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三)——林木儿
时间:2019-05-01 09:28:16

  你说这搭上的何止是时间,钱都先放一边了,这人情得欠多少?
  林雨桐能说钱这事不考虑,但周扬不能不考虑啊。钱搭上去就算了,这欠的人情拿啥还?人家家里有事,你那礼金少了好意思吗?算来算去,最直接的还是钱。
  家里的媳妇闹了不止一次了。工资本来就不高,完了七八成都得搭在别人的事上,有病还是咋的了?!
  这还真不是有病!
  当年出来上学的时候,那是家家户户给凑的钱才有了路费的。
  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要能帮上的,那一定会帮。帮不上的,想办法也要帮上。
  是这些人的善念,给了他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可还是那句话,良心上过的去了,却亏了家里人。
  周扬是谁也不想亏着,那唯一想到的就是改变现在的处境。是不是处境好了,就没有这些为难了。
  因此,本来该留校的,如今却也心思活动了。
  “我来就是问你……”他吸吸鼻子,有些拿不准的样子,“你说我要是跟老师说,我不打算教书了,老师会不会也一脚把我踹出去……”
  老师一脚把李怀踹出去过。
  李怀在国外,给老师寄过来的东西,但这位说啥都不收,怎么邮回来的,还怎么邮回去。
  就是这么固执!
  林雨桐眨眨眼睛,这个问题还真把她给问住了,“那你想好了去什么单位了吗?”
  “你说去……卫生厅怎么样?”他小声的问了一句。
  别说去卫生厅了,如今这头一届研究生,去卫生部人家都敞开大门的要。
  如今大学生抢手的很,招聘单位哪个不是大衙门?
  “要不你把你的情况跟老师说说……”估计老师还是会生气的。好容易带出来三个学生,没一个愿意踏踏实实做学问的。
  果然,秦国皱眉看着老大不小还跟犯了大错的小学生似的学生周扬,沉声道:“你跟林雨桐的情况还不一样。她是不适合做学问,你是不适合当官。”
  林雨桐只觉得冤枉的不行,不是自己不做学问,是真不能留校的。
  这里面牵扯的问题有些复杂。
  很多单位送出去进修的人,学完了立马飞了,不想回单位。那单位也不是都没脾气的人。不是想走吗?那就走吧。人走了,可很多组织关系却压着不给办。
  没有组织关系在新单位人家怎么对待你?活该干还得干,但是吧,一切与升职有关的,跟你都没关系。
  尤其是这种进修名额,当时大家争的头破血流的,不知道多少人心里不爽快呢。出了这事,你把当年一力把你往上送的领导的脸面往哪里搁?下面的人说的难听,领导的面上好看吗?你不给他脸,他凭啥给你脸。
  有些人觉得是奔前程去了,事实上被这么一动手脚,耽搁上三五年时间,等终于理顺了的时候,完蛋了!啥都晚了。
  当年回单位的,这三五年倒是起来了。
  有堂堂大道走,为什么要另辟蹊径呢。
  做人,守信这是最基本的底线吧。
  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好好的做好自己就行。
  不管别人说啥,反正她确实是这么想的。
  当然了,这也跟心境有关。毕竟对他们而言,踏踏实实的做一点事情,比权利这东西更诱人。
  周扬那边心里也挺委屈的,“老师……”有点撒娇的意思。
  秦国叹了一声,“周扬啊,听老师一句话,踏踏实实的做学问,老老实实做人。为什么不叫你去政府部门呢?”他说着,就指了指对面的凳子叫两人都坐了,然后伸手五指当梳子,把头发梳理了几下,也不管是不是还毛躁,就放下手,随即又抬起手,从桌子上拿了一叠纸过去,递给周扬,“你看看这样……”
  林雨桐在边上瞄了一眼,有些惊讶,这是自己的论文。上学期没在学校,但该有的作业还是得有。
  周扬看了一眼,见上面署名是林雨桐,也有些惊诧,不解的看了老师一眼,“这是……”
  “这是林雨桐写的。”他这么说。
  周扬心说,我认字!我就是想问,为啥叫我看师妹写的论文。
  秦国不等他问,就道:“你们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心境不同。她真要去当官,没有功这个不说,但绝对不会有过。再者,她有一颗公心。”他点了点那份论文,“添加剂与食品安全,这个命题,在现在,人人都在迷信这玩意的时候,她愿意发声给人们敲敲警钟。”说着,他反问一句,“她是靠什么起家的?饲料!饲料里有添加剂没有?有!但是敢自己拆自己的台,这样的魄力你有吗?她要去政府机构里,不是因为想当官才去的,她是因为守信才回去的!而你呢?你告诉我那些想说明什么呢?你嫌弃在大学里待遇低,那我告诉你,你就是去了中央部委,拿的工资也不会比现在高多少。如果是这样,那你再告诉我。你渴望中的优渥的物质生活,是通过什么途径满足的?”
