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这一段眼花缭乱的描写简直就是‘钻空子’大全,主人公和男二号这些手段里面有很多其实都是社会道德上面有瑕疵的,但是大家又不得不承认,如果自己有机会的话,也会这样做。哪怕是现代社会,这种类型的事情依旧存在,在那个封建社会,就更不能强求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段虽没有直写‘江湖’,却也是江湖的一部分。都是一些明处不能见,潜藏在暗处确确实实存在的‘社会’。
  而接下来,故事将进展到出门上船——这种地方小偷扒手最多,就像后世的火车上一样,于是说到这个行当就顺理成章了。
  
 
第258章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小偷大概就是贼眉鼠眼,趁着人多的时候场面混乱,悄摸摸偷他一把就是。当然,这时候的文学作品已经有了一些比较靠近‘神偷’角色的存在,类似于《水浒传》中的‘时迁’,又或者《三侠五义》中的‘白玉堂’。
  这些文学人物和大家印象中的小偷不一样,但由于这些人物从作品中出场本身就不像传统的贼,所以读者感触并不深——时迁说是小偷,但基本上是在用小偷的本事协助水泊梁山的一帮兄弟。至于白玉堂就更别提了,他本就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做个神偷根本不是为了给自己牟利。
  所以在普通人眼中,对于普通小偷的印象还保持着那种片面的认识。再不然就是有一小撮人,将他们想象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偷’。
  而在连翘的《江湖》中,最新的内容里,连翘改变了这一切。
  在后世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小偷的组织、作案手法等屡见不鲜,连翘他们这一代人最熟的大概是《天下无贼》中的几段。而实际上不只是《天下无贼》,大量的作品中都有类似的描写。
  而在小说《江湖》这一段,连翘熟练地将自己知道的那些偷盗小技巧写了出来...也算是警醒了一下常常出门的人。
  这一段内容一开场,就是双线剧情。一方面主人公魏师道和男二号整理货物,保证货物安置的妥妥当当。另一方面,一伙小偷也有组织地聚集在了这一艘巨大的客货两用船上,正在做‘战前动员’。
  读者们这才知道,在港口的时候,不同团队的小偷是会彼此争夺地盘的。自己的地盘别人不许进来,别人的地盘一般没有巨大的诱惑,也不会跨过去。港口本就是分了区域的,不同的船更是分属不同的势力。
  这些地盘对于小偷来说,之于地盘对于乞丐,都是轻易不能让别惹染指的。一个老大如果保不住自家的地盘,很快队伍就会不好带,无论是队伍散掉,越来越弱,还是自己的位置被某个野心勃勃的小弟顶掉,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这里的‘战前动员’就很自然的插叙了一场在港口的交锋,这些小偷当然不会像黑帮分子一样打架,他们擅长的也不在这里。他们往往是做更好的‘业绩’,然后打点黑白两道,从而通过黑白两道的势力确定自家地盘。
  也就是在开战前动员的时候,整理完货物的魏师道和男二号出来透一口气,正好撞见了这一切。不过两人都是小心谨慎,并且混惯了江湖的,所以并没有被发现。直到小偷那一伙散了,才有男二号给男主魏师道解释这一切。
  魏师道以前也算是在灰色地带边缘打转的,但是他显然不如男二号这个真正的行内人懂得多。经过男二号这一番解释,才知道刚才是一伙有组织的小偷。好歹他是在街面上混的,对这种事懂一些,一下就明白了。
  两人并没有因此就做英雄,产生揭发这些人的想法,唯一想到的就是保护好自家的货物。于是商定了轮班看货物,保证货物那边不离人——就是这么没有觉悟。不过话说回来,两个街面上混大的年轻人,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也不太可能瞬间变成刚正不阿的人民英雄。
  然后就到了小偷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刚上船的时候因为船客忙着找自己的铺位,商人们也在处理货物,船上的水手更是各有事做,这是小偷们第一个好下手的时间。
  下一个就是上船之后的第二夜...因为登船第一夜船上的人往往非常兴奋和警醒,不太好下手。而到了第二夜,连带着前一天的困倦,一般都睡的死沉。
  这些小偷的技巧其实大多就是两样,一样是手熟手快,另一样就是巧妙地声东击西。
  手上夹着一片锋利无比的刀片,不需要冒险伸手到人家的口袋里。观察到对方哪一个位置确实有‘东西’,立刻就会找到机会上手。
  声东击西则是需要将对方的注意力吸引到别的事情上,好完成自己的偷盗行为。比如其中一个小偷,就故意叫住了一个刚刚拐角的船客,指着地上的一小块碎银子:“大哥掉了钱吧!”
  除了极少数正直的人,绝大多数人都会贪这个小便宜。于是在躬身捡银子的时候,就完全注意不到对方已经将他褡裢里的细软顺走了。
  林林总总的偷技很多,看的读者目瞪口呆。这个时候也没有后世的防小偷技巧,最多就是按照家里的吩咐和自身经验,警醒一些,不要走神什么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原来小偷也是这样有技术的,根本防不胜防!
