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农)——黄姜
时间:2019-10-18 08:45:53

  “好。”
  姜秾出了院里的小灶屋,正欲转身进屋里去,就看见葛圭章站在篱笆外面。
  “可是有事?”姜秾走近葛圭章,两人中间隔着一道篱笆栅栏,问道。
  葛圭章也不说话,就只是看着姜秾。
  问她是不是自愿嫁与夏五斤吗?这不用问,如此仓促,显然是被征选民女的事情逼不得已才为之。但为何是夏五斤,而不是村里的别人,又为何不是他呢……
  这一番阴差阳错,他没能早些知道征选民女的风声,且若是没有夏五斤在其中周旋安排,他便是知道了风声,或许也不能帮她避开这场征选。
  如今,若是抢了夏五斤如今的位置,就与抢摘他人所栽之树的果实的行为无异了,此非君子所为。
  问她是否爱慕着夏五斤吗?不管答案是何,这句话都不能问了。
  爱慕如何,不爱慕又如何?她终究是要嫁给夏五斤了。
  问了的话只会给各自徒增烦恼,不管答案为‘是’、还是‘否’,都只会给她和夏五斤的日后生活添刺。他不想为难于她……
  “葛圭章?不用担心,我和甜甜已经能避开这场征选了,以后依旧能住在村子里,我们几人还是能一起玩的。”姜秾看篱笆外的葛圭章双眼泛红的样子,觉得他想来是在担心她们,就胡乱安慰了一通。
  虽然似乎有哪里不对,但她一时也想不出究竟是哪里有问题。
  姜秾看葛圭章红着眼,‘担心’害怕得几乎要哭出来的样子,她有些不忍心,不忍看葛圭章这样一个清隽雅致如松如竹的男子担心。
  葛圭章看着一道篱笆墙之隔的少女,她一向神情清淡的脸上露出了对他的担心和心疼,之前站在这里时下定的决心,顷刻溃败。
  他想要不管不顾的问一句,若答案为‘是’,他就死心。
  若答案为‘否’,那他就拼着不管什么君子之风,立马去找阿爷,让阿爷找姜婶说他想求娶她。又或者,他直接冲进姜家,向姜婶求娶!
  “秾妹,对于夏五斤,你是否爱……”慕着他?
  然而葛圭章的这句话,终究没能问出来,且这一生怕是也没机会问出这句话了。
  “圭章!”夏五斤大声招呼着,打断了葛圭章问姜秾的话。“圭章你也听说了吗?刚去你家请客,没撞见你呢。”
  夏五斤似是不经意地,打断了葛圭章与姜秾的说话一般。
  他肩上扛着一摞四条的长板凳,与葛圭章打过招呼之后,就转身与身后跟着来帮忙,顺便扛了自家桌椅板凳让他们用的乡亲们说话。
  “真是劳烦各位叔婶了!事情紧急,难免仓促不周,今天各位叔婶就先简单吃一顿晚饭,意思意思一番。等三、六、九作朝的日子,到时我再排上筵席,请诸位来正经的吃上一顿喜宴!”
  一般成亲只有‘三朝回门’,只有格外讲究、或者非常重视一门婚事的人家,才会三、六、九作朝宴请亲戚宾客,更甚者还有作到‘十二朝’、‘三十六朝’的。
  夏五斤没有多与葛圭章说话,而是以主人的姿态,在他面前邀请村民到时来做客。
  村民们自然是喜笑颜开的,虽说这喜事因故仓促了些,但夏家诚意却是很足的。于是无人不答应,纷纷说着到时一定来吃酒。
  那个问了半截的问题,葛圭章再怎么也问不出
  口了。
  硬撑着,向夏五斤和姜秾道了贺:“秾妹,五斤,提前祝你们……新婚和美,白头偕老。”
  说完,也不等对面答谢,就转身离开了。
  在转身时,双脚一绊,踉跄了一下。
  不过姜秾伸出的手还没扶到,他就立即稳住了身体,然后大步离开了。
  姜秾看着那道远去的背影,觉着刚才的葛圭章有些不对劲。
 
 
第61章 
  事出紧急, 姜秾和夏五斤成亲这事,只能一切从简。
  姜秾在村中可是有‘小神农’、‘在世神农’和‘农皇后人’等称呼的, 由此可见村民们对她的喜爱之意, 且这喜爱之中还夹杂着些崇敬, 以及讨好。
  可说村里所有人家——包括南边邻居严家, 都不希望姜秾被皇令征选了去。若是他们的‘小神农’被征选了去, 他们村里不就无法每年都丰收有余了?!
  毫无疑问, 之前那茬麦子有了明显减收迹象,需要重新去姜家换麦种时,村民们心里就有了些小九九:
  看来麦种不是换一次就罢了的,并不能一劳永逸, 还得隔几年就与姜家换麦种, 如此一来就不能得罪了姜家那女娃儿。
  不是和姜家换麦种吗 , 又关姜秾什么事?
