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西有一些内容能够在古代先贤的作品中找到蛛丝马迹,有些则是闻所未闻的!这总结起来的完整体系,正确与否先不论,但能够建立起一个这样自圆其说、具有说服力的体系,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牛的事情了!
当然了,他们并不认为‘乔琏’一个年轻的姑娘能够构建起一个体系!在他们眼里,‘乔琏’自己可能都处于浑然不觉的状态——也就是说,她自然而然地悟出了这些道理,并且从来没有觉得这些有什么不对。但也正是因为她的浑然不觉,这些东西并没有形成能够放到纸面上的体系。
所谓体系,只是说这一番道理,本身隐隐就有体系。
这就好像那些上古贤人一样,他们在人类蒙昧的洪荒时代已经提出了完整的政治纲领、正确的治国道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是成体系的存在。但是这些贤人心中清楚存在的东西,并没有落在纸面上,只是他们自己隐隐地觉得而已。
真正的成体系,得有后人整理他们的言行,最后才能得到。
所谓‘天才者不自知’,就是这个道理了。
也是因为这个,这些人心中大为惋惜,在他们看来,有连翘这样的天资,她本可以进为一代名臣、贤臣,退为一代宗师,开宗立派。然而,她是个女子,这便一切皆休了!更让人无话可说的是,这些东西最终都变成了一部消遣读物中的内容,散发给市井里完全不懂得这些的人看......
他们倒是不怀疑连翘‘学术造假’,主要是他们很清楚,真的有这样理论水平,没必要给人捉刀。就算是给人捉刀,那也不会是给个小说作者写小说捉刀!
于是,连翘身处苏州,大量地接到从京城乃至两京十三省全国各地来的书信,这些人大多数是官员,最差也得是个士子,总之就是那种关注国家大事,对于政治有着很大兴趣的人。
如果是其他人,恐怕这个时候已经欢喜的不要不要的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人脉网络!只要经营的好了,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对于连翘却只是那么回事儿...她本人无意于,也不可能进入官场,这些人脉有什么用吗?最多就是将来犯事儿了,有足够多可以求人情的。然而如果是这样的话,她现在就有够用的靠山了!
或者,攀附权贵?然而这就更好笑了,所谓攀附权贵,大多数都是内心有所图谋的,或者为了钱、权,又或者为了扬名。而这些对于连翘来说,当然也是好东西,但她对于现在已有的显然非常满足,所以也没有什么吸引力。
所以面对这些送上门来的、金光闪闪的名信,她都一概视之。
首先,这些人基本上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精英分子,所以即便是提出问题,他们也是那种最能够直指核心的那一个。所以,这些信件连翘大多数都会看,这可比一般的读物都要来的有趣!
而其中的回信,这就要看他们来信的内容了。如果连翘觉得‘不过尔尔’,那么就会在简单作答之后,以简洁而不失礼貌的方式写好回信。但如果是连翘觉得相当精彩、值得细谈的人物,她就会写上长信,与对方一来一往地通信。
这其实也是连翘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与这个时代的精英的交流,她学到了曾经的自己没有学到的东西。
说实在的,有了这样高质量的笔友,等于是有了一帮朋友、一帮老师...这段时间她沉迷于写信,除了写稿之外,她的时间几乎都花在这件事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反而轻慢了。
也是因为连翘写信结交纯看对方的学问、性情、积累,觉得合适的就结交,觉得不合适的就礼貌地敬而远之。而交往之后也不会因为笔友的身份而改变态度——对方即便身份地位再高,她也不会卑躬屈膝。同样的,对方即使再是一文不名,她的言语之中也不会有丝毫的俯视。
这样的择友方式,交友原则,显然是时下的一股清流。如果这是一个俗世中人,可能会被一部分人酸,认为假清高、故作姿态、养望邀名什么的。但是,连翘的身份摆在那里,她是一个被这个时代政坛拒绝的女性,本身还只是一个小说作者...对于那些政坛的人来说,她可以说是完全无害的!
而就是这样的身份,保证了连翘永远不可能真正与他们有交集,他们反而能够更安心地和连翘交流!!
不可能产生利益关系的人...才能真正的交心。在这些想的太多的人那里,这确实是颠不破的道理。
一时之间,许多俊杰与连翘写信(很多年纪大的政客官员即便看过连翘的小说了,也会觉得这件事太‘轻浮’了,而不会给连翘写信)。所以到头来信件来到连翘这里,不是年轻士子,就是少壮官员中的改革派!
又因为连翘挑选笔友的时候已经挑拣过了——她当然没有照着权势选人,但除开那些一文不名之辈,剩下的大多也是很多人看好的对象。
这样一来,看连翘整理信件的时候,周莹还忍不住笑道:“你这里竟有这些人的信件?我想起前两天听人说的一个事儿...要是你不写小说了,倒是有个好活计等着你呢!”
