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华翻了个白眼。
谁知道许六发哪门子疯!
她也是和北疆的白绍将军一起做生意以后,才知道许六离开南安,竟去投了他。
而且这个小纨绔似乎在白绍那里颇得信任,东临军的一应事务,许六都能插手,还因为长得极好,似乎得了一个诨号,人称玉公子。
“别的不提,光论容貌,玉公子却是比来自荐枕席的公子哥们好上不少。”
夜姑若有所思,喃喃自语。
她去年随船队去往北疆,见过玉公子一次,那位年轻公子的样貌,竟比她还要好出数倍,到不是说貌若女子,只是风仪甚美。
方若华:“……”
确实长得好,可再好看也够不着,吃起来太费牙口,而且这样的良家淑男,能不招惹还是不要招惹为妙。
说起来,最近南安城刮起一阵妖风,说是她方若华和离已久,意图再嫁。
其实这类流言以前就有,但都没掀起多大的风浪,方若华威名远扬,凶悍之气已经能镇得住那些公子哥们,再是垂涎她所代表的利益,也不大敢招惹她。
可去年船岛举行帆船赛,因着是第一次,方若华亲自操帆船带着夜姑等人在开幕式上来了一回即兴表演。
方姑娘因着身体缘故,憋得久了,很少做像样的运动,也是来了兴致,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次冲浪,迎风而飞,踏浪起舞。
当时所有观众都目瞪口呆,气氛十分热烈,最后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大半个南安城的年轻公子,齐齐赠荷包,赠香水,赠琉璃坠示爱,还有好些少年郎起哄,表示愿意入赘。
折腾得方若华回去洗了两回澡,竟还是一身的香粉气。
帆船冲浪赛过后,给方若华投书的,送信的,赠礼的,找官媒来说项的事一下子从无到有,多得必须请秘书处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处理。
别说,这些公子里面,大部分都不是滥竽充数,不是有才,就是有貌,再不然也有家世。
方若华若真想结亲联姻,还真有各方面都很能让人满意的。
许六爷远在东临镇,听白绍身边刚从南安回来的信使绘声绘色地说起南安城众公子求佳人垂青的小故事,听到半截,牙齿一紧,一口咬住舌头,血腥味登时在口腔里弥散,他忍了又忍,和血吞了。
饭没吃完,便扔下筷子回屋去看自己的银匣子,里面有这个月省下来的十八两银,还有几贯铜钱。
回头兑换成银票,让人送回去。
王将军每月都把俸禄送回家交给他娘子。
林副将每月也把银子拿去给他的女人花用。
当人丈夫,就是应该把所有银钱都交给自己的女人来管着。
许六叹气,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他能给他娘子的银子太少,这点钱,哪里能够用呢,真是委屈了娘子。
他都和娘子和离了,难道连钱都不能多给些?
回头去找老爷子讨要俸禄,他从十三岁就跟着老爷子,为了老爷子的那点建功立业的大志向,他也是辛辛苦苦,忙得没日没夜,可以前竟然都没有俸禄拿,难道不该给他补上?
白绍:……??
当年许家是南安首富,老太太在银钱上向来不亏着儿子们,许六的零花钱多得用不尽,从来都是许六孝敬白绍,什么时候伸手要过钱?
白绍哭笑不得,想一想也不错,人家海王大气,从来收多少还多少,而且只有还得更多,不会占他们东临镇的便宜。
要是许六能与海王和好,夫妻和睦,于他们的大业,也有很大的好处。
当年许六与妻子和离,白绍并未插手,他到底能理解自家这孩子的心思。
他们要复故国,可一旦大业不成,那是杀头的罪过,能与家里分割开来,还是要分割开,省得连累家小。
让他易名改姓,隐藏来历,也正是为了避免麻烦。
这孩子本是被他拐到北疆,自己已经亏欠他良多,怎忍心让他的家人,也跟着受牵连?
那时候,海王还不是海王。
现今海王几乎是富有四海,便是白绍自以为还算光明正大,也不免动心。
若能把海王拉上明王的战船,共谋大业,那简直是进可攻退可守,着实是一件顶好的事。
远在南安,被人惦记的方若华,隐约觉得这位厚脸皮的白老将军,写来的信越发显得亲昵。
“北疆的日子看来的确不好过,我们的船队再去北面做生意,让大家配备火器,注意安全。”
夜姑点头应下。
外面似有雷声,不知不觉竟飘下来细长的雨线,在方若华的发髻上晕染开来,她随手拿了一方帕子擦了擦水渍,夜姑却被吓了一跳,连忙伸手去关窗户,又让她快换衣服,招呼使女烧热水泡澡。
方若华没奈何,被催逼着泡了澡,喝了一碗姜茶,又被严严密密地围上毯子,天气这么热,她怀里竟被塞了一个暖手炉。
“去岁冷热交替时节,夫人便病了一场,如今您可病不得。”
自家夫人身体状况,船岛上下,那是无人不挂心。
方若华心下叹息,这具身体不大好,爱生病,放在别的小时空或许也不算大事,寿数多少,她并不大在意,但如今……她还真得让自己活得长久些。
雨下了小半日,还淅淅沥沥的。
春雨匆匆从外头回来,扑打了下肩膀上的灰尘,推门而入,进门的时候似乎有点生气,端起桌子上的水壶灌了两口温热的茶水,这才神色和缓些许。
夜姑不禁失笑:“大管家这是怎的了?今天不是回家看你爹娘,难道还有人敢给你气受?”