  村民们可不是傻的,在之前他们也与姜家换过麦种, 可没像现在这样大丰收的!
  不论是麦子,还是黄豆、豌豆和粟米之类的豆子和粗粮, 只要是姜家那女娃儿种的,都一定会大丰收, 他们换来种子种下后也一样会有大丰收——虽赶不上姜家那般收成。
  甚至私下里,有一些村民都认为, 姜家那女娃儿可能不是简单的天生就会种田,而是真正的‘农皇血脉后人’!
  否则经她手种出的庄稼,为何会如有神助, 有那样绝好的收成?!
  之所以说上这么多,只为说明村民们几乎和姜家人一般,都非常不想姜秾被皇令征选去,甚至都不想她嫁到外村去,如今他们的‘农皇血脉后人’就嫁在村里,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也确实仓促了些,可许多村民都发自内心的喜笑颜开,非常热情的来帮忙,尽量将婚事办好!
  由村里的杨婶做媒人,夏家先是剪下一块红布垫在托盘上,又在盘里装了二十两银锭子,取‘十全十美’成双的美好寓意做聘礼,然后一起放上夏五斤亲笔写就的庚帖——他厚脸皮缠着葛贡士学了这些年、如今已经会认会写了,夏五斤与杨婶两人去了姜家下聘。
  夏家去姜家下聘时,村民们正在帮着洗涮碗筷、擦洗桌椅板,不过也没耽搁了凑热闹。
  “下聘了!虽然看着只一盘,可这一盘就抵得上许多抬置办来的聘礼了!”
  “夏家真是大方!虽然事急从简,可心意和礼数却也没少呢,是厚道人家!”
  ……
  夏家确实厚道,像姜家这种急要将女儿嫁出去避祸的情景,说得难听点是有求于人、就是倒贴,男方家拿乔一些别说礼数和聘礼这些了,女方家怕是还要倒贴许多嫁妆进去!
  姜家人里,姜秾倒是会写会认简体字,可用毛笔写繁体字,却是不会的。再说了,女方的庚帖,也不能由女子本人书写。
  于是姜双五带着红封去了葛家,这次葛贡士没再像之前一样,有人请求写对联写书信时就全都扔给葛圭章代笔,而是没有多说就亲笔帮姜秾写好了庚帖。
  对于姜秾那女娃儿,他本就极其欣赏,也心怀感激——是她让温宁村村民年年丰收、得以温饱,她议亲时,他是极为乐意亲笔帮忙写庚帖的。
  而且,把姜秾与夫家交换的庚帖,交给孙子来写……实在是与在孙子心口割刀子,也无异了。
  夏家带着庚帖和聘礼下了‘大聘’,姜家也回了半匹布和姜秾的庚帖。
  一切从简,回礼就只能捡了家里现有的东西回过去,尽到了那个意思就行,不能与早有筹备的相比。
  迎亲之前的一些礼节,精简过后也算是做齐了,不过这一忙下来,时间也过去不少了,到了新郎迎亲的黄昏时候。
  夏五斤找了
  最好的一套只穿过两次的大半新衣服,在王五七和衙役张一两人的陪同下,往姜家迎亲去。
  夏家与姜家两家隔得近,不过十几步的距离,一路没有锣鼓唢呐敲敲打打,他没有骑在高头大马上,后面没有抬着迎亲的八台大花轿,只在村民们善意的嬉笑声中,徒步向姜家走去……
  这样仓促简陋的迎亲之礼,实在委屈了秾妹。
  夏五斤心里有些遗憾,可也止不住满满的欢喜和激动……
  在一切方在最初的时候,他只想着要是秾妹是他家的妹妹就好了,长得白白嫩嫩的好生好看,且性子纯真善良极为讨喜,谁不想要一个这样的妹妹呢?
  可又是在什么时候,他不想要妹妹了,只想要她做他妻子呢?
  或许是在她越长大越好看的不知不觉之中,也或许是在村里人开始议论她的亲事时,他才陡然转了神:他可以娶秾妹为妻的!
  之后,他就开始明目张胆的处处对秾妹献殷勤,村里好些人都看出了他的心思。
  这也正是他的阳谋,葛圭章献殷勤时还谨奉君子风仪,他却不,他把握着一个度——就好比风流但不下流的那么一个尺度,明目张胆的献殷勤!
  虽然……她本人还像那榆木疙瘩一般,怕是至今都还没开窍。
  可是姜家人和村民们,却是知晓他的心思的,少年慕艾再正常不过,他们乡野农村可不比那些深宅大院的,讲究那么多,只要不做出格之事,都没妨碍。
  虽然在他的筹谋之中,秾妹将来必然会嫁于他为妻,可却是要等到她开窍以后再说,但如今有这一猝不及防的突变,他也绝不会让旁人娶了她去!
