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锦里(重生)——百柏桦
时间:2018-01-17 15:08:03

 
    太子这一番话,太子妃就明白,必定是舒舍人或者是舒大小姐做了什么事,帮了殿下大忙了。
 
    她笑盈盈的应了,“殿下请放心,妾身也很喜欢五弟妹,一定会看顾她的。兴许还不用妾身的看顾呢,有母后和静母妃在,谁敢给五弟妹气受?”
 
    太子殿下摇摇头,意有所指的道:“这世间总有蠢顿之人,要不是有顾忌,哪还能这么逍遥?”
 
    太子说的是二皇子妃,不知为何会看不顺眼小五的媳妇儿,竟然用大夏的江山来传谣言,要不是看在她生了二弟的嫡长子,早就被父皇厌弃了。
 
    只希望等小五的媳妇儿嫁进来,不会又去找她的麻烦才好。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388章 眼看他起朱楼
 
    三月草长莺飞,上京之中,盛事又启。
 
    会试的榜单,终于出了。
 
    一大早的,在福寿堂里,就是梅氏都有点坐立不安,舒妍玉更是频频往外望,时不时心焦的嘟哝一声:“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回来?”
 
    今天是会试放榜的日子,广平候府虽然没有少爷参加今科的春闱,可他们的姑爷有参加,一大早的,舒修和就吩咐小厮去看榜单,看看谢志安位列第几。
 
    关氏神色之间满是不解,狐疑的看着梅氏和舒妍玉,“你们两母女怎么啦?好似一副心中有事一样,是不是不想陪我这个老太婆说闲话?”
 
    梅氏脸上讪讪的,连忙道:“娘您误会了,哪里是有事,只是想着又到了会试放榜之日,想到三年之前家中的盛况,有些感慨罢了,也不知道今科的会试头名是谁。”
 
    关氏脸上笑容绽放,满脸的骄傲之色,“煊哥儿是个好的,他可是我朝立国以来最年轻的三元及第,哪里还有人能及得上他?”
 
    语气之中全然的自豪,好似舒鸿煊有这样的成就,是她一手一脚教导出来的。
 
    关氏说到这里,顿了顿,转头望向坐在一旁的姜氏,“老二媳妇,博哥儿的学业如何?你要好好督促他读书,让他给我们家再拿一个进士回来,有煊哥儿在朝中照应着,总能给他弟弟找一份好的实职。”
 
    姜氏应了,对婆母那番找一个好实职的话不以为意,真当朝堂是煊哥儿自己开的?说的倒是轻巧。
 
    梅氏见关氏的注意力被引开,面上就松了一口气。
 
    舒嫣华在一旁见了,心中摇头,舒妍玉与谢志安定亲一事,家中上下除了知道大相寺之事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关氏和二房都不清楚舒妍玉已经定了亲,更不知道未来的舒家二姑爷今科参加了春闱。
 
    不过她记得,谢志安上辈子是在这一科,跟哥哥一起参加的春闱,哥哥中了会元,他则是会试第八,本来应该出的风头全都被哥哥压过了。
 
    很快,有小丫环在门外的闪了闪,陈妈妈不动声色的想要退出去,她这番动静落在了关氏的眼中,被关氏叫住了:“有什么事不能当着我的面说,要出去外面鬼鬼祟祟的?”
 
    陈妈妈的身形一顿,为难的看着梅氏。
 
    梅氏暗暗咬牙,面上扯出一抹笑,“娘,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其实就是老爷吩咐人去看看今科的会试,看哪一位学子榜上有名的,想来是去看榜的人回来了。”
 
    此话一出,姜氏就笑了,目光蕴含深意的看着坐在一旁乖乖巧巧的舒妍玉,笑着对关氏道:“娘,每一次的会试放榜,都会引得各家榜下捉婿,不要说大哥和大嫂想知道今科放榜的年轻学子是谁,就是我也想知道呢。”
 
    关氏顺着她的目光看到了舒妍玉,笑呵呵的轻轻一拍脑门,“瞧我这个记性,家中二小姐也快要到选婿的年纪了,的确是要好好看看榜下有哪些青年才俊。既然如此,也不用在外面说了,让人进来,让大家伙儿听听,今科是谁拔了头筹。”
 
