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至于说江南人宣传的,这是下一个有望登顶的大家。嗯嗯嗯,那就等到登顶再说吧!
  要知道每年大神小神之下的作者被吹嘘有望封神的也多着呢,结果呢?而大神小神中间,几乎人人都被吹嘘过有可能登顶,到如今能登顶的还不时寥寥数人。
  这样的事情来的多了,大家都麻木了。
  特别是对于宋志平这样站在高处的来说,向下俯视,值得关注的就更少了,决计不会随便听报纸吹嘘两句就有什么影响。
  倒是许文华的看重、丁一新的抬高,这些种种让宋志平来了兴趣。于是找齐了‘乔琏’的小说,开始阅读起来。
  宋志平看一个作者的小说习惯从早期作品开始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弄清楚这个作者的成长脉络、风格演变,了解会更深刻一些。
  说实在的,抱着这样的习惯先读了《海上归来记》,他还以为自己拿错书了——他以为这不是第一部书,作为第一部书,这小说实在是太成熟了!
  宋志平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天赋这种东西,有的作者就是一本封神的。但是有些东西并不是天赋能够赋予的,那些一本成神的作者,成名作往往灵气四溢,但说到小说的文笔、架构等问题,依旧没办法掩盖生涩。这些东西需要经过训练,然后才能一点一滴获得。这个过程有长有短,但肯定有这个过程。
  《海上归来记》成熟地可怕!让他记忆犹新的就是作者对剧情节奏的把握,这一点许多四五十岁的老作者也拍马不及...简直就像是两个时代的作品。这种节奏成熟度上的对比,《海上归来记》和别的小说,就如同现在的小说和四十年前的小说,强的太多了。
  可要是说这不是人家的第一部作品,这也不可能。他已经知道人家是个多年轻的小姑娘了,若是在此之前还用别的笔名写过小说...她怕是打娘胎起就开始写小说了罢!
  读乔琏的作品,《海上归来记》只不过是个开胃小菜而已。四十回文字,中长篇小说,这算什么!后面还有鸿篇巨著的《宦海》,分了上下两部,无论是《文魁》还是《权柄》全都是让人拍案叫绝的好作品。
  特别是《权柄》,能够感觉到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几部巨大,才气越来越压制不住了!
  读完《宦海》之后还有《神仙书》——他当时读的时候《江湖》还没有出来。再加上断断续续短篇连载的《药庐琐记》,几乎每一部小说都让宋志平击节称赞。
  对方出道并不久,但得益于对方那可怕的速度,作品并不少,而且每一部作品都十分优秀!
   
 
第273章
  宋志平如今正追看着江南一大帮作者的连载,也算是了解业内最新动态吧。其中就包括许文华的《金钗记》,连翘的《江湖》...再看看这两年以京城为中心的北方小说业,只能叹气!
  相比起人家的花团锦簇,这边差了不少!虽然只是个苗头而已,说不定就是周期性的,等到明年就会有大量的好作品涌现出来。但这种事怎么说得准,宋志平始终是忧心的。
  追看小说之余,他也会注意那边的同行搞什么幺蛾子。这次的‘秋爽会’牌面弄得很大,他也听说了。旁人只看到这一举捧了不少女旦出来,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小说作者和小说的影响力。
  本来是想看看这秋爽会是怎么办的,却不想看到了很多八卦新闻,其中许文华和连翘作为两个明星人物出场率颇高。看的多了,即便是身处京城的宋志平都开始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了。
  许文华这人...是这么容易相处的吗?
  宋志平已经知道‘乔琏’的才华了,只要性格不坏,许文华高看她一眼,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从江南同行的评价来说,这确实是一位奇女子——宋志平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甚至觉得如果报纸上没有夸张过头,他也会格外高看这位‘乔琏先生’。
  但是这种高看是有限度的,对同行的欣赏是一回事,在这个人面前好说话到这地步,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这个时候能见到许文华,宋志平还真想问他——怎么了,小老弟...你是这么好搞定的吗?那当年被你怼的那些前辈,包括我在内,都是假的吗?
  见宋志平为这个事情百思不得其解,旁边有个作者看不下去了。便道:“这有什么好吃惊的?报纸上就知道了,这位乔琏先生文采斐然,脑子也好,再加上是位美人,行内捧着不是很寻常?”
  “不可能!”宋志平断然道:“许文华和丁一新都不是那样的人!特别是许文华,他那个人眼高于顶,从来没有因为是女子就放低眼光的。”
  之前说话的那人慢吞吞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若是人家根本不是用看同行的眼光呢?人家可是郎才女貌正当年的青年男女,他‘西湖客’就算再是天上来的神仙,那也有下凡的时候哇!”
  宋志平怔了怔,过后自己扶额大笑道:“是是是,是我魔怔了。遇到许文华的事情就忘记了,明明有这样明摆着的可能。不过若真是如此,我倒是更好奇了。说实在的,我大约知道许文华其人眼光高到什么地步...那位乔琏先生恐怕真是奇女子,要是有机会,一定要结识一番!”
