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她问丁香:“后悔吗?再一次愿不愿意遇见他。”
  “不后悔,怎么会后悔呢?”这个答案并不出乎所料,但丁香的坚定还是让章姨母颇为诧异。
  “这样肯定?”
  “是肯定的,他没有不好的地方,对得住我明明白白的一生!”
  宋志平捏住最新一期的《玉衡报》一读再读,最终叹了一口气。旁边‘六艺居士’白明星不解道:“有什么可叹的,是小说不够好?”
  “当然是好的,我虽然是写世情小说的,并不专写鸳鸯蝴蝶、才子佳人,但是小说好坏还是看得出来的。《丁香传》一出,只看前面十几回,天底下能与之相比的这类小说不超过一掌之数!”宋志平缓缓地道。
  宋志平说起这个话题,其他人当然立刻跟进,立刻就有人道:“如今这已经算是京城的大新闻了吧?这个月正好没有什么重要的小说表现优良,一下子竟然一个江南来的女子独占鳌头了!”
  白明星知道宋志平不太会下别人的面子,所以就代他将他想说的话说了:“这话说的可没有意思...说的好像有什么不错的小说人家就出不了头一样!人家乔琏,真正是南边来的过江猛龙,有没有别人都是要出头的!至于说人家是南边的,人家是女子——原来这也值得说了吗?”
  “若是写的不好的,本地的、又是男子,一样没什么用。若是写的不好的,不论是谁,在行内也得尊重!”白明星好歹也是大神级别的人了,眼光还是有的,最烦一些人自命不凡,自我感觉良好。
  说到底他们这个行业是讲究实力的行业,能力不行,说什么都没理。既然人家已经站在绝大多数人仰视的位置上了,这个时候再去攻击性别或者别的什么...讲真的,有头脑的都只会看不起。
 
 
第376章
  等到人渐渐散了,宋志平和白明星同路——其实是两人都要去拜访同一位前辈,所以才同行的。又因为宴会坐了半天,有些腰酸背痛,便打定主意一路散步过去,反正也很近。
  两人在路上接着聊起乔琏,主要是刚才宴会上一阵白明星怼人很爽,也算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了。但是宴会的气氛也因此尴尬起来了,虽然有人在中间给台阶下,好像是糊弄过去了,实际上不是的。
  今天这场宴会散的这样早,就是证明。
  两个人其实对‘乔琏’都很有兴趣,可是刚才的情况也没有机会再说什么了。这个时候并肩散步,正是聊天的好机会。
  “这几年京城这边也是越来越陈腐了...我现在有些明白你当初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了。”白明星叹了一回。
  宋志平私下里经常对自己几个私交好的同行朋友说起关于京城小说业的担忧——相比起南方,苏州那边、广州那边的开放,甚至是相比益州那边的积极改革,太原那边的风格独特,京城已经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竞争力了。
  特别是在‘守旧’这个问题上,格外突出!
  和苏州、广州这样沿海通商,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相比,这个古老帝国的都城守旧是肯定的。另外,就是和益州等内陆城市相比,守旧也太显眼了——这些城市或许和京城半斤八两,可是京城是什么地方?帝国都城、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坐拥只比苏州稍弱的市场,实际上京城人不少人觉得自家的市场并不输于苏州。
  这样的京城,和那些远不如自己的城市半斤八两,这已经是一种极大的失败了。
  白明星当初虽然对京城小说业的这个问题有一些感觉,但是体会不深。主要是他是专注志怪小说这个题材,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题材类型。这样一来,很多小说业关于小说本身的进步,在他这里就是了解浅薄,甚至根本不了解了。
  而宋志平就不一样了,本就是晋商子弟,如今虽然没有成为生意人,但是家族传统使得他总是很擅长从全局性的、相关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对于京城逐渐全面落后于江南,有一种洞若观火的敏锐。
  或许现在还不明显,但是事情总有一天会进展到京城小说圈子里的人都无法自欺欺人的地步。
  具体的,看下一代新人就知道了。江南一带有潜力,甚至潜力已经转化为实力的新人作者一茬接着一茬。真正优秀的,十八九岁就能崭露头角,获得业内瞩目了。对于他们来说,二十岁之前不能做到出道,那么基本上之后也就不太可能有太大的成就了。
  关于‘出道’,北边和南边的定义是一样的,都是指作者发表了一篇能带来一定人气的中长篇小说。很多人浑浑噩噩半辈子也不能从最底下一层杀上来,而江南地区要求有天资的年轻人早早就做到,不然也就说不上什么人才了。
