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金面佛
时间:2019-07-16 10:20:26

  没想到海面上生长的海芦笋看上去居然如此波澜壮阔,第一时间他都看呆了。
  孙泽指导他如何收割海芦笋的种子,他们就是利用这些种子进行榨油。
  “我告诉你,这些玩意儿的出油量大豆还高。”孙少大有明珠投暗之感,觉得眼前这家伙实在不识宝。
  好在李东顺总还知道察言观色,赶紧陪着笑连声应下,还抖了个小机灵:“这就是咱们的油菜田啊,能看又能吃。”
  孙泽这才痛快起来,勉为其难地点点头:“算是吧。”
  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种下的蔬菜床。
  瞧瞧他的机灵劲儿,人家海上种海带,种紫菜,到他这儿连油菜都种出来了。
  蔬菜已经油盐都不缺了,下一步也就是淀粉类作物要想办法好好开发出来。
  照理说,植物进行的都是光合作用,没理由陆地上的植物可以生产大量淀粉,海里头就不行。
  不能耐受海水,那就想办法找呗,办法总比困难多。
  “报告!”班长一路小跑过来,为难地看着孙泽,“孙工,他们不打了。”
  孙泽冷笑:“打不打关老子屁事,难不成他们不打架,还要我奖励吃果子?”
  班长苦笑:“可是他们都动弹不了。燃料耗尽了。”
  孙泽简直气歪了鼻子:“就这点燃料,他哪儿来的狗胆敢开回俄罗斯去?”
  班长面色古怪,支支吾吾道:“好像是乌克兰人在飞机的燃料上动了手脚。”
  据说早就猜到俄罗斯人不怀好意,想要逃跑,所以扣了他的燃料。
  这还没分家呢,坑起自家兄弟来,一个比一个下手狠。
  孙泽冷笑:“合着他们让咱们搭工搭料,帮忙挖一艘破军舰还不算,还要我们提供原料给他们回家?”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果然得走向海洋,才能见识到人类多么没有下限!
  班长看着火线都点燃的炸.药包状态孙工,索性心一横,直接一股脑儿说完了:“给了燃料他们也走不了。”
  这一场乌龙逃亡事件,不仅毁了飞机的发动装置,军舰的螺旋桨也撞断了。
  现在的情况是,两个大家伙集体趴窝了,苏联人除非自己游回去,否则只能呆在岛上等待救援。
  孙泽直接骂出了声:“做梦!不是有救生艇吗?让他们自己划着救生艇回去!”
  都到这份上了,居然还想赖吃赖喝!
  他手一指邹鹏:“立刻马上把我的话翻译过去,老子不伺候了。”
  邹鹏忐忑不安地看了眼班长,后者微不可察地冲他摇了下脑袋。
  孙工这是在说气话呢,大海上靠着救生艇航行这么远的距离?那简直是在找死。
  “他们不是越南人的主子吗?让越南的渔政船出来救他们呀。”孙泽冷笑,“我倒是要看看,他们是怎么享受主子待遇的。”
  话说完,他直接头一扭,上工程船上去了。
  日他妈祖宗十八代,他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堆起的堤坝,就他妈这样被毁了。
  孙少发狠忙了半天之后,邹鹏忐忑不安地过来招呼人吃饭。
  充当小催巴的李东顺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小心翼翼地跟着进了临时餐厅。
  三十几个金发碧眼的老毛子规规矩矩坐在一边,旁边有佩戴武器的中国海军负责看管。
  眼看孙泽是要发火的样子,班长赶紧陪着笑走过来,战战兢兢地安抚住暴露中的工程师:“孙工,先让他们吃顿热乎的饭吧。”
  他话音刚落,炊事兵就推着大桶过来了,桶盖还没有开,整个餐厅就弥漫着浓郁的方便面香气。
  李东顺明显看到有几个面黄肌瘦的老毛子下意识地咽了口水。
  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心酸,觉得这些长期驻扎海外的老毛子也挺不容易。
  瞧瞧他们的模样,肯定平常伙食状况糟糕。
  否则他们早上出来的,这才中午,怎么就饿成这样了呢?
  孙泽鼻孔里头喷出一股气,直接吃他的大米饭去了。
  方便面这种没营养的东西,完全不符合孙少对于生活的追求。
  然而对于饱受物资短缺困苦的苏联人而言,这却是难得的美食。
  他们倒是规规矩矩的,集体排着队,老老实实从炊事兵手中接过达到的方便面。
  为了招呼这些倒霉的不速之客,班长也算是绞尽脑汁。
  鱿鱼炒海芦笋,上汤海菠菜,凉拌空心菜,其余的鱼虾蟹自是不必说,满满的上了好几大盆。每个人手边还有一罐牛肉罐头。
  为了配合苏联人爱吃酸的口感,袋装的酸白菜也用来做了汤。
  饶是如此,班长依旧不好意思地冲着众人笑:“今天时间太赶来不及,下回我请你们吃海笋饺子啊。这个包饺子可好吃了。”
  孙泽发出一声冷哼:“这日子是不过了?”
