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金面佛
时间:2019-07-16 10:20:26

  孙泽丝毫不给领导留情面,直接笑出声:“政委,你也太损了吧!你居然拿酒给老毛子。”
  苏联人爱喝酒,情况严重到什么程度?他们可以拆了飞机喝冷冻液,因为里头掺有酒精。
  巴尔戈乔夫颁布禁酒令的时候,苏联人实在没得喝,连古龙水、窗户清洁剂还有沐浴乳这些都喝,结果闹出不少桩人命案。
  政委这招实在是阴险毒辣。
  既然金兰湾基地里头燃料跟食品等物资都严重紧缺,那肯定早就断了酒。
  喝酒是会上瘾的,对酒鬼而言,为了换酒,他什么都能够拿出来。
  政委眼睛一横:“你胡说八道什么呢?大家伙儿这么辛苦,兢兢业业干了这么长时间,我过来慰问一下大家,带两瓶酒怎么了?”
  他转过头来冲李东顺笑,“更何况咱们现在有新同伴呢。欢迎你呀,李东顺同志,欢迎你来南海扎根。”
  他自豪地指着外头,“你看看,我们祖国的广袤天地是多么的美,大海是多么的广阔。这么一片辽阔的天地就等着你们去开发呢。”
  政委的手指头指点江山,然而运气不好,不小心点到了被军舰冲垮了的堤坝。
  他尴尬地笑了笑,旋即板起脸来,一本正经地教育手下:“动作快点啊,早点儿把东西都捞出来。海水的腐蚀性有多强,心里没数吗?都成了废铜烂铁,还有什么用?”
  班长心念一动,故意抬杠:“东西糟蹋成什么样都是他们的,咱们操的哪门子闲心?”
  政委鼻孔里头出气,一声冷哼:“你个小兔崽子还想激老子?好好干活,别整天光会废话。”
  班长胆子大的很,一点儿都不惧怕领导:“那咱们也该谈谈酬劳的事情啊。我们都干了半年的白工了。投进去的人力物力总不能拿钱打水漂吧?”
  政委人往外头走,一边参观初显雏形的岛屿,一边嘴里头念叨:“这事儿是该好好跟他们谈谈了。乖乖,也够惨的。堂堂苏维埃的军人,在外头居然连饭都吃不饱。”
  他感慨一番之后,突然间扭过头看孙泽:“他们现在基地里头留了多少人?”
  “一千多号。”班长抢在孙工前头回答,“我听军舰上的人说的。”
  因为物资紧缺,他们已经开始实行配比制度。每人都定量。
  比方说那位年纪小小的预备役军官,一天只能领到差不多一斤重的面包。
  不要觉得这个数字很多,对于一位在役军人而言,每天消耗的能量都惊人。更何况,除了面包之外,他们并没有相应的食物作为补充。
  “随军家属情况更糟糕。妇女孩子只能领到一半的量。”班长说着都觉得于心不忍。
  有些士兵不忍心家里头人挨饿,将自己的配给也分给他们,结果自己饿得更加厉害。
  政委点点头,眉头轻蹙:“照这样下去的话,搞不好是要出乱子的。”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你让一堆人守着武器却饿肚子,那你不是逼着人家猛虎下山吗?
  政委开始算账,转过头问孙泽:“你们现在每天能产多少油?”
  孙泽脑袋瓜子转得飞快,立刻报出了个数字。
  他现在真觉得海芦笋是个好东西,嫩的时候能吃,老了可以榨油,味道还相当不错。
  “那勉强凑合凑合,应该能够充当一部分。”政委轻描淡写,“都是老朋友,咱们就伸把手吧。一千来号人,了不起咱们勒紧裤腰带,帮忙供养一阵子再说。”
  邹鹏脱口而出:“那可不是个小数目。”
  迎上政委意味深长的目光,他下意识地转头看了眼窗外的军舰跟飞机:“您是说?”
  少年人的心脏扑通扑通直跳,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那个百事可乐换军舰的故事。
  对,那个时候苏联只是缺少外汇而已,都能拿军舰来换可乐,即使那是报废的军舰。
  现在呢?他们国家即将四分五裂,大家连饭都吃不饱。
  邹鹏简直不敢再想下去。
  “我说让你们好好干活!”政委瞪眼,大踏步地朝前头走,“别一个个想七想八的。咱们不是土匪不是强盗,就算做买卖,也是跟人家正正紧紧地做。谁都不许偷偷从上头拿东西。”
  孙泽嗤笑了一声,傻子才自己偷自己。
  毫不意外地,他挨了政委的白眼。
  政委扭过头看李东顺,满脸严肃:“咱们能够换到多少东西就看你们能种出来多少了。我们可没有多余的物资。”
  一股热血从脚底冲到了李东顺的头顶,他整张脸都涨得通红,大声回答:“保证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拿后勤物资补给来换飞机军舰,他这趟南海可真没白来。
  他起码也中出架飞机来!