  小说作者得到上升之路其实很像是考科举,普通人的印象中当然是殿试最为荣耀,过了这一关就是天子门生,等着金殿传胪、人生巅峰了。次之就是会试、乡试、县试一步步递减。
  在普通人眼里,这个是随着级别降低而一步步降低的。
  但在广大读书人内部却不是这样的,他们最看重的是乡试,也就是考举人。
  读书人进学就像是小说作者入行,只要会写字谁都可以,门槛低的令人发指。而考取秀才就需要一些实力了,一辈子老童生,连个秀才都没有捞着的人多着呢!这就好比由入门再到能够通过小说养家糊口的作者,不管他们的成就高低,总之是能够以此为业了。
  所有人以为由小粉红一举跳到神级作者最难,这就好比修道成仙中的度劫,过了这关就是神。但是多少人就是过不了这关,最终只能一生做个凡人。就像考科举,反而是最后一两关难关。
  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科举考试最难,大家最看重的就是乡试。只要考过乡试,那就是举人老爷了,按照科举考试的相关规定,举人至少能够做到名下的天地不纳赋税,而且还有了做官的资格。
  做官先不提,很多进士还轮不上空缺呢!举人做官,要么就是上头有人,要么就是手上有钱,有很多很多的钱,不然是不用想的。
  只说名下土地不收税,这就够让很多人来‘投献’了!再加上一些本地士绅的‘资助’,这辈子至少是富贵无忧。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做到举人就知道确实没有骗人。
  考举人是生死之战,自然要紧,而且从录取率来说也远远比考秀才、考进士来的低。所以很多人考举人时行为举止失常,到了考进士的时候倒是正常很多。
  小说业也是一样的,这一道出道的关口就和考举人仿佛!过了这一关,称得上出道的小说作者,这辈子也就不必忧虑了。
  说起来,老派一些的作者还保持着老一辈的思想。那时候小说业入行的人不多,凡是进来的,只要不太差都能混到出道。所以在老一辈人那里,连出道都不能的人称不上同行......
  听到白明星坦诚这些,宋志平也十分无奈:“这些事情看到的人太少,而少有看到的人又不愿意说——能看到这些的往往都是有些见识的,混的也不错,谁愿意为了出这个头得罪人?”
  说到这里的时候宋志平苦笑了一下:“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不然我也不会只是私底下发发牢骚,应该大声宣扬、四处奔走才是。”
  这确实得罪人,毕竟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家药丸。宋志平是一个很会做人的人,这些人交游广阔,朋友遍天下,四处都能有人情和利益关系。平常为人处世都会注意的,何况这种事。
  白明星知道他这个缺点,但并不觉得有什么,人都是自私的,会这么选无可厚非!只是摇着头道:“你我是知道的,辛苦的很,因为你心底里还是想要京城圈子里越来越好。不然索性没心没肺,也就不必要左右为难了。”
  人都是有偏向的,京城小说业的整体利益离白明星实在是太远了,而现实生活中宋志平是他关系很好的朋友,他当然是站在宋志平的角度说话,替他开脱。
  有这样的安慰,宋志平确实要好一些。两人继续并肩往那位前辈家去,这时候正是下午最悠闲的时候,路上没有行色匆匆的行人,路边的果树轻轻晃动着枝叶,有的小摊子后面,老板低头打着瞌睡。
  就是这个时候,宋志平低低叹了一口气,从袖口里抽出最新一期的《玉衡报》。展开来,最好的位置赫然是《丁香传》的连载。眼睛盯着《丁香传》三个大字,有看向后面稍小的‘乔琏’二字......
  “明星,你知不知,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凡人物,能做出改变很多事情的大事业!只要我愿意,在我们的领域内,没有我不能解决的事情。”
  宋志平这样说,白明星只是很自然接道:“本就是这样的,你如今是什么地位?站在你这个位置上,做事情在容易不过了。更何况看看你当初做的事情,纵横捭阖,甚至摆平了那么多的书社,最后做出了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小说,多少人就是受你激励入行的?”
  “不,不是这样的。”宋志平很自然地否定:“我是想说,有的时候我又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才华、魄力等等都只是普通的样子——我知道有些人又要说我说怪话了,但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了。”
  “和最普通的人相比,我还算是不错的,所以这些人看我就觉得看到了天才,觉得我是惊才绝羡的。但是我在这个行业里,能够看到无数的人来了又去了,才知道这个世界上天才是另一个样子...正像是别人惊叹我可以做到的,我也惊叹着他们可以做到的!”
