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锦里(重生)——百柏桦
时间:2018-01-17 15:08:03

 
    王石公得到承德帝的许可,转过头看了一眼那十几个参奏舒鸿煊的朝臣,淡淡的道,“适才听你们说了一句,让老夫有些疑惑之处,不知你们可否为老夫解惑?”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舒舍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这句话,是你们适才说的,老夫的疑惑是,你们说忤逆不孝会有报应,那么你们告诉我,广平侯为何会被天打雷劈?”
 
    王石公不仅是语气疑惑,就是面上也满是疑惑,静等着那十几个朝臣来解惑。
 
    十几个朝臣心中差点哽了一口老血,为何王石公和周大儒会来上朝?这两人都十几年没出现在朝堂上了,怎么就把这两人给惹出来了呢?一来就问这么犀利的问题,这些人纷纷在肚子里大骂舒修和好死不死,偏偏要被天雷劈死。
 
    “帝师大人,那些不过是市井传言,传言不可信,广平侯是得了急病而去的,与天打雷劈有何关系?”一个朝臣硬着头皮说道。
 
    广平侯府为了遮丑,对外说的是舒修和是得了急病去的,这些人就抓着这点,死活不肯认天打雷劈的说法。
 
    王石公听了这话,自己先笑了,“也对,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怎么能为了一个市井传言就随意猜测呢。”
 
    不少人心中一喜,莫非王石公没有办法了?
 
    下一句就让他们心中的喜悦烟消云散,“死者已经入土为安,不好去打扰,不过,想要知道广平侯是不是天打雷劈而死的,不如我们传召广平侯府的护卫们来问问?”
 
    他们毫不怀疑,如果王石公向陛下提出这个提议,陛下一定会答应的,到时候侯府的护卫见到了陛下,敢隐瞒吗?敢欺君吗?
 
    真是骑虎难下。
 
    不承认,就传召侯府护卫一问究竟,承认,就自己打自己的脸。
 
    另一人拱了拱手,“帝师大人,市井上确实是有传言说广平侯是被天雷打死的,不过就算这个是真的,这与我们参奏舒舍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哈哈哈哈”王石公突然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使劲的拍着自己的大腿,等他笑了一阵,才止了笑声,看着承德帝道:“陛下,看来老夫这几十年是白活了,这脸皮呀,还够不上一个人年轻人厚实。”
 
    “噗嗤”
 
    周廷昱毫不避讳的笑出了声,太子也露出了笑容,还有很多人强忍着笑意,不敢在朝堂上失仪。
 
    那人的脸色突然涨得通红,脸上火辣辣的疼,不敢再出声。
 
    “怎么着,没人能给老夫解惑吗?”王石公笑过之后,又继续问道。
 
    “帝师大人,上天有上天的天意,谁知道上天那一个举动是什么意思呢?广平侯如何死的,并不是舒舍人可以忤逆不孝的理由。”又有人这么说道。
 
    “广平侯如何死的,并不是容景可以忤逆不孝的理由那么老夫想问问,我朝律令之中,有关忤逆不孝的罪行有哪些?”王石公好整以暇的问道。
 
    王石公行事公正,处罚公平,既然这些人死抓着忤逆不孝来做文章,他就顺着忤逆不孝来问好了,且让他看看,这些人到底还有多少歪曲邪理说的,他更要看看,这个朝堂上,到底出了多少蠹虫,就是见不得王朝安好、百姓安好的!百柏桦说有没有很惊喜?对,看章节名后面的括号,就知道今天不止三更我这么勤奋,有奖励吗?o(n_n)o哈哈~~
 
章节目录 第512章 要证据是么?凑巧,我有【四更,各种求~~】
 
    “帝师大人,有关我朝律法,刑部尚书最是清楚了,不如让他给您解惑?”周廷昱突然出声道。
 
    王石公抚了抚自己的胡须,“五殿下此言有理。”
 
    都这样说了,刑部尚书出列,开始把忤逆不孝的罪行一一说了出来,
 
    “罪一、告发、咒骂祖父母、父母的;
 
    罪二、祖父母、父母在世,子孙另立户籍、分割家产的;
 
    罪三、不赡父母的;
 
    罪四、守孝期间敦伦、弹琴作乐的;
 
    罪五、隐瞒祖父母、父母死讯,不奔丧不办葬礼的;
 
    罪六、殴打祖父母、父母致死的。”
 
    等刑部尚书说完之后,王石公又看着那群人,问道,“你们说容景忤逆不孝,他犯了哪一条?”
 