  宋志平这里只不过是随便说说,他也知道这件事恐怕很难。这年头可不是现代,做个高铁飞机的,几个小时就能跨越南北。从南到北,最快地是走水路,而且要坐海船!大运河到底是人工开凿的,水流平缓,再加上要过钞关之类,其实并不比陆路快多少。相比陆路,优势在于消耗的畜力节省了下来,也比较平稳舒适。
  相比之下海路就快的多了,然而饶是如此,也是太慢了。这个时候的人,若不是有确实的需要,譬如说商人做生意、官员调任之类的,很少有人到处乱跑。
  宋志平两三年前去过一次江南,指望这两年又去一次,到底没那个可能。他可是已经登顶的作者了,哪有那个时间到处瞎跑,事情多着呢!就是他想跑,那些利益系在他身上的人也会拦着他。
  至于指望人家小姑娘上京城,这也不太可能。人家一个女子,除非是成亲了跟着丈夫,不然实在是没有理由跑一趟京城的。
  虽然宋志平见连翘很艰难,有的人却容易很多...譬如这个秋天,秋爽会之后和连翘面基德笔友‘沈金玉’!
  沈金玉夏末初秋的时候从南边广州那边回了苏州,到再次出门之前想要和连翘见一面。说实在的,沈金玉,应该说沈钰,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想过和连翘见面的。他自己很清楚自己是仰慕‘乔琏’的才华、人品,真心爱和对方交流。见面不见面什么的,这反而是小事。
  甚至他觉得不见面比较好!
  没有见面的时候双方都对对方很满意,但见了面还会是如此吗?这恐怕就不清楚了。既然是这样,何必还要多此一举呢!
  但是人就是这样,总是会变化的。随着思想上的交流越来越深,沈钰也会思索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现实生活中真的像信中那样吗?还有交流的问题。用信纸交流总是差了一点什么,不够方便,比不上面对面交流碰撞出的火花!
  他想见一见一直以来只用信件交流的乔琏先生【真香定律.jpg
  寄去广州那边带来的特产的时候,沈钰相当忐忑地提出了要见面的要求。之后的回信并不像往常一样快,等到‘秋爽会’之后沈钰才接到了回信,约定了忙完秋爽会可以见一面,地点就定在她家中。
  拜《我们先生的花厅》这篇文章所赐,连翘家的花厅也算是远近闻名了。她若是待客,选在别处都不如选在自家的花厅显得有诚意。
  连翘是比较坦然的,大概是因为她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只是面基而已。虽然也会有一些紧张的情绪,但也就是那样。相比之下,提出见面的沈钰反而紧张的多!事实上说是紧张还是说轻了,就算说是焦虑也不为过了。
  “六爷回来了!六爷,秋爽会好看不好看啊!”
  沈钰从外头回来,有一干胆子大、平常见沈钰好说话的小厮都笑着围了上来,给他牵马的牵马,拿东西的拿东西。为什么这么殷勤,奉承嫡出少爷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沈家上下谁不知道沈钰最有钱?
  沈钰‘嗯’了一声,不欲与这些小厮多说,只随手打赏了,就往自己的院子去。
  他其实不爱听戏之类的消遣,这回要去秋爽会不过是听说评判列花榜的是二十六位作者,其中就有‘乔琏’。等到秋爽会前三天他才进一步知道,原来做评判的作者要呆在湖心亭!
  他过去看了一眼,发现若是位置好,坐在船上也能看到湖心亭里的人。
  当即去找票。
  要是换成是一般人,这个时间了想要拿到秋爽会的票,这是绝无可能的。但是换成是苏州沈家嫡系正支的嫡出六少爷,就是不可能也变成是可能了。
  想要一样东西,无非是钱,在古代这个官本位的时代,钱或许不够,那就要加上势力了。恰好,这两样东西沈六爷都有,所以位置最好的票到手的轻轻松松。
  说实在的,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这么怂。第一天,在金鸡湖外围转了一圈,然后他灰溜溜地回来了。还怕回家太早让人觉得奇怪,找了一家客栈对付了一晚,天亮了才家去。
  第二天他倒是上船了,只可惜一晚上不敢朝湖心亭那边张望。等到一晚上过去了,舞台上的女旦演了什么,他也是一概不知。
  等到第三晚他终于往湖心亭那边张望了——为了看清楚舞台,有一些有钱人还带着‘千里镜’。沈钰当然也有,而且他的还是最新的双筒的,看的更清楚。然而向湖心亭张望的时候他不敢拿出千里镜来,凭一双肉眼去看,湖心亭里人很多,坐在当中的根本看不清楚!
  他也不知道哪一个是‘乔琏’!!
