肉丝面,一共五毛钱。
十一月底的江南已经很是阴冷, 二人在寒风里蹲着手都冰了,肉丝面一上来,热腾腾、喷喷香, 把人心都焐热了。
贾士兵将自己碗里的肉丝夹给林思危:“长身体呢, 多吃点肉。”
林思危赶紧又给夹回去:“我学校有吃呢, 姨夫你干体力活, 你应该多吃点。”
两人让来让去, 最后还是一人一半, 等于没让。
贾士兵呼噜吃着面, 道:“两箱锤头的钱在家里,怕路上不安全,我没带来。”
“不着急, 你先放着。回头我这边方便了你再给我。”
“行呐。思危你放心啊, 这钱你小姨藏着呢,看得可紧,还怕我大手大脚给花没了。”
林思危当然是放心的。
苏红霞和贾士兵当年是怎么全心全意帮助她们母女俩, 她都记得。贾士兵走村串巷,干的万家活儿, 见的各色人儿,却是一点都不势利的,且有个最大的优点,怕老婆。
当时林思危要是收拾包袱去投奔小姨一家,贾士兵也绝对不会有半句屁话,但林思危心里清楚,这么做,除了给他们增加负担之外,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来晋陵才会有机会。
“姨夫你还挺厉害的,两箱锤头这么快就卖完了。”
“东西好啊。”贾士兵又吸溜一口面,“你以前在家用过吧,咱们那些玩意儿,要么是铁匠铺子打的,要么得去供销社买。我自己干活儿,最知道东西的好坏,你这锤头就是好钢。我给我们村长和隔壁村长各送了两把,他们一用,就是好东西嘛,马上就给生产队里添上了,你说,有了这个,我上集市还不好吹?跟你说,吹上天了我。”
林思危真的被贾士兵给逗笑了。
又感叹,小姨虽然嫁得穷,但很快乐。自己妈妈虽然当年看着嫁了个城里人,其实这个城里人狗屁不如,搭上了她的一辈子。
看着贾士兵脑子这么灵,林思危心里琢磨了一阵的那个念头又浮上来。
“姨夫,你跟蒋队长处得怎么样?”她指的是酿酒总厂的车队长蒋新泉。
贾士兵道:“关系不错。老蒋好处,每回我都让他带点儿地里的菜回家,他还夸你小姨种的萝卜水灵,教我晒萝卜干呢。”
那的确,看着农村家家都晒萝卜干,为啥晋陵的萝卜干就远近文明?那可是有点子秘诀的,只有晋陵人知道。
能聊到这份上,说明两个的确相处得不错,贾士兵很懂,很能维护关系,怪不得木匠活儿也排得满。
林思危又问:“你这回跟他回来,他车上满不满?”
贾士兵道:“不满,一半都空着。你问这干嘛?”
林思危看了看四周,这国营小吃店生意还挺好,但人多口杂的,也不方便,便道:“吃完了咱们去百货公司买毛线,路上我跟你说。”
二人拉扒完,去公交车站等车。
车站上就他们二人,林思危终于问:“蒋叔叔车上空了一半,说明还装了一半,他是去送货的,又从哪里装了货回来呢?”
贾士兵笑道:“这你就不懂了。这些厂里的货车放出去,空也是一趟,满也是一趟。都是拿厂里那点死工资的,谁还不想吃点夜草呢。”
这就对了。
这年代虽然有国营的货运公司,但规模比较大、周边地区出货多的工厂都会有自己的货车队,司机就是工厂的职工。不管是去外地送货、或是取货,极大概率都有一趟是空车,顺道给别人带些货,就是这些长途司机的“夜草”,也是这年头长途司机吃香的重要原因。
但这个“顺道”带货,既要看运气,也得有信息,毕竟这年头没有专业的物流配货公司,所以司机们各显神通,人脉广信息多的,夜草就多些,没啥渠道的那也只能放空车,拿点苦哈哈的死工资。
林思危想的就是这个。
如果能开办一个专门托运各种货物的公司,汇总各渠道的信息,这不就是后世物流快递业的雏形吗?
