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爱小说的宅叶子
时间:2018-06-27 08:14:24

  然后是十八小块的米花糖。
  这是新婚夫妻以及嫡亲长辈才有的吃。
  糖稀、米花糖、玉米花糖,都被分开装好,再用红布一一包裹封严。
  等叶奶奶与叶妈妈终于松口气,转头便看到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里面毫不掩饰的渴望与期待。
  “吃!”
  奶声奶气的命令。
  甜妹儿一脸严肃道:“小五想吃玉米花与米花糖啦!”
  叶家婆媳俩:……
  这天夜里,叶家人的梦,一定都是甜甜蜜蜜,满是腻人的软糖味儿。
  **
  今日,难得雪花停止飘落,久违的太阳隐隐约约漏出一角,温和的金色阳光一缕一缕洒在白雪上,一闪一闪的。
  老人小孩们裹着厚棉袄,从家里走出来,透透气,晒一晒冬季的太阳。
  “真是个好日子,大吉大利啊!”
  “老天爷都讲啦,燕丫头跟佳娃子,一定是仙女娘娘身边的金童玉女!”
  “福气,福气,真有福气!”
  除去不作不死的两户人家,各家各户都整理出一些东西,比如半篮子木炭、一捆柴火、数粒干花生、一对麻草鞋、一小把野榛子等等,去张家与周家,送去最真挚的祝福。
  作为新娘子家的亲戚,叶家人起得很早,个个都换上干净整齐的棉衣。
  客厅里有一个用红绳缠着的木篮子,里头有冬枣、花生、新棉鞋、洗脸木盆,量极少,但都是成双成对的。
  提着篮子,他们最先到张家。
  张家院前有两个用红纸糊的灯笼,屋门贴着大红色的喜字。屋内,院子屋顶都被清扫的干干净净,连树上的雪都不见了。
  坐在高座的张家老祖,笑了眯眼。
  张老爷子脸色红润,拉着叶家的大老爷们,包括叶安诚,一起小口品尝‘度数特别高’的小半坛米烧。
  米烧入口辣而不呛。
  抿一口热血沸腾,脸忽然变得彤彤的。
  堂厅里都是,热热闹闹的大老爷们的声音,充满喜气。
  不久,客人们陆陆续续到啦,叶家人帮着忙碌,连懵懵懂懂的小二黑,也被拉着迎接客人。
  叶奶奶领着女眷们,挤在张燕的闺房里,张燕穿着红色的衣服,端坐在在梳妆台前,张奶奶张妈妈用红木梳,一点一点帮她用心梳着长发黑发。
  大人们在不停说着吉利话。
  姐妹花三人围在新娘子身边,把三人亲手画的小礼物送给她。一张铅笔红纸画,上面画着抽象的两人,还有一堆男女娃娃,以及歪歪斜斜的‘童趣’语言。
  比如,甜妹儿写的‘张燕姐,要是姐夫欺负你,告诉我,我去揍他!’
  张燕噗嗤一声笑出来。
  这时,只听见外面闹哄哄声音变大。
  “新郎官来啦!”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甜甜蜜蜜的糖~情人节要快乐啊!
  **
  大学爱在学校里看电影,与闺蜜一起天天被人家虐狗,爆米花与可乐、冰淇凌,通常是标配。
  好看的电影,除去冰淇淋,基本没动过,晚上当夜宵。
  不感兴趣的电影,额,大概不够吃?
  每次看东西剩余量,就知道咱对电影的评价-_-#
  **
 
 
第157章 嫁娶与幸福
  话音刚落, 叶安诚作为表哥, 领着小二黑出屋子, 拿出一把拴着红绳的谷草麦杆, 杆前端挂着一小串红鞭炮。
  噼里啪啦!
  鞭炮声音很响, 在寂静的冬天,喜庆的声音穿透得老远。
  村里基本都能听到, 包括那家冷冷清清‘卖闺女’的人家。要不是顾忌到王队长还算不错的人, 俩个村庄毕竟是邻居, 谭家的接车队恐怕都进不了碧山村。
  周佳先赶着村子里的牛车, 停在张家院子外头,牛车上铺着厚厚软软的棉袄,最上面是一层旧红布,作为今日的婚车。
  叶安诚抱着小二黑。
  小二黑拿着麦杆鞭炮,两人围着婚车快速转圈,直到鞭炮全燃完。
  周佳先精神抖擞、脸红眼亮, 嘴巴像是吃数十斤的蜜糖,见人就呵呵傻笑,嘴角咧到耳朵, 一副欢天喜地新郎官模样。
  张老爷子站在院子里,瞧着眼前恭恭敬敬的孙女婿, 嘴里冒出一大串训话:
  “成亲后就是大人,以后得对燕丫头好,不然咱家绝不会放过里……”
  周佳先搓着胸前两手,傻乎乎笑道:
  “爷爷说得都好!”
