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先生的花厅》这篇文章一出来,态势就变得不一样了,小圈子的精英聚会一时之间有更加强势的意思。就好像办的大了就失了品味,而三五好友、七.八知己的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纵论古今,这才是有格调呢!
当然,作为《我们先生的花厅》中原型的乔琏和乔琏花厅已经成为圈子里的新‘爆款’。所有人都想得到连翘的邀请,过一回真实的‘我们先生的花厅’中的生活。为了这个,好多朋友都给连翘写信催促她——赶紧的,办茶话会啊!
连翘无语,和宋文静说起这件事。宋文静只笑着反问她:“那你办还是不办?”
“办办办!要是再不办,该给这些人烦死了!”连翘连忙答应,她寄希望在这个时间点办茶话会。等到过了这个时间,估计大家就忘记这件事了,自然会消停下来。
宋文静略带一点儿纵容地看着连翘,以往这个表情都是给许文华的。
“对了,之前那件事是谁牵的头已经知道了。”这才是宋文静今天来找连翘的主要原因。
连翘其实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听到宋文姜的话才想起黑她是有一个有组织的事情,背后有人带节奏呢!
看到连翘示意他有话说话,宋文静只能唱了个喏:“是!这人你应该认识,长隆报馆的田编辑。”
连翘想了一会儿,得益于最近遇到过高婵娟,而且还听朱敏唐宋他们说过这件事,所以记起来这位田编辑是何许人也了。正是因为记起来了才觉得荒谬:“我和他无冤无仇的...”
宋文静呵呵一笑:“高婵娟...自从那一日在王先生家遇上你,高婵娟就没怎么出来过了。”
宋文静没有直说高婵娟不是不想出来,而是外头的人都不愿意她来了,这件事不必连翘知道。所以只是简要地道:“我还奇呢,田编辑那个人不至于昏聩到那个地步,怎么捧一个高婵娟。如今又为了高婵娟找你的麻烦...让人查了查,最近他竟然新安置了一房外室。”
“...高婵娟就是那个外室?”连翘试探着问。
许文华露出孺子可教的笑容:“然也。”
所以这是一个这样狗血的故事,为自己女人报仇?但是在连翘看来也很扯啊。那个田编辑真这样看重高婵娟,为什么不娶回家去?
“大概这不是他想做的,只不过被那位高小姐闹得不行吧。”宋文静将心比心猜测道。
原来连翘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和自己手下的作者有了男女暧昧,这可是大忌...我拿把柄去拜访了田编辑一回,事情就了结了。”宋文静这样总结道。
不是他心善,让事情到此为止,而是事情闹大了又如何?田编辑本身并不是一个小编辑,这种事扳不倒他,他可是长隆报馆的股东。真的闹出来也就是一地鸡毛,还不如就这样引而不发,对方反而要因为他手上拿着把柄十分安生。
也因为宋文静愿意闭嘴,田编辑许诺了好几个人情。虽然这样做有点对不起被黑的连翘,但却是最符合现实利益的了。
这时候他对连翘和盘托出,并没有什么隐瞒。这就是宋文静的聪明之处了,这种事情若是隐瞒,将来被一个不相干的人抖落出来,他和连翘之间的信任就会收到伤害。还不如现在说清楚呢!连翘也是一个很能分清楚利弊的人,并不会不能体谅这件事。
连翘确实不大在意这件事,大概是因为上辈子生活经历有限,对于‘赶尽杀绝’没有概念。所以只挥了挥手:“这件事你处置就是了,只是希望以后少些这种事。”
大神小神作者都在风口浪尖上,这种事是不可避免的,只看各自的编辑有没有本事了。有本事的编辑能在事情发酵之前就完美处理掉,就算不得已拖延了下来,最后也能逆天改命——这就是连翘对宋文静的期待了。
连翘说了这句,就从书架上拿出一个锦盒,盒子里面装的是一打邀请的请帖。不同于别人,大概是因为连翘只办小型的茶话会,所以不用写大量的请帖,所以她的请帖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十分优雅精美。
她首先请书画好的人在上好的玉板信笺纸上画画,就像后世的信纸一样,底上是有图的,然后才做成请帖的内页。除了内页,外面的封皮也不马虎,连翘喜欢用绢花、宝石这些做立体的装饰。无论是内页的画,还是请帖表面的装饰,都会呼应节气、节日之类,而且每一个人的请帖都不一样!
这次的请帖又有不同,表面特别做出特别古朴典雅的样子,远没有以往花俏。但是打开就知道内有乾坤了——连翘仿照后世那种立体贺卡,一打开请帖,看到的就是一幅立体画。
立体画用的都是连翘家花厅的景,每一个人的依旧不一样。
拿出一本来递给宋文静:“到时候宋先生也来啊!”
