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再加上吴美娘自己就是个大夫,虽然擅长的妇人病,但一些医理上的东西是知道的。连老太太的表现...说实在的,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装的...
  这位老太太装病之所以颇有用,除了因为连守信孝顺,也确实有她身体不好的缘故。当初连守信急着说服吴美娘和连翘上京,有一条就是怕连老太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去世了,岂不是遗憾!
  然而在吴美娘看来,自己这位婆婆或许真有些病歪歪的,这是早些年苦日子过多了,身子上头有了亏空。但是这种病歪歪不仅不是要命的样子,反而比较像是要长寿的!
  本来是做寿的好日子,没有想到最后竟闹成这样。不仅后院乱糟糟的,就连前院也惊动了。连守信一面让小厮去请大夫,一面进后院看老娘。
  连翘也懒得去理合不合礼数了,虽不好直接告辞,但是却让府里的人安排了一间厢房,到里头去躲清静去了。
  进了厢房,吴美娘让一起来的春儿去守着门。这才拉着连翘到一边,狠狠用手指头戳了戳她的额头:“你这个不省心的,平常比谁都大胆也就算了,今日也敢出来出头?得罪了这一起子人怎么办?你是姓连的,有些话你说了可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还不如让我这个姓吴的来说!”
  连翘摸了摸额头,然后笑嘻嘻地揽过吴美娘的手臂:“什么姓连的姓吴的,和外面那些人相比,我肯定是站在娘这边的!”
  这话虽然于礼不合,但是却是极暖心的。吴氏一颗心就像被泡在温水里,极是熨烫,有一种女儿没有白养的幸福。
  这样一来严肃的神色就板不住了,带上一丝丝的慈爱。
  连翘又接着道:“再者说了不能转圜又如何呢?我和娘迟早是要回苏州的,到时候天高皇帝远,彼此生活都没有什么交集,更不要说其他了。若是担心于我名声不好,那就更不必了,老家又没有认得这边大伯他们家的,隔着几千里的地,什么名声能传回去?”
  连翘也不是真的莽起来就不管不顾了,实际上她自己肯定是有一些成算了。至少若是得罪了这一大票人,就是为了逞口舌之利,她一般是做不出来的。
  如果这些亲戚是嘉定那边的,那么她肯定会忍耐下来,然后用稍微迂回一些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毕竟人是社会地位,不可能真的对社会评价全都不管不顾——就算她能,吴美娘这个土生土长的古代妇女也不能啊!
  所谓投鼠忌器,这就是了。
  然而这时京城的亲戚,而自己还是会回苏州生活的。在这个时代,南北往来还很不方便,这边发生的事情几乎不可能传到苏州那边去...既然是这样,她当然是怎么出气怎么来了!
  说白了,她在古代生活比在现代生活要小心许多,这并不是她抖m,非得过上不舒服的日子,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一旦有机会顺着自己的心意,按照自己的观念处理各种事情,她根本不会犹豫!
  她看不上那些说不上很合理的礼法制度,之所以遵守,只是不想承受违反了之后的后果。而现在,违反规矩之后没有了惩罚,她当然就放飞自我了。
  吴美娘听连翘说出这样‘大胆’的话,首先是瞪了她一眼:“你怎么什么都敢说?”
  似乎是很不赞同的样子,然而心里恰恰相反,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连翘这样桀骜不驯的样子让她担忧,她怕女儿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不管不顾的性子了!这种性格在家还好,将来可是要吃苦头的!现在听她这样说,知道她其实是有成算的,是考虑清楚了后果之后的行动,总算没有了这种担忧。
  母女两个在这里说一些话,有说到连家这件事如何了的。其中一条就是商量要不要提前回江南——到底没有。之前怼人是很爽,吴美娘也没有想起自己要替丈夫尽一份心。现在平静下来来,这个念头又重新回来了。
  其实这个时候就连‘尽一份心’也不再重要了,吴美娘更像是想对亡夫有个交代——这不是出于感情方面的因素,更多是因为一种仪式。
  另外连翘也不太想走...她才和文曲书社还有京津报馆签订了《丁香传》的文契,虽然不是不能赶工,用最快的速度将《丁香传》写出来,然后回苏州。但是那样的日子太辛苦了,如果能悠哉游哉地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母女二人这边说得上风平浪静,连家其他人那边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此时上下为了连老太太的‘病’忙进忙出,等到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了。连守信才能问连大太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好好的做寿又弄的老太太心不顺了。
  从大夫那里得到诊断他就知道了,老母亲这一‘病’也不是真的病,多半是装的而已。
  连大太太一边洗手,一边将午间看戏时候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她虽然不敢在连守信面前‘抹黑’他那位老母亲以及其他兄弟姐妹,但是实话实说她还是能做到的。完了之后才道:“说起来连翘侄女儿还是太过了,好歹那是对着婶婶、祖母呢——不过也正常,她与婆母还有弟妹她们虽然有名义,却没有情分么。倒是四弟妹看不清这一点,将人做傻子一样看了。”
  她还是没有直接给连老太太上眼药,怕连守信不喜。
  连守信本来只是听她说,说完之后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沉思之色。忽然,砰地拍了一下桌子:“母亲和四弟妹糊涂啊!”