  这话犹如洪钟一下子就敲在了周扬心里,他蹭一下站起来,有些手足无措,“老师!我错了!”
  林雨桐心道,良言一句醒终身啊。
  身上披着一层官衣,为的却是追求物质的高品质。那这就很危险了。
  周扬头上的汗都下来了,“老师……”他深深鞠了一躬,“老师我知道错了。”
  秦国摆摆手,“诱惑嘛,谁都有经不住的时候。受过穷,就知道钱的好处,我明白。咱们做学问的,都讲究个安贫乐道。安于贫困,是心境。却也未必就真要裹挟着一下老小跟着你吃苦受罪。这么着……”他提笔写了一串地址,还有一个电话,“跟他们联系。他们找人做顾问呢,我哪里有这么时间?你去兼职吧,一个月去个一两次就行了。我会跟他们打招呼的。放心,秦国的得意门生这个招牌还是好使的。”
  是一家股份制食品公司,做生产顾问,一个月给的可不少。
  “老师……”周扬的脸更红了,“这不好……”
  “有什么不好的。”秦国哼了一声,“你知道的,我一向是不耐烦这些琐事的。也从来不接这样的活。这是一个老朋友推荐过来的……股份制公司嘛,跟国营的还是不一样的。很多部门都不好打交道。卫生、防疫、质检等等……找我呢,做顾问是假。想用我这块招牌是真。去吧!没什么大问题。现在不都流行这一套吗?不管什么单位,都愿意请上一两个拿的出手的有学问的人装点门面。”
  好说歹说,周扬还是跟大姑娘似的,扭扭捏捏。秦国又是一脚,直接给踹出去,然后直接关门,林雨桐吓的赶紧站起来。这位的脾气有时候是不怎么好的。
  秦国皱着眉头,手往下压一压,“坐下。也有话跟你说。”
  林雨桐乖乖坐回去了,双手放在腿上,等着训话呢。
  “放松!放松。”对学生这姿态不甚满意,皱眉道:“你的论文我细细的看了……”里面不光是添加剂的事。更有违反规定用药时间、使用禁药,没有检测等一系列的问题。他有些烦躁的掏出一根烟来,刚要点上,又看了林雨桐一眼,“可以吗?”
  很绅士。
  如今这样的男人在国内还属于稀有物种,抽烟会考虑到是不是有女性在场。在国外的生活还是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林雨桐点点头,“没关系。”
  一款很老旧的打火机把烟点着了,深深吸了两口,并没有朝外吐烟圈,声音也变的更加低沉,“利益所驱啊!杜绝不了,却得警惕。咱们这几年太抓产量,却把质量给丢了。却不知道,等回过头来的时候,这质量可比产量难抓多了。”
  是这个道理。
  所以,打从一开始,这事都得从上面动,规范行业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得立法。得加强管理的力度。
  而这些事,都是林雨桐撬不动的。
  唯一能打开一个缺口,说的上话的就是老师了。
  师徒两个说了好几个小时的话,等出来的时候天都黑了。
  林雨桐一出来,就见四爷在楼底下坐着,他是来接她的。
  初夏的天气,白天有些热了。晚上却舒服的很,凉风习习,骑自行车回家去,是一件特别舒服的事。
  路上汽车少,偶尔过去一辆公交车,但却有不少上下夜班的都是一样骑自行车的。
  没有多少路灯,偶尔会碰见一个卖豆腐脑和馄饨的摊子,林雨桐不想吃这个,却叫了四爷拐到一条巷子里去买了一大份的臭豆腐。
  四爷对外面卖的这玩意,不是很感冒。
  只接过碗来,小心的放在车子前面的筐子里,“买多了,这也不能当正经饭吃。”
  这时候要买吃的带回家,是没有塑料袋或是一次性的纸碗的,都是多压一毛钱,把碗端走。等明儿把碗送来,我再把一毛钱还给你。
  林雨桐见他放好了,这才推着车子,也不骑了,四爷的车子前面放着碗呢,也没法骑了。反正离家不远了,就推着走吧。
  她跟四爷说,不多,一点也不多。
  等到家的时候,四爷就愣了。
  家里一窝孩子。
  原来只带着严格和高洁回家,现在呢,院子里更小的小朋友,都被清宁给招回来了。
  明天是星期天,不用去学校了,就整个都玩野了。
  一碗臭豆腐不够他们分的,争着抢着吃。
  八点半一过,就有人敲门了。都是来接孩子的。
  有的家长就不好意思了,说叫你们破费了。孩子在这边又吃又拿的,多不好意思。
  有的家长来的时候还带着点水果,半兜子草莓什么的,觉得不能占便宜吧。
  但有的就是客气的笑,嘴上客套的很,但明显,有些小嫌弃。
  比如严格的奶奶,隔着门都能听见她训斥孙子的声音:“吃的什么?外面卖的怎么能随便吃呢?多不卫生!”
