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里,说到连守诚得到香火问题,她很想说连翘也能做。但是在连家人眼里,连翘将来迟早要嫁人的,一旦嫁人就不是连家人了,哪有给连守诚上香的资格!
这样便有些迟疑起来。
连守理老婆乘胜追击,抓住这一点穷追猛打:“嗳!苦命的二哥啊,一辈子辛苦,却没有想到死了连香火也难以为继。二嫂,你说说看,你怎么这么狠心!我知道你想将家中的一切留给连翘侄女儿,毕竟那是你亲生的,所以才不愿意过继。可是你也得替二更想想啊,不能那样自私!”
这样说着,还对连老太太使了个眼色,这个时候连老太太像是从瞌睡中醒过来一样,和颜悦色地道:“老四家的说的没错,老二家的,这件事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这样一来,他们兄弟四个也算是都有香火传承了,我也能安心闭眼了。等到日后到地下见到他们爹,我也算是有了交代!”
这样话赶着话,竟是就要将这件事定下来的样子。甚至颇有兴致地从连翘这一桌叫来一个孙子,道:“这是老四家的老小,今年十三岁,我觉得就不错!”
这也是连家的幺孙,平常最得连老太太喜欢的,什么事都偏爱他。连守理老婆向老太太哭诉家资不丰,几个儿子若是分东西,恐怕将来每人分不到什么。于是请连老太太帮忙,先让小儿子去占住老二家的位置。
连老太太听说是为了小孙子,没有不答应的。
就在其他人保持中立不说话,吴美娘要站起身来强硬拒绝的时候。连翘从亭子外面过来,仿佛不知道亭子里一场大戏一样,满脸笑容道:“祖母和二婶对我娘还有我实在是关心,只不过这过继的事情恐怕不行呢!”
第370章
“大人的事儿,侄女儿小孩子家家就别插嘴了!”连守理老婆似乎非常不满连翘突然跳出来。吴美娘也就算了,连翘在她眼里就是一个晚辈,还是女孩子,什么事情直接听长辈的安排就是了,哪里有她说话的份儿!
老太太这时候也开口道:“是这个道理...你小时候在南边长大,那边的人松散。只不过你如今来了京城,就应该好生守礼才是。我们自家说话也就算了,要是在外,岂不是让人笑话我们连家?”
连翘听到这话都快笑死了...连家算什么?根子上就是山东一小县城的人家而已,当年能穷的吃不上饭,最后卖儿卖女,这就知道不是什么上流社会的人了。这样的人家,这才来京城几年啊,就将礼仪之类天天挂在嘴边了。
连翘一眼扫过去,一眼全是伯母姑姑——叔伯们不耐烦看这边的小戏,在前院单开了一席酒。
露出一个微妙的笑意:“四婶婶和祖母这回可冤枉我了,之所以过来说话,正是因为这件事和我关系大的很呢!”
“我娘之所以不愿意说过继的事情,其实是有原因的!原本打算这次回苏州之后就给我坐产招夫,这样一来我爹的香火也不至于断绝。既然有这样的打算,过继之类的就显得多余了。”连翘不动声色地说着。
连翘这话弄的吴美娘都略微怔了一下,她可从来没有打算招个上门女婿!只不过连翘既然这样说了,她也不可能拆她的台。也幸亏其他人此时更是愣住,不然肯定会发现吴美娘在刚刚一瞬间的不自然。
其他人,原本老神在在的老太太都绷不住了,原本半闭着的眼睛忽然睁开了。至于连守理的老婆,更是有一种方寸大乱的感觉,慌乱道:“怎么有这样的事儿,之前并没有听你娘说过啊!”
连翘缓缓笑着道:“这件事原本就不适合到处宣扬,我娘难道见人就说要招赘...那到底不太体面。”
这句话说的合情合理,没问题啊!顺便等于是将一直拒绝连家小姑的提亲解释了——这可是招赘!一般来入赘的都是家庭情况特别差的那种人,一般的人但凡是有点办法,也不会入赘。挑个普通年轻人也就是了,怎么可能招自家外甥。
老太太盯着连翘,目光中有一些探究和怀疑:“你说的可是真的?”
连翘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自然是真的,母亲都与我商量好久了!”
其实是不是真的又有什么要紧?此时同桌的女人们,脑子清楚的都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只要连翘咬死了确实有这样一回事儿,吴美娘又不会拆穿她,那么假的也成为真的了。
吴美娘也是这个时候反应过来的——确实,只要应付过去这边就好了,等到回了苏州,这边很有可能根本不会见面了,更不要说管束自家这边。既然是这样,这个时候说自家准备回苏州招赘就是一个很好的挡箭牌了。
本来还打算如果对方还要逼迫下去,她这边就直接闹翻,然后连夜回苏州呢——她是真的这么想!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远离家乡的京城,本来就没有安全感,还要被别人逼迫,心里多少害怕会发生什么不能控制的事情。
虽说大伯看起来是个靠谱的人,可是这种事情谁又说的准!一头站着的弟媳和侄女儿,一头站着弟弟弟媳、老母亲,但凡有一丁点儿的偏颇,母女二人就容易陷入到身不由己的境地。
实际上如果不是连翘如今出息了,吴美娘很可能不管怎么样,先回老家再说!