春雨冷笑:“这世上哪里有人能一辈子不受气的?”
她被父母卖到许家时年纪还小,几乎不怎么记得家里都有什么人,最近父母却忽然找了过来。
春雨到不计较养自家爹娘,便是有个脑满肠肥,庸庸碌碌的大哥,她白养着也不是养不起。
但是那些所谓的亲人,吃她的,喝她的,回头还要算计她,那就实在是让人恶心的厉害。
方若华一听她抱怨,便知是怎么回事,春雨生气也不是第一回 。
她父母是有点不省心。
上个月还想让春雨安排她大哥进船厂做个管事。
前几日又想给春雨定一门亲,还怕她把家财都带到夫家去,只说儿女无私财,要给春雨管家,让她把财物都交给爹娘管着。
“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懒得理他们,反正他们也就想一想,又能做什么?”
春雨如今可是船岛的大管家,岛上几万口子员工衣食住行都由她管,执掌钱粮,上有审计司盯着,下有宣传队看着,可是半点马虎不得。
就这工作强度,哪有力气管家里人那点小心思?
把那些晦气吐干净,春雨看了看时辰,就过去给方若华梳洗打扮。
今夜有南安县令左怀的送行宴,左怀在南安功德圆满,要升任太原府知府,算是高升,若是顺利,之后一路青云直上,四十岁前就有入阁的机会。
方若华这几年与他合作愉快,这位还这般有出息,自然要给他个面子。
“新任知县任程伟,寒门出身,永宁六年的进士,考上进士之前一直寒窗苦读,并无多少名气。”
春雨顿了顿,忍不住咳嗽了声,“中进士之后回乡探亲,因他妻子口吐恶言,诅咒母亲,大怒之下亲手把妻子的舌头给割了,还在母亲门前长跪三天忏悔己过,族人皆说他是大孝子。”
方若华一怔,夜姑蹙眉。
左怀高升,离开南安,对他自己当然是只有好处,但是换来的这个新知县,却不像是个好相处的。
“严酷,注重名声。”
方若华吐出口气,“不好抓小辫子,是个麻烦人物。”
第698章 戏谑
夜姑笑起来:“夫人何必在意,他要知情识趣,供他几年,送走了事,他要想捣乱,那到要看看南安该谁的话才算数!”
方若华哭笑不得:“夜姑的心气可是变高了。”
当年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控不了,拼尽全力也只想活下去的姑娘,现在神采飞扬地跟她说,区区一县令,完全可以不当回事。
县令是什么?
