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养丧尸那些年——一七令
时间:2019-04-12 09:39:25

  赵夫人顿时慌了起来,面白如纸:“夫君是不是弄错了?不过是几个小孩之间的打闹,又怎么会惊动了皇上?”
  “我倒是希望我弄错了,可咱们家除了这两个不肖儿女,便再没有旁人犯错了!”赵尚书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愤懑道,“真是两个祸害啊,惹了谁不好,偏偏惹上了荣庆侯府。”
  “……皇上对那荣庆侯府,当真这样看重?”赵夫人咽了一口口水,到此刻还是不愿意相信。
  毕竟,她看那皇上也不像是个重情谊之人。
  赵尚书叹了一口气:“你且看着。”
  他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赵尚书的本意是想让赵夫人多想想,别再同两个孩子一般自视甚高,可谁知道才到了晚上,这话便应验了。
  傍晚过后,宫里忽然来了几位内侍,还带了皇上的口谕,道赵尚书德行不修,教子无方,倘不仔细料理了这些事,这尚书之位,不做也罢。
  赵尚书同赵夫人一听,顿时心头一紧。这罪名,委实算不得什么,后头的威胁才是最叫人担惊受怕的。赵尚书也知道,如今朝廷能让皇上用得上手的人其实并不多,他算是里头拔尖儿的一个了,又是这样的位高权重,如此,才让他赵家多了好几份底气。只是得意的久了,难免叫人飘飘然,忘乎所以。方才这份口谕,无异于当头棒喝,难受是难受了些,却叫赵尚书顿时清醒了起来。
  恭恭敬敬地将几个内侍送走之后,赵尚书立马便换了一张脸色:“等歆儿的伤养得差不多了,便让她回老宅那边。”
  赵夫人惊愕地抬头,看了赵尚书半晌,擦了擦眼泪,并没有求情。
  “至于锦儿那边——”
  赵夫人提起了心。
  赵尚书又道:“送去京城外头的崇山书院里头,什么时候考中了秀才,再回来也不迟。”
  赵夫人闻言,便知道夫君到底还是想着锦儿的。秀才难考,可若是锦儿读得用心些,一样难不倒他。
  如今最要紧的是,她得早些替女儿打点起来,毕竟是要回老宅的,若不打点,岂不是会被人小瞧了去?
  老宅那些人,哪个不是捧高踩低的,歆儿去了哪儿,少不得得受些委屈。
  她可怜的歆儿,这一去,她们母女俩此生,还不知道能不能相见呢。赵夫人想着,不禁又流了几滴泪。
  作者有话要说:  萧绎:开心吗?
  阿年:超开心~\(≧▽≦)/~
 
