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海兰珠之还君明珠——樱桃小番茄
时间:2019-02-14 11:29:20

  寨桑听了道:“这样很好,原本是个当干粮的,现在能做出这样精致的点心,也不错。只是,哈日珠拉,汉人的东西虽好,但到底咱们蒙古人还是要靠骑马射箭,要靠强健的身体的。”
  尹兰微微一低头道:“阿爸说的是,女儿正日日练习骑射,已有不少长进。虽不如布木布泰妹妹技艺精湛,却也比过去好了不少。”布木布泰年纪虽小,却从小身体健康,骑射技艺也十分出色,在同龄女子中是数一数二的。
  见寨桑赞许的点了点头,尹兰继续道:“阿爸,女儿知晓咱们蒙古人骑射才是根本,当年汉人再是占着富庶之地,也抵不过成吉思汗的铁骑。只是女儿想学汉学也并非一时兴起。这汉人虽不如蒙古人身体强健,勇武好战,却能立足中原千年,把其他民族抵挡在关外,可见汉人的学问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的。咱们蒙古的铁骑能用来四处征战,开疆拓土,汉人的学问却能用来长治久安,守住基业。女儿想学好汉学,多一门技艺傍身,多长一些见识,却也绝不会因此误了最基本的骑马射箭,只希望阿爸能够成全!”
  寨桑听了略有所动,原以为哈日珠拉只是小女儿胡思乱想,却不料她说出这样的道理,过去真是小瞧了她。
  尹兰见寨桑异动,心知已经成功了一半,便决定再加一把火。她略一低头,声音低下,可怜道:“阿爸,女儿并没有其他心思,难得来求阿爸,阿爸难道还不能依我这一回?”说着,她抬起头,眼含委屈,又略带怯懦的看向寨桑。
  寨桑看着哈日珠拉这委屈可怜又不敢表露发泄的样子,心中涌起一阵愧疚。这大女儿往日从不向他要求什么,如今难得有了一回,自己怎么能拒绝?况且刚才拒绝也只是担心哈日珠拉向一个汉奴求教有损脸面,又怕她因此更加失了蒙古格格的英气,听她刚才这么说,这些担心也都不必要,那汉奴,让他脱了奴籍也就是了。
  “也罢,知道你是个好孩子,阿爸也不是什么不明事理的人,你能有这样的见解,阿爸很高兴。只是那汉人,你让他来给我瞧瞧,没什么问题,再让他脱了奴籍给你当先生。”
  尹兰听了眼中委屈一扫而光,欣喜道:“多谢阿爸!我已经差人给范先生梳洗好,这就能来见您!”说着冲出去让人把不远处等候的范无忧叫来。
  那边布木布泰眼中却一阵复杂。这个姐姐原来是个不善言辞的,在心中埋冤阿爸又不肯软输认错,因此从来不主动来给阿爸请安。如今不光常来,还能带上这样好吃的点心,更是想学汉学,说出那样的道理来,不知是她过去太会伪装了,还是自己错看了什么事?还来不及多想,那边尹兰已经领着那汉人来了。
  只见来人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子,穿着一身略显陈旧宽大的汉人服饰,手上露出的很细小的伤痕看出已经经历了一些风霜,面色略灰暗,却是仔细梳洗过的,发冠整齐,面目清爽,眸中略有一丝清高。他来到寨桑面前,行了个标准的汉人礼节,朗声道:“在下范无忧,见过台吉!”
  寨桑细细打量着这人,见他虽然是个屈辱的汉奴,行为举止却没有一丝伏低作小的谄媚模样,反而是留了书生风度,心中的轻视也少了些,便挥手道:“起来吧。我听哈日珠拉说,你也曾考取过功名,却不知为何到了科尔沁?”