连翘是坐着沈家的船来的,沈家的少爷还在京津地区打理生意,偶尔会写信过来。另外,连翘和京城的报馆书社联系,已经有了一大批可以求助的人了。真有什么万一,也是不用怕的。
连老太太不言语,连守理的老婆却忍不住了,道:“二嫂这件事做的可不好!侄女儿小人儿不晓得事,二嫂能不知道?那等入赘的能靠的住?到底是外来的人呢!再者说了,连翘侄女儿这样好的人才,本能嫁个最好的郎君,结果为了招赘就得低就,这不是太可惜了?”
吴美娘很快进入状态,镇定道:“这个事情实在是没办法说,若是有办法我又何必做这个想头?正如弟妹之前说的,我哪能那样自私,连翘又哪能那样自私!那是她爹...这也算是抱父母生养之恩,应该的。”
连守理老婆急了,连忙道:“二嫂哪里是没有办法了,之前不是说过了,过继我家老小。这是嫡亲的侄子,和儿子也没有什么差别了,不比一个外头来的赘婿靠得住?”
这话说出来其实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赘婿靠不住,但是在普通老百姓的意识中,过继的儿子才是更加靠不住的!至少赘婿是个外来的,真有什么不对,周围的亲戚朋友都说的上话,礼法也是站在自家这边的。
过继的儿子就不同了,自家的宗亲朋友,往往也是对方的宗亲朋友。真有什么龃龉,其他人恐怕大多数都会选择保持中立。到时候自家孤立无援,其实就是由着继子这个顶梁柱来折腾了。
虽然大家都会说,族里过继来的孩子也是血脉,多少是个慰藉。但是真实情况是什么,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一者,就算是有血脉亲缘,又和这家的妇女有什么关系?就如同吴美娘,连家和她有亲缘的也只有女儿连翘而已!二者,就算有亲缘,那又如何?论理这个继子和连翘是有亲缘的,可是真能指望他吗?
不能的,说到底,那种一家人彼此没有私心,完全按照宗族礼法那一套运行,上下井然有序什么的,那就是奢望!人人都有私心,那些想象中很美的东西,落到实处早就已经不是最开始设计者规划的样子了。
连翘本来还打算和连家人虚与委蛇一番,不是因为她自己犯贱,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想到吴美娘,想到早死的连守诚,她如今用的是连翘的身份,一些连翘的责任也就应该担当起来了。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实在懒得听这些虚伪至极的话,站起来冷笑道:“四婶婶说的这些话是个什么意思?天底下谁不知道赘婿靠不住!本来就没有指望他们靠得住,真正被拿来做倚靠的是儿女!我是我父母亲的骨血,自然事事为他们打算!有我就够了。”
说到这里,连翘顿了顿:“难道我靠不住?”
连守理老婆可不能说这样的话,只得尴尬道:“你这孩子说话就是太急躁,婶婶哪里是这个意思,只是想说一个女儿家顶立门户不容易,再者说了让你堂弟过继你家不是更好么!”
“哪里更好了?”连翘却不放松,进逼道:“恕侄女儿不懂礼仪,说句不好听的话,婶婶这话说出来在骗谁?过继来的孩子靠得住...这话不说出了这个门去问外头的人家,就说问问婶婶自己。既然婶婶觉得过继来的孩子一样靠得住,那干脆和大伯,和三叔家换着孩子养好了,您说这怎样?”
“这当然是不成的,亲疏有别——”
这话没说完,连翘便打断道:“我还以为四婶婶没有自知之明呢,原来是有的...是啊,亲疏有别,谁是亲谁是疏要弄清楚呢!”
这个时候连老太太忽然皱着眉头:“老大家的,哎哎哎!”
见连老太太捂着头叫唤起来,本来装木头人的连大太太连忙站了起来——虽然吴美娘是她几个妯娌中最喜欢的,但是两人也实说不上什么交情。方才的事情她不置一词,正是不想为了吴美娘和连翘又让老太太‘作妖’。
是的,作妖。
老太太其实说不上坏,在连守信的记忆里那也是个极好的慈母。只是多年不见,有些东西已经变化了,她现在最偏心的正是一直留在身边的连守理。为了这偏心,偶尔就会做出一些让人无话可说的事情。
就比如说上次,想要让连守信为长子成亲出钱。这个出钱就不是一点儿喜钱,或者凑个份子的意思,而是要将整个成亲的费用一股脑承包下来。更过分的是,这个成亲的规格,她还不满意那种小门小户的,非得给连守理长子寻一个超过自家门第的媳妇。
这样的媳妇要娶进门,先不说做得到做不到,就算做得到,那也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开支!