  还想说什么,然而他到底不忍说自家人什么,只是对连大太太道:“我是个男子也不好出面,日后你多和二弟妹还有侄女儿说话,多安慰安慰她们。若是母亲和弟妹、妹妹她们有什么为难她们的,你帮着一些。”
  连守信是能在国公府里混出来的人,其中固然有运气的原因,但不可否认,他已经练成了一个人精了。等闲的人物和事情,没有他看不透的。
  今日这件事他会看不出来老太太和老四一家的谋划?会看不出来吴美娘和连翘吃了算计,可能被人夺了家产?这些一切都在他眼睛里。
  然而越是明白这些,他心里就越是悲凉——他为什么那样执着于家庭完满?实际上家里比较小的孩子,譬如连守理,譬如连家小姑,他们出生的时候连守信已经不在家了。之所以要将所有人团聚起来,是因为他渴盼着儿时家庭的温暖,无比厌烦如今的勾心斗角、你我算计。
  然而如今的一切告诉他,就算聚齐了所有的家人,一切也和曾经不同了...即使他们现在已经不愁吃穿,过上了曾经不敢想象的日子。
  而另一头,聚在一起说话的连家小姑和连守忠媳妇就不会有这种‘念头’了。她们二人在一起就是为了吐槽连守理媳妇——连守理家借着老太太的偏心眼儿不知道多捞了多少好处,这两人早就看不顺眼了。
  “之前从没见四嫂吱过声,可见是会咬人的狗不叫呢!放着这样的谋划在这里!”连家小姑颇有些愤愤不平。
  连守忠媳妇磕着瓜子,呵呵笑道:“她再有谋划又如何?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算是看明白了,我们这位二嫂和侄女儿可不简单呐!四弟妹若是打定主意不放弃,日后就有的是好戏看了!”
 
 
第372章
  连家的事情闹心,不过连翘也没有在这件事上放太多的心思,本来她就对这类事情不感兴趣。她现在绝大多数注意力都在自己即将开始连载的小说《丁香传》上,哪里有时间去想别的在她心里‘不重要的事’呢。
  《丁香传》在京津报馆《玉衡报》的连载是很有仪式感的,毕竟连翘也不是路边不知名的小作者,无论是出于利益最大化,还是出于对她的尊重,在小说开始连载之前,确实非常扎实地经历了一遭高密度大推送。
  连翘又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京津报馆想要宣传她也不愁没有素材。于是在宣传机器开动起来之后,迅速地攻占了大街小巷,无数读者的眼球——京津报馆不是在单打独斗,京津报馆的竞争对手们不会帮助它,但并不是所有同行都是竞争对手。
  一些小报,他们和京津报馆的体量实在是差太远了,说不上竞争对手,反而是依附于京津报馆,形成一个松散的联盟...实际上报业内部山头林立,这种松散的联盟很多。而且这不是京城报业的特殊现象,实际上苏州也是这样的。
  另外还有一些体量比较大的报馆,或许与京津报馆形成了互相威胁的态势,但是由于还有其他得到敌人,所以并没有直接冲突起来。反而是结成了攻守同盟,成为类似‘合作伙伴’的关系。
  总之这些报馆在京津报馆打过招呼之后都会留出一些资源帮助宣传乔琏,宣传她的新小说。
  另外,不只是京津报馆,还有文曲书社呢!文曲书社的真正实力要等单行本发售的时候才能看出来,这个时候拼宣传能力实际上拼不过做报业的京津报馆。然而即便是如此,其实力也不容小觑!调动资源开始推‘乔琏’和她的新小说《丁香传》之后,和京津报馆互相补充,争取覆盖最大范围的读者群。
  此时不管是不是连翘的读者,甚至之前知不知道‘乔琏’这个名字,也应该模模糊糊知道有一个笔名‘乔琏’的南边大作者北上,将在《玉衡报》上连载她的新小说《丁香传》。
  可别小看这样一个小小的信息,为了让这个信息被尽可能多的人知道并且牢记,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后面奔走,最终才达成了这个效果!