  范无忧回道:“在下辽东沈阳县人士,万历四十三年时考取秀才,未及参加乡试,便逢鞑……金兵来袭,攻下抚顺,与家人被金兵带着北去,只是途中失散,才流落至此。”
  寨桑点点头:“如此确实是有功名在身,待巴根来了就让他把你的奴籍除了,你就专心给哈日珠拉当先生吧,只是你要认真的教,不可藏私,不可懈怠。”
  范无忧心中一动,眼里带了一抹真诚的感激道:“在下多谢台吉!哈日珠拉格格有些底子,又见识独到,在下很是欣赏,一定不遗余力!”
  寨桑并不是很在意他的话,摆摆手道:“如此甚好。你下去吧,让人给你重新找处帐子安置吧。”
  尹兰看着范无忧离去的身影,知道他心中是为脱离奴籍而高兴。原本范无忧考上秀才,虽然只是士阶层的最低级,却也不同于普通百姓,已经是跨入特权阶层,虽然不能直接做官,却是到哪里都能收到礼遇和尊重的。只是草原上并不施行大明的规则,凡是私逃过来没有户籍的汉人一律充作奴隶,这对原本是读书人阶层的范无忧来说不光是外在的打击,更是内在的对他心理的羞辱和折磨,如今他有机会脱离奴籍,一定非常激动。
  不一会,寨桑就对哈日珠拉说:“好了,你也去吧。既然许了你学汉学,你就好好学吧,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只是你莫要忘了,保持咱们蒙古人的血性,多出去骑骑马射射箭。”
  尹兰因完成了心中的一件事,很是开心。她知道寨桑是想继续和布木布泰好好说会话,也不计较,便笑着答应了,还叮嘱寨桑保重身体后才离去,让寨桑又是一阵欣慰。
  一旁的布木布泰望着尹兰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只觉她变化太大,心中暗暗决定回去后一定要多关注这个过去一直忍气吞声的姐姐。
 
 
第6章 教习
  自范无忧被提拔为哈日珠拉的老师后,寨桑便让人给他重新安置。虽然算不上礼遇有加,却也让他同科尔沁其他汉人管事住在一块,每月也有了固定的薪资让他解决温饱。如今快一年过去,范无忧也因受到尊重,不再像过去一般棱角锋利,待其他蒙古人的态度也温和有礼起来。
  尹兰参照了现代的工作学习的时间,让范无忧每教学五天便休息两天,既是给尹兰休息温故的机会,也是让范无忧有个放松和熟悉环境的机会。范无忧虽然对这种方式感到奇特,却也并不反对,而是欣然接受。对于尹兰这个女学生,他经过几个月的教学,也从起初的将信将疑,变成如今的欣赏欣慰。
  范无忧从小受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思想的影响,对外族人一向无甚好感。而且他从小生活在边关,接触到不少女真人和蒙古人,早就意识到互相之间的深刻矛盾。上层汉人都是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异族人,言谈举止间从不掩饰,而普通汉人百姓因常年和他们贸易往来,有所接触,因而不如士族们表现的明显,但留心也能发现这种不经意的轻视。而反过来,女真人蒙古人,也多对汉人十分厌恶。普通百姓嫉妒仇恨汉人紧锁关隘,让关外人在这苦寒之地苦苦生存,上层贵族则更甚。虽然也有自称喜爱汉文化的,却大部分是趋炎附势的谄媚小人,也有小部分虽说不那么敌视,却也仅是把汉文化当成外来工具,骨子里还是瞧不起的。而他现在教导的这位蒙古格格,却是个例外。
  这位哈日珠拉格格出生高贵,是蒙古大领主的嫡女,却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同自己身边常见的辽东口音不同,她却是透出纯正的南方口音,音调婉转。她并不接受自己最初想教授的《列女传》、《女则》和《女诫》这些普通汉家女子学习的内容,却要求自己讲授历史和时势策论,着实让自己大吃一惊。原以为哈日珠拉只是有些个性,真正开始教授还得从认字开始。然而过不了几天就发现,这位格格虽然书法不好,许多字不会写,却能认得不少字,让自己少花了很多心力从基础教起。而在讲史论事的过程中,哈日珠拉还常常能说出与众不同,细细想起却别有一番道理的见解,更让范无忧大为震撼,暗自感叹自己从前对她还是小看了。