  特别是有出行经历的都忍不住回忆...自家当时原来经历了这么惊险的事情,没有丢东西应该是很幸运了吧。要知道真遇上小说中描写的手段,他们肯定会中招的。而且再回忆一下,根本不觉得当时身边发生了偷盗事件,最多就是有同行的人叫嚷东西被偷了。
  但之前没有任何察觉,之后也没有拿到贼!
  经过这样一场‘show’,读者们大呼‘过瘾’‘长见识’。但好戏才刚刚开始,主人公魏师道和男二号与这些小偷撞上了,这才是重头戏呢!
  小偷就是小偷,并不是强盗。虽然对主人公的货物非常感兴趣,但人家看护的非常紧,想要一锅裹了根本做不到,他们也就不会上手了——还有一整艘船的其他人呢,不必吊死在一棵树上。
  不过该遇上的还是要遇上,小偷看中了主人公魏师道隔壁一张床铺上祖孙两人的钱。但是魏师道在之前的交谈中已经知道了,这是老人家卖了全副身家换来的钱,打算用来去到京城给孙子看大夫,他的孙子打小就有顽疾,说是活不过十二岁,但是老人家不信。
  这钱是一位淳朴老人的希望,魏师道虽然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也不愿意这些小偷将这笔钱卷走。于是在一旁的时候就多照看了一些,并且嘱咐老人如何藏钱。
  若是一般的小偷,这时候也就罢手了。但是此时的小偷并不是一个一般的小偷,她是这一伙小偷头目的女儿,据说天赋惊人,这是她第一次出来正经跑活儿,就想做的漂亮,好独占鳌头。
  此时被人防住,几次失手,倔脾气就上来,一定要做成这一单。
  可别说,一次趁主人公和男二号都不在,还真让她做成了。之后的故事就是船上的追击战,魏师道和男二号在迷宫一样的船舱隔间中穿梭,追击着那个女小偷。这一场写的紧张刺激而又诙谐有趣,打斗戏上水准奇高——写武打小说的家伙们显然要再次汗颜了。
  而最后和女小偷之间表面上看像是调情,实际上却是打斗的场面则是让读者们的情绪达到了一种巅峰。
  这种感觉很难形容,就像是看了一部才华横溢臻于完美的电影,电影中每一个细节都是艺术品。而且这部电影能雅能俗,观影者体验极好——这种电影可比那些高深的文艺片难地多。
  而这种电影,圆润而饱满,就好像有什么东西随时要呼之欲出。就算不是动作片,也能让观众全程保持一个极为亢奋的状态。
  男主人公魏师道制服了女小偷,男二号则是将她偷的东西顺了出来。
  耍彩活儿的要的就是手快,有的时候也需要转移观众的注意力以完成自己的戏法,在这方面似乎和小偷很像。所以他这一手出来,女小偷不免皱眉:“你是抢活儿的,还是上岸了的。”
  其实就是问他是抢地盘的,还是已经金盆洗手的前辈。
  男二号呵呵一笑:“原来靠耍彩活儿混口饭吃的...我这兄弟街面上看风水的。”
  俗话说‘下九流是一家’,大概是因为彼此社会地位都不高,而且大多数还互有联系。所以遇到同属于下九流的,彼此之间都会客气一些。
  这也是男二号的打算,人家可是有一大堆同伙的,真要得罪了人,之后的麻烦事多着呢!这个时候报出来历,不求结个善缘,至少希望能井水不犯河水。
  果然,对方的脸色好了一些。见对方也没有破坏自己所有生意的样子,只是为那个老人家拿回了钱,于是哼了一声:“还挺爱管闲事...算了吧,回头我和兄弟们说,你们那一间的照顾一些,都是道上的兄弟。”
  下九流之间互相给面子是常事,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需要有人搭把手?‘多个朋友多条路’对于这些人来说是真正的金玉良言。
  告别了这个女小偷,两人相视一笑:“走了走人,把钱偷偷还给人家。”
  两人不想声张出来,那样反而可能惹出事来。
  “谁,谁在那里!?”这一段是以这一样一句做的结尾,因为主人公看到一个穿红衣的女子似乎一闪而过——这其实是连翘准备的女主角,武力值赛高,这也是为了弥补男主人公武力值不够高的问题。不过这个时候的读者不知道,他们只能心痒痒地等待下一回揭秘剧情。
  这种断章显然让很多读者不好受,一般的读者也就算了,他们没有办法。但是有的人是有办法的...他们约好了一样杀上门来。
 
 
第259章
  “后面的文章我可拿不出来,按照规矩不该拿是一个缘故,更重要的是我这里根本没有。”连翘两手一摊表示莫奈之何。
  普通读者想要看后面的内容,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相熟的朋友是能够的。
  只不过根据行内的规矩,还没有登载的小说是不能让人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点,这是为了防范提前泄露或者抄袭什么的。公正一点说,这也是一个规矩,只有遵守好了,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来的人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杀上门来,与其说是想抢先看小说,还不如说是聚集在一起抱怨抱怨。不过连翘这里没有小说这件事还是让他们觉得出乎意料了,小说作者本人没有自己的小说什么的...