 
 
第384章 解体后遗症
  苏联人第三次过来换酒的时候, 班长终于忍不住惶恐了。
  他们这么暗通曲款, 美国人难道没反应?
  自己这边可都已经修飞机跑道了呀, 足足多修了两百多米。
  等到讲坠落军舰拖出来之后,这个跑道的长度还要再往前头延伸400多米。
  美国人会没意见?
  他们在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跟苏比克海军基地虽然瘫痪了,可还有三个空军海军的基地在呀。
  苏联人的太平洋舰队日薄西山, 老美就不想趁火打劫?
  孙泽翻白眼:“整个苏联都被他吞下了,他还在乎这三瓜两枣?”
  美国人的军备储存量同样惊人, 否则他怎么动不动撺掇人家打仗, 好卖军火。
  两伊战争的时候, 老美可没少挣钱。
  看班长还是一副反应不过来的模样,孙少恨铁不成钢:“大局观, 我一直强调的大局观。你想想看,分裂以后他们都指望着跟美国人干呢,还不是美国人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比起廉价购买这些武器,美国人更加希望这些苏联分散出来的国家直接将大量武器销毁掉吧。
  邹鹏也有些回不过神来:“那他们为什么不弄到手再卖掉呢?”
  孙泽这回真是恨铁不成钢了, 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你蠢不蠢?你帮你对手卖东西?”
  要说在世界军火市场上最大的卖家是哪位,舍苏联与美国其谁?
  美国人拿着苏联人制造出来的武器出去卖,难不成从中赚差价?人家用的好了自然会找苏联国家直接再买。
  “重要的不是产品,是技术!”孙泽瞪眼, “只要人家有技术在手, 就永远能够生产东西卖出去。”
  班长仍旧担心:“那美国人就干看着不动手?”
  孙泽笑出了声:“在苏联正式解体之前,美国人一定会装成世界上最纯良无辜的人类, 坚决不会跟中国动手的。”
  为这点儿小事跟中国闹不痛快,不是在提醒苏联人星条旗胡萝卜背后的大棒吗?
  “你别忘了, 中苏两国是接壤的。”孙泽又往嘴里头塞了根棒棒糖,漫不经心道,“熬,他们也会把苏联熬死了为止,直到苏联彻底变成一盘散沙。”
  到了那个时候,苏联人及时反应过来,四分五裂的家庭,想要再重新融合为大家族,已经比登天还难了。
  孙泽话音刚落,哨兵就在门口报告,东西已经清点好了。
  年轻的预备役海军礼貌地朝屋子里头的中国军人点点头,神色说不出的怅然。
  看着介乎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清瘦孩子的背影,孙泽都忍不住问了句邹鹏:“他听得懂中国话?”
  早知道这样的话,他也就不当着人家面说了,也挺伤人家孩子心的。
  邹鹏摇摇头:“应该听不懂吧。”
  只是眼下这状况,搁在谁身上都高兴不起来呀。
  孙泽站起身,招呼了句班长:“你拿点儿奶糖过去给他。”
  按照他从小到大哄孩子的经验,基本上没有奶糖搞不定的事情。
  班长赶紧应声,高兴地捧着一匣子奶糖,冲出去找那预备役小海军。
  孙泽气得直骂娘,没见过这么能败家的。
  老子只是客气客气,他竟然把一盒子糖全拿走了!
  邹鹏看着他脸上浮现出的隐约笑容,感觉他心情好像相当不错。
  于是少年鼓起勇气问道:“那我们不用担心美国吗?”
  毕竟还有菲律宾这个小老弟在呀。
  孙泽嗤笑一声,直接在旁边的抽屉里头扒拉两下,翻出一本《世界知识》,然后抬抬下巴,示意邹鹏自己看。
  少年满脸疑惑,目光落在第8页下面的豆腐块文章上,这篇文章是介绍苏比克海军基地的。
  开头第一段就写着:“ 9月16日,菲律宾参议院以12票对11票否决了菲美两国政府最近签署的《菲美友好、合作和安全条约》。此举可能迫使美国被迫关闭其在亚洲最大的军事基地——苏比克海军基地。……”
  邹鹏目瞪口呆,说话声音都颤抖起来:“他们要抛开美国人了?”