  高洁的妈妈是这么说的,“……作为女孩子,吃臭豆腐,多不优雅!这是个淑女该做的事吗?”倒不嫌弃臭豆腐不干净,主要是嫌弃清宁是假小子吧。
  林雨桐心里怪不得劲的。
  我家啥时候被人这么嫌弃过?!
  那干啥还叫你们家的孩子跟我家的孩子玩?!
  扭身回去,见自家闺女半点都没有被嫌弃的自觉,就忍不住道:“闺女啊,你知道你被嫌弃了吗?”
  清宁半点都不以为意,拿了半个馒头,蘸着臭豆腐里里剩下的酱汁吃,含混的道:“我也怪嫌弃她们的,这不是扯平了吗?你看我从来就不去他们家玩,想跟我玩行啊,上咱们家来……”
  哦!你是这么想的啊。
  心态倒是老好了!
  这边林雨桐夸她的话都到嘴边了,人家孩子把这一茬直接就扔过去了,关切的问一个好像对她很要紧的问题似的,“妈,这臭豆腐在哪买的。明天还买吧。我自己去就行。把碗还了,用咱们家的盆,我能端回来……”
  清远蹬蹬蹬不知道从哪个房间里出溜出来,对着他姐就嚷了一句:“就知道吃。”
  这是清宁对清远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如今被原样给还回来了。
  清宁瞪眼,原地跺脚吓唬清远,“你说什么?等我抓到你要吃你的脚丫……炖猪蹄最好吃了……炖了吧……”
  清远一声尖叫,咯咯笑着又窜了:“……没洗脚……臭臭的……熏死了……”
  真怕吃掉他的脚丫子。
  “傻蛋!”清宁都没动窝,又自顾自的吃她的去了。
  四爷在书房,淡定的把两个棉球塞到耳朵里。这俩小祖宗不睡,这家里是消停不了的。
  清宁小的时候,有金大婶看着呢。等没金大婶看着了,却又蔡姥姥帮着搭把手,孩子到处跑一跑小老太追不上,蔡姥姥是大脚,她行的。可如今到了清远身上,没人搭把手了,小老太确实是有些管不过来了。
  这个林雨桐太知道了。
  孩子没生下来的时候揣在肚子里,难受的啊,就盼着卸货呢。觉得卸货了日子就好过了。好家伙,等生了孩子就知道了,饿了渴了尿了拉了哭了闹了,你才发现,哦!原来这货装在肚子里是最省心的。只操心自己根本不用操心他了。这个时候又判呢,说等孩子大点了,会走了就不会这么累了。
  呵呵!做梦呢。回走了就更得累死个人。大人根本就陪不住这种小妖怪。就像是这样,跟着地串子似的,到处跑。大人跟在后面,有几个人陪的住?
  就更别提小老太了。
  多大年纪了!
  林雨桐就跟四爷说了:“要不……找个保姆?”
  这是正事。
  可这上哪找去?如今还没有做这个的中介。城里务工的也少,根本就没地找去。就算有,不知根不知底的,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敢用吗?
  说到底,还是得从老家找人。
  怪不得城里这些小阿姨,说起来都是老家的亲戚。根子就在这里呢。花钱也找不到人。
  两人下学期就该实习了,这实习估计还是会原单位。这雇人怎么着,就算马上有人选,到城里来,也不过是两个月的时间又得回去。
  还不够折腾的呢。
  可不管是再哪边看孩子,小老太一个人都是不行的。这个人还是得找。不光要找,还得提前找。
  打电话去邮局,叫给老二那边捎个信,叫帮着物色一个靠谱的。
  消息从一个嘴里传到另一个耳朵里,不知道有多少耳朵在边上听了个只言片语。好些人家就心动了,找上门自荐来了。
  年纪偏大的,肯定不行。也说了孩子闹,估计是撑不住。
  不是勤快人的,也不行。告诉人家,不光要管孩子,还得做家里的家务活,洗衣服做饭整理屋子,啥活都得干。
  如此几次,把好几拨人都给打发了。
  却没想到,这天晚上,忍冬带着她家燕儿来了,“……我家孩子做饭还做不好,打下手行。洗衣服打扫屋子,都会。特别会看孩子。你们问问桐,要是行,我们只要一半的工钱就行……”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