 
  第98章 开武学课
 
  口谕是萧绎私底下传给赵尚书的, 因而京城里的人,多是不知道的。
  萧绎之后也听高行说起了赵家的安排, 虽不是十分满意,到底还是替阿年出了一口气,心里对赵尚书的感觉也稍稍好了些。
  这人,到底不是个糊涂的。
  赵家自那日之后, 便一反常态地消停了起来,赵尚书一连好几日没能上朝,更没能去户部, 也没见赵家怎么找人运作,瞧着还真像是认命了一样。众人虽然好奇,但是想想那日大朝会上皇上当众打了赵尚书的脸,便也不觉得奇怪了。皇上此番,摆明了想给荣庆侯府做脸,赵家知道皇上的用意,哪里还敢继续闹腾。
  没见着人家大长公主,都屈尊降贵地带着一对孙儿孙女去了荣庆侯府赔礼道歉得么?那些想看荣庆侯府笑话的人, 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或许他们才是个笑话。自以为高人一等,结果愣是被打了脸。
  毫无疑问。皇上对赵家出手,不仅是警告赵家, 更是警告京城里头所有意图与荣庆侯府为难的高门大户。
  知道了荣庆侯府的的荣宠之后,自然便没有那等不长脑子的人。
  好在京城里最不缺的便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赵陈两家的事情过去之后,众人又恍然发现, 最近这断时间,京城里仿佛有些热闹。
  此“热闹”非彼“热闹”。只因京城里头的各大茶馆、酒楼,竟都流传着好些故事,大同小异,可是听来却都叫人唏嘘不已。
  一时间,京城里头的人都在传着这些不知真假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是京城外头的一户官宦人家的闲事。丈夫宠妾灭妻,丝毫不将正室放在眼睛里,说骂便骂,要打则打。那小妾更是被纵得无法无天,不仅让庶子压在了嫡子上头,还当着一屋子奴仆的面,直接甩了正室好几个耳光。
  最可气的是故事最后,那正室竟活活被丈夫和小妾磋磨至死,连带着那位嫡子也没过两日安稳日子,跟着他娘一道去了。
  众人本来只是当故事听听的,谁知道不久之后,外头又传出了风声,道这事并不是空穴来风,朝中那位钱祭酒家,便是这样的情况。
  且这事儿到这里尚不算完,钱祭酒家里的破事被御史抖了出来之后,又有人弹劾了兵部侍郎张大人,言张大人也是个宠妾灭妻,逼死正室之徒。虽说张大人百般自辩,可是查清之后,却是半个字都不敢狡辩了。
  京城里宠妾灭妻的人多了去了,可是像这两位,还真是少有。或者其实是有的,可是旁人无从得知,便是知道,也不会多说什么。
  女子多是逆来顺受的,这世道又极其不公,家世高了,尚且有娘家撑腰,少受两份委屈;家世低了,要怎么摆布,还不是只能听之任之。便是被害死了,又能如何呢,谁还能给她们讨回公道不成?
  另一桩则是京城一些产婆闲聊时的碎语了,比起之前那桩故事,更叫人揪心。
  那些产婆里头,又不少人是替贵妇人接生过的,不过这些贵妇人当中,多的是难产而亡的、或是生了一胎之后便不能生育的、或是拼死命生下来也养不活的……凡此种种,不知道有多少。反观乡下的妇人,则少有这样的顾虑。
  按理来说,乡下妇人日日操劳,干活织布,一样不能缺,似乎远远比不得京城那些贵妇人,可那些乡下妇人的身子却比那些贵夫人要好得多。
  生育向来都是头等大事,这事被那些贵妇人们听到之后,少不得又要相互探讨一二了。谁也没觉得那些产婆的话是胡编乱造,毕竟这年头,死于生育的妇人,确实挺多的。
  生产一遭,便如同走了一趟鬼门关,能顺利诞下儿女,已经是老天保佑了。只是听那些产婆的话,似乎是乡下妇人比他们的身子骨要好得多,所以才免去了不少灾祸。
  难不成真的是这个原因?
  还不等那帮夫人姑娘琢磨出什么道道来,忽得,京城里的风向又变了一番。
  原是京城里唯一的一所女书院,竟然开设的武学的课程。这可真叫一众人惊地目瞪口呆了。要知道,这女书院可是当初慈孝皇太后一手操办,到如今已经有将近百年了。百年来,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可这德音书院却依旧风雨不动地开了下来,便是到了如今,也丝毫不损其口碑。
  这样的一所女学,还是素来秉持卑弱第一,夫妇第二,敬慎第三的德音书院,偏偏设了武学的课程,着实叫人有些接受不了。
  大概是非议太多,德音书院的杜山长终于站出来解释了一二。道这武学一课的开设,正是因为近些日子京城所传那两则故事。杜山长每每闻之,都深感女子为人处世之不易,遂下定决心,开设武学,哪怕不能让姑娘家同男子一般上阵杀敌,却多少能够强身健体,总好过嫁人之后,躲过了丈夫小妾的残害,却躲不过生育之险。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沉默了。
  虽然还有些异议,可是众人也看得出,这位杜山长分明是好意,且她也说了,这课程是不是必须的,参加与否,全凭自愿,不会有人强求什么。
  这样的大事,原本该同阿年没什么关系,直到这一日,阿年忽然受到了德音书院的帖子。在玲珑玲玉两人兴冲冲的目光中,阿年不得不硬着头皮打开了帖子扫了一遍。可看了两眼之后,阿年忽然眼睛一亮,似不敢相信一般,又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
  玲珑好奇极了,心里跟有个猫爪子挠似的,忍不住问道:“姑娘,上头都说了什么啊?”
  “是德音书院。她们竟然请我过去,上武学的课……”阿年琢磨着这句话,嗯,她应该没说错。
  可是为什么呢,她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个书院啊。
  玲珑两个人比她还高兴:“姑娘,这德音书院可是京城唯一一所女学堂呢,寻常人家挤破了头都进不去,姑娘竟然这般,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去了!”
  “奴婢也听说了,那书院可有名了,听说从哪里出来的姑娘,无一不是才女。”玲玉想着,等她们姑娘学成了,定然也不会比别人差。
  阿年挥了挥手上的请帖:“只要上,武学的课哦。”
  其他的都不用上呢,美滋滋。
  玲珑两个不大相信,连忙伸出脑袋又仔细看了一眼上面的字。之后发现,人家德音书院真的就只请她们姑娘去上武学。
  这算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不明所以。
  “那姑娘,您要去吗?”玲玉试探着问了一句。
  “当然去!”才刚说完,阿年话里一顿,猛地想到了崔姑姑,这还没来得及发泄的满腔欢喜,便生生先减了好几层,“算了,先请崔姑姑,我们商议一下。”
  玲玉会意,当即跑出去请崔姑姑过来。
  阿年捏着手中的帖子,脑子里想的却是前些日子萧绎未曾说出口的话。他指的,该不会就是这个。若真是这样,那萧绎做的也太合她的心意了。
  没多久,玲玉便带着崔姑姑过来了。
  阿年一看到崔姑姑,立即直起腰来,乖乖地坐好。
  崔姑姑瞥了一眼姑娘膝盖上的帖子,道:“方才过来的时候,玲玉都已经同奴婢说了,是明礼学堂送来的帖子。”
  “嗯。”阿年轻轻点头。
  “姑娘想去吗?”
  阿年期待地看着崔姑姑:“要是我说,想去,就能去吗?”
  “自然是这样。”崔姑姑说得平淡,“姑娘想去便去,那德音书院寻常人想近还进不去呢。姑娘有了这样的机遇,可得要在里头好生学习,切莫虚度了光阴。”
  阿年望着玲玉。
  玲玉不得不站出来道:“姑姑,人家学院那头只让咱们姑娘跟着一块儿上武学,并未让姑娘上别的课。”
  崔姑姑有那么一瞬间的晃神,抬头看向三人的时候,却发现三人都一派笃定的模样。她想了想,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先入为主,想错了。
  怪不得姑娘愿意去呢。
  阿年有点儿紧张,生怕崔姑姑因为这个就不让她去了,眼睁睁地望着崔姑姑,急切地不得了。
  “罢了。”崔姑姑笑了笑,终究应道,“姑娘就去,多结识几个志同道合的姑娘家,也是不错的。”
  阿年笑得眉眼弯弯,说不出的快活。
  玲珑玲玉两个也为她高兴。可眼瞧着还没高兴一会儿呢,又听崔姑姑道:“不过,武学得上,姑娘在奴婢这儿的课,也不能落下了。”
  阿年眼皮一跳,觉得情况仿佛不大对。
  崔姑姑淡淡一笑,接着道:“昨儿学的《礼记》,姑娘可会背了?”
  晴天霹雳!
  “这个……”阿年心虚。
  “不读《礼记》难明《仪礼》,《礼记》最为易读,想来也难不倒姑娘,是?”
  “啊……是。”
  “那姑娘请背。”
  阿年感觉自己整个人生都灰暗了起来。
  武学是要上的,不过书也是得读的,尤其是后头还跟着崔姑姑这样的先生。不过也好在崔姑姑素来严厉,阿年如今也能握着笔,像模像样地写上好几个字了。若是心情好了,或许还能写出了飞白,足够她自己得意半天了。
  那德音书院送来的帖子上写明了武学开课的时间,每日巳初到午初,只一个时辰。阿年将这事儿同家里人也都说了,陈有财他们也是头一回听说过女子上什么武学的,虽觉得怪异,可是听文哥儿说起这德音书院的来历,便顿时不再反对了。
  阿年甚至还鼓动着芸娘也去试试,不过芸娘天性不爱这些,比起舞刀弄棍,她宁愿在院子里陪她嫂子。
  如此,便只有阿年一个人去了。
  武学的第一次课是在三日后。阿年为此准备了许多,又让玲珑他们准备了宽松的衣裳,三日一到,阿年一早便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完毕,换好了衣裳,精神抖擞地带着两个丫鬟去,叩响了明礼学堂的大门。
  玲珑她们在后面看着,看着姑娘那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总觉得姑娘这架势,活像土匪进村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  阿年:这叫气势!
 