  孙泽叹气,一个劲儿地拍少年人的肩膀:“你好歹也是外交世家出来的,脑袋瓜子怎么就这么木呢?菲律宾人其实很讨厌美国人的,一直都想把美国人赶走。明年租期就到期了,他们愿意再续租才怪。”
  邹鹏恍然大悟,难怪当初趁着火山喷发的时候,他们将中业岛抢夺回头之后还允许台湾海巡署派人上去。
  就连南钥岛到手之后,他们也只是修筑了铁皮房,没有做进一步的修整。
  原来文章是落在这儿,在关键节点上,他们不能刺激菲律宾人,最好让菲律宾人自己将美国人赶走。
  “你想想看,南海这么大的地方,离的我们大陆本土又这么远,周边一溜的国家,谁不想靠海吃海?”
  孙泽慢条斯理的吃着棒棒糖,语重心长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里每走一步都得往前头看三步。”
  他直接将杂志丢给了邹鹏,拍拍屁股走人,“好好看看,别人到了岛上就觉得与世隔绝了,人类是社会动物。”
  邹鹏赶紧接住,刚好看到上头有篇文章讲现在的美苏局势。
  苏联解体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为了度过这个艰难的冬天,苏联政府要求美国跟西方社会援助他们140亿美金的食品与药品。
  然而到今天为止,美国只愿意提供3亿多美金的贷款担保。
  邹鹏忍不住焦灼起来,很想找人聊聊。
  然而孙泽并没有给他发挥的机会,而是已经出了房门。
  哨兵过来报告:“李东顺过来了。”
  孙泽点点头,直接带人去隔壁房间说话。
  他开门见山:“地方你也看过了,环境也基本上熟悉了吧。你要是觉得还行,回去就再多招点人过来。”
  光13个人,这么多岛屿,他们实在分.身乏术。
  “关于娱乐设施的问题,目前早上通电视信号不现实,不过可以为每家都准备录像机,定期跟着补给船一块儿送新的录像带过来。”
  孙泽随意翻着手里头的笔记本,将移居过来的新住户提出的问题都一一给了解答方案。
  李东顺赶紧点头应下,试探着问:“大家伙儿还有个问题,咱们能不能种大米草,给鹅当饲料啊?”
  孙泽摇摇头:“这事儿暂且不要动,现在世界上公认大米草是有害入侵生物。咱们住下了就谨慎点,不要让人抓到话柄。”
  最重要的是,大米草必须得人工控制,才不会泛滥成灾。
  可眼下的状况,万一种子随水漂流到哪儿就长到哪儿的话,搞不好会引发生态灾难。
  “红树林也不错。”孙泽强调道,“大米草的事情还得实验成熟了,才能考虑推广。”
  李东顺虽然觉得遗憾,但还是相当配合地答应了。
  其实真比较起来,肯定是大米草做饲料更好。
  他在东海的海水养鹅基地看过,大白鹅相当喜欢吃大米草。
  小老板找人拖来水葫芦混合大米草一起做饲料,连额外买饲料的钱都彻底省了。
  孙泽听了好笑,连连摇头:“她就在这方面脑袋瓜子最灵光。”
  千方百计都想着如何省钱。
  李东顺高兴起来,夸奖了一句林蕊:“小老板聪明着呢,她打算用一枝黄花养鹅,结果好像兔子更喜欢吃。所以她又开了个养兔场,专门剪兔毛卖钱。”
  那么大一片荒山,漫天遍野的全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小老板简直乐疯了,当场就翻起了跟头。
  孙泽忍不住哈哈大笑,亏她想得出来,真是一心钻到了钱眼里头。
  估计在她手上,就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用来挣钱的。
  李东顺觑着孙泽的脸色,试探着提问:“孙工,你有什么东西要我带给小老板不?”
  孙泽脸上的笑停住了,像是在思考什么。
  隔了半天他才摇摇头:“你就跟她说,她想在这儿养珍珠的话,可以。其余的,没什么。”
  李东顺立刻高兴起来,兴致勃勃地跟孙泽打起包票:“我们村里头有人养过珍珠的,不过养的是淡水珍珠。”
  孙泽明显没有他兴致高,只意兴阑珊地打了个呵欠,漫不经心道:“想来就一块儿来吧。这种事情都是赶早不赶晚,以前人家下南洋都是要冒着生命危险。哪有现在的好条件?”
  李东顺连连应声,跟着卸了货的补给船返回基地,然后直接走海路再入江回江州。
  从他走了之后,孙泽就陷入焦灼之中,简直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
  整个工程队的人见到他都要绕道走,生怕不小心踩到了炸.药包。
  饶是孙少在如此温暖湿润的南海上都嘴里头起燎泡,李东顺也没办法立刻带着大队人马飞到他面前。
  孙工嘴里头骂骂咧咧,连着好些天没给大家一个好脸。
  到了12月下旬,整个堤坝终于完全造好,挖泥船往外头抽着水,泡了几个月的军舰终于露出了真颜。
  这么长时间,也就是这件事可以算得上是喜讯。
  班长立刻乐陶陶地跑进屋,招呼孙工出来看。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