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朱大概
时间:2020-01-30 10:49:52

  提起迎春房里的丫头,王熙凤不得不想起她那个不省心的奶嬷嬷,问道:“是不是那个王婆子插手了,二姑娘不好说自己的奶嬷嬷,才宁愿自己不学管家的?”
  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只今日来升家的派来的婆子是个粗使的,来升家的让她传传府里的新鲜事儿使得,可是若再私密些的话,可就不能经她的口了。
  凤姐觉得还真有可能是这个缘故。本来迎春接手管家之时,自己还说着会给她撑腰,谁知自己来了庄子里。那位只爱一个人静静穿茉莉花的姑娘,可不就自己缩回自己的缀锦楼了。
  “你去和那婆子说,让她告诉来升家的,我虽然不在家,可是二姑娘那里也让她多照应着些。”凤姐儿想了想吩咐平儿道。一面说着,她心里不是不懊恼,怎么越来越掺杂人的感情了,对巧姐儿是如此,对迎春还是如此,她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得到积分,帮了迎春一分积分也不会加呀。
  平儿做出的是另一番理解:“还是奶奶想的周到,可不就是如此。奶奶离了府里,还惦记着亲小姑子,谁不得夸奶奶友爱弟妹。”
  好吧,这样的解释让王熙凤心里好受多了,她点了点头,放平儿去办事。等人走了,才想起来没问那三姑娘如何,那位周全的宝姑娘临走得了自己两句话又如何。
  左右在庄子里长日无聊,平儿见王熙凤练字,也就坐在边上一面绣花,一面回答了她关心的问题:三姑娘一如原著,管家管得上心极了,又想着一下子就把家理治理得条晰缕明,和那些管事的娘子们不时地有些摩擦。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看在王夫人的面子上容让她,可日子一长,却就应了那句清水池溏不养鱼。三五不时地就会传出那个管家娘子与三姑娘口角相对了。
  至于薛宝钗,人家还是每日端庄地在大观园里来去,所不同的,就是去怡红院的时间多了些:姑娘们都忙着管家,李纨要管教贾兰,也就剩下一个贾宝玉能与她说到一起了。不过王熙凤对这个说法深深地怀疑,贾宝玉确实是与她能说到一起而不是忍耐她?
  放下手中的笔,王熙凤对着一门心思说八卦的平儿问道:“姑娘们管了这么长时间的家,咱们珠大奶奶就没有什么表示?”
  平儿摇头:“还真没听说,只说她日日督促着兰哥儿念书呢。”
  对这个答案王熙凤不大满意。从她来了以后,对李纨还真没怎么关注过。应该说是对不利于完成任务的人和事儿,她都没有关注过。可是李纨与她的任务还是有些关系的,想想巧姐儿判词里那一句狠舅奸兄,凡是能被巧姐儿称上一声“兄”的,都是她心里的一根刺,不得不提前防着。
  不管是同人文也好,还是考据文也好,对李纨母子两个的评价,都离不开凉薄二字。有人觉得荣国府对她们母子两个不重视没有亲情,所以他们也就不把荣国府的人当成是亲人。
  可是王熙凤还真不这样认为。
  看看刘姥姥,再看看这世上有多少寡妇,都是独自一个带着孩子苦苦生活。李纨呢?在荣国府里就算是不受重视,可是月钱与老太太、太太是一样的,自己又有园子地,别忘了,原主可是特意点出,这园子地,可不是李纨的嫁妆,而是荣国府给的,年底分东西是上份的。若说荣国府是为了落个善待守节媳妇的名声,所做的一切也尽够了。难道那李纨还不该感念,怎么还对荣国府的人心怀抱怨呢?
  王熙凤心下琢磨着,不是为了别的,只想着能不能借着李纨的手,做上点什么。
 
 
第128章 
  在王熙凤看来,李纨与贾兰的行为, 也不过就是不甘心!至于为何不甘心, 只看贾母对贾宝玉与贾琏两个的情形就知道了。现在贾母如此对他们两个,原来也未必不是如此对待贾珠与贾琏两个。看得时间长了, 李纨会不会觉得,如果她自己的夫君活着,那就真是府里的大爷,而她自己就是大奶奶了?