    这话说的舒妍玉俏脸一红,低下头,不好回话。
 
    舒嫣华和舒燕巧坐在一边,眼观鼻鼻观心的,也不多嘴。
 
    梅氏无法,只得挥挥手,陈妈妈出门让那个小丫环进来回话。
 
    小丫环只是一个三等丫环,平时都没有机会进福寿堂的,她只是来替人传话,哪想会被人叫进福寿堂回话?整个人都有些哆嗦。
 
    “今科会试的头名是谁?”关氏微微朝前倾了倾身子,倍感兴趣的看着小丫环。
 
    “回老太君的话,好像是是”小丫环结结巴巴了,是了半天,一个人名都说不出来,脸上焦急不已,脑门上已经印出了豆大的汗珠,越是心焦,越是忘记先前那人告诉她的话。
 
    关氏脸色逐渐不耐烦起来,眼看她就要发怒,舒嫣华适时出声,“既然忘记了,也不为难你了,你下去吧,让去看会试榜单的人进来回话。”
 
    她的声音轻柔和缓,无端就有一种安抚人心的意味,因是舒嫣华出声为小丫环解围,关氏也不好发作。
 
    小丫环千恩万谢,连忙退了出去,片刻之后,被舒修和派去看榜单的小厮走了进来。
 
    “小的给老太君、大夫人、二夫人、三位小姐请安。”小厮束手静立,眼睛看着脚下,不敢抬头看各位主子的容颜。
 
    “行了,行了,快说说,今科会试头名是谁?”关氏已经不像先前那样充满兴趣了。
 
    “回老太君的话,今科的会元是谢家的公子,谢志安。”小厮沉稳的答道。
 
    梅氏面上的笑容深刻了许多,眼角竟然隐隐现出几道细小的鱼尾纹,这可比她得知舒鸿煊中了会元的时候,笑得真心实意多了。
 
    舒妍玉眸中一抹惊喜之色闪过,身子都坐正了,双手不自觉的抓紧了手中的帕子,嘴角绽放了一个璀璨的笑容,隐隐带着一抹与有荣焉。
 
    她想到前段日子,跟谢志安约会过两次,两次他都跟她说,今科春闱他必定会名动天下,一定会让她出嫁之时备受艳羡,也会为她请封诰命,当时他说的信誓旦旦,做那事的时候更是兴奋激动。
 
    想到那事,她动了动双腿,脸上泛起一抹红晕。
 
    舒嫣华有些惊讶,难道说这一次没有了哥哥,所以谢志安在这次的春闱上大放异彩?
 
    舒燕巧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嫡母和舒妍玉,撇了撇嘴,一言不发的低下了头。
 
    姜氏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问道:“是那个人称翩翩如玉谢公子的那个谢公子吗?”
 
    小厮肯定的回答:“回二夫人的话,正是那位谢公子。”
 
    “哦,果然是少年英才,我记得他年岁跟煊哥儿一样呢,如今也是会元了。”姜氏赞叹了一声。
 
    关氏不高兴了,在她心中,舒鸿煊是最好的,根本不可能有人可以与他媲美,“煊哥儿十五岁就是三元及第了,这个谢公子十八岁才有一个会元,四月的殿试能不能中状元都很难说呢,什么少年英才?”
 
    梅氏和舒妍玉的笑脸,齐齐一僵。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389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
 
    舒燕巧极力忍住笑,死死的咬着牙帮子,生怕自己没忍住会笑出声来,到时候惹得嫡母和舒妍玉不喜。·
 
    祖母不知道谢志安是谁,她是知道的,虽然这件事被父亲和嫡母联手下了封口令,可谢志安和舒妍玉定亲的消息她同样清楚,自然很明白谢志安对舒妍玉和嫡母来说是什么人。
 
    本来见舒妍玉和嫡母满心欢喜的样子,她就不怎么开心,一个能在光天化日之下玷污贵女的人,便是他的学识好到天上有地上无,人品还比不过街上那些讲义气的平民百姓呢,更不用说他的学识也不一定能比得上大哥哥。
 
    祖母这番话,舒燕巧自己是万分赞同的,大哥哥虽然对她不够对大姐姐好,那也是应有之义,大哥哥和大姐姐是一母同胞,她能理解,反正大哥哥对她比对舒妍玉更好就足够了。
 
    不要看舒燕巧自己是庶女,可她的心气同样不低,像谢志安那等人品的,她是万万看不上的,要她嫁给这样的人,她宁愿陪伴佛祖,好歹不用恶心自己。
 
    小时候年纪小,还会因为嫉妒而不忿舒嫣华和舒妍玉,年岁大了,进学了,学习了四书五经,渐渐的,就明事理了很多,后来更是因为苏芸娘一事,知道大姐姐的为人,此后就变成了大姐姐身后的小尾巴,她对曾经害得她出了大丑的舒妍玉一点好感都没有,如今见到她因为谢志安得了会元就翘起尾巴,心中不以为意。·
 
