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锦——天际舟
时间:2019-01-07 10:11:24

  而她的这番请求,正合方锦书的心意。
  方锦书有意结交徐婉真,但两人的身份差异实在太大,贸然前去实在是不妥。她所顾虑的,正是担心她刻意结交徐婉真的事,落在卫亦馨的眼里,惹来怀疑。
  徐婉真这样关键性的人物,她就不信卫亦馨会不关注。
  唐元瑶和徐婉真的冲突,正好成为她最好的借口,顺其自然而为之。唐元瑶肯和她一道去最好,她不去也无关大局。
  “既是唐家姐姐所求,妹妹怎敢不应?”方锦书笑着答了,起身走向徐婉真那一桌。
  她盈盈而立,站在一旁笑道:“不知,我可否坐下?”
  涂山长虽不在朝中为官,但在文官中的影响力从来都不缺。涂曼芬、涂曼珍姐妹,方锦书在旁的饮宴上也打过照面,双方算不上熟识,也知道对方身份。
  涂曼珍是妹妹,性情活泼,直爽得甚至有些鲁莽,她看见方锦书从唐元瑶那边走过来,便竖起了一身的尖刺,道:“你不是跟唐家大小姐交好吗?来做什么。”
  就在不久前,唐元瑶讽刺徐婉真浑身铜臭气息,而这个和她交好的姑娘特意前来,想来也没什么好事。
  对这番被迁怒,方锦书心头早有预料,也不着恼,笑道:“这里来了位眼生的妹妹,我瞧着颇有眼缘,便想要来结识一番。怎么,不欢迎我吗?”
  涂曼珍还要再说,徐婉真轻轻按上她放在桌上的手掌,温润地笑道:“既是有缘,还请坐下说话。”
  她的肌肤莹润而有光泽,语气从容自信,仪态优雅。在举手投足之间,甚至还隐隐含了一丝贵气。
  这,也是方锦书没看明白的地方之一。
  商户之家里,不乏教养良好的姑娘。但因自身的格局眼界所限,就算是请了宫中的嬷嬷来教养,也养不出这通身的气度。
  一个普通商户女子,还是一个家中正遭了劫难,有求于人的商户女子。在这场名门千金的饮宴中,不露怯,就已经可称得上沉稳大方。
  而徐婉真,就算刚刚才被讥讽,此时面色平静,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落了下风,实在是难能可贵。
  方锦书打量着这个谜一样的女子,却不知徐婉真也在端详着她。
  她们两人,各有各的秘密。身世来历又天差地别,但这却不影响,两人骨子里拥有的共性。
  我们都是孤独的。
  在两人的眼神碰撞之间,两人的心底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虽然,并不明白对方的孤独从何而来,但这份来自灵魂的默契,却告诉她们彼此。
  是的,她们都是孤独的。
  方锦书深深地看了徐婉真一眼,看到了在她前世里未曾看见的东西。在前世,她见到徐婉真时,她已经是立下大功,在皇宫中接受褒奖。
  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在歌舞环绕的盛世之音中,她看不清,也没有时间去深究。
  而此刻,在她的心里隐隐有所明悟。
  徐婉真那优雅得体的仪态中,有几分不真实之感,就好像她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她的人坐在这里,却好像隔着一道透明的隔膜,不可触及。
  虽然她刻意地掩饰了,可方锦书仍能看出其中的不协调来。
  “是的,难得有缘。”方锦书款款落座,看着徐婉真道:“方才唐家姐姐出言无状,唐突了这位妹妹,她已是知道悔了,只是拉不下脸面,便让我替她赔个不是。”
  “还望,这位妹妹不要见怪才好。”
  徐婉真轻笑道:“这位姐姐言重了,头一回见面,难免会发生些误会。能因此而结识姐姐,反是我的幸事。”
  两人是头一回见面,无人引见,因着心头这份投缘,便姐姐妹妹的称呼起来。
  涂曼珍吐了吐舌头笑道:“快别姐姐妹妹的了,听得我这鸡皮疙瘩都掉一地。”
  “怎么说话呢!”涂曼芬轻斥了她一声,回头笑道:“来,我给两位正式引见一下。”
  她朝方锦书做了个手势,道:“这位,是礼部侍郎方家的四姑娘锦书,父亲是在御前制诏的翰林,母亲是大理寺少卿司家的女儿。”
  徐婉真是头一回出现在这样的交际场合,涂曼芬生怕介绍的不够详尽,让她轻视了眼前这位方家四姑娘。
  因着靖安公主的缘故,这满京城里,在背地里非议她的人不少,明面上却无人会当面得罪于她。但这一层关系,却是不便介绍。
  涂曼芬便想着先郑重介绍,靖安公主的事情再私底下跟徐婉真说清楚。
  “见过四姑娘。”徐婉真在座位上敛礼,方锦书还礼。
  “而这位,是我们的表妹,徐家大姑娘婉真,她刚从江南来到洛阳城不久。”徐婉真的父兄尚在牢中,涂曼芬不方便道出,便简单介绍了。
  “四姑娘比我年长,管我叫婉真即可。”徐婉真道。
  “好。”方锦书笑道:“今日能结识婉真妹妹,也不算白来这一遭。在京中你不熟悉,改日再下帖子邀你一道游玩。”
  徐婉真笑着应了。
  寒暄了几句,方锦书道:“你们聊着,我这就先过去了。”她再耽误下去,就只会显得不正常。
  顺利结识了徐婉真,迈出了第一步,这就够了。余下的,慢慢再说。
  “你可算是回来了!”唐元瑶看着坐下的方锦书,问道:“如何,那个女子怎么说?”她心急这个结果。
  “你就放心好了,”方锦书笑道:“我替你道了歉,她没往心头去。”
  “那就好。”唐元瑶玩着手里的珠串,道:“想来,日后遇到她的机会也不会多。只不过,把话说开总是好的。”
  方锦书笑了笑,没有说话。
  唐元瑶还是打心眼里看不起徐婉真,可她绝想不到,往后她和徐婉真碰面的机会还真不多。但这不多,是因为徐婉真远远的超过了她,而非低于她的阶层。
 