  许文华算是比较了解的,相当揶揄地笑了一声:“我们乔琏大家啊,自然和别人不一样。他的小说都是有极细的纲要的,所以草稿之类的就免了,校对之类的也可以由报馆来——这时候小说都送到报馆去了,她这里哪里来的小说。”
  许文华早就知道连翘这里没有小说书稿了,之所以过来就是看这些人的笑话。
  连翘一面亲自给朋友们倒茶,一面笑着道:“确实是这样的,也是我这个人懒惰,实在不愿意打一遍底稿,然后修改一遍了。厚厚的一叠文稿,写一份出来已经够难的了,还要再抄写一遍?不敢想,实在是不敢想...”
  这又不比后世,电子档的文稿,修改起来十分容易。用毛笔写字本来就慢,还要加一倍的工作量,连翘也受不住的。
  听连翘这样说,在场的朋友都笑了。别人不敢说,王思齐还不敢说吗!当即指着在座所有人道:“你这话说出来是羞谁呢?咱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比你更勤快?你说自己懒惰,那我们岂不是都是懒鬼了?”
  连翘每天都要发表半回小说,这种更新量不能算是最厉害的。有很多写地下小说的作者,比这个还牛呢。但是做到连翘他们这一步的作者,连翘的勤奋的确是独一份的了。一方面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名利都有了,就不愿意那么大的工作量了。另一方面,他们写的都是精品小说了,自然得精雕细琢,速度本身就快不起来。
  不过说到再修改一遍,也有偷懒的办法,就是自己说出该修改的地方,动手的却是助手。或者干脆什么都不管,让助手稍微修改一下,改正改正错别字,调整一下句子之类的。
  连翘没有这方面的助手,或者说她本身就很厌恶让别人动自己的小说,所以没有打算过找这样的助手。
  虽然想要读《江湖》这部小说接下来内容的想法完全泡汤了,但既然来了一趟,也不可能就这样回去。所以所有人干脆留了下来,反正连翘家里用冰量大,舒服的很,又有点心茶水伺候。
  回家的话又有什么趣味?在这里好歹都是一些能说的上话的朋友。
  不过这一日本来就是为了《江湖》这部小说来的,所以说着说着,不自觉地又往这部小说上靠了。到了最后,大家一合计,还不如开读书会呢!
  立刻找出《江湖》已经发表了的内容,排着队开始读小说。
  这种娱乐方式在普通的现代年轻人来说应该近乎于沙雕了,但确实是一时的流行。不要说古代了,就是西方国家进入现代之后,这种读书会也是很常见的。
  连翘自己还记得小时候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电影中就有作者的小说出名之后,往往有人安排这种读书会。作者就是读书的哪一个人——大概大家是觉得作者本人是对作品情感理解最深的人,所以最能读出作品中的深意(?)
  而这个时代的读书会是和老派文学形式,也就是诗词歌赋那些学的。诗词歌赋的作品出来之后一般都有一个朗诵的过程,于是行内的大家一合计...我们也可以啊!于是读书会就成了一个挺普通的娱乐项目。
  不过考虑到读一部小说的工作量,大家一般都只截取华彩片段来读。而且写的一般的小说,那是从来没人读的。
  读小说,哪怕是读小说片段,这本来已经是一件很冗长的事情了。如果小说还很无聊,那真是很难坚持着读下去啊!
  不一会儿,清晰的、抑扬顿挫地读书声传来。不出所料,读的就是墓中险象环生的一段,以及船上追击战一段,后来又有人提议,将销.赃中智斗一段也读了。
  读书看起来并不是费力气的事情,但这件事就和广播体操一样,如果认真做的话肯定是很耗体力的。非常用力地朗诵完之后,几个朗诵者都浑身冒汗了,这可不只是因为夏天的关系!
  连翘看着金凤读小说中追击战那一部分的时候,甚至站了起来,一面踱步一面读,整个人紧绷的不行。等到读完了小说,她送来一些消暑冷饮的时候还特意问他:“怎么还站起来读了?”
  金凤正口渴,飞快地喝了一口酸梅汤,缓过来了才道:“因为这一段实在是太急促、太紧张了!明明只是追击而已,多少小说里都写过。那些的场面还比你这个大得多呢,动辄是两军之间的追击,再少也有十几人。追击的空间更是天南海北,小一些的也是满城追击...但对比起来,哪一个都不如乔琏先生你这回些的令人激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