第251章
做立体贺卡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差的就是这么一个概念而已。所以连翘的‘立体请帖’一经发出,立刻就被收到的人作为参考项,也仿照着做了出来...一时之间这种请帖也很流行呢。
连翘倒不是很在意这种事情,她也不是第一次引领流行风尚了。不过后来逛文具店的时候看到有立体请帖、立体信笺卖,感觉还是挺微妙的。
买东西的伙计见她多看了那些几眼,还推荐道:“小姐爱这个?真是有眼光!这是最近卖的最好的了...原是乔琏先生弄出来的东西,大家都称作‘乔琏帖’‘乔琏笺’,格外流行呢!”
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如今还没有那么夸张,也就是这些请来的客多夸了几句。
“你家请帖做的和别人不同,倒是怪有意思的,是你亲手做的?”丁一新还特别问了一句。
连翘摊摊手:“样子是我想的,东西是我和春儿一起做的。”
生活中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连翘尽可能地给自己找一些消遣,园艺、手工,都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晓得连翘是如何生活的,许文华挑了挑眉:“谁让你什么都不喜欢的,净喜欢那些没什么意思的。”
这个时代也有自己的娱乐活动,朋友们每天过的也很丰富多彩。但是从连翘的角度来说,那些都太没有意思了。
“各人有各人喜欢的东西,这有什么好说的。连小姐不喜欢看戏看歌舞,这也不算什么。”丁一新略微知道一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的。
连翘点点头笑得眉眼弯弯,然后收拾茶叶、牛奶之类的给大家泡茶:“谁爱甜的?我新学了一种奶茶,调给你们喝吧!”
其实就是很普通的,在家也可以自己做的奶茶。这个时代有类似的东西,但是口味还没有改良到后世那样符合大众的地步——此时的奶茶就像最开始的咖啡、茶之类的饮料,味道都是很重口味的。不是偏好这一口,或者从小习惯了,肯定是喝不惯的。
在场的几乎没有人喝过奶茶,于是有喜好甜口的,特别是女孩子,立刻举起手来:“我我我我,给我一杯。”
只有丁一新曾经在一位朋友家喝过奶茶,露出不忍的眼神。但出于看热闹的想法,他并没有劝阻众人。
大家喝过之后...绝大多数都给了好评,只有唐宋似乎有点不太适应奶味,但也觉得还不错。丁一新见状,好奇地尝了一口,这才知道连翘做的奶茶和自己曾经喝过的相差太大了!
“这滋味和一般的奶茶全然不同了,至少年轻女子们一定是极爱的。”女孩子比男子嗜甜,这是一般大众的印象。
连翘给大家端各自要的茶,只略微笑了笑就不再提起奶茶的事情。转而道:“最近在看一些游览外国的游记,说实在的,天地之大,真想到处去走走。”
连翘提起的这个话题很快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唐宋是个捧场王:“说起来我也想过呢!我从小爱做生意,觉得做海商,将生意做到外国,见识见识他们那边的风土人情肯定极有意思。”
在场都是很有见识的,说到外国的事情,多少都能说到一些。本来许文华正站在连翘花厅的小书架旁,忽然抽出两册书籍,打开略翻了翻:“这两册书你都读过?”
连翘凑过去看了一眼,一册是日本小说,日文的,还有一册是英语小说。英语的话,连翘的水平其实很一般,四级过了,因为常年看英美剧听力还过得去。相比之下,和中文很多地方都有微妙亲密感的日语倒是好得多,她可以看没有字幕的动漫新番呢!
这个时代的英语和日语还和后世的现代英语、日语有一定微妙的差别,但是连翘属于有基础的那种,找那些传教士、外国商人买到了外文书,其中有教语言的工具书,也有小说。连翘也是生活中没什么消遣,所以才会特别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算是给自己找个事做。
那两本外文小说,特别是那本英语的,可是看的她够呛,但好歹是啃下来了。为此,那小说上面有了多处标注,有些是对生僻词的注释,有些则是对一些情节、句子的感触、随笔。
连翘瞥了一眼,点点头:“没错,已经读过了。”
许文华似乎有点吃惊的样子:“原来你真懂外国话,还会看他们的小说。”
说到这一点,其他人也有点意外了,连忙追问起连翘外国小说的事情——说起来确实是这样的,外国小说可没有被翻译成中文的。
如果是一些科技性的书籍,又或者文化典籍,那还有一些人翻译。但是换成是小说这种消遣读物,真没有人翻译了!
这个时候翻译很难找的,加钱自然很贵。翻译一本书比那些普通作者写一本还要来的贵,而出来的小说大抵还不如一般作者的作品。再加上文化自信,大家有国内大大小小的作者,对外国小说也就没什么需求了。
这样一来,翻译的外文小说几乎不存在,倒是听说有人尝试翻译国内的知名小说到国外,因为这样比较赚钱。
于是连翘就给其他人说起外国小说的事情,尤其隆重介绍了日本小说:“东瀛那边的小说都是女子写的呢!”
