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原先只当这场和离是因小夫妻吵嘴,却不想其中竟有如此原委,惊怒交加,想也不想,便将他一脚踹开:“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你怎么能想到这种办法?!”
沈安心口被踢了一脚,翻滚在地。
“你这样的人,竟是我的儿子!”安国公怒道:“简直不配为人!”
李氏亦听得惊住,转目去看沈老夫人,那目光锋锐刺骨:“娘,你也知道,是不是?”
沈老夫人被她看的心虚,讪讪别过脸去。
“好啊,好,”李氏牙关紧要,恨声道:“你真是你祖母的好孙儿,从老到少,烂到根子里去了!”
沈安垂首落泪,不敢做声,安国公怒极,胸膛剧烈起伏,道:“英华去时,我曾在他灵前发誓,会将阿意视为我的女儿看待,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来?他日我死了,到了地下,如何有颜面去见他!”
李氏亦是垂泪,半晌过后,忽然拭去面上泪珠,上前去道:“你起来,随我到秦/王府去,接阿意回家。”
沈安闻言战栗,颤声道:“阿娘!”
“你为人坑害,是你自己蠢,凭什么要阿意为你受过?”李氏恨声道:“沈安,从昨日到今日,你能猜想阿意是如何过来的吗?”
“不,不,阿娘,我会死的,我会死的,”沈安膝行上前,颤声道:“秦王他很喜欢阿意,他会对阿意很好的……再说,他怎么可能会放手?事情一旦闹大,对沈家,对幼亭,又有什么好处?即便是阿意,又怎么还活得下去?”
“哈!”李氏像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儿子一样,仔细打量他神情,冷冷讥诮道:“我一直以为你蠢,不想到了生死关头,你脑筋倒清楚起来了。难得,真是难得!”
沈安只垂着头,嘴唇怯懦的动了动,却不敢做声,安国公上前一步,将他拉起来,道:“走,我同你一道过去!断没有男人惹祸,却叫女人受过的道理!”
沈安素来文弱,碍不过安国公的力气,被他拖着起身,挣扎道:“阿爹,我不去,我真的会死的!”
安国公不肯松手,拖着他大步向前,沈安终于爆发,道:“阿爹!你真的要看着我死,才肯罢休吗?牵连上这等罪过,难道是我心甘情愿的?阿意不会死的,她在秦王身边,一样是锦衣玉食,以此换我一条命,有何不可?”
他双目赤红,叫喊道:“若换了你,难道不会这么做吗?”
“我不会!”安国公喝道:“我宁愿死,也不会叫人代我受过,更不会如你这般理直气壮!”
“沈安,”他眼眶发烫,一字字道:“做人要顶天立地,你明白吗?”
“我不明白,我能活,为什么要死?”沈安哭道:“我死是小事,可此事是我一死便能抵消的吗?沈家会如何,历代先祖打下的家业如何,别人又会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你们?”
“即便是阿意自己,怕也会为流言蜚语所困,从此再抬不起头来。”他目光在家人面上转过,道:“阿爹,阿娘,你们口口声声说我对不住阿意,可到了此刻,你们扪心自问,将此事闹大,对阿意而言,真的是最好的做法吗?她进了秦/王府,这是事实,即便将她接回来,别人的唾沫也能淹死人,更别说会因此开罪秦王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将错就错,勉强将这局面维系下去?”
“沈安啊沈安,我今日才算彻底认识了你。”李氏有些嘲讽的笑了,她冷声道:“倘若,我一定要带你去□□,换阿意回来呢?”
“那我宁可死在这里!”沈安自袖中取出一柄匕首,想也不想,便刺向自己心口:“我死是小事,可事情闹大,沈家声誉又会如何?阿意固然无错,但她不杀我,我却因她而死,她真能心安理得继续做沈家媳妇吗?世人真的不会介意,她在秦王身边留的那段时间吗?”
“是我太蠢,当初若肯认罪,便什么事都没了,”他泪珠滚滚落下,苦笑道:“可此刻即便是死,也无法再挽回了。”
沈安怕死是实情,不愿辱及家声,也是实情,此刻被逼到极致,真生了以死谢罪,停歇此事的念头,匕首毫不迟疑的刺进心口,却被人拦住了。
沈老夫人想也不想,便用手握住刀刃,那匕首锋利,沈安亦有赴死之心,将她手上皮肉划开,深可见骨。
沈安惊骇,怆然丢下匕首,呼道:“祖母!”