  中间歇息一天,终于等到最后一日了,这一回沈钰手上攥着千里镜抬手放手好几下,到底没能下定决心。直到舞台上的司仪说到让‘乔琏先生’点评,沈钰想也没想,行动快过了脑子,一下将手举了起来,架着千里镜就往湖心亭看去。
  “小姐哭甚呐!”
  “正是秋日,我正悲秋来着,小姐却伤春了!”
  ......
  “六爷,林家的小爷下了帖子,说是后日请六爷吃酒,也算是提前为六爷饯行了。”院里的小厮一件沈钰回来,立刻上前禀告。
  沈钰本来正在抬腿往卧室去的,听了这句皱了皱眉:“你让人去告个信,那一日我有要紧的事情办!改日再约!”
  沈钰确实很快又要出门了,他还得赶在冬日腊月过年之前跑个商路呢!
  小厮不多说话了,虽然打理沈钰外头交际的他根本不知道少爷什么时候后日有事了,但这种事主人家不说,就不必问,这是基本的常识。
  等到了后日,沈钰似平常差不多的时辰起床洗漱,但常年伺候的小厮丫鬟哪里看不出来——眼睛里有红色的血丝,眼睛下头也是青黑色的,显然昨晚没有睡好!
  在这上头睡在外间守夜的丫头最有发言权,早上在院子里就说的清清楚楚了。
  “昨晚六爷一直翻身来着,好似一整夜未睡。你们都小心一些,虽说六爷和善,也别在这个时候触了眉头!”
  一个院子里的仆人,有的时候彼此是竞争关系,有的时候又是互相帮助的关系。主子要是心情不好,满院子一个人都跑不掉,所以这个时候都会大方地分享情报。
  不过沈钰显然没有下人担心的‘发火’,实际上他简直太好说话了,简直比平常还要好说话...或者说整个人处在万事不上心的状态。
  直到外头跑进来一个小厮:“六爷,车备好了,您说今日要用车出门的,所以马车引到了大门外!”
  他这才如梦初醒:“对,用车!”
  等到坐上车了,家中车夫问道:“六爷,往哪里走?”
  沈钰又手忙脚乱地去翻信件,将‘乔琏’家的地址一字一顿地念出来。好像那个能够过目不忘的天才是假的一样,看过那么多次的地址竟然还不记得!
  “好嘞,少爷坐好,不消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
 
 
第274章
  “曾志高,你娘来抓你了,还不快跑!”长洲县下面的清水镇,一处极普通的民宅前头,几个十来岁的小子不知道从哪里弄来几个鸟蛋,正烧了吃。远处来了一个差不多大的孩子,还没有近前就嚷嚷开了。
  这时候正是上学的时间,这群半大小子在这里,一定是逃学了!这种事情除非不让家长知道,一旦知道了那就有的好看了!
  被叫做曾志高的孩子站了起来,这是一个生的颇为清秀的孩子。只不过烧鸟蛋弄的脸上黑乎乎的,原本的聪明清秀就不见多少了。本来是抢鸟蛋吃的,这时候也不争抢了,转身就跑。
  但是说话声音没落,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就出现了。这妇女本身生的并不坏,只是似乎日夜忧愁的关系,早早地生出极深的皱纹,鬓发也浅浅的白了一些,眉目粗糙。此时妇女操着粗哑的嗓音道:“曾志高,你给我站住!”
  名叫曾志高的小男孩儿哪里会停留,脚底抹油一样只知道闷头跑。只不过到底是十来岁的小孩子,当娘的想要抓人,最后总能抓到的。
  妇女气不过,拧着孩子的耳朵就往家里去。门口折了竹扫帚的一根细竹枝,一下一下地打在孩子身上。这种细竹枝打人一下一下地疼,但是又打不坏人,常常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首选。
  “正是读书的时候跑出去玩儿,谁教你的坏毛病?”妇人恨声道。大概在家长眼里都是这样的,自己的孩子不学好,那都是别人教坏的。
  小男孩儿脖子一扬,梗着道:“这有什么的,咱们同一个学堂里都这样!我们不过是跟着先生认得几个字,又不是将来要去考状元的——那些字我都认得了,上回我不是还给娘读了信?”
  就如同现代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同一样,古代也是一样。重点学堂老师严格、生源优秀,至于一些小镇或者乡间,原本就是一个不太行的老师教书。学生们呢,也大多没有太多的志向,只想着学几个字,学堂里混到长大就是。
  这样的学堂自然没有太多的规矩,学生们也散漫的很。而且家长们其实也不在意,只当是出几个钱,能教教孩子识字。顺便自己工作的时候有地方能看着这些熊孩子,不叫他们随便乱跑,弄出一些危险来。
  那妇人却是柳眉倒竖,下手更加狠了:“你这孩子,你当你和他们一样吗?你舅舅是文才出了名的。你将来不论是读书上进,还是入你舅舅的行当都很好,是那群野小子能比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