  “我知道真正的天才究竟可以突破到什么地步...我是说我知道我自己做不到那个。”
  “没有比这件事更令我觉得无望的了...看,明明我是京城圈子里的领头羊,却绝没有那个气魄指出这边的问题所在,只埋头过日子就是了。我在想,若是换成是‘西湖客’‘乔琏’这样的人物,是不是早就敢为人先了?”
  “所以无论是哪一方面,其实我都只是一个普通人。”
  如果是连翘在这里就可以很清楚地指出宋志平的问题所在——这个他人眼中应该自信爆表,代表着小说业最高位置之一的男人,其实普通的可怕。
  他有才华,但是称不上‘神迹’,只是正常人眼中‘优秀’那个级别。他性格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可是要说对比那些各个时代留名的人物,那又是多有不足了。非要说的话,就是没有明星气场,没办法和普通庸人彻底分割开。
  如果他真的是一个普通人,那倒是还好了,因为普通人是会乐安天命的,甚至不会察觉到自己的普通。但是宋志平不是,他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更关键的是,从地位上看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
  所有人的人也都认为他不是一个普通人。
  这种自我认知与外来认知的差异让他经常处于困惑当中,如果没有外来刺激的时候还能勉强维持,可是要是有外来的刺激,那就说不好了。
  可是现在外来刺激产生了,无论是京城圈子隐隐若若的危机,还是从苏州上京的‘乔琏’——她的作品不再是主攻苏州了,而是在自己的地盘天天连载,那种压力是不一样的。
  可以这样说,前者让他对自己小说之外是不是不凡,产生了疑惑。而后者,则冲击了他最后一块领土,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小说的问题上也离这个时代最优秀的那些人有差距。
  当然了,读者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这个,但是他自己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
  “我日日看着那位的小说连载,知道我什么感觉...?”没有任何时候比这时候更明白自己没什么特别的了。
 
 
第377章
  白明星并不很能理解宋志平的感觉,宋志平也没办法解释,只能摇摇头,当自己这番牢骚没说过。转眼之间,原本低落的样子就没有了——他现在看起来完全是精神抖擞,可以随时随地客串成功学讲师的那种人。
  这其实也是宋志平最常见的状态。
  原本聚会的地方离要拜访的前辈家里并不很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决定散步过去的。这么一会儿功夫,两个人不再说话,很快就到地方了。
  门口的小厮认得宋志平和白明星两个,抬眼瞅了瞅,笑着道:“今日也不知道吹的哪阵风,先生们一个接一个地来——宋先生和白先生近日可好?”
  说话的时候打开旁边一扇侧门道:“两位先生随我来吧!”
  两人随着进去,虽说这位前辈家里两人来过好多次了,很熟悉构造,根本不需要这小厮引路。一边向前走着,白明星一边就拿出了一块碎银子,塞给那小厮:“最近余先生身体好不好?上回闹的事情惊动了先生实在是不好意思。对了,今日还有谁来拜访过余先生?”
  小厮收了钱,笑眯眯地一一作答,反正都是无伤大雅的事情,他们这些下人常常要靠这个捞些的。最后才对白明星和宋志平道:“之前还有马先生过来,现在还没有走呢!”
  宋志平与白明星面面相觑,实在惊讶‘马先生’会来...这可是个‘稀客’!
  这府邸主人姓余,是个行里的老前辈了,当年当道的时候也算是大神一流,只是没有登顶过。不过这个时候引得宋志平、白明星等人这样尊敬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当年那些成就,更多是后面的发展。
  这位余前辈出身非同一般!家里有着侯爵爵位,还是开国时候大封功臣的时候落到的。更不错的是这些年也没有没落,并不是那等只是啃老本的家族。
  这位余前辈的父亲是袭爵兄长的嫡亲弟弟,所以也算是正支一脉了,按理说他这样的子弟能从家里获得不少资源。无论是做官还是经商,都是很有出路的。只是他喜欢写小说这一行,便义无反顾地进来了。
  好在不是长子,不用承担继承家业的重担,不然又该是一出大戏了!
  这样的出身,使得他从小说业一线退下来之后依旧可以很轻松地谋到行内大佬的位置——小说这一行里面,贵族没有他内行,而小说圈子里面呢,又没有人比他更有社会地位。
  他如今也是做的风生水起,掌握着好几家中型报馆,还拿着几家书社的干股,其中甚至包括大型书社的。
  然而这些还只是表面的,实际上他还在京师小说业的各个协会当中担当要职,很多影响全行业的事情都会过他的手。
  更重要的是他比较得小说作者们的信任——大概是他曾经做过作者的关系,被作者们视作了‘自己人’,以及他做事情确实比较厚道。因为这个信任,小说作者和协会之间要是有什么上传下达的,都喜欢找他做中间人。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