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说呢,卑劣的确是有点,将邢家大少爷那样的事与外人说,但是行事手段太过简单粗暴,让人一看便知道她想要做什么。
“太不高明?”秦叙问道。
顾冬雪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秦叙笑道:“她的手段若是高明,便不会是如今这副模样了。”
顾冬雪问道:“潘家有什么事?”秦叙这话中绝对是有其他含义的。
“潘戟前年调来宁北卫,在他来之前,范都统已经派人将潘戟以及潘家的一切情况调查清楚了,潘戟四儿三女,总共七个儿女,皆是庶出。
而潘夫人应氏并不是无所出,她不仅生下过两个儿子,且两个儿子皆在未到一岁时便夭折了,曾经还流过产,最终一个孩子也没有保住。”
顾冬雪先是咋舌,再是叹息,后又似有所感,“难怪应氏会变成如今这副尖刻的模样。她还能较为正常的活着,说话,做事,就已经很难得了。”
第三百八十六章:前因
周蓉嫁去了京城,周家夫妻也算是了却了心中的一桩大事,大儿子周还早已娶妻生子,四个子女,现在也只剩下一个小儿子没有完成终身大事了。
不过小儿子还小,这事还需且等几年呢。
在外人看来,周浩戎和冯氏这一对夫妻现在应该算是过的比较舒心的了。
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
贺喜的亲朋好友同僚袍泽们在下晌的时候纷纷道别离开,经历的一天喧嚣的周家大宅也渐渐安静下来。
喜宴上的酒水和菜品的香味似乎还未散去,下人们也在忙忙碌碌的收拾整理着,炮竹声似乎也还在耳边尚未消散,按说喜庆的气氛应该还萦绕在周家众人的心头。
只不过周浩戎和冯氏的心里却没有任何喜意残留。
或者这么说并不准确,不是没有任何喜意残留,而是他们的心头自始至终就没有喜庆过,有的只是无尽的担忧和烦恼。
周浩戎坐在炕上,沉默的喝着茶。
冯氏坐在另一边发着呆,好半晌,她才重重的叹了口气。
见周浩戎一直没有说话,冯氏终于忍不住心底的担忧,“唉,蓉姐儿以后可该怎么办?”
周浩戎本来还沉默着,并没有开口,听到冯氏的话,他似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将茶盏重重的放在炕几上,发出砰的一声响,茶盏与盏盖相碰又发出一阵清脆的瓷器相撞声,这两道声音相继而来,将冯氏吓了一跳。
她转头看向周浩戎,发现周浩戎正狠狠的瞪着她。
冯氏有些不明所以,“老爷,怎……怎么了?”
“怎么了?”周浩戎几乎咬着牙道:“如今你可满意了?两个女儿都成了如今这模样,你满意了吧?”
冯氏不敢置信的站了起来,“老爷,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蓉姐儿……我都愁死了,也不知蓉姐儿今后……”
“蓉姐儿,蓉姐儿……你就蓉姐儿一个女儿吗?”
周浩戎似乎再也忍不住了,猛地也站了起来,手指着冯氏怒骂道:“婉姐儿难道不是你生的,我一直知道你偏心,却没料到你这心偏的简直不像亲娘了。”
“老爷,你这是什么意思,婉姐儿做出了那样的事,我还没找她……”
“婉姐儿做出那样的事,你敢说与你没有关系,女儿是归母亲教养的,你看看,两个女儿如今都成了什么模样,一个心思深沉的简直令人害怕,一个嚣张跋扈我行我素,这就是你冯氏教养出来的好女儿!”
周浩戎怒气冲冲的道,一双眼睛更是狠狠的瞪着冯氏。
“好啊,周浩戎,你现在怪我了,当初我说将婉姐儿嫁去邢家的时候,你并没有反对。”
冯氏也开始翻起旧账来。
“我没有反对,但是我是否说过,让你去征询一下婉姐儿的意见,这毕竟是她一辈子的大事,邢别山又是那种情况,我说过这件事只要婉姐儿自己同意,我没有意见,可是你呢?”