    梅氏和舒妍玉两人又不敢反驳关氏的话,因为没有立场,要为谢志安说话,那就要说出谢志安与舒妍玉定亲的事,偏偏这事又不能说,只能憋屈在心里。
 
    舒嫣华忆起一个人,遂问道:“今科会试榜上可有杨先生的名字?”
 
    听到这话,舒燕巧也关切的看向小厮,杨锦程先生一直教导着她的学业,他的夫人苏先生更是教导她学琴,杨先生先前被请回府中教导她们这些姑娘就是为了留在上京备考今科的春闱。
 
    原以为小厮不会看除谢志安之外的人,舒嫣华并不抱希望,不想小厮就利索的回答了:“回大小姐,杨先生也在今科会试上,是会试的第二名。”
 
    舒嫣华只是惊讶了一瞬间,而后脸上就绽放了笑容,“杨先生竟如此厉害,看来是三甲可期了。·”
 
    舒妍玉终于忍不住了,带着一丝丝的不满,开口道:“谢公子年岁比杨先生还小呢,他是会试头名,到了殿试的时候,状元也不过是手到擒来。”
 
    舒嫣华不想跟舒妍玉争论这种话题,心知她为谢志安出言,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她笑了笑,转而跟江映蓉低声说起了话。
 
    关氏也不满了,她才点评完谢志安,二孙女就为他说话,这是不满她刚才的话吗?
 
    “状元不状元的,除了煊哥儿有这等本事在殿试没有开始之前就信心十足,其他人啊,依我看,难!可不是每个人的老师都是周大儒那等牌面上的人物的。
 
    好了,我乏了,你们都回去吧。”关氏挥了挥手,让她们都离去。
 
    舒妍玉带着一肚子火,憋在心中无处发泄,心中暗暗发狠,一定要谢志安考个状元回来给她,她的夫婿,哪一点比舒鸿煊差?
 
    舒妍玉吩咐人去约谢志安,她要亲自跟谢志安说道说道,一定要把舒鸿煊踩下去,舒鸿煊能做到的事,谢志安也一定行,还会做得比他更好。
 
    至于舒嫣华,在离开福寿堂的时候,就跟着江映蓉回了哥哥的拂云居。
 
    两姑嫂以前就是同窗,如今关系更是亲密,施粥的一个月里,江映蓉更是对舒嫣华照顾有加,感情深厚的就似亲姐妹一样。
 
    舒嫣华不见外的在碧纱橱里坐下,笑盈盈的看着嫂嫂,柔声道:“嫂嫂,杨先生以前不仅是我们侯府的西席先生,他的夫人也曾教导过我们三姐妹琴艺,杨先生更是哥哥的幕僚,于情于理,他会试高中,我们都应该送份贺礼去他家。”
 
    江映蓉也知道杨锦程的大名,一口就应了,问道:“你看我们应该送什么贺礼去?”
 
    舒嫣华想了想,殿试上要面见陛下,应该新穿一身新衣裳才对,虽然如今苏芸娘的外祖家也在京城中,是手握千金丝的传人,不过她们送礼是她们的心意,不能因为别人有了,就不送。
 
    “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是要的,再者,苏先生同样也是教导我们的先生,与她就送绸缎吧,苏先生的孩子也小,也备一些绵软的棉布给她。”
 
    一家三口的绸缎都备好,杨先生的绸缎在其中,也就不打眼了,至于说殿试之上的事,想来哥哥应该会跟杨先生通气。
 
    两姑嫂商量着送礼,那边舒鸿煊也在祝贺杨锦程。
 
    “还没有向你道贺,只待四月殿试之后,我们就同朝为官了。”舒鸿煊敬了杨锦程一杯酒。
 
    杨锦程心中也欢喜,一口就干了杯中酒,摇摇头感慨道:“承蒙大人贵言。原以为世间只有你一个年纪轻轻就学识渊博,今科又出了一个少年英才,比我都小上好几岁呢,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