“安儿是有错,可我没法儿看着他死,”沈老夫人忽然跪下身去,向安国公与李氏叩首,老泪纵横道:“我给你们磕头了,求二位行行好,高抬贵手,我替他死,好不好?我替他死,我替他死……”
言罢,她猛地捉起地上匕首,径直刺入肚腹,沈安想拦,然而她动作太快,竟没有拦住。
冬日衣衫厚重,然而沈老夫人的确存了赴死之心,血自匕首根部汩汩流出,她歪倒在地,人已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娘!”安国公与李氏登时惊住,慌忙上前,一个按住她腹部伤口,一个快步出了院子,吩咐侍从去请大夫。
沈复伤的严重,早有侍从去请大夫,此刻却是正赶得及,沈老夫人那一下刺的狠了,大夫见状,只是摇头,道是有什么话要讲,便赶快叮嘱。
安国公跪在塌下,潸然泪下,沈老夫人颤抖着伸手过去,声音断断续续,轻不可闻:“我替安儿死了,你们是不是……就不会逼他死了?看这孩子,都吓成什么样子了。”
母亲将死,安国公哽咽难言,有些歉疚的去看李氏,却说不出话来。
“安儿啊,”只是片刻功夫,李氏似乎苍老憔悴了十余岁,她站起身,忽然泪下,望向跪伏于床前的沈安,道:“人并不是只有失去性命,才算是死,我希望你能记住这句话。”
沈安眼见祖母将死,伤心欲绝,听罢只胡乱的点头。
李氏泪珠滚滚落下,道:“希望你来日不要后悔。”
第84章 决堤
昨日下的那场大雨并未影响到堤坝,这叫钟意松了口气,可即便如此,原还宽松的进度,也不得不加快些。
辛苦忙碌了这些时日,倘若因一时疏忽而功亏一篑,那岂不是令人扼腕叹息?
因这缘故,她这几日面对的事情便多了,自然而然的,也就没什么功夫去探望沈复了。
午膳时候,玉夏还小声问她:“居士不去看看沈侍郎吗?毕竟他是为救您才受伤的。”
“还是你代我走一趟吧,我这儿的确走不开身。”钟意一指桌案上堆积起的文书与身侧埋头理事的罗锐,道:“我好歹还吃了饭,罗别驾他们却连吃饭的功夫都要没了。”
话音刚落,玉夏还没做声,便听东/宫左庶子蔡满的声音自室外传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正想同居士商谈此事,不想便碰上了。”
钟意前几日刚与他不欢而散,现下一听他声音,心里便有些厌烦,强自忍了,道:“左庶子有何指教?”
“河堤修筑进度加快,自是好事,既造福百姓,也能保后世百年太平,”蔡满一张圆脸上满堆笑意,道:“正逢我等属官颇有闲暇,还可助益一二。”
钟意听他旧话重提,便有些不太想搭理,哪知蔡满却道:“居士不肯给我三分薄面,难道连太子殿下也不理会吗?”
太子?
钟意一怔,与罗锐对视一眼,方才道:“太子殿下也来了?”
“正是,”蔡满遥遥向东侧致敬,含笑道:“太子殿下忧心黄河诸州黎庶,向陛下请命前来,今日傍晚,便可抵达丹州,共督河事。”
因泾阳候世子之事,钟意对太子的观感便不太好,此刻听说他要前来黄河沿线,心中也不如何期待。
还是那句老话,倘若有心,早就可以来了,何必等到尘埃落定,即将论功行赏之时,才巴巴的赶过来?
李政纵然有千万个毛病,他的属官们再不讨喜,但钟意也承认他们是肯脚踏实地做事,也的确是有心改革吏治,增益民生的,而太子一系呢?
她并不是说太子一系却都是恶人,半分好处也没有,而是相对而言,太子偏爱儒生,那些属官们嘴上惯会说好听的,但真正能做实事的,却是很少。
就这一点,连钟意最不喜欢的苏志安都不如。
然而此刻,太子毕竟是太子,她不好多说什么,客气的笑道:“既然如此,我与罗别驾便在此恭候大驾了。”
“哎呦,看我这记性,险些忘了正事,”蔡满一拍脑门,笑道:“我是来相邀的,今晚殿下抵达,必要接风洗尘,居士与别驾皆是一时英才,务必要出席才好。”
钟意听他说完,面上的笑意便淡了,罗锐更是从头到尾板着脸,直言道:“国事操劳,正是用人之际,哪里抽的开身?且丹州赈灾,屡有艰苦,太子远道而来,自是欢迎,却没有大肆张扬,设宴行欢的道理!”
蔡满变色道:“放肆,竟敢非议太子殿下!”
“罗别驾语气有些过了,但说的也是实情,”钟意道:“丹州诸事忙碌,我们委实是抽不出身去赴宴,望请左庶子勿怪。”
“居士,别驾,”蔡满皮笑肉不笑道:“我诚心相邀,你们却口出恶言,未免有些过了吧?”