  那府里长子继承的爵位也不是不能想一想的吧?!她的夫君可是府里的大爷呀!
  可是偏偏贾珠半路上死了, 李纨的一切梦想都被打断了。婆婆对自己与儿子似有若无, 太婆婆眼里只有一个小叔子,又让李纨如何不怨,如何不恨。
  只是把这怨恨加诸在一个尚在稚龄的孩子身上, 却不是当初漠视他们母子的人身上, 那就不应该了。真不是王熙凤恨屋及乌, 只是有了那奸兄的判词,她无法把贾兰摘出来。
  找不到理由。
  被李纨独自教养大的贾兰,能没有被李纨在无人处吐槽过、抱怨过?别人相信王熙凤是不相信的。说不定李纨还会告诉贾兰, 本来这府里的一切都应该是他父亲的, 也就是他这个父亲的独子的,可是现在生生让人夺走了。只有这样的解释,才能说得通贾兰这个也算是读过圣贤书的人, 为何要那样对待巧姐儿。
  不能用高鹗的继书说事:把帽子扣在贾环身上, 不过是继书为了达到兰桂齐芳之说的需要。
  如此看来, 李纨自己缩居于稻香村, 不定心里多么无奈与心酸,还有不甘呢。现在王熙凤退出,她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出来帮着王夫人管家,应该也是因为那日是贾母亲自提出几位姑娘管农技分配问题,她一个做孙媳妇的不能反驳。还有就是王夫人的积威了。
  可是现在形势已变,黛玉与惜春已经不管,迎春也要不干了。原著里从来没管过家的三位姑娘都要不干了,那身为王夫人亲儿媳妇的李纨,是不是也该显显身手、为婆婆出把子力尽尽孝心了?
  若是李纨这次管家,不再如原著中那样只挂个名,想来与王夫人又能有一场好戏。就是贾母,看着二房一家独大,也不会袖手旁观。到时候大家各自有事情做,也就不会再惦记着王熙凤这个不在眼前的前任管家奶奶了吧。
  “去吧来升叫来。”想定了主意,凤姐儿吩咐平儿。
  平儿只看着自己主子发了半天呆,好容易开口又是叫来升,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这并不耽误她执行主子的命令,一会儿功夫,来升已经站在窗下等着听吩咐了。
  “你回去和你媳妇说,让她想办法把话递到大奶奶的跟前,就说如今二奶奶不在府里,别的娇客也不过是学一学、知道些家务烦难。正经管家的,还应该是太太、奶奶们。娇客们总有出门子的时候不是。还有就是让你媳妇想法子,二姑娘跟前那个奶嬷嬷敲打敲打。”王熙凤对着窗子说道。
  来升答应着下去,回城找自己媳妇。平儿这边担心地问:“怎么想起让大奶奶管家来了。这样府里可就都是……”这样的话想想都有不是,就算是知道凤姐儿不会怪罪,她也不会真的说出口。
  凤姐儿还真不怪平儿:“都是二房的如何,难道咱们那位太太是不会动心思的?再说,就是二房自己,也不是心都想到一处去。再说,还有老太太呢。”
  “那府里可就热闹了。”平儿想想都替留在府里的人愁得慌。
  王熙凤就是一哂:“他们热闹他们的,咱们过咱们的,什么相干。只要不来扰了咱们的清静,好多着呢。”
  平儿就不再言语,反正主子心里有数,她不过是个做丫头的,该劝的也劝了,能说的也说了,还能拗得过主子不成?只用心服侍着就完了。
  再说就算是庄子里人少事少,可一日也有个几件。现在王熙凤万事不过心,不管是安排采买还是处罚下人,都从平儿一手一嘴里过,她并不比原来跟着凤姐儿管家时轻松多少。不过是因着现在她说出的话能得到全力执行,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也不用顾及谁的面子,心下还是舒坦的。