  张家长辈与叶家长辈都在蹲守在后头。
  从没嫁过闺女的叶老爷子, 心情十分沉重,他将新郎官从头打量至脚,一脸严肃地想最严厉的训词。
  周佳先莫名其妙打了个冷颤。
  **
  甜妹儿蹲在墙角,透过雕花窗户,偷偷摸摸瞧着外头的热闹。
  “周姐夫笑得好傻。”
  “他这是乐傻的,当初你爷爷到我家接人的时候,笑得比这还傻……”
  闺床边,张奶奶拉着孙女的手,亲自交代到婆家的规矩、该怎么对付臭汉子、夫妻相处之道等。
  “…别惯着他的臭气,有啥事不能一个人咬牙忍着…夫妻磕磕碰碰也再所难免,但你说话他也该听进去……”
  句句都是贴己的经验。
  旁边的三小姐妹花,听得迷迷糊糊,童言妙语不断蹦出,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张妈妈端出一小碗亲手煮熟的白米饭,递给闺女。张燕吃着熟悉的味道,豆大的泪珠,终于从眼框里滚落,沾湿在她的花布棉衣,晕开一大片。
  气氛忽然心酸与不舍起来。
  屋里长辈们,有的小声啜泣,有的眼圈变红,有的吸溜发酸的鼻子。已经懂一些事的思丫头,难得滚进妈妈怀里,撒娇撒痴。
  晓丫头嗅嗅鼻子,吞咽两下口水,挠头困惑道:“白米饭很香啊,为毛会吃得大家都掉眼泪?”
  “二姐好笨!”甜妹儿敲一下她头,摇头晃脑解释道,“她们这是文老师说的‘应景生情’,舍不得张燕姐出嫁。可是张燕姐走十多分钟就能回家,所有这是文老师说的‘无病呻吟’。”
  其他课都还好,但文景深的语文课,讲得特别随心,经常歪到天边海角,甚至九头牛都扯不回来。
  俩学渣听得云里雾里,其他学霸也不一定能更得上他的思路。
  长时间下来,令人惊叹的是,娃娃们竟能偶尔蹦哒一句成语,或者也说两句带酸腐味的文绉绉话语,这也许就是文学素养环境带来的影响。
  晓丫头点头明白,十分骄傲道:“这词我上次有抄写三十遍,我懂它意思。奶奶他们都没病还乱喊痛。”
  没病乱喊痛的长辈们:……
  伤感被冲散一些。
  甜妹儿说的也对。
  张燕嫁得不远,他们能够每天都见到,也会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张家人口简单、周佳先人勤快又不死板、张家周家都同在一个村里面,这都是张老爷子选择他做孙女婿的原因。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张燕是心甘情愿同意的!
  **
  午时吉祥,新娘子终出闺门。
  被折腾够呛的周佳先,擦擦头上的细汗,抬头看向自己媳妇儿。
  张燕的一身嫁衣是夏老爷子挺认真做的。
  花色红棉袄上云盘扣子朵朵,领口、袖口、衣襟边缘都滚一截花边,裤子卡着腰身,显出很深的腰窝子。
  这么一瞅,身材可算是顶尖的。
  镂空的大红盖头巾下,若隐若现能瞧见,用红绞得光光生生的脸蛋、描黑长眉、抹上红唇,感受到炙热的实验,脸颊两边晕染出羞涩的红晕。
  周佳先笑得更傻,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任由亲友们善意的逗趣取笑。张燕低着头,羞得耳根子都变红,恨不得把这大傻子,塞进老鼠洞里。
  **
  跪别张家长辈,张家泪花像断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往下掉。张家大老爷们眼眶都红肿,小二黑搂住姐的大腿,不让她离开,哭得哇哇大叫。
  当着村人们的面,周佳先又慎重承诺一番。
  新娘子这才坐上迎亲的婚车里,带上几箱子嫁妆以及各种木质新家具,揣着不安的心,与未来丈夫一起离开,告别家人,迎接新生活。
  甜妹儿三姐妹花,额心处都抹有一点红,白嫩脸蛋黑眼睛,长相标志,果真像三个金童女,她们牵着手,蹦蹦跳跳跟在牛板车旁边,嘻嘻哈哈。
  抹着红的童子小二黑:……原来我可以跟着大姐嫁出去喔!
  看热闹的村人们哈哈一笑道:
  “这童女长得好看,这童子太黑了些!”
  今日吉时都接近正午。
  因此在某个交叉路,正好遇到另一家迎亲对,两边差距不是一般大。
  送亲接亲人数、新娘新郎的新衣服、精心打扮的婚车……最主要的,通常人家常会比拼的嫁妆。
  碧山村也有晒嫁妆一习俗。
  只是不一定要全部晒,低调人家都不愿太过显摆,通常都是刚刚好。
  周家大丫只有一个嫁妆箱,里头两个旧木盆、一个大瓜瓢、一根板凳、一卷麻布,瞅着令人心酸至极。
  暂且忽略家具,张燕仅晒一个箱子。
  箱子里有红边框的镜子,洗脸盆,洗衣盆,香皂盒、龙凤呈祥的锦绣被罩、枕巾枕套、暖水瓶,单单这些,令村人们羡慕不已。
  周婆婆平日里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疯婆子,周媳妇跟她婆婆一个德性,除去唯一的蛮根孙子,能制住她们,大多数村人都拿俩撒泼耍赖疯婆子没办法。
  如今,清眼瞅见‘卖女’的人家,多数村民们心里都不好受,对板车上怯怯发抖的周大丫,心里充满同情。
  做周家女儿,那就是活受罪啊!
