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红楼前传当丫鬟——牛奶花卷
时间:2020-04-21 09:17:30

 
  小伙子终于点头了,“我需要办件事,得两天后才有时间。”
 
  桂花婶也不怕他不来,即使不来,她们也没太大的损失,遂将新房地址告诉给他。
 
  “夫人,你们是不是需要车架?”小伙子问道。
 
  桂花婶点头,“我们母女都不会骑马,只能坐车。”
 
  小伙子低头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桂花婶,“夫人,我知道您是个好人,愿意出高价买黑风,也是为了帮我。”
 
  桂花婶接过,“我也不瞎说,有点这方面的意思,但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这马够好。”
 
  低头打开,张柔饶有兴趣的凑了过去,探着脑袋跟着一起看,“是当票。”
 
  小伙子点点头,“这是一张当票,我之前需要钱,就把车架子给当了,那个车架子是用红木做的,还值几个钱,不过当铺自来黑心。才给了八两,我当时买木料,请大师傅帮我,可是花了四十多两呢。你们要是不嫌弃,可以去赎回来,就在南区的广得当铺。”
 
  当铺历来认票不认人,她们拿着当票去赎车架子完全没问题。
 
  桂花婶心下高兴,没想到偶尔善心一把,还能得了这个便宜,倒是把那十两挣回来了,“那就多谢了。老赵,你去拉马,我们还要去广得当铺。”
 
  掏出六十两银票递给小伙子。
 
  小伙子手抖着接过银票,将马鞭塞给赵大江,“马鞭也给你们了,你们别打它。”
 
  说完就抹着眼泪跑了。
 
  也许动物真的很有灵性,黑风看到小伙子跑了,有些暴躁。
 
  赵大江一时也有些不敢上前。
 
  “嗨!黑风,你好,我是你的新主人张柔,认识一下。”张柔对着黑风摆手。
 
  黑风安静下来了,是不是知道它已经被卖了。
 
  这时赵大江才将缰绳拿在了手里。
 
  “娘,黑风哭了。”张柔心里也有些酸酸的。
 
  真不知道她们花钱买下它是不是对的了。
 
  桂花婶拍拍她的肩膀,“我们好好照顾它不就好了。”
 
  张柔点点头,“娘,我想学骑马。”
 
  突然有了这个冲动,不过也是项很好的运动呢。
 
  之前还觉得她们新买的房子挺大的,现在想想又有些小了。
 
  不过可以带黑风去城外,那里更广阔更自由,也适合黑风奔驰。
 
  桂花婶点点她的额头,“不许想一出是一出,没有个靠谱的老师,我是不会让你学马的。”
 
  张柔捂着额头,不敢顶嘴。
 
  好吧,她其实也特惜命,在没有好师傅的情况下,她也就动动嘴瘾。
 
 第257章 要去拜访程嬷嬷
 
  第二百五十七章
 
  张柔此时脑海里闪过一句话,好马配好鞍。
 
  她们这是好马配好车架子。
 
  怪不得那位小哥哥说花了四十多两,物有所值,简直是量马身定制。
 
  想起刚才那位当铺掌柜的还一脸可惜,问她们二十两死当干不干。
 
  她们当然不卖了。
 
  “老赵,你一会去买些草料,也别多买,够两天的就可以,对了,再买些豆饼。”桂花婶围着马车看了一圈,“你们晚上烧点热水,把马车擦洗一下,明天到了新家,再把马棚拆下来,好好洗洗。”
 
  桂花婶掏出一个荷包,里面全是铜板,交给了赵大江。
 
  之后让他把马车赶进了院里。
 
  赵大江的赶车技术要比他说的好一些,加上黑风的配合,最开始桂花婶和张柔是不敢坐的,后来快到家了,终于坐上了,还挺稳当的。
 
  因为租房没有马棚,加上她们又要搬家了,所以也没必要再盖马棚,好在现在天气还算暖和。
 
  将黑风栓到墙角。
 
  赵大江立马又出去了,给马去买草料、豆饼去了。
 
  临走还交代赵嬷嬷烧水,回来他要给马和马车都擦一擦。
 
  果然男人都是爱马的,就看条件允不允许了。
 
  桂花婶和春暖也不管了,将黑风的事情都交给赵大江了,她们也实在帮不上什么忙。
 
  桂花婶招赵嬷嬷过来询问,“琉璃到底是什么病?还在吃药么?”
 