 
  第99章 德音书院
 
  德音书院坐落于京城西侧, 相较于其他地方,德音书院算是有些偏僻了,不过胜在环境清幽, 雅致非常。
  阿年一行人刚到,书院外头便出来了一位女童,十一二岁的模样,稳稳当当地走了过来:“您可是荣庆候府的陈姑娘?”
  玲珑代阿年回道:“正是我们家姑娘。”
  那女童见是陈姑娘没错,便笑着道:“陈姑娘快随我过来,张夫子与诸位姑娘已经在等着了。”
  阿年有点疑惑:“我来得,太迟了么?”
  女童摇了摇头:“并非陈姑娘来得太迟, 只是书院平日里要求学生早到两刻钟,故而诸位姑娘才会来得比陈姑娘早。”
  “她们都是, 你们书院里头的?”
  女童点了点头。
  阿年忽然有了些微妙的情绪。原来就她一个是从外头招过来的啊,她还以为会有很多像她这样的呢。可若是这样的话, 她岂不是很惹眼?万一她们知道自己是走后门的, 会不会多想?片刻嗯功夫,阿年已经想了许多。
  “那你们书院里, 人多吗?”阿年又问。
  “书院分甲乙丙丁四个班,各班都有五十人。”
  阿年回头看向玲珑, 玲珑立刻上前, 悄悄在她耳边道:“通共二百人。”
  阿年恍然大悟。
  好多呀!
  既然这样的话, 那她站在里面应该不是很显眼。
  一行四人进了书院,阿年等人在外面便看见,这书院后头便是一座小山, 可等到进来以后才发现,原来这小山,竟是被包在书院里头的。可想而知,这书院究竟是有多大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