贾士兵为人通达,很有点生意天赋,林思危觉得,不妨这个事就从沙平县开始做起。
“姨夫,卖锤头赚钱是不是比干木匠容易?”
“那是自然,木匠辛苦哦,一出去就是好多天,家里都顾不上的。也赚不回几个钱,只能糊个口。”
“以后会有机器做家具,做的家具又漂亮又好,木匠会失业的。”
贾士兵吓一跳:“不会吧,思危你别吓我。”
再想了想,贾士兵又觉得林思危所言也有道理。他是在农村,现在木匠还有市场,听说在大城市已经有家具店了,要是以后县城也开了家具店,他还真不知道能不能赢过人家的大规模生产。
贾士兵有点见识,脑子并不一根筋,立刻就感觉到了危机。
“那怎么办?你马上就要参加工作了,也不是一直有锤头卖的。”
“想没想过赚点别的钱?”林思危问。
贾士兵倒也老实:“想过的。我还跟你小姨说,城里钱好赚,想问问蒋队长收不收个装卸工,我有的就是力气。”
“干什么装卸工啊。我有个更好的想法,还不耽误你装柄子卖锤头。”
“什么想法?”
林思危就把自己那个办配运公司的想法跟贾士兵说了。当然现在还只是八十年代初,跟他说个人开公司,会把贾士兵吓到。林思危说,她在报纸上看到,去年底全国都有一百万个体户了,国家现在可以给个体户发营业执照,姨夫你可以试试当个体户。
贾士兵的脑子当真灵,立刻就反应过来:“你是说,让我办一个配载点?”
“对,就在你们沙平县,先从沙平县做起。这也不需要多少成本……”
“屁的成本。”贾士兵欢乐起来,“我家屋子离县大街不远,就拿我家当仓库。回头我先想办法把蒋队长的车塞满,让他回回不落空,他自然会给我介绍别的司机。实在不行,我去供销社门口蹲,见一个司机就跟他介绍我的配载点。”
“货哪来呢?”
“我一家一家厂子去跑啊,专找没有运输队的小厂子,只要我配载点给的价比运输公司便宜,人家肯定从我这儿走。”
真是一点就通的天生生意人啊。
他就是需要一些点子。
二人越说越开心,已经开始畅想不久的将来,还会来晋陵也开配载店,把晋陵的市场也拿下来。
当然林思危也有一点小小的罪恶感,问这算不算挖企业墙角啊?贾士兵说,挖啥墙角咧,又没叫人家多跑路,这是企业本来就在一路洒米,他不过是把洒出来的米扫回家,物尽其用。
林思危其实只是把话说在前头。因为类似的配载点以后会出现很多,而企业货车配载也会成为常见现象,等各企业慢慢走向市场,需要自负盈亏时,就会想起运输队这个香饽饽,就会出现货车承包体制。
这是后话,也是林思危给贾士兵提一个醒。
任何的决定,能往后看十年,就可谓成功,至于十年后的情形,则需要一边干一边摸索。
不可落后,却也不可太超前。太超前了很多想法不能落地,也是白费的心思。
一直到二人坐上公交车,贾士兵还在感叹林思危的睿智。
“思危啊,以前在家里看着你不声不响的,到了城里变这么能干,看来我得让芳芳和亚明也来城里念书才行。就念你们粮校。”
林思危笑了:“县中很好的,芳芳要争取考上县中,不要像我这样读技校。”
“技校不好?我看你十分好啊。”
林思危心想,我是上辈子已经受过了高等教育,这辈子就是落个脚,有个文凭而已。可是贾芳和贾亚明不一样,他们必须有更好的起点。
于是她道:“技校是很好的,但要是能读高中考大学肯定更好,亚明的成绩还不显眼,芳芳成绩那么好,她应该做大学生。”
贾士兵被她鼓舞得有点劲劲地,连声道:“回头你给芳芳写信,鼓励鼓励她,她还想考个中专可以早点脱离农村户口早点工作呢。”
这也是时代特色。这年头的中专分数很高,考上了一样是国家干部身份,还能早点参加工作,也是很多一心想跳出农门的学子的优先选择。
林思危道:“中专当然也是好的,但我们如果有能力,就应该多给自己一点选择的机会。回头我跟芳芳写信,我来跟她说。”
她想起肖慧玉曾经拿林家欢跟贾芳比,贾芳的确是在农村读书,县中的教学质量的确比不上晋陵最好的高中,但她相信,这是寒门可以出贵子的年代。
贾芳不会比林家欢差。
第045章 故事
到了百货公司, 贾士兵倒是一点都没有乡下人进城的怯懦,给苏红霞买了一斤细毛线,大红色的, 花了五块五, 又给贾芳买了一对大红蝴蝶结,花了五毛。
然后在那儿算账。
两只母鸡卖了十块二, 两碗面吃了五毛,一共花了六块五,加上回去的路费, 其实这一趟没存下什么钱。
林思危道:“小姨和芳芳都有了,亚明没有礼物的吗?”