  赵嬷嬷有些慌乱,噗通一下跪下了,“夫人,老三…不,是琉璃她之前身子好着呢,没病没痛的,就是在逃荒路上,看到…然后被吓着了,加上又冷又饿的,我们当时还没钱找医生,就给耽误了,我们去平义堂看过,老医生说她吃个几服药就能好,我们手里有钱,有钱的。”
 
  赵嬷嬷说完,使劲的磕头,“求夫人,别把琉璃扔出去。”
 
  张柔按按脑袋,原来是怕这个啊,怪不得这么诚惶诚恐的。
 
  桂花婶让她别磕了,“你不用多想,既然当时决定买下你们一家子,自然就是接受病重的琉璃了,我是怕她没药吃,这样吧,等搬了新家,让老赵赶马车送她去安寿堂去看看,那里大夫医术更好,钱不够,可以来我这预支。你也不用太感恩,我就想着她快点好了,才能帮我干活不是。”
 
  赵嬷嬷又开始激动的磕头了。
 
  桂花婶摆摆手,“好了,好了。对了,新衣服做的如何了?”
 
  赵嬷嬷忍住抽噎,“回夫人,翡翠和碧玉在做着呢,晚上就差不多能做好。”
 
  “你们没有油灯,这样等老赵回来,让他再去买三个油灯,再买罐子灯油。”正好她们也没有。
 
  蜡烛也用不了太长时间。
 
  赵嬷嬷退下了。
 
  桂花婶和张柔商量起新家的装修适宜。
 
  家具是否翻新,花园怎么处理。
 
  今后两人分开了,一些用具还要采买。
 
  等等等等。
 
  这种对于新家的规划,两人越说越开心。
 
  两人对于家具翻新意见一致,就是先用着,然后慢慢找师傅做,不必急在一时。
 
  花园剩下的花拔掉,就种菜了。
 
  这点显然是桂花婶又宠着张柔了,知道她想做,两人还商量把菜园子分割成几块最合适。
 
  最后张柔把纸笔都拿出来,将一些重要内容都记录下来。
 
  “夫人,小姐,我家那口子回来了,有事想禀报。”赵嬷嬷通报道。
 
  两人就在客厅,桂花婶就直接让人进来了。
 
  赵大江行了礼,“夫人,我买了十文钱的草料,能吃十来天,再少人家就不卖了。又买了二十文的豆饼。已经将草料和豆饼搅拌好,给黑风吃了,它挺爱吃的。就是我想起来,还没有马槽,是不是得买一个,马得喝水。”
 
  “你别着急,先对付一下,明天到了新房子,你得看到那个地方才能买马槽子,要不然尺寸不对,就浪费了。”桂花婶琢磨着还得给它盖马棚,事情不少呢。
 
  赵大江点头,“那我找几个大草叶对付一下。”
 
  张柔插言,“赵师傅,你往水里放一点盐,那样马更爱吃。”
 
  动物都是需要吃盐的,它们在大自然中能找到含盐量特别高的矿石,但是家养的话就必须定时添加盐分了。
 
  赵大江连连点头,“是是。”
 
  晚饭张柔终于喝上鸡汤了,鸡汤一如预料的鲜美,鸡肉就差一些了,她和桂花婶一人一个鸡大腿,其他的都给赵大江一家了。
 
  炖过汤的鸡肉,是不是精华都炖出去了。
 
  除了炖汤,还炒了菜,两个快手菜,五花肉炒芹菜和五花肉烩豆腐。
 
  还剩一小块纯瘦肉,被吊在井里了,这样明早还能熬肉粥。
 
  一大早,租房众人就早早的醒来了。
 
  张柔将瘦肉粥食材放到锅里,让碧玉烧火。
 
  她带着翡翠回屋收拾东西。
 
  其实东西不多,毕竟早知道要搬家的,所以都没怎么收拾。
 
  张柔和桂花婶吃了早饭,带着钱坐上了赵师傅的马车。
 
  “赵师傅,慢一点没关系,安全第一。”张柔有些不放心,还叮嘱了一遍。
 
  桂花婶好笑的不行,“他就差全程走着了,还怎么慢啊。”
 