  没见过这么败家的。
  邹鹏左右为难,不知道应不应当将这句翻译成俄语。
  最后还是乌克兰舰长先开了口,冒了句生硬的汉语:“我的朋友。”
  接下来邹鹏翻译他的话时,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陷入了棉花堆中,声音也轻飘飘的:“我们有些报废的东西,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回收?”
  天啦!
  他早就听说苏联打阿富汗的时候,不少参战的军人直接将配发的武器运回国进行倒卖,以此牟取私利。
  可没想到,有一天,这种事情居然也发生在自己眼前。
  这些苏联人是要倒卖他们的军火吗?
 
 
第383章 买一非搭俩
  下午3:30, 政委终于姗姗来迟。
  大约是为了安抚众人郁闷的情绪, 他特地带来了一大船后勤补给物资。
  除了常规的桶装矿泉水、米面、方便面、罐头、熏肉、香肠、红肠等等之外, 最新的衣服也第一时间送了过来。
  岛上的人全都出动了,一趟趟地往下面搬运物资。
  列队站在集装箱屋子前头的苏联士兵都惊呆了。
  他们完全想象不能,为什么岛上才这点中国人, 居然需要如此多的补给?
  邹鹏在边上一本正经地强调:“我们干活多,所以吃的也多。”
  政委上前, 热情洋溢地同苏方舰长握手, 表达对他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我亲爱的克拉奇夫同志, 你瞧,大海上总是风云变化莫测, 谁能猜得到会突然间狂风暴雨呢?在外执行巡航总是充满了各种风险。”
  李东顺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眼天,今儿可是风和日丽,难得的好天气。
  这群当兵的说起话来,还真是叫人摸不着头脑。
  政委同志浑然不觉, 只和颜悦色地关心苏联朋友的饮食起居生活保障问题。
  当听说他们现在情况有些困难的时候,政委相当豪爽地打下包票,中国人一向欢迎朋友,朋友来了有美酒。
  说着, 他还做了个举杯畅饮的动作, 诙谐地朝对方眨眨眼睛。
  舰长克拉奇夫直截了当,他们现在补给有困难, 但是也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返回金兰湾基地,希望获得中方的帮助。
  “这是应该的。”政委点点头, “安排人跟船送你们回去,问题不大。我来张罗一下。”
  克拉奇夫没能按耐住焦急的情绪:“伟大的苏维埃现在正处于困难当中,我们需要中国朋友的帮助。”
  政委笑容可掬:“理解,也许你们的燃料不是那么的凑手,不用你们的人过来接你们,我们送你们回去就行了。”
  克拉奇夫大约觉得机会难得,毕竟中.共海军基地的高官鲜少踏足偏远的海岛,他迫不及待地说下去:“食物以及衣服,这些我们都需要。我们的补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政委像是惊诧莫名,但相当善解人意地点点头:“的确,在海上维持补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李东顺觉得自己越来越听不懂这些当兵的说的话了,其他的他搞不清楚,可金兰湾不是连着越南本土吗?
  海上生活不容易,可都靠着大陆了,有啥好艰难的?
  越南人不习惯认老毛子当爷爷吗?当初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们可是牛气的很。
  政委轻声叹了口气,像是自言自语一般:“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呀。今年夏天,我们国家才遭遇了大洪水,受水灾的地方刚好就是产粮区。有半亿多人受灾,损失了上百亿。”
  他的目光落在李东顺的身上,关切地问了句,“你家里头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安置好啊?要是有什么困难的地方,提出来,没关系的。”
  邹鹏翻译了一半,没再翻译下去,克拉奇夫忍不住焦灼起来:“亲爱的政委同志,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政委像是抹不开面子,勉为其难地点点头:“这样吧,我们先分你们一部分补给物资。眼下年景不好,大家日子都艰难,我们扛一扛,争取熬过去。”
  他朝卸货的士兵点点头,轻描淡写道,“先停下吧,送苏联朋友们回去。”
  众人面面相觑,孙泽立刻皱起眉头,作势要反对。
  政委抬高了双手,往下压了压:“辛苦大家帮帮忙吧。熬一熬,我们的日子总能过下去。”
  孙泽鼻孔里头出气,老大不乐意的模样,直接扭过头走了。
  克拉奇夫大喜过望,同政委握了手,然后带领自己的人上船走了。
  那位俄罗斯飞行员面色沉郁,下意识回头看了眼小半边身子还泡在海水里头的飞机。
  孙泽不耐烦地催促道:“赶紧的啊,你自己想办法把飞机拖走。你这东西摆在这儿多碍事,你知道吗?我们辛辛苦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建出来的堤坝!”