  这日又是一个“周五”,范无忧正给尹兰上书法课。尹兰看着自己写的那几个大大的工整有余风骨不足的楷书,仍然有些开心。
  她庆幸过去简体字的基础让自己很快适应了繁体字环境,不过一两个月就会写不少繁体字。然而这书法确实让人头疼。尹兰没有很多穿越女主角那样从小有个爱国学,教写字的爷爷,也没有汉语言文学或者历史学的大学专业背景,她对明末清初的认识,不过是看过当年讲明史的某个畅销书系列,以及陪爸爸看过几集清史的科普节目而已。这写字,也只有小学时候上的几节必修的书法课而已,随手写几个字出来,虽然不能说不堪入目,却也只是能认得,还算整齐而已。
  如今这几个月,经过自己每天的练习,从最初的笔画开始,到如今能把每个字写得端正有架子,已经是进步很大了。可惜的是,草原上少有书本,就是有,也是些民间看的传奇、戏本,一时之间找不到可以临摹的字帖,尹兰现在能够临摹的只有范先生亲字写的字。
  最初,因为很难在几天之内找到齐全的四书五经,尹兰并没有相应的课本。好在范无忧也算是个秀才,基本功底非常扎实,拿起纸笔,不过几日就把四书五经的原文写了下来。这着实让尹兰心中感叹科举和八股取士的厉害!古人印刷技术不发达,时常靠抄书来复制书本,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为范围,熟练背出这些书的内容,是对应试者最基本的要求。好在尹兰虽然不会背诵,却也能大致讲出不少原句的意思,让范无忧很是欢喜。
  “天下大行之道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范无忧一字一句慢慢念出,又问道:“这是《礼记》中对‘大同’的释疑,哈日珠拉,你可能说说这其中的道理?”
  这是近日的教习内容,尹兰刚刚抄写了二十遍。她心中暗道,这不就是中西方都有了理想社会的样子吗?就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而已。她慢慢道:“先生,这话是说,天下大道施行时,天下共有,选取贤者与有才者,讲究信用和睦,因此人们不会只把自己的父母孩子当作父母孩子,老人得到赡养,青壮者能够为国出力,幼小者能好好成长,鳏居寡居者、幼年丧父者、老年无子者、残疾者、疾病者,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能有职业,女子能够婚配,人们虽然厌恶抛弃财物者,却也必会私藏,厌恶不努力劳动者,却不是为谋取私利,这就是’大同’。”
  范无忧赞许的点头:“你说的很好,正是这个意思。”转而又不乏忧虑道:“这样的愿望千年前就已有,只到如今也没能实现。如今金兵正正边关大肆烧杀,边关百姓苦不堪言,哪里来的’有所终’,’有所养’?我等有志之士,想投效朝廷,却是无路可走啊!”
  尹兰心中一阵叹息,她理解范无忧的这份担忧,前阵子才刚传来后金攻克沈阳的消息,她清楚知道这是明朝衰落,满清崛起的一条血路,女真人和汉人之间多少年的矛盾和互相仇视,让这个王朝的崛起给汉族人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她虽然如今穿越到蒙古格格身上,心中却还是个十足的汉人。只是她知道事情的结局,更看的开而已,而这些身处其中的人,却是不知道的。尹兰不由想要出声:“明廷如今内忧外患,自顾不暇,新皇帝尚只有十六岁,根基不稳,哪里来的精力管这边关战事?”
  范无忧扼腕叹道:“哎,只这边关的百姓,因战事家破人亡,四处逃散,被金人俘虏的也生活凄惨,范某却无能为力,空有一腔报国情,若不是得格格赏识,只怕也早已客死他乡。”
  尹兰听了这话,一时无语。转头瞥见桌上那大大的“大同”二字,墨迹未干,墨香怡人,心中不由一动:“今日先生教我何为大同,我想起一个成语叫‘大同小异’,不知先生是否能解说一二?”