  ☆、第六百一十七章 牡丹花会
 
  “我出去转转,你来吗?”见过了徐婉真,方锦书心底的一块大石头也就落下。她惦记着大姐方锦晖,想去瞧瞧能不能遇到她。
  方锦晖,这次是作为巩家少奶奶的身份而来,而非方家女儿。
  唐元瑶摇了摇头,道:“你去吧,我就不出去了。”在这样的花会上,受邀的个个都是夫人贵女,她一个京兆府尹的女儿,真算不上什么。
  她自知身份,便不愿出去。
  出了这个厢房,方锦书找来一名公主府的侍女问了路,朝着朝臣女眷歇脚的地方而去。
  芳菲跟在她的身后,眼尖的瞧见了巧画的身影,提醒道:“姑娘,大姑娘应该在那个屋里。”
  方锦书进去一看,方锦晖果然在此。在她身边的,还有刚刚嫁人不久的吴菀灵。两人坐在一块,不知在说些什么,相谈甚欢。
  “大姐姐。”方锦书笑着招呼。
  “妹妹来了?”见到妹妹,方锦晖的眼睛一亮,道:“快,过来坐,让我好好看看你。”
  “我有什么好看的?”方锦书笑道:“还不是老样子,一点也没变的。倒是大姐姐你,多日不见漂亮了不少。”
  “谁说的,我家妹子是最好看的。”方锦晖道。
  吴菀灵扑哧一乐:“你们姐妹二人这番互相吹捧,实在是肉麻的紧。”
  “我说的可是实话。”姐妹两人异口同声道。
  一起说完这句话,两人对视一眼,俱都笑了出来。这份默契,也真真只有从小相伴着长大的姐妹才会拥有。
  姐妹两人许久不见,自然是有好多说不完的话。
  方锦晖嫁给了巩文觉之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她对巩太太恭谨有礼,媳妇该有的恭顺一样不少,巩太太也是明理之人,婆媳两人相处起来没有什么矛盾。
  唯一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她嫁去巩家快一年了,肚子还没有动静,这让方锦晖有些暗自着急。
  “大姐姐你年纪还轻,我听花嬷嬷说,女子太早生子伤身体,晚些反而更好。”花嬷嬷没有作为方锦晖的陪嫁嬷嬷进入巩家,姐妹二人,她更喜欢方锦书多一些。
  “话虽这样说,婆婆也没有催我,可我自己有些着急。”方锦晖道。
  嫁了人,就要替夫家延绵子嗣。虽然两人成亲还不到一年,巩家上下也没有催她。但越是这样,她自己心里越是过意不去。
  方锦书想了想,道:“大姐姐你还记得前几年在我们家住过的苏神医吗?我听说,他的儿子回到洛阳城了。”
  “哦?”方锦晖诧异道:“我自然记得,苏神医的医术出神入化,母亲的头痛病全靠了他才不再犯。”
  这个时候,方锦书提起这件事,方锦晖转眼便明白过来她的用意:“我也记得跟在苏神医身边的那名小大夫,可他能有把握吗?”
  不是她不信,实在是苏良智的年纪太小,就算是如今也才十七岁而已。
  “我听说,在江南道大人都管他叫苏小神医。”方锦书道:“大姐姐,你可以试试。”
  方锦晖点点头:“既然如此,回府后我便着人去请他来。”有苏神医的名头做担保,她愿意尝试。
  愉快的时光总是溜得飞快,不多时,门口便来了公主府上的侍女,请众女一块到漱雨轩中赏花。
  漱雨轩坐落在溪边,由一个大敞轩两间小厅组成,宽阔而明亮。
  女眷从不同的房间中出来,由侍女们引着,品阶从高到低,先后秩序分明。走在最前面的,是各国公府的夫人们,其后是侯府、伯府夫人。
  同她们并行的,是朝中重臣的夫人,从二品一直往下排。
  就算是受昭阳公主的邀请,文臣勋贵共处一地,也自发地成为了泾渭分明的两个体系。
  小厅里,陈列着从各府送来斗花的名贵牡丹,争奇斗艳,满室芳香扑鼻。
  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姚黄、魏紫、豆绿、赵粉,这四大名品俱都在列。二乔、玉楼春、香玉等品种更是各有好几盆。
  在每一盆花下面都系着一个紫檀木牌,上面写用小楷写着各地对应的府邸名字,如“定国公府”、“安平侯府”等。
  在一个紫檀雕花架上,并列的放着两盆难得一见的牡丹品种:一盆是太子府上的青龙卧墨池,一盆是齐王府上的冠世墨玉。
  赏过了花,侍女们引着众女进入敞轩之中。
  这里,按古礼一人一席,众人按各自的座位落座。
  昭阳公主作为此次花会召集的主人,坐在主位上。
  她的脸型略方,腰肢挺拔。眉如远山般青翠,额头较广,两颊处有深深的酒窝。单看一处或许并不出色,但组合在一起,却成为一张别具魅力的脸。
  昭阳公主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绝色美人,她的美丽中透着英气,如一朵盛放的牡丹,国色天香。
  此时,她身着的彩衣灿若云霞,笑容明亮耀眼。
  在她的两侧,分别坐了此间地位最高的定国公府夫人李氏,和太子妃傅氏。
  待众人落座,昭阳公主轻轻拍手,女乐停止了演奏,施礼告退。
  她朗声一笑,道:“昭阳奉皇后之命,召开这次的牡丹花会。只为给父皇献上最好的花、最好的诗、最好的画。”
  “各位赏脸到此,还请倾力而为,不可藏私。”
  方锦书垂眸,借着茶杯的掩护,看着意态从容的昭阳公主,心头感慨。
  她在前世只恨未将昭阳公主生为男儿身,今生一见,果然如此。昭阳公主,比她预料中的更加出色,这份从容自信,难得的是她的胸襟远超齐王。
  可惜,命运弄人,让她生为女子。
  而这世界,对女子总是有着各种不公,束缚着她们的自由与灵魂。
  看着众女面上兴奋的神色,昭阳公主微微一笑,她的两名心腹侍女端着两个紫檀木盘上来,沿着敞轩四周走了一圈,呈给各位夫人贵女看。
  那两个木盘上,一个放着一支通体无暇的白玉如意,另一个放着一柄大食国朝贡的玳瑁嵌明珠腰刀。
  这两样宝物,都是曹皇后所赏赐而下,方锦书再熟悉不过。
  她更知道,在敞轩内的贵女的挤兑下,徐婉真七步成诗,接连做出了两首咏牡丹的好诗。
 