父母官。
掌控一县生死。
在当下人治的环境下,一个糊涂县令,能让一整个县城的老百姓都过得生不如死。
这个姓任的,在当下或许并不算特别恶劣的那种官员。
比他好的官员很多,比他差的当然也有不少。
事实上正经地科举取士选出来的官员,在能力上多数都不会有大问题,能考出来的,无一不是智慧,运气,毅力都不差的佼佼者。
但是,这人能力再能看得过去,他不符合南安对于官员的要求。
任程伟昨天召见几个乡绅时,听闻徐家有位守寡六年的姑奶奶,还说要为其上奏朝廷,立贞节牌坊。
到把徐家给吓了一跳。
人家姑奶奶之所以未曾改嫁,只因看重的人接连丧父又丧母,只等孝期过去,便要办喜事。
只是一个是鳏夫再娶,一个是寡妇再嫁,两家都低调,不肯传扬而已。
县令到是勤奋,来了之后立时就要和左怀办交接,对权力和威仪看得都颇重。
看来以这位的脾气秉性,是注定了要有一场碰撞。
只有两个结果,第一,把这人的脾气给磨平磨圆,让他知道规矩。
第二,把人弄走。
她不会接受第三个结果。
方若华按了按眉心,轻声道:“我一再要求你们要守规矩,讲规矩,一切按规矩办事,就是想尽可能地把个人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她笑起来,“想让我们的船永远都不会沉下去,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领导者只能在规章制度内管理我们这条船,如此一来,就算很不幸,在某一条出现一个特别糟糕的领导,他所造成的破坏也不会很严重。”
春雨一边半懂不懂地听自家夫人的道理,一边特别轻巧地给她梳了个灵蛇髻,简单画了南安新近流行的妆容,穿戴齐整。
鲜嫩的杏黄色百褶凤尾裙,配上花钗,素雅简约,铜镜一照,方若华整个是一弱柳扶风的小美人。
她这样的清秀相貌,换做现代可能会有人觉得太过寡淡。但是,却还算是符合当下的审美。
不光是市井民间的美人,放在大户人家,也能当一句秀丽。
送行宴就选在了独秀山庄,是方若华自己的地盘,安全方面到无需操心。
南安城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们都来赴宴,除了送别前任县尊,有始有终,处好关系,对于现任的这位,也得看看品性,瞧瞧脾气。
虽然流水的县令,铁打的豪强,本地的地头蛇们才是南安的真正掌控者,但县令是朝廷命官,要是脾性不好,还真有点难办。
独秀山庄特有的灯光,柔和又明亮,不刺目,只让人感觉岁月静美。
左怀坐在主位上,四下看了看,叹道:“还真有点舍不得。”
左右几个乡绅员外豪商,齐齐笑道:“县尊是高升,是喜事,好事,可不兴叹气,把福气再给叹出去就不大妙。”
左怀在南安这几年,县令当得颇为平易近人,还有几分道家无为而治的意思在,与南安豪强相处时没有出过太严重的矛盾。
当然,最主要是南安飞速发展,大家光赚钱就赚不过来,也没有力气搞些乱七八糟的麻烦事。
相处得好,自然显得亲近。
任程伟坐在桌前,面无表情,心中有些不自在。
来之前,他也和同窗打探过,左怀乃太傅公子,为人风流浪荡,贪杯好色,这等样人当官,想来也是个糊弄事的。
可他这一走,满城的乡绅们尽皆讨好,还弄了个万民伞,弄了个百姓苦留的戏文出来。
他最看不起这等人,奈何人家父亲位高权重,自己若想安安稳稳地当好这一任县令,还真不好太过得罪他。
哎,没想到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竟要被逼对一个纨绔曲意奉承。
任程伟估摸着时间,默默捏了捏酒杯,在脑子里想了两个祝酒词,干巴巴地敬了左怀一杯酒。
左怀很给面子,一口喝干,笑道:“南安就尽数托付与任大人了。”
说着,转头冲身边围坐的乡绅瞪眼,“你们几个,可要多多帮衬着咱们任大人些,少生是非。”
周边乡绅齐齐应是。
任程伟也含笑点头,心中却更是不悦,真以为自己也是那等贪腐之人?
他苦读十数年,一朝金榜题名,只望今生能有幸名留青史,绝不会与人同流合污。
任程伟咳嗽了声,正想提点这些乡绅几句,就见一群乡绅个个安静下来,齐齐转头看向后面。
“海王到了。”
不知谁说了一句,桌旁众人不自觉都有些肃穆。
杯盘相击声断绝。
窃窃私语声消失。
他当时与这些人碰面时,那种漫不经意地审视和轻视,此时此刻,一丝也瞧不见。
便是左怀这么个从来低头看人的贵公子,都收起随意从容的神态。
红色的灯笼越来越近,任程伟一眼看到方若华,登时从心底深处浮起一丝愤怒。
一个女人?
他听说过这个女人。
商户家不守妇道的小妇人,收拢了一群贱民,说白了就是个女贼头子。
何德何能,敢如此……耀武扬威!
任程伟脸色略有些阴沉。
他不是个不会掩盖自己心思的人,往日与同窗,同僚相处时,并不会把自己的好恶都显露于外。
甚至没少虚与委蛇。
但在南安,他堂堂县太爷,对那些势力根深蒂固的豪强大户客气些也到还说得过去,面对一个夫家早因为牵扯大案落魄的女人,何必还顾忌重重?
任程伟冷眼看一众乡绅个个凑上前低声与方若华交谈饮酒,也浅尝辄止地喝了两杯,提起一口气,皮笑肉不笑地扫视四周一眼,又转头对左怀道:“左大人,我听说南安有不少绝户人家,财产却未曾收回朝廷的,不知县衙都是些什么章程?”
左怀一挑眉,笑道:“哦?我怎么没听说?在下在南安也有几个年头,百姓淳朴,遵纪守法,都是良善百姓,任大人可别随意吓唬人。”
任程伟心中一堵,蹙眉道:“怎会没有?二十万两媳妇之说,在下未到南安,就听人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