  而就在注意力、兴趣都达到最顶端的时候,《丁香传》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个时候的期待或许比不上京城本地的大神们,但以一个外地作者来说,这已经是前无先例的声势了。
  不过说实在的,《丁香传》一开始并没有让人那么满意。倒不是说小说不好,实际上《丁香传》的技法成熟圆融,在连翘的所有小说里也是水平高的了...虽然她的小说水平在当世来看都挺高的,
  这样的特质让小说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可以非常顺利流畅地读下去,以至于读者不知不觉就能读完。
  这是优秀的象征,但仅仅只是这样的话,那么在连翘的所有小说里就显得‘平庸’了。要知道连翘的小说除了足够成熟细腻之外,往往能有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新奇点。因为有这个新奇点的存在,小说一开始就会让人觉得不凡。
  譬如《海上归来记》的复仇,《宦海》的科举,《神仙书》的修真世界,《江湖》的下九流世界、草莽江湖,以及最新的《鸳鸯蝴蝶剑》中十分成熟的江湖体系。
  与之相比,《丁香传》呢...除非说‘章台’这样一个世界的塑造,以及风尘女子生活前所未有的细致描画,这也算的话,不然最开始的时候确实缺乏这种亮点。
  实际上‘章台’等等应该算的,只是这种事情说起来还是有些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比《江湖》中涉及的下九流江湖还要让人难以启齿。所以直接的后果就是,颇为保守的古人对此非常有兴趣,但是在日常生活不好意思说。
  但是愿意开口去讨论去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只是会让读者以及读者的朋友越来越喜欢这部小说,也会让社会上其他人产生一种这小说很火的感觉,然后渐渐的,这些人也会成为这部小说的潜在读者,直到有朝一日过渡为真正的读者!
  对于这种情况,虽然在接触到连翘新小说的时候京津报馆和文曲书社都已经心里有底了,毕竟小说的开头和题材确实不算惊艳,至少没有连翘小说作品一惯的惊艳。但是当事情真正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失望......
  实际上《玉衡报》报纸在登上《丁香传》第一回连载的那一期之后,销量略有上升,之后就处在了一个涨不上去的瓶颈期——这个时候不只是京津报馆觉得这一次到此为止了,就连还没有鼓捣出《丁香传》第一册单行本的文曲书社也觉得事情没有太多搞头了!
  没错,《丁香传》应该还是能成为一部非常畅销的作品,可是梦想的曾经连翘的小说的成就,估计是不可能了。
  然而正当大家收拾收拾原本的野心,准备回归务实道路的时候,忽然觉得事情不太对了......
  其实古怪在一开始就存在了,一般来说,类似连翘这种知名小说作者出小说,在小说第一回都会达到一个销量的小高峰。就像卡司大、原著改编、制作团队厉害的影视作品出来的时候,没有人见过他们,可每个人都想见到他们。
  于是这类作品的首日票房或者首日收视都会很好看。
  连翘就算在京城不那么显眼,但那么多的推送宣传下来,将读者的兴趣吸引了过来,效果应该是一样的。
  实际上也没错,《玉衡报》这日的销量走势比平常好看!虽然提升不是很多,但考虑到《玉衡报》本身已经是一份非常成熟而且发行量碰到了日报天花板的报纸,少少的发行量提升也是相当振奋的事情!
  而之后呢,如果这部小说能够爆,发行量应该是略微下降,然后又稳步提升。至于提升的幅度,这要看小说火爆的程度。有的时候一部现象级的小说是非常可怕的,所有的常识、记录...在其面前通通会被轻而易举地绞的粉碎!
  然而这部小说在第三天第四天并没有下降销量——这样看起来应该是这部小说比前者情况更好?但并不是,因为之后报纸发行量并没有上涨的意思,一直保持住了这个数字。
  当时京津报馆的人并没有多想,考虑到小说前面确实没有太多爆点,以及社会议论不热烈,反响的声音也没有什么。只当这种平稳是因为连翘的名气、小说质量不错什么的,至于别的可能,他们没有想过,也想不到。
  事情是从第十二天后,也就是第七回文字开始连载的时候真正开始变得异乎寻常起来的。
  这一天书铺、报童都反应《玉衡报》卖的特别好!特别是书铺还提到之前没有销售出去的前面几期《玉衡报》也被许多涌来的顾客买走。
  这种对销量的反应是下线销售渠道每天都在做的,因为报馆需要根据这些调整每期报纸的印刷张数。不过一般一份成熟的报纸这方面会随便很多,有的时候汇总人员的汇总数字没有到,报馆的人就直接去印刷作坊印报纸去了——报纸已经成熟了,如果不是出现了重大变故,销量其实每天都差不多,那就直接用以前的数字了!
  《玉衡报》当然是成熟的报纸,所以这种统计结果除了前几天《丁香传》刚刚开始连载的时候一直被报馆领导催促,其他时候大家都是不怎么关注的。这一天也是一样,为了省时省事儿,校对室在校对完毕之后就直接送到了印刷作坊,并没有去等统计结果。
  这个错误使得印刷作坊按照之前的印刷量进行印刷...然后就是新一期的《玉衡报》被送上架没多久,大概是中午不到的时候就被卖空了!很多中午、下午来买报纸看的读者都反应没有《玉衡报》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