钟意也冷了脸,道:“我们跟左庶子不一样,诸事都很忙,你若是说完了,便可以出去了。”
蔡满面露不忿,正待开口,钟意便先一步道:“来人,替我送客。”
门外的州府侍从上前,客气而坚决的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蔡满见状冷笑,拂袖而去。
“东/宫之内,竟有这等只知享乐,不通民生之人,要知道,他不是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侍从,而是左庶子啊!”罗锐猛地将笔搁下,沉郁道:“由臣观君,太子怎可托天下!”
“元崇慎言!”钟意瞥一眼门外,低声劝道:“有些话大家都知道,却不能宣之于口。”
“我知道,但就是……唉!”罗锐重重叹一口气,低声感慨道:“怨不得陛下想立秦王。”
钟意默然,心中想法却同他有些相像,摇摇头,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排尽,专注于面前之事。
如蔡满所言,太子是在傍晚时分抵达的,钟意与罗锐一道去迎,途中还遇上了苏定方,后者道:“左庶子请我今晚前去参加宴饮——如今丹州已是山穷水尽,现下只是勉强缓过这口气来,什么接风洗尘?狗屁!”
钟意听得“噗嗤”一声笑了,道:“你同元崇必然能说到一起去,便抱怨的话都如出一辙。”
“他也去请你们了么?”苏定方一怔,旋即反应过来:“也是,你们皆是在陛下面前挂了名的,他如何会放过。”
许久不见,太子仍旧温文尔雅,俊秀如玉,钟意同他寒暄几句,便道了告辞,罗锐与苏定方也一样。
太子诧异道:“今晚还有宴饮,几位不一同前来吗?”
钟意听得眉头一跳,未曾言语,苏定方也不做声,只有罗锐有些冷淡的道:“殿下厚爱,是臣等无福,丹州还有灾民居无定所,实在无暇去参加什么宴饮。”
这话说的有些冒犯,太子却未动怒,怔然之后,面有惭色:“是我疏忽了,竟坐视这等荒唐事。”
他一抬手,吩咐道:“今日宴饮取消了吧,我无法同灾民同甘共苦,却也不该在此时大肆铺张,左庶子,你有失规劝之责。”
言罢,竟向罗锐一礼:“别驾此语,正如醍醐灌顶,令我幡然醒悟。”
罗锐早先心有郁气,见他如此,反倒不知所措,赶忙躬身还礼:“臣担不起,先前失仪,殿下勿怪。”
……
一道返回时,罗锐向钟意道:“太子殿下倒也没那么坏。”
钟意忍俊不禁:“你这么快便转了话风?”
“确实不坏,”苏定方也道:“说的准确些,他只是在宫中生活的久了,被保护的太好,没见过人间疾苦罢了。”
“也对,”钟意听得笑了,道:“我最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花生原来是长在地里的,还以为是挂在树上,摘下来就行的。”
那二人听得笑了,到了刺史府门口,苏定方便同他们道别,往折冲府去,钟意则与罗锐一通入内,继续汇总先前没有完成的钱粮调度数据。
……
太子早些年身处长安,到地方州县来,却也是头一遭,然而北境原就是秦王一系经营多年的地方,东/宫贸然前来,着实有些插不上手,加之治水诸事即将功成,更没有人愿意分润自己的功绩给别人,一时之间,太子与其一众属官不免有些尴尬。
罗锐将手中卷宗合上,问道:“我听说,陛下曾经公然询问居士,太子与秦王孰龙孰凤?”
钟意道:“确实如此。”
“有些话心里明白是一回事,说出来便是另一回事了,”罗锐站起身,将那份文书搁到一侧,道:“此次秦王奔走治水,劳苦功高,民间颇有声望,加之先前覆灭东突厥的不世功绩,即便陛下易储,想也没人会反对吧。”
他叹口气,摇头道:“东宫这一次,怕是不太妙了。”
钟意隐隐约约的,也有这种感觉,闻言亦是长叹一声。
这晚他们一直忙到了深夜,眼睛都要熬花了,才被人催着回去歇息,玉夏在前边挑着灯,不忍道:“居士也瘦了,来日回了长安,国公与夫人不知会如何心疼呢。”
她先前不提,钟意险些忘了,此刻骤然想起,忽然顿足,道:“马上就六月了,阿娘腹中孩子,也快七个月了。”
“是啊,”玉夏也骤然反应过来,随即又有些失落:“却不知丹州何时事毕,居士又能否第一时间见到新生的弟妹呢。”
“应该能见到的,”钟意掰着指头数,数到最后,笑吟吟道:“顶多再有一月,此间事便了了,届时返回长安,正好能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