  于是,他先前光明正大献殷勤的行为,如今不就起了作用吗?他娶她,村里无人觉得奇怪,只觉顺理成章。
  甚至原就如此以为的姜叔姜婶,在村民们觉得此事是顺理成章的言行下,更加觉得将秾妹嫁与他也不错,不会犹豫着去找葛圭章来救急。
  葛贡士教过他,何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反过来也一样可用,以民之口能促成美事。
  短短几十步的路程,夏五斤就想了这许多。
  然而,此时早已换好桃红新衣,坐在床上待嫁的姜秾,就没想那么多了。
  因为早在此之前,她就已经理清了逻辑,想的是先暂时占着夏五斤的妻子份位,等他遇见爱慕之人后,再与他合离就是。
  因此她心里很平静,先是听着外面堂屋里,夏五斤和杨婶前来下聘交换庚帖。
  再是任由村里一个手巧的婶子,在她头上和脸上折腾,一边梳头一边说着‘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之类的吉祥话,又用绳子为她绞面,完后称赞了‘新娘极美!’等好听话。
  姜秾这边终于忙完后,周翠娘手头准备今晚宴客筵席的灶上活儿,被村里来帮忙的婶子们接过去,让她得以进屋与即将出嫁的女儿说话。
  周翠娘拉着姜秾的手,声音哽咽:“女儿啊,阿娘心疼啊!嫁妆也没来得及准备齐全,只有前两年开始给你攒起来的一只银手镯、一根银簪子和一个银项圈,你出门时要佩戴上,那嫁妆里就没有金银首饰了。
  而且我女儿出嫁,连大红嫁衣都没能穿到,阿娘这辈子、这辈子都替你觉得委屈……”
  说着说着,周翠娘就哭起来了,眼泪直往外冒!
  姜秾何曾见过周翠娘流眼泪,一时慌得不知怎么安慰才好!
  “你别哭,不委屈,我不觉委屈。相比被征选去,再不能自在的种田种庄稼,只是仓促的嫁人成亲而已,这就已经很好了,没甚可委屈的。”
  这么些年了,周翠娘
  已经习惯女儿说话总是让人‘生气’,一抹眼泪也顾不上伤感哭泣:
  “好好!对你来说,种田种庄稼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余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罢了,连仓促嫁人也是小事!
  我的个傻闺女哦,明明长得比谁都好看,却是个不通风情的,一天就只想着地里的庄稼!
  以后啊,你也要想着些你的丈夫啊,知道吗?”
  “啊?哦,知道了。”姜秾似懂非懂,只是习惯性地应和道。
  多想着丈夫?多想着夏五斤吗?想他什么,吃饱穿暖没吗?嗯,大概是的。
  成亲仓促赶着时间呢,女方这边没有拦着做催妆诗为难新郎的人,夏五斤到了后,就直接被请到了堂屋稍候。
  姜秾头遮一块用剪下的大红布作盖头,在梳妆婶子的牵引下,向坐在堂屋正中上首的姜双五和周翠娘告了别,然后就在弟弟姜金的护送下,由充作媒人的杨婶陪同,跟在前面夏五斤的身后出了门。
  与夏家的聘礼一样,姜秾的嫁妆是二十两银子,被装在垫着红布的托盘里,托盘由姜金端着。
  就这样,姜秾就跟着走到了夏家,跨过火盆进屋之后,在张一的‘一拜高堂、二拜天地、夫妻对拜’声中,拜了堂。
  夏家这些年银子虽然挣得不少,却一直没来得及扩建房屋,房屋还是和以前一样,除了院里的一间小灶屋以外,就只有堂屋和卧室在一起的正房。
  挨着南北墙边相对的两架床之间,用竹子夹草席做墙,隔出了两个小房间。
  于是‘送入洞房’时,姜秾就被送到了靠南墙的夏五斤的小房间里。
  黄昏时候,光线昏黄,这种泥土蓬草房又只开了扇人都钻不过的小窗户,不比后世通透的玻璃窗。
  因此,屋里显得有些昏暗,因为没来得及买红烛,屋里就只是点了两盏桐油灯,也看不太清楚人。
  所以那些新婚之夜,一揭开盖头,新郎和新娘在烛光映照下,为对方容貌所惊艳,进而怦怦心跳的场景,在这昏暗的房间内,注定是不会发生的了。
  然而,两人之前算是青梅竹马,对方长得是何模样,都知晓得一清二楚,倒也不必像那些初次见面的新郎新娘一般,来上一场一面惊鸿了。
  夏五斤揭开姜秾的盖头,语气缱绻温柔:“委屈秾妹你了……”
  还没等夏五斤说完,姜秾就想起之前周翠娘满脸泪的样子,于是先声夺人道:
  “不委屈,权宜之计罢了,事急从简,你也是为帮我避开征选,你有此义气之举,我感激都来不及,如何会觉得委屈?”
  夏五斤:“……”
  果然,虽自今往后他们就是夫妻了,可秾妹依旧还是一块榆木疙瘩。
  “你义气,我却不能心安理得。”姜秾把早已想好的打算说了出来:
  “我想着,容我先占着你妻子的名分,避过这次征选,待你遇见心爱之人,或觉得有所不便时,尽可提出来,我可与你合离的。”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