  谁知来升还没回来,门上的小子跑过来对平儿说:“平姑娘,门前来了辆车,说是林家的人来看咱们奶奶。”
  林家?平儿没反应过来:“哪个林家?”没听说自己家里和哪个林家有交情,还能让人出城这么远来看。
  那小子气已经喘匀了,说话也利索了:“看着车上的人,好象是林姑娘的奶嬷嬷。”
  平儿骂道:“即是王嬷嬷,怎么不请人先进来,还有空在这儿磨蹭。”
  门子听见平儿骂人也不恼,笑嘻嘻地打了个千,往回就跑。平儿一面让人报给凤姐儿,自己站在二门内等着。不一时,果然王嬷嬷带着两个人一起来过了,边走还边四下打量着周围。
  平儿含笑与王嬷嬷对行了礼,嘴里道:“难为嬷嬷怎么找到这里来,一路可是辛苦了。快请,我们奶奶正等着嬷嬷呢。”
  王嬷嬷已经没有在荣国府时沉默的样子,也笑道:“听说二奶奶来静养,我们姑娘惦记得什么似的。我就在姑娘跟前求了这个差使。”
  这还是凤姐儿搬到庄子上,除了自己陪房外第一次有人上门。她也没想到竟是王嬷嬷,等人行了礼,赶紧让座。可是王嬷嬷是林家出来的,怎么也不肯在主子面前就坐,直到平儿搬了个小凳子过来,才斜欠着坐了。
  凤姐儿就问了黛玉可好的话,一下子打开了王嬷嬷的话匣子:“李太太对我们姑娘好,姑娘去之前就事事都想到了。看那院子也是新修饰的,东西也都合着姑娘孝中的本分。就是衣服也是齐全的,并不违了孝中穿着。”
  正是,如今的黛玉,可是还没有出了林如海的孝期呢。可是在荣国府里,有谁想着她还在守孝?若是真想着,贾母也不会嫌弃她糊窗子的纱不鲜亮要换了新的了。两相对比之下,人家李府可不就显得诚意十足。
  王熙凤也跟着点头:“如此也好,总算是让你们姑娘有个松快的地方。就是将来你们姑娘出了孝,也有人带着出门走动,才好说别的事儿。我们府里你是知道的。”
  王嬷嬷跟着叹了口气:“今日要不是二奶奶提起,奴婢也不会说。只是府里的行事,唉。”想了想还是不好当着荣国府曾经的当家奶奶直说,仍是化做一声叹息。
  从那次与王嬷嬷打交道起,王熙凤就知道此人心眼是有、眼界是有,只是可能是因为林家一向干净,后宅阴私少,所以手腕还是欠缺,也就不与她计较。反正那些事又不是她做的,她也内疚不着。
  “总算是好了,你们姑娘算是有了依靠了。”王熙凤劝王嬷嬷道:“你帮扶着你们姑娘成就大事,将来也不能跟着享福了。”
  王嬷嬷拿眼看了看屋子里,也不过是平儿在。她知道此人是凤姐儿的心腹,一时一刻也不会离开,故直接道:“今天奴婢过来,一是因为我们姑娘不放心奶奶,于今出门比在荣国府时方便,可以走这一遭。二来也是奴婢有些事情拿不定主意,想讨二奶奶一个示下。”
  王熙凤不解地问:“我是知道的,你们林家虽然姑老爷不在了,可是不放心林妹妹的忠仆不少。再说还有李府可做依靠,有什么事儿不能请李太太出主意,倒问上我来了。”
  听到王熙凤点出自己家里的关窍,王嬷嬷也不觉得奇怪——能凭着老爷几年前的一封留书,就提醒姑娘重新找回自己的人,再多想些或是多打听些,也不是什么难事。
  她只看向凤姐儿,道:“我们姑娘如今是个什么情景,二奶奶想也是清楚的。就算是还有我们几个人,可毕竟是奴仆之身。可是老爷留下来的东西,若是都放在姑娘手里,在别人看来,可不就是小儿抱了个金元宝行走吗?就连府里,还是姑娘嫡亲的外祖家,不也……”
  听她又抱怨荣国府,王熙凤真是觉得此人忠心是有,可是不大合适一直跟在黛玉身边。就如贾兰如果不是一直跟在李纨身边,说不定心胸能开阔一些一样。黛玉原著里心思敏感,未尝不是因为此人日日念叨之功。