  张柔嘿嘿笑,“熟练生巧,他刚学赶车,就得慢慢来。”
 
  桂花婶拉着张柔坐下,“好好坐你的吧,赵师傅有数。咱们搬了新家,最要紧的事儿是准备一些谢礼,去李夫人(程嚒嚒)那儿去登门道谢。你说,送什么好呢?”
 
  “那家不是耕读之家么,我有老夫人、赦少爷赏的砚台,我可以割爱送她一个。”张柔一脸的心疼,“再买一对八宝盒,咱们自己做小食,礼轻情意重。这就三样了。”
 
  还能送点什么呢?
 
  那些待定孤本?不成不成,国公府不在意这些书,可是程嚒嚒她丈夫可是国子监的教授,不会不懂这些书的价值,不能往外传,恐招祸。
 
  “你再舍块玉给我吧,凑成四样。要不然就换成刺绣。”桂花婶开着玩笑。
 
  “那就和田玉把件吧。刺绣我还准备装裱成炕屏呢,再说是春晴送的离别礼,送给别人不好。”到时候春晴肯定会出府找她玩,要是没看到刺绣,问她去哪了,她怎么回答。
 
  可是每个把件她都超级喜欢的,不想送人,现在开始就要心疼了。
 
  “别那么小抠,下次再买好了,东裕隆的把件也不少,也没见你喜欢。”桂花婶无奈摇头。
 
  这小财迷,东西到她手里,再往外拿这么费劲。
 
  “可惜东裕隆师傅的雕工差点。”再说相比和田玉,翡翠才是本命啊。
 
  看到各种翡翠,她就顾不得和田玉了。
 
  “娘,咱们是不是还得给房费,最好给了,省得搭人情。”人情债最是难还了。
 
  桂花婶摇头,“才住两天怎么给,就算是从拿到钥匙,也才几天,她肯定不会要的,所以咱们礼物要重点,包含着房费呢。”
 
  张柔咬咬牙,保证道,“放心娘,回头我给挑个好的把件,绝对不拿次的糊弄。”
 
  要破财啦!心痛的无法呼吸。
 
  “娘,最近没听说国公府那边办丧事,是不是老夫人好了啊?”这是两人出府后第一次谈论老夫人。
 
  桂花婶叹口气,“谁不希望她老人家能好呢。哎,我觉得有些对不起老夫人的,她那么看重我,结果我却利用她重病出了府。”
 
  张柔虽然也感念老夫人的赏识,但是和桂花婶想法却不相同,“咱们在府里是用成绩说话的,这几年府里创新的菜谱百分之八十都是咱们娘俩试做出来的,咱们对得起她给的赏金。”
 
  现在出了府,是该为自己活了。
 
 第258章 新房到手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两人找到中人,这次房主…的管家也来了。
 
  带着主人的印章。
 
  给桂花婶写了收据,之后一行人去了府衙,这次不用塞荷包,主簿、文书客气的不得了,甚至有些谄媚。
 
  张柔心里腹诽,怪不得说宰相门房七品官,这管家也牛气的狠呐。
 
  特事特办,很快“房本”到手。
 
  不过熙朝的不是本,是一张纸,叫做房契的纸。
 
  但是纸上的内容却是不少,房子的具体地址、面积、卖价、中人等等都记录在上面了。
 
  不过里面有个小插曲,就是签字画押的时候,桂花婶以她不会写字为由,将张柔推了出去,押着她把字给签了。
 
  所以最后虽然桂花婶把房契收走了,但是这座房子的实际主人却是张柔。
 
  张柔纠结了一会,很快就坦然了,反正她也没嫁人的心,那房子写谁的名字就无所谓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