其实周莹口中的事情也很简单,只不过是她又被催婚了而已!到了她这个年纪,在古代绝对属于大龄剩女,她的父母也着急!就怕她过了年纪‘贬值’,将来得要在婚姻上低就!
当时家中长辈带来的媒婆给她看手上的未婚男子,一个个自吹自擂,直说自家才有最好的男子!
这时候的媒婆,除了那些主动找上门,直接给另一方提亲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给一个男子找个妻子,又或者给一个女子找个丈夫,其中并没有什么目的性。对象是谁,全看媒婆手上有什么人是看得上的!
一个媒婆就好比是一个婚介所,婚介所内有登记了的男男女女。而一家婚介所要做大做强,最重要的就是登记的男男女女要多,而且最好是其中有那种质量特别高的男男女女。
这么一说就知道了,其实媒婆吃的就是人脉饭!
“她们当时还吹嘘来着,说自己手底下有多少青年才俊——要我说,这满天下的青年才俊竟是能在你这里看到一半了!”周莹这话当然有夸张的嫌疑,但也不算无本而来。
连翘知道她是开玩笑,也不多说话,至于说‘嫁人’这个话题,更是碰都不去碰!相比起其他人,连翘身为现代人更能理解被催婚的痛苦。心灵鸡汤什么的也说不出来,总之周莹提起不经意抱怨这个的时候,她只需要当一个安安静静的听众就够了。
周莹正是察觉到了连翘的体贴,最近越来越爱往连翘这里‘避难’了。往往就是连翘写文稿、读信回信,她在一旁看书...发展到现在,她甚至会带着自己惯用的文具之类,向连翘讨一张书案,然后也工作起来。
连翘对于周莹的这个做法完全没有任何意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她真的是非常同情周莹了。
只不过连翘对此没有话说,许文华却很有意见了!在此之前,常常来连翘这里报道的是他!现在周莹来的这样勤快,他来之后倒显得是个多余的了——周莹是个女子,和他到底不同,平常亲密也就算了。有的时候晚上天迟,遣家人回家说一声,再拿些换洗衣物、日用品,歇息在连翘家也没问题!
而这件事的高峰,在于一日许文华来,当时连翘还没有洗漱,也就没有下楼来。等了一会儿,连翘和周莹分明手挽着手从一个门里出来了!更过分的是两人穿着一色衣裳,好似一家姐妹!
“哈哈哈哈哈!这样看起来你还真是个多余的了啊!”更扎心的是,后来宋文静还这样评价他来着!
第540章
许文华当然不可能大大咧咧地对宋文静直说这件事,他这个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不坦率...事实上,仔细想想,也有一些说不出口——看不顺眼周莹?原因何在?都没法儿说了!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许文华搬出了‘我有一个朋友’系列。对宋文静道:“我有一个朋友,他......”
然而,正如每一个做听众的朋友那样,宋文静也不是傻的,当然知道许文华这边是怎么回事!自动代入自己熟悉的人名,一切就都清楚了。对此,他一点同情心都没有,甚至有点想笑。
“哈哈哈哈哈!这样看起来你还真是个多余的了啊!”他就这样直接地说了出来,应该说宋文静自从于三吴报馆离职,做了《天下女报》的总主编后,性情变得和过去倒是有些不同。
具体来说,好像是写下了什么担子,整个人‘活泼’了不少呢!如果是以前,即便他心里是这样想的,也不会这样直接说出来,更不会用这样调侃的语气。
‘我有一个朋友系列’显然失败了,宋文静直接拆穿之后,许文华干脆破罐子破摔:“对的,我就是看不顺眼周莹,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不不不,我没有我不是...你可别让我想主意!”宋文静这次头摇的比拨浪鼓还快,他最近日子过的已经够忙了,不想再给自己找事做了!
不过,最后离开的时候他还是非常好心地提示了一句:“说起来最近周小姐是为了什么才常常来寻乔琏先生的?我记得是为了躲家中说亲事来着。若是能得一佳婿,想必这件事从根子上就解决了。”
说着宋文静自己都笑了:“这件事何其难啊!能拖到如今,就可见得周小姐并不是个愿意随便将就的。”
这样说着上下打量了一下许文华:“别人也就罢了,你可不是能做媒的人!”
“我怎么就不是了,我认识多少青年才俊?给周莹做媒还不时手到擒来!”许文华虽然从没想过要去做媒人,但被宋文静这样红果果地看不起,不蒸馒头争口气!立刻被激将起来。
然而对此宋文静并没有太多表示,只是露出了一个‘自行体会’的表情,然后摇了摇托:“你可算了吧!你自己的事情都费了老大的劲儿了——你就不是这块材料,且歇着罢!”