“竟有这样的事?”有人惊呼,特别是周莹,眼睛瞪的很大。
连翘仔细回忆着这方面的知识,点点头:“据说这是因为东瀛男子与女子书写用的不是一种文字,男子使用更优美更古老的那种,女子则使用更方便的那种。这本是一种对女子的不公平,但是这种更简单的文字方便了女子进行创作,东瀛第一部小说就是一位宫廷女子所写。后来使用这种更简单的文字创造小说就成了惯例,虽说日后男子去学了女子的那种文字,也能写小说本子,但现在确实都是女子写小说。”
“男子去学女子的文字,这不大可能罢!男子的自尊心可是很强的,怎能为这种事就...”周莹身为男权世界中走的比较远的一个女子,对这种事是很了解的。本来文字改革就很难了,还是去学女人文字,呵呵。
连翘摇了摇手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文字这玩意儿本来就是越来越简单的。就说我们学习的文字,还不是从复杂到简单。再强的复古之心,也比不过‘方便’二字。只要绝大多数的民众认可,极少数的精英就只能被裹挟着往前了。”
“真稀奇,还有专门女子用的文字。”在场的其他男子想的就简单多了。
连翘觉得这位也是想的多了,对春儿道:“你去将我房里博古架第二层黑色的小箱子拿来。”
“女子专用的文字不独东瀛人,我们自己也有。湖广永州一带有一种女书,是专门给女子使用的,也只传给女儿家。她们一般将这种文字放在扇面、绣帕、纸书、嫁妆上...你们看看。”等到春儿将黑色的小箱子送来,连翘就将其中的物件取出来。
连翘一开始是去买旧书的,那些大藏书家的旧书非常值得买来。不仅是版本珍贵,更重要的是一些藏书家会有自己的批注、对这些书籍内容的看法,这些东西让这些书籍身价倍增。
女书就是这样被发现的,不知道是谁收藏的,还有一张纸大概说明了来历——江永女儿家专用的,只是不能解、不会读。连翘这才想起来后世确实发现过女书,于是托跑永州收药材的商人顺便给自己带女书的东西,最好是能向那里的女子打听女书如何拼写如何翻译。
连翘拿出这些东西来果然让大家啧啧称奇,这些虽然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呢!
别人也就罢了,倒是周莹特别喜欢,连翘就将其中一条绣帕赠给了她。
许文华还在翻阅连翘花厅小书架上的书籍,忽然看到了自己的新小说,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旁边的唐宋就不管不顾多了,立刻叫道:“这是什么?乔琏先生正在追看许文华的小说么?”
连翘看也不看就知道自己买的许文华的新书《金钗记》被看到了,相当爽快道:“这书写的好,如今渐入佳境,我正追看呢!就是写的太慢,以至于不太过瘾。”
虽说是新书,但也是许文华去年年初九开始写的了。只是她没有连翘写文的速度,以每月三回文字的更新速度连载在《文汇月报》上,到现在为止,小说还没有过去一半。
然而即使需要漫长的追文,连翘也不后悔,因为人家写得好啊!这其实就是一个类似《红楼梦》的故事,写的是几个大家中青年男女的生活。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十分唯美动人。
从连翘的角度来看,《金钗记》这部小说到现在为止并不输于《红楼梦》,只要后面保持前面的水平,绝对能成为许文华最优秀的作品。甚至运作得当,成功登顶王者也不稀奇。至少连翘觉得‘洛北公子’宋志平登顶作品《玉楼春》差这部《金钗记》可是差的远了!还不是运作的功劳。
连翘丝毫不吝惜对《金钗记》的夸赞:“...若说小说最好的地方,既不是故事,也不是人物,而是‘美’。无论是生活情趣,或者是悲剧本身,都有种纯粹的‘美’。从这一点上来说,《金钗记》来源于公侯人家闺阁之美,而又高于那种闺阁之美!”
朱敏在旁忍不住道:“乔琏先生你可别夸了,文华本来就傲气的没边了,你再这样夸奖,日后他就更加放肆了!”
连翘小手一挥:“做得好就要夸呀!”
说着开始背诵《金钗记》最新的一回,是闺阁中姐妹赏雪联诗,这一段写的极精彩极有美感。所有人都觉得连翘绝对是读了很多很多遍了,不然不可能这样流利地背诵。也是真的非常喜欢...背诵地真有感情。
至于许文华,虽然极力保持着自己的冷静,想说明自己不是因为这一点夸奖就会得意的。但是那完全止不住上扬的嘴角已经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