  “嬷嬷只说事儿吧。就是回了李府,有些话也还是放在心里知道的好。只为了快意一下嘴,于事无补,说不定会给你们姑娘招祸呢。”王熙凤不得不提点她,自己便宜闺女的将来,可还是指望着黛玉呢,不能让这老货坏了事。
  王嬷嬷老脸就是一红,她也想管住自己的嘴,可是老是觉得堵在心口不吐不快。那王夫人为何别人不理,独独将她想法子迁出荣国府,她也知道原因。想着改,却遇事儿就总是忘记初衷。
  忙笑着向王熙凤道:“多谢二奶奶教导。奴婢也知道自己这桩毛病。”说着把手向着自己腮上来了一下。平儿有心想劝,看到自己主子并不为所动,也就把嘴又闭上了。
  王嬷嬷又赔笑道:“也是因着我们姑娘的事儿,奴婢有些拿不定主意。家里余下的人,忠心是有的,只是与奴婢的见识都差不多,并不能给姑娘出什么主意。”
  王熙凤这才点头:“嗯,你且说说。”
  王嬷嬷不敢再扯别的,忙把自己所思说出来:“李太太对我们姑娘自是好的。只是看那样方,却总有些隔着一层似的。让我们姑娘摸不清该从哪里亲近。又怕自己做得多了,让人以为姑娘巴结人,失了林家的风骨。”
  人家对你们姑娘,可不是光当一般的故友之女看待,人家是想着相儿媳妇呢。可是谁让贤德妃下了那么一道奇葩的旨意,让已经十多岁的兄弟和着表姐妹、姨表姐妹一起住进一个园子里。就算是各有各的小院子,可是让正统读书人家听来,也没法往好处想去。别说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见淫,这个时代的规矩礼教就是这样。
  只是这话不好对着王嬷嬷明说,怕这个藏不住事儿、又总拿着“我是为姑娘好” 的心思、自行其事的王嬷嬷坏了黛玉的好事。不错,王熙凤觉得李太太对黛玉没有一上来就巴心巴肝不是什么坏事:褒贬才是买主。
  若是对黛玉没有期待,或是说从一开始就没有把黛玉当成是自家儿媳妇的人选,那人家大可以摆出仁慈之态,左右不过是个女孩,又自有妆奁,略对她好些就能落个好名声。只有对黛玉有所要求,才会对她行事会衡量、会考察。有了要求自然就会把黛玉的行事,与自己的要求进行对比,这中间可不就出现王嬷嬷所感觉到的那样,隔了一层?
  王熙凤理清了思路,对着王嬷嬷道:“你们姑娘毕竟刚去了李家,不过一两日的光景。姑娘要适应人家,人家也要摸清楚姑娘的脾气秉性不是。回去只管对你们姑娘说,自己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也不用不懂装懂。只本着自己的心,真心地感激就足够了。”
  黛玉的脾气,也是人对她好一分,她总是想着还上五分十分的。让她心里怀着对李家的感激,她能做出来的都发自于心,比那装上一时要好得多。
  又怕王嬷嬷从中乱出主意,也点她道:“你们姑娘待人真诚不屑做伪,你是知道的。这些小姑子里头我独与你们姑娘交好,也是为了她这一份真字。所以你们姑娘只要本着自己原来的行事之风即可,别做画蛇添足之事。还有就是无论人家李太太给你们姑娘什么,哪怕是给你们姑娘送服侍的人,那也都是为了你们姑娘好。你可别自己心里先不自在。”
  王嬷嬷见凤姐儿说得郑重,自己也小心地应了,才又说起了别事:“看着奶奶脸色比在府里好了许多,回去与我们姑娘说起,姑娘也该放心了。只是这庄子离城里还是远了些,就是采买个什么也不方便。奶奶即是好了,什么时候回府里?”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