许文华气不过,转头去找连翘,连翘此时正在和周莹坐着聊天,两人面前放着两册书卷。许文华走近了看才知道是连翘的小说《李宜主传》第十一卷和第十二卷,也就是这部小说的最后两册单行本。
两个人正在讨论这部小说的事情,周莹似乎有很多感慨,语气都与平常不同:“...李宜主和朱义钧,这两人之间算是夫妻吗?若是算的话,他们之间有夫妻之情吗?”
朱义钧就是《李宜主传》中的皇帝名讳。
连翘对此依旧是表情如常:“他们自然是夫妻,这有什么可疑惑的吗?至亲至疏夫妻,这原本就是这样的啊。至于说夫妻之情,或许有过的吧,曾经有过。只是那太短了,只存在于某一日,李宜主和朱义钧争论图纸的一瞬间,只存在于他们一起散步的某个傍晚。相对于人的一生,那实在是太短了,甚至可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连翘说着说着站起了身:“只要朱义钧是天子,李宜主是贵妃,他们就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夫妻之情。因为他们所处的境地容不下...这是一开始就明明白白的道理。”
在《李宜主传》中,故事还在继续,本来还有点甜的皇帝与女主,已经被之后翻涌上来的苦涩淹没的什么也看不到了。
一切都是这样清楚,他们彼此之间或许还有一点儿感情,但走到后来,就算是再恋爱脑的人也应该知道...亲爱的,那真的不是爱情。
她会替他处理政务,会给他生儿育女,但也仅此而已。他曾经将她当成是自己的伙伴,现在更加需要她了,可是对比就知道了,现在的他完全是在‘使用’她,并且防备着她!
至于说宠爱...皇宫里再次迎来选秀选出的年轻女子,在这样一批女子中间有早早死掉的炮灰,有脑子足够清楚,隐隐站住了位置的聪明人。当然,也有那种一眼就看出能得宠的天之骄女,她们站在那里都好像比别人显眼,正是天子最喜欢的那种类型。
当年的故事仿佛再来一遍,只不过女主变成了要被推倒的那个boss,这倒是让读者有些措手不及了。
但是现在的李宜主早就已经跳出了后宫的小圈圈,她甚至对理会后宫之事没有什么兴趣!对于见识过庭院之外天空有多么广阔的苍鹰,他们又怎么会在意金丝笼子里谁的歌声最讨好主人!
对于后宫,她只需要确定没有人能超过自己的位置,进而影响到天子,最终导致自己失去权力,这就足够了!
只是她不在意的事,自然会有人在意,她没有想到,被接到京城居住的家人会送上自己的侄女儿......
其实不能说是家人送上,其中还有一些天子主动的意思。天子在她的钟粹宫中见过几次进宫探望的李家人,其中就包括这个不断长大的侄女儿。
第一次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八九岁女童,而最近已经是十三四岁豆蔻花开的年纪了。这个时候的女孩子有一种青涩的美丽,还没有成熟,但已经足够吸引人了...至少,吸引住了天子。
大概是面对足够成熟、足够坚毅的女主,已经不自觉有些惧怕了,所以对于这个和她姑姑一样美丽,但可爱、柔软、活泼、娇蛮地多的女孩子,皇帝觉得格外喜欢。有一种夏日时候,迎面而来一层凉风的爽快与甜美。
于是稍加暗示,因为李宜主而富贵的李家就送出了又一个女孩子。在急于攀龙附凤的家族成员眼中,贵妃娘娘虽好,可是谁能肯定将来没有个意外呢?这个时候家里再有一个女孩得宠,这是上了双保险。
对于思想比较老派的家族成员,譬如说李父眼中,这是君命,当然是只有顺从的份。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年轻的李家小姑娘频繁地出入宫禁。其中拿出的借口都是看望自己的姑姑...不明所以的人还真以为贵妃娘娘宠冠后宫,这才能常有家人陪伴。
但稍微消息灵通一点的就会知道,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有的人想要看李宜主的笑话——被侄女儿挖墙脚的滋味儿怎么样?然而这些人可能要失望了,一方面李宜主确实有些恼怒,但更多的是觉得脸上难看,朱义钧竟然没有和自己说这件事,而是直接通知了她娘家。
这是不相信她,认为她会做什么手脚吗?
在这样的恼怒之后,她就不甚在意了。现在的她对于有新人吸引皇帝的眼球并不在意,她只要把握住大方向,不会翻船就可以了。而那个人是不是自己的侄女儿,这又有什么呢?
而真正让李宜主难堪起来的是侄女儿的得意忘形——这个女孩大概以为自己的姑姑做到现在这个地步,也就是一个普通宠妃...好像讨好皇帝之后就轻松做到了。
然后,现在占有皇帝宠爱的是她,所以她可以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了!然而她不知道,之所以整个宫廷都对她避让,一方面是皇帝对她的眷恋,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她有一个贵妃姑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