连守信和连大太太从魏国公府里蹭了一些好处,再加上借已经是良籍的儿子的名义进行经营。夫妻二人都是精明的,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家业——只等夫妻两个脱身出来,放了良籍,那也和外头富裕的老爷太太一样。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算不上那种特别有钱的富贵人家,开口就是这样的事儿,连守信首先就是拒绝.
或许一个还能负担,但是不能开这个头!有了这样的事儿,后头连守理这一房其他的男孩子成亲怎么说?会不会要循这个例子?还有连守忠,同样都是弟弟,眼看着连守理得了这样的好处,他会不会也闹起来?
治家这件事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索性没有这种好事,大家还能和和睦睦地过下去。可要是有了这样的事情,难保没有得到一样好处的人新生怨怼之情。
连守信拒绝了,接下里就是连老太太开始她的表演了。那半个月,连老太太‘病了三四回’,每回都让丫头去找连守信,然而连守信借口魏国公府里事情忙,硬是半个多月没有着家。
“所以才说不是从小在身边养大的就是不亲,有什么用?如今娘老子病了也不过问,只扔在家里让媳妇蹉磨!”
当时这话是偷偷说的,然而连大太太对后宅是何等的掌控力!前面老太太说了这话,后脚就让人禀告给连大太太的心腹了。
说实在话,当时的连大太太是非常生气的——这话说出来实在是太伤人心了!连守信对连家人的付出她看在眼里,如今就只得到了一局‘不是从小在身边养大的就是不亲’。哪怕她是在国公府后院打磨出来的冷硬心肠,也觉得丈夫可怜!
这种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就要‘作妖’并不是只有那一次,也就是那一次事情违反了最根本的原则,才能态度十分坚定地去拒绝。不然连守信这个大孝子往往还是耐不住老母亲的哭诉和‘病情’,最终允了的。
不是不知道这些病情是假的,但人总是会受感情的左右,不是理智的思考能够概括一切的——再者说了,万一,万一‘病情’是真的,那该怎么办?
第371章
如今眼看老太太又作妖起来了,连大太太就算心知绝大可能是装的,也只能连忙起身去照看。
连老太太也算是装病的专业户了,这个时候一叠声地叫头疼,还能有空留出一些余光去看连翘和吴美娘两个。让她心中不爽的是两个人的神色都十分平常!要知道平常使这一招,哪怕是连大太太都要给面子的!
不管相信不相信,至少样子要摆出来。而吴美娘和连翘这对母子竟然满不在乎,这让她心中更加认定了?——似吴美娘这样的儿媳妇,还能指望对二十年都没有见过的婆婆又多大的尊重呢?而连翘,从来没有在她膝下呆过,这时候来京城人已经大了,并没有什么感情!
不比老大讲感情!
然而道理是这个道理,却不代表老太太能因此就想得开了,实际上她心中已经发怒了!认定吴美娘和连翘就是两个白眼狼,决心日后一定要给母女两个好看。
实际上也是这些年好日子过多了,连老太太已经被‘宠坏了’。若是当年她在山东小县城的时候哪里有这样刁钻,那时节只要能吃饱饭就觉得是天底下最好的日子了,哪里会去想着要如何调理儿媳孙女儿!
不管道理不道理的,反正让她不满了,她就要发作出来!
嗯,吴美娘和连翘站在一旁,确实都不像是很关心的样子。似乎是很不孝,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连翘不必提,她根本不是深受礼教影响的古人,虽然也知道要孝顺,可是她的孝顺是有前提——家中慈爱和善的老人才是应该孝顺的。
且不说连老太太在她心里其实不能算是‘祖母’,就说算是亲人吧,这样不慈爱,为了自己偏爱的小孙子就算计自家...对不起,她不是圣母心,真没办法激发出满腔的孝顺。
至于吴美娘,她倒是原装的古代女子。可是指望一个儿媳妇对婆婆又发自内心的大孝,这本就是非常难了,不然也不至于每每出一个就有官方赞扬,甚至记载在《列女传》之类的书籍中,让后世知晓。一般来说,只要做到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谅,体面有礼,这已经是善莫大焉了!
而吴美娘和连老太太甚至连这个条件都没有!她又不是一嫁人就有这位婆婆的,要是那样,她还能因为礼法和习惯等原因培养出尊敬。可是如今呢,她都成亲二十年上下了,老公死了,女儿眼见得要嫁人。这个时候忽然冒出来一个婆婆,让她对她多有孝心,这、这实在是做不到啊!
若说看在连守诚的面子上,他没能尽孝,她帮着尽一份心意,也不是不行,实际上最开始吴美娘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来的京城。然而连老太太这边今日的表现已经伤透吴美娘的心了,她心中有怨怼,哪还能记得那一点儿心意——连老太太演技实在拙劣,吴美娘一眼就看出来了,她定然早就和连守理老婆商量好了!就算登在那里算计她们母女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