  范无忧看了眼前这个年幼却聪慧的女孩一眼,虽不知道她要说什么,倒也细细解答:“这本是出自庄子的’大同而与小异,此谓之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谓之大同异’。庄子这句话中哲理深刻,如今这词主要说大体上相同,在细小方面略有差异。”
  尹兰微微一笑道:“先生,学生拙见,却要借这‘大同小异’来说说现今局势。”
  范无忧一脸诧异,等待着尹兰的下文。
  “依我之见,当今天下,大金、蒙古、大明三者并存,这女真人、蒙古人和汉人,种族不同,语言、文化、生活习性上有所差别,此乃’异’;而这三族百姓都是人,普通人的追求无非是吃饱穿暖,不一定要高房广厦,却也想能遮风避雨,能生活安定,此乃’同’。汉人都道那女真人蒙古人如强盗,时时抢掠边关百姓,边关百姓苦不堪言,却没想为何要去做拿烧杀抢掠之事。其实很简单,不过是北方苦寒,农耕不发达,人民温饱问题难以解决,而汉人占据中原富庶之地,紧守边关,丝毫不给关外百姓生存机会,这些外族人无法,只好年年用武力强取。”
  尹兰见范无忧眉头微蹙,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顿了顿,继续道:“况且大明这些年来内政混乱,才给了大金可趁之机,这些都是自食其果,也是缺少明主的表现。若是按照那’大同’的要求,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那刚刚故去不久,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岂不是早该退位让贤了?”
  范无忧似要反驳她随意议论天家帝王,却一时无语。尹兰继续道:“自古就有成王败寇,更有良禽择木而栖的说法,朝代更迭早也不是什么罕见之事,先生一定明白大明已走到末路。虽说汉人讲究气节讲究傲骨,就如文天祥说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然而这样就一定适合吗?”
  范无忧缓缓道:“为民族大义牺牲,舍生忘死,难道不好?”
  尹兰摇摇头:“当然是好的,值得人们敬重、记住的,然而并非是最合适的。拼死抵抗是一种自我牺牲,成就了自己身后名声,也给别人精神信念。然而说到底,同是活在华夏大地,各个民族难道不都向往’大同’吗?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而互相轻视敌对呢?”
  “可是这其中的恩怨矛盾由来已久,岂是旦夕之间就能改变的?”
  尹兰点头:“正是因为短时间无法改变,才需要更多人努力。后金刚刚打下辽东大片土地,不少汉人投效,这其中虽然大部分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却也一定有为了施展抱负,为了让其他无辜百姓少受无妄之灾而希望影响后金的人。我相信汉家文化宽容广博,不容小觑,对其他民族潜移默化影响下一定能有所成效。而这种放下名声,甘受唾骂也坚持一心为民的精神实在值得敬佩。那’大同’,并非是汉人一家的大同,而该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大同’,求同而存异。”
  范无忧被这闻所未闻的话语强烈震撼,一时呆在原地无法反应。自己身为名臣之后,出身地方大族,从小心系天下,见识过不少英雄豪杰,却从未有人有这样的胸怀和见识,如今从一个刚满十三岁的丫头嘴里说出来,真是让自己震惊又惭愧。
  尹兰小心的观察着范无忧,见他恍惚愣神,又是欣喜又是惭愧的样子,心知自己的话对他一定有所触动。自己并不期望一次就能让他完全改变成见,只求满满让他减少汉人至高无上而蔑视他族的看法。正想着,就见范无忧猛的站起身,眼中精光四射,充满茅塞顿开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道:“好个‘求同存异’!枉我读书二十载,却也没能放下负累,看透这道理!名节,尊严,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大丈夫不乘匹夫之勇,当能屈能伸,顺应时势!”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