  简短的交集之后,两辆不一样的婚车,相错离开,走向不同的人生旅途。
  甜妹儿眨一下眼睛,无意间看向隔壁的简陋婚车队。
  车上坐着瘦瘦弱弱的周大丫,她难得穿一件没补丁的厚棉袄,眸底竟只有兴奋与激动,一点自悲自怜都没有,根本不似刚才楚楚可怜的神情。
  这变化超出想象啊!
  对上甜妹儿不可思议的目光,周大丫愣住两秒,冲动是魔鬼,她回她一个开心喜悦的笑容。
  甜妹儿脚步顿了两下,歪了歪头。
  她回一个祝福笑容,继续蹦蹦跳跳追向前面的婚车。
  周大丫微微摇头。
  被宠爱的三岁小丫头,她懂什么呢?
  **
  对于这次出嫁,周丫头绝对是心甘情愿的。
  再不嫁人,在这冬天,她就快被亲身父母饿死冻死!否管嫁的谁,对于周大丫来讲,都是一种解脱,未尝不是有幸福的未来。
  对于张燕的嫁妆与婚车,周大丫眼睛里八分羡慕两分嫉妒,并没有嫉恨。
  只要能活下去,她嫁给谁都无所谓。
  至于家里那两个妹妹,能帮则帮,不帮自求多福吧!
  这就是周大丫。
  她不算好人,也不算坏人,只是被环境逼得自私的‘恶女’。只要人不犯她利益,她就懒得管别人,可能为一口粮食,可以不要脸,各种争斗。
  见张燕出嫁,谭家新郎官眼里同样没有怨恨,反而是愧疚与祝福,他并不像谭家人,性子老实憨厚,负责任。
  真要是坏,张老爷子当初也不会答应,让他做孙婿。可惜看来看去,没看清楚他背后的谭家。
  谭家小伙性格不够刚强圆润,周大丫正好相反。
  说不定这两人成亲,同样阴差阳错成就一对,前提是,他们能不能经得起‘谭家’这个大麻烦。
  关于未来,谁又知道呢?
  **
  周佳先的家确实很矮很旧,然而它现在的模样已经简单改造活,比当初分得两间矮屋时,好太多。
  他先用黄泥巴土墙圈成一个小院子,院子里还种下两棵柿子树,再用草泥灰把所有墙全部刷新一遍。
  如今,院子的泥墙上,还有一副祝福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龙飞凤舞的对联,与黄泥墙溶为一体,远远看去,倒像是一幅水墨画。
  不是谁都认识这些字。
  周佳先就不认识,但他知道张燕读过书,于是特意去白家请文景深写的。
  然而——
  有村民笑呵呵问道:
  “这墙上写得啥吉利话啊?”
  周佳先挠头傻笑道:
  “我忘记问文老师了。”
  甜妹儿盯它许久,摇摇头不认识。
  叶安诚盯它许久,摇摇头也不认识
  张燕偷偷盯它许久,摇摇头也不认识。
  在坐没人认识。
  大家只好尴尬一笑,说两句吉利话将它圆过去。
  文景深:……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写得晚点,不好意思,么么哒仙女们^_^
  情人节快乐,没有情人也快乐,开开心心备大年。
  么么啾,爱心^_^
 
 
第158章 洞房与备年
  洞房很小, 内墙用草泥灰泥新刷一遍, 墙中有贴一副‘百子嬉闹’的大红年挂画, 唯一的喜床上方, 贴有红纸剪的双喜字。
  屋里所有物品都喜上红线, 包括扫床的扫帚,下面还缀着红樱穗子, 似一团燃烧着的火苗, 象征今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一切都是周佳先独自准备的, 简单心细, 尽心尽力。
  新娘子的漆红木箱与红酸木枝等嫁妆整整齐齐一放,洞房瞬间满满当当,只剩下人的落脚处。
  小小的洞房,红通通一片,处处都透露着喜气。
  外院在热热闹闹拜堂,甜妹儿三姐妹花与小二黑, 则被拎着进入洞房内帮忙。
  铺喜床,先把一层一层崭新棉花垫铺上,在铺床单与棉被, 放在双喜的枕头,这些都是婆家张家提供的。包括床单在内, 所有铺喜床用的东西,最好都是成双成对的。
  等喜床铺好,在被子的四个角里,放进去几个零钱、米花糖、花生以及大红枣, 寓意将来在日子越过越好、甜甜蜜蜜、早生贵子。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