贾士兵道:“女孩子爱漂亮,男孩子要什么紧, 回头我给他做个木头枪就能高兴半天。”
他满不在乎的模样, 林思危却心里一动。
“姨夫你等一下, 我去去就来。”
林思危蹭蹭跑了, 转进了百货商店的人堆里, 一会儿又蹭蹭跑过来, 手里多了一把黑色的塑料玩具枪。
“这个是我买给亚明的。”她把玩具枪塞给贾士兵。
贾士兵吓一跳, 烫手一般:“这怎么行,你又没赚钱,怎么能让你买东西。哪儿买的, 快去退掉。”
“退不掉的。你拿着吧。”
林思危倒是说的实话。这年头的国营商店, 哪像后世那样把顾客当上帝,就是玻璃门上的“宾至如归”,也是装装样子的, 能不给顾客脸色看就谢天谢地了,还想退货……梦还没醒呢。
“那多少钱, 我给你钱。”贾士兵往口袋掏钱。
林思危笑道:“姨夫你别跟我客气,我虽然还没工作,技校每月也有补贴的。再说我们下个月就要进厂实习,实习就有工资了。”
“真的?”贾士兵半信半疑。
虽然林思危信里也说现在不缺钱,但苏红霞实在不大相信。苏红霞的想法是,就林正清当年抛下母女俩的那份狠心,实在不像个幡然悔悟的样子。
林思危为啥突然没去高中,也没找工作,突然去了一个要住宿的技校,苏红霞就觉得有问题。
这不是存心把孩子支开么。
所以林思危说自己手头不紧,贾士兵也不敢全信。
林思危道:“我就跟姨夫你说实话吧,我不光有学校的补贴,我还给同学补课挣钱,我奶奶每个月还给我生活费。”
“补……补课还能挣钱?”贾士兵震惊了。
又是没听过的赚钱方式。
其实林思危也没补过几次课。自从给丁韶武卖了个讨巧的应试方法,丁韶武这家伙还真回去下了一番功夫,把两篇范文给背熟了。
因为下个月就要进厂实习,三年级已经陆续开始毕业考试。英语这种可有可无但又必须要考的科目,结束得最早。
丁韶武竟然及格了!
这真是大新闻。丁厂长都脸上有光了。
当然足球队那帮一二年级的小弟知道是他们“林教练”教的考试办法后,好几个四肢不太发达、头脑却更简单的小弟都找上了门。
丁韶武很仗义,坚决不透露法宝,只让他们去找林思危。
林思危也就是给他们点拨了一下,每人收了两块钱。之所以没像点拨丁韶武那样全心全意,其实也是因为这几个小弟英语也没像丁韶武这样垃圾啊。
所以现在的林思虽然不能说多有钱,却也的确能撑到上班了。
更何况,转眼就要到83年,政策只会越来越宽松,越来越向好。林思危只要熬过最困难的这段时间,后面不知道多少赚钱的机会在等着她呢。
“城里挣钱的机会多,脑子活络的都不能靠死工资的。我给同学补课也是劳动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