    “罪二,父母在世,另立门户。”一位朝臣很快就接话道。
 
    “父亲尸骨未寒,舒舍人就与广平侯断绝关系,此举不啻自立门户,就算广平侯已死,可广平侯夫人还在世,其举已是忤逆不孝之罪!”又有一位朝臣补充道。
 
    “哦,原来如此。”王石公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你们就是凭借这个理由来断容景忤逆不孝之罪的?”
 
    “真是大开眼界呀!”王石公啧啧称叹,“原来我们大夏判断一个人有罪无罪,从不看因果,只看结果了?譬如说,有十来个山匪劫道,护卫们为了保护主子的安全,把山匪都给杀了,而你们不但不奖赏护主有力的护卫们,还要以杀人罪判处他们?
 
    哈看来以后出远门,遇上了劫匪,不但不能让护卫们动手了,还要乖乖让劫匪抢什么就给什么是不是?不然惹上了官司,被官府判处了杀人罪,可没有多少护卫会明知故犯去保护主子的,你们说,老夫说的对不对?”
 
    这些人很想怒斥王石公强词夺理,胡说八道,可碍于王石公的身份,不敢出言不逊。
 
    “帝师大人,此两件事不可相提并论。”一位朝臣说道。
 
    “不可相提并论?真是笑话,合着话都给你们说完了,我还说什么?是不是以为你们说的话就是理了?陛下圣明,还广开言路呢,什么时候朝堂成了你们的一言堂了?”王石公没好气的道。
 
    这些人噎了噎,很想说帝师大人这是无理取闹,最后还是不敢说出口,只能憋屈的吞了这口气。
 
    “帝师大人,发生了命案,自有官府和刑部来判决,我们不是刑部之人,无法判决一个人的罪行。正如您所说,陛下广开言路,所以我们才会上奏陛下,舒舍人犯了错,忤逆不孝,至于舒舍人要受到什么惩罚,那得等陛下度量。”到底是不乏脑子灵活的人,避重就轻的把事情带了过去,用一种似是而非的话语把舒鸿煊定了罪。
 
    “好!既然你们跟老夫说容景犯了错,那么老夫就来好好跟你们说道说道,看看容景到底犯了什么错!”
 
    整个朝堂上,承德帝一言不发的静静看着王石公说话,周大儒自坐下来,就没有出声。
 
    “你们说,是因为容景与广平侯断绝关系,自立门户,所以忤逆不孝,那么老夫问你们,现任广平侯夫人在昨天说出来的那番话,你们都听说了吧?”王石公淡淡的问道。
 
    “如果你们说不知道,本殿下可以把广平侯夫人昨天说过的话,一一告诉你们。”周廷昱出声了,朝那些人咧嘴一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似是泛着一抹寒光。
 
    梅氏那些话都传遍整个上京了,他们要说没听过又太假了点,更何况有五殿下这话在前,要是说没有听过,恐怕下一刻五殿下就会让人来告诉他们昨天广平侯夫人到底说了什么话。
 
    “是,我们都听说过了。”
 
    “好,总算脸皮没有厚实到说没听过,还有的救。”王石公微微一点头,继续道:“容景之所以削肉还父,是因为广平侯毒害了他的生母,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既然不能为生母报仇,那么为了报答母恩,削肉还父,哪里做错了?在老夫看来,此举情理都占了,何错之有?”
 
    “一个妇人胡言乱语之说也值得信?舒舍人有广平侯毒害了他生母的证据吗?”立即就有人反驳道。
 
    “不错,并没有证据,就说明这事的真假还需要考证,舒舍人还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就与广平侯断绝关系,不是忤逆不孝是什么?”
 