说到这里,周浩戎觉得自己的怒火已经无法宣泄,之前因为要操办周蓉的亲事,又不能让周蓉察觉到父母之间的问题,以周蓉的心性知道这些事还不如不知道,因此即便心中怒火滔天,周浩戎也只得先按捺住。
现在已经周蓉已经成功出嫁,周浩戎也忍不住了。
“你问都没有问婉姐儿,垂涎邢家的大笔聘礼,就将婉姐儿嫁过去了,甚至对婉姐儿隐瞒了邢别山的情况,是你亲手将婉姐儿逼成如今这样的。”
周浩戎死死瞪视着冯氏,那眼神似乎在说,“你如此行径哪里像亲娘?”
冯氏兀自辩解,她手指着自己,“我垂涎邢家的聘礼,是我垂涎吗?你个没本事的,别人在卫所做个百户把总的,都能大笔银子的往家里拿。
你呢,你自己算算,你除了俸禄,往家里拿过多少银子,家里儿子要娶亲,女儿要嫁人,还有老家的那些人,每年都要银子,这些银子从哪里出,你从来不管家里的事,这些事自然也入不了你周大人的眼。
现在却来说是我贪婪,想要贪邢家的银子,那银子进了我的口袋,还是进了我的嘴,我又花了几分?”
说到这里,冯氏的眼泪扑漱漱的往下落,已是哽咽,“我这么做,难道不是为了这一大家子?”
周浩戎见她哭了,无力的颓然的坐在了身后的炕上,叹气道:“那你也不能将婉姐儿推进火坑啊?”
声音已经软了下来。
冯氏振振有词道:“婉姐儿自己的身体也有问题,与别山不正好是天生一对,她怨什么怨,她嫁去邢家,亲家一家对她另眼相待,别山更是待她一心一意,我这都是为她着想,哪里想到她竟如此恶毒?
对自己的亲妹妹做出这等恶毒行径,可怜我的蓉姐儿,竟是什么也不知道,还一直对她大姐姐言听计从,以为她大姐姐对她顶顶好的呢!”
周浩戎看了冯氏一眼,叹气道:“婉姐儿那也不是一定的,当年大夫也只是说以后可能艰难些,哪里就一定不会有孩子了,可是你将她嫁给别山,等于是彻底断了她的念想,这事……唉……”
周浩戎还想说的是,当年周婉之所以留下这个毛病,也不是因为你吗?
冯氏对待两个女儿,一向是偏心小女儿周蓉的,周婉是周浩戎和冯氏的第一个孩子,按说这第一个孩子一向应该是得到父母的喜爱和看重的,可是周浩戎倒是还行,到了冯氏那里,可就完全不是这一回事了。
冯氏在怀孕之初时,便千求万求的想要一举得男,谁料想生下来的却是个女儿,大失所望之下,冯氏对周婉自然喜欢不起来,后来生了周还,有了儿子,冯氏这心也安了下来,再又生了周蓉,冯氏那颗喜欢女儿的心才被彻底吊了起来。
对待周婉和周蓉这两个女儿的方式更是大相径庭。
对周婉高要求难满意,对周蓉则是低要求常夸赞。
好在周婉从小便懂事,也不与妹妹相争,一切都以妹妹为先。
所以在那年冬天,周蓉因为贪玩,支走了丫鬟,自己走到结了冰的湖面上,想要滑冰玩,结果脚下的冰开裂了,周婉奋不顾身的跑到湖面上,趴下以自己的身体将周蓉的身体从开裂的湖面上撞离,自己却掉进了冰窟窿里。
第三百八十七章:惊
小小女童的身体在数九寒天的冰水中泡了近半柱香的功夫才被人救上来,好在当时掉下去的位置离岸边不远,周婉死死的抓住岸边凸出的一块石头,这才保住了命。
不过从此周婉便留下了体寒的毛病。
可是让人心寒的是,冯氏在见到两个女儿的情况之后,首先关注的仍然是被吓得哇哇大哭的周蓉,而不是已冻得面色青紫的周婉。
或许从那时开始,这孩子心里便存了怨吧?