  ☆、第六百一十八章 七步成诗
 
  尤其是第二首“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堪称换一字而不可得的绝妙好诗。
  方锦书还记得,前世她在深宫中见到呈上来的这首诗时,那份内心的悸动与激赏。
  就在那时起,她虽然没有见到过徐婉真,却在心头对这名能作出此等好诗的商户女儿产生了好奇。
  事情的具体经过,方锦书并不知晓。她所能做的,正是放低自己的存在感,不要去影响了那最后的结果。
  离昭阳公主不远处,齐王妃的身后坐着卫亦馨。
  她跪坐得极为优雅规矩,眼眸里精光闪烁,时不时瞥过徐婉真一眼。
  公主府的侍女在敞轩中间摆了两个宽阔的大书案,一众贵女依次上前题诗作画。徐婉真的商户女子身份,不出意外的成为了众矢之的。
  敞轩里,人们都轻声细语的交谈,维持着优雅的仪态。但也掩不住非议的口舌,与鄙夷的目光。
  就在这步步紧逼之中,徐婉真傲然起身,不再掩饰周身的冷清气息,眉目之间顾盼睥睨,冷漠、优雅、遗世而独立。
  感受到她身上发生的变化,众女齐齐一静。
  卫亦馨看了徐婉真一眼,垂了眼眸。
  她也不清楚在牡丹花会上发生的事情经过,同样不愿因为她的干涉而改变了徐婉真的命运。因此,并不说话。
  接下来,徐婉真七步成两首诗,惊艳四座。
  卫亦馨率先鼓掌,笑道:“妙,实在是妙!这位徐家姐姐的诗才,乃本郡主生平仅见,当真不可思议。”
  有了她这句话,众女也纷纷鼓掌附和起来。只见先前出言逼迫徐婉真的贵女,面上的脸色便有些尴尬。
  方锦书将这一切看在眼底,便知道卫亦馨对徐婉真果然也别有打算。
  漱雨轩的动静,都落在了小溪对面的清玄阁的一众男子眼中。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