    “原来这才是你们的底气?你们觉得现在这位广平侯夫人说的都是胡言乱语,广平侯并没有毒害容景生母?”王石公挑了挑眉,怪不得这些人底气这么足呢,原来是这样。
 
    “不错,就是判案也需要证据,既然发生了命案,那就要有证据,不然怎么证明真假?单凭一个妇人的一面之词,就认为自己的父亲毒害了自己的生母,也太莽撞了。”就是因为这样,这些人才一脸笃定。
 
    王石公微不可见的蹙了蹙眉,这倒是犯难了。广平侯被天打雷劈而死,肯定是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才会惹了天罚,随后广平侯夫人在灵堂里说出了那番话,暴露了广平侯曾经做过的恶行,再一想他的死因,就给人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是因为做了恶事,才会惹下了天罚。
 
    这些想法是自然而然的就浮现在众人脑海中的,其实就是这十几个参奏舒鸿煊的人也相信舒鸿煊生母是被广平侯毒害而死,因为天打雷劈这个天罚真的是太令人敬畏了,君不见跟着广平侯一起去的还有十几个护卫,为什么就只有广平侯一个人被天雷劈死?
 
    可是判案是讲究证据的,广平侯是不是真的毒害了严氏,并不能凭着一面之词就判定的,如果没有证据,舒鸿煊断绝父子关系在明面上来说,还真的是忤逆不孝。
 
    二皇子嘴角露出一个隐晦的笑容,这一回,看看舒鸿煊还怎么在这个朝堂上待下去!
 
    “要证据是么?凑巧,我有广平侯毒害容景生母的证据。”
 
    二皇子嘴角那一抹隐晦的笑意彻底的僵硬了,将目光投向了坐在前方的周大儒。
 
章节目录 第513章 来自灵溪地【五更,木有了】
 
    事情的发展,当真是峰回路转。
 
    就在连承德帝都以为,王石公被问住的时候,想不到小皇叔竟然出声了。
 
    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周大儒身上。
 
    被这么多人看着,周大儒怡然自得,一点都没有坐立不安,似乎怕这些人听不清楚,还重复了一句:“我这里有广平侯毒害容景生母的证据。”
 
    “周先生,您真的有证据?”十几位参奏舒鸿煊的朝臣里面,有人忍不住问道。
 
    他们其实很想问,周大儒手中的证据是真的吗?可他们不敢。
 
    周大儒除了是阁臣周景明的父亲,还是阁臣许大海、御史大夫的恩师,他们参奏了一个舒鸿煊,就惹出了一个王石公和周大儒,要是再在言语之中惹了周大儒,就等于惹了一个蚂蜂窝。
 
    周大儒淡淡瞥了这人一眼,眼神平淡无波,却让这人一个激灵,紧紧闭上了嘴,不敢再质疑。
 
    太子殿下心中摇摇头,这些人到底是怎样想的,明知父皇对容景器重,明知皇叔祖是容景的恩师,对容景下手,不就是对上父皇和皇叔祖吗?
 
    嗯,这个时候,太子殿下选择性的忽视了周大儒对外的身份只是一名大儒,而不是皇室现存辈分最大的宗室。哦,那些人不知道皇叔祖的身份,跟他有什么关系呢?谁让他们不打听清楚就对容景下手呢?又不是他让这些人参奏容景的。
 
    王石公突然放声大笑,用手点了点周大儒,笑骂道:“好你个小子!老夫正在为你小弟子据理力争呢,你让老夫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不说,还看着老夫被这么多人欺负,看来你皮痒了,回头要是不给我送上几瓶好酒,你看老夫能不能饶过你!”
 
    王石公是先帝的帝师,周大儒是先帝最小的弟弟,周大儒的身份当然是瞒不过王石公的,正要是说起来,王石公还是周大儒半个恩师。
 
    因此王石公可以随意的叫周大儒做“小子”,言行之间多是亲昵。
 
    周大儒也笑了,“您老人家要喝酒,派个小子上我那儿去取就是。”
 
    两人在朝堂上谈笑风生,似乎根本就不是参奏舒鸿煊一样,就连承德帝都笑着问周大儒,“周先生,不知朕可有机会品尝到您的好酒?”
 
    周大儒摇头笑了笑,“回头就让我家小子给您送到宫里。”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