周浩戎心里沉沉的想着。
“我也有错,我枉为父亲。”
半晌,周浩戎沉沉的叹了口气,背起手站起身往外走去。
冯氏有些害怕,“老爷……”
她不知道周浩戎为何会说这样的话,只是下意识的忙道:“女儿归娘教养,与老爷无关……”
周浩戎却只摆摆手,继续往外走,没有回答。
如今顾冬雪的两家如意点心铺的生意都不错,顾冬雪将碧烟调到了新开的铺子里做管事,绿草的月份也渐渐大了,现在两家铺子的点心几乎都出于舒晶之手,好在舒晶不但有悟性,更好学,她现在做出的点心味道与碧草做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顾冬雪让杨妈妈又调两个对厨艺感兴趣悟性不错手脚又灵活的小丫头跟在舒晶身边打下手,并学着做点心。
当然,这两个丫头是签的死契。
三月底的一天,顾冬雪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信,是苏佳写的。
青芽将信拿给她的时候,顾冬雪迫不及待的便打开了信。
苏佳的信很厚,跟她说了从望青城往京城去的这一路上发生的事,“虽然路途艰难,但是总归是到了京城。”
顾冬雪几乎能够从这一段字里行间中察觉到苏佳松了口气的模样,“小弟好歹没有生病,他也算争气,或许是知道没了母亲,我们姐弟只能自己坚持。”
对于柳氏的去世,顾冬雪知道苏佳没有那么容易忘怀,即便是自己,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母亲李氏,她还是很伤感,想念更是无处不在。
到了京城,苏大人带着一家人直接去了苏家大伯所住的双福胡同。
“虽然是大三进宅子,可是人太多,还有各自身边的下人,我觉的走到哪里,满眼所及都是人,小弟可能也觉的不舒服,太过吵闹,在路上好好的,安顿下来反而生了病,好在不是大问题,请了大夫,喂了两服汤药,倒也好了,只是如今这样委实不是长久之计。”
顾冬雪也为苏佳焦心,可是她却是什么忙也帮不上,不仅仅是鞭长莫及,而是这是苏家的家事,不说顾冬雪无可奈何,就像苏佳信中所言,苏棠在他们到京城的第二天便回去看他们了,看到住的拥挤,倒是建议苏大人另赁一座宅子供家人居住。
只不过却被苏大人拒绝了,苏大人的理由是,这宅子是苏家的祖宅,苏家两兄弟并没有分家,他既到了京城,自然要住在家里,哪有到外面赁宅子住的道理,除非已经分家,他才会这样做的。
苏佳在信中虽然没有明言,但是顾冬雪又哪里不知道这说来说去都是一个银钱的问题,京城物价高,宅子的价钱自然水涨船高,不仅是买宅子,赁宅子一年所需的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苏家那一大家子,赁的的宅子必定不能太小,起码得是一个小三进的宅子,这样的宅子在京城中,即使位置不好,一年恐怕也得一两百两银子的租金,若是位置再好点,宅子再新点,价钱自然更高。
还有家用、主子的月银下人的月银这些都要银子,若是直接住在苏家老宅,这些银子恐怕都是苏家大房出了,苏家二房的压力顿减。
当然苏家大房的收入比苏家二房要高,毕竟苏家的一些祖产都是苏家大房在打理,只是过了这么多年清静日子,忽然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需要花钱的人,苏家大伯看在兄弟的份上不会计较,可是苏家大伯母和苏家大房几位少爷小姐们可就不高兴了。
这也是苏佳觉的不好的原因所在,“每每见到我们这房头的人,便是冷嘲热讽一番,心里没有一天舒坦的。大伯或许已经后悔帮父亲的忙,将我们一家人给弄回京城了。”
顾冬雪叹息,这一大家子,就算本身关系很好,也会有牙齿碰到舌头的时候,更何况各自已经成家生子并且分离了多年的兄弟两房人,这矛盾只会随着时间越长而越发的深,不会减退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