  他暴风骤雨的一顿吼,急声厉色的态度似乎吓到了飞行员,后者赶紧缩下脑袋,跟着上船走人。
  孙泽还是没好脸色,朝地上狠狠地呸了一口,瞥向飞机与军舰的眼神全是嫌弃。
  搞的政委都看不下去,沉下脸喊了一声他的名字。
  孙泽头一扬,压根不搭理政委,居然直接掉头走人。
  政委相当头疼地捏捏太阳穴,骂了一句:“就是个刺儿头。”
  克拉奇夫舰长笑容尴尬,再三向政委道谢。
  政委赶紧转过脸,冲走上运输船的客人挥挥手,笑容满面送走了这群不速之客。
  李东顺不知所措,赶紧跟着孙泽进屋去。
  他忐忑不安地盯着桌子底下大箱子,那里头横七竖八地放了好几十支冲.锋.枪,是苏联人吃饭的时候从军舰上拿下来的。
  李东顺喉咙发紧,小心翼翼地问孙泽:“他们不带走吗?”
  孙泽漫不经心:“东西这么沉,他们拿着累。”
  年轻的农民脱口而出:“可是现在有船啊。”
  政委明明都派了船送他们走。
  孙泽笑了起来:“我们国家物资紧张的很,我们不请人吃白食。”
  哪有吃霸王餐的道理,必须得付出点儿代价来吧。
  邹鹏有点儿惋惜:“可惜他们只肯拿冲锋.枪跟狙.击.枪过来换,我倒觉得迫.击炮还有火箭.筒都不错。”
  苏联军舰上的武器库储备真是让人看得忍不住咽口水。
  各种武器应有尽有,不愧是苏联老大哥啊。
  难怪美国人都不敢招惹他们。
  孙泽漫不经心:“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倒卖东西都是一步步开始的。”
  想到了拿冲锋.枪,那火箭筒也不远了。
  没看到他们都敢开着飞机叛逃了吗?
  为自己的祖国争取利益,坚持开回俄罗斯去?
  这话有几分可信度,谁知道啊?
  这几年叛逃去美国的苏联人可不少。一辆飞机也能卖不少钱,说不定美国人正窥探着飞机技术呢。
  班长从外头追进来,眼睛亮得要发光:“孙工,你说说看,他们什么时候把军舰跟飞机也换给咱们啊?”
  孙泽笑着骂了句:“你小子可真够能想的。你知道这玩意头多贵吗?几个亿,美金!”
  班长咋舌,乖乖,果然是喝油的洋玩意儿,这么贵呀。
  他点点头:“咱们国家的确不容易,就这个家底子,还把东西给造出来了。”
  李东顺插了句嘴:“造的时候多值钱都没用,等被逼急了,照样三文不值两文。”
  早些年,他家祖上也传了一些老物件。
  分田到户的时候,家里头没钱买水芹菜种,他妈只好拿着东西去文物商店换了钱。
  当时拿回来300块的时候,母子俩还兴高采烈。
  结果,今年上半年他看报纸说文物拍卖。其中一件就是他家的老物件,整整拍出了100来万。
  后悔不?后悔也没用,因为当年就是卖不出价钱来,谁也不觉得这玩意头值什么钱。
  “对,你说的没错。物以稀为贵。”邹鹏信心十足,“你看他们这么多枪也就换了几顿饭。可见他们并不觉得这东西有多稀罕。”
  再好的东西一旦不稀罕了,也就没什么大不了。
  据说当年铝比金银都稀罕,拿破仑三世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与财富,特地打造了一顶铝制皇冠。
  这让现代人来看,简直不可思议。
  孙泽似笑非笑:“是不是觉得他们有点儿傻?一点儿吃的,他们就拿枪炮来换。”
  邹鹏赶紧摇头:“没有什么傻不傻,说不定他们觉得咱们用这么多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去换他们的枪炮挺傻的呢。”
  孙泽笑出了声:“就是这个理儿,他们再傻,全世界都没人敢动他们。凭的是什么呀?就是手上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只可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美国人分化了他们的精英阶层。
  老百姓想要社会主义。这些所谓的精英却迫不及待地要投入资本主义的怀抱。
  一个个真是鬼上身啊。
  “要命,东西给错了。”政委拍着脑袋进屋来,语气懊恼,“本来还想今儿晚上跟你们喝几盅的,我托了关系找来的茅台。”
  他双手一摊,一副悔不当初的模样,“就不该心软,叫他们给拖走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