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红楼前传当丫鬟——牛奶花卷
时间:2020-04-21 09:17:30

 
  张柔看着平底锅,心里玩笑似的想着,如果和老板坦白,这平底锅是她的创意,不知道能不能给点版权费,她也不多要,白给一口锅就成。
 
  不过这种事儿也只能是想想,熙朝可没专利法。
 
  她也不着急讲价,又挑了一把菜刀、一个小铁锅和一把剪子。
 
  家里虽有菜刀,但那是桂花婶特意定制的,以后赵嬷嬷她们是需要做菜的,张柔觉得桂花婶肯定不愿意总用她的菜刀。
 
  剪子也是给赵嬷嬷她们买的,因为之前她们需要做新衣新铺盖,她和桂花婶的剪子就借给赵嬷嬷她们了。
 
  一旦她们有需要,剪个油灯绳什么的,没有剪子也麻烦。
 
  “小姐,是不是买个镐头?”赵嬷嬷搓着手,上前来小声的提醒。
 
  张柔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她还说拔了花种菜,结果忘了买工具了,这镐头还真得买,要不拿什么翻地。
 
  虽然赵嬷嬷的声音不大,但是掌柜的还是听到了,然后有些狐疑的看了她们几眼,一个能用得起奴婢的小姐怎么跟镐头挂上钩了。
 
  不过也是心下好奇,并不会开口去问。
 
  之后又多了一个镐头。
 
  张柔还是准备付定金,大镐头不比大扫帚省事。
 
  直接又去集市,买了菜和肉,这次没看到卖野味的,倒是有卖河鱼的,大小鱼都有。
 
  张柔买了两条鲤鱼,大概一斤左右的,没有再大的了。
 
  又买了两包小鱼小虾,准备回去烘干,做成小鱼干、小虾干。
 
  以后炖菜可以用,也可以做来熬煮高汤。
 
  东西差不多买完了,张柔也准备去铁铺和杂货铺取东西了。
 
  突然经过一个南北干货铺子。
 
  “咦…?”她好像记起来一件事。
 
  那个中人不是说,再给她们谈拼商铺的事情么。
 
  当时也没来得及问名字,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家。
 
  张柔看了看,人流量很可以啊。
 
  要是一个月四五两租金,还真做得。
 
  “赵嬷嬷,我进去看看。”张柔率先走了进去。
 
  “小姐,要买什么?”小伙计很是热情。
 
  “我看看。”她真的是要看看。
 
  里面挺宽敞的,干货的柜台摆的并不滿,给她们弄出一半问题不大。
 
  扫了一眼周围环境,张柔有些满意,而且因为卖的是干货,屋里味道有点驳杂,但并不难闻。
 
  而且她还闻到了熟悉的香料味儿。
 
  眼光终于放到货物上了。
 
  她看到了桂圆干,这个煲汤、卤货都可以用到。
 
  乌梅干,这个也可以买点,夏天的酸梅汤就是神仙汤啊。
 
  而且卤货里也可以放的,特殊的味道。
 
  居然让她看到了八角、桂皮,八角不算太稀奇,国公府几乎所有的师傅都在用,但是桂皮真的很少见了。
 
  “这是什么?像树皮。”张柔故意问道。
 
  小伙计笑着解释,“这是南边的一种香料,炖肉放点可好吃了,可不是树皮,哪有这么小的树皮。”
 
  张柔也跟着笑了,这小伙计真是满口胡言啊,不过也可能是被别人骗了。
 
  桂皮就是一种乔树的树皮。
 
  张柔把她感兴趣的几样香料、果干都问了问价,然后就带着人走了。
 
  她兜里钱不多了。
 
  今天东西买超了,铁器、锁头价格都不低。
 
  她害怕买了香料,回头不够付两家店尾款的了。
 
  那就尴尬了。
 
 第262章 包子铺
 
  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到家的时候,看到大门前两辆马车,其中一个她认识,是她家黑风。
 
  赵师傅和几个男的正在卸青砖。
 
  张柔打了声招呼,就进去了。
 
  她买的东西,她就拿了三个锁头,剩下的都让赵嬷嬷安置了。
 
  该放仓库放仓库,该放厨房放厨房,她们用的也直接拿走。
 
  一进正房,张柔就看到了坐在客厅的桂花婶,“娘,我回来了。壶里有水么?”她有些渴了。
 
  桂花婶给她倒了杯水,“回屋洗把脸去,满脸灰扑扑的。”
 
  张柔摸摸脸,嘟囔着,“不至于吧。”
 
  不过还是老实去洗脸了。
 
  洗完了脸,果然舒服多了,连着喝了两杯茶,张柔开始给桂花婶讲逛街买东西的经过。“娘,你会用锄头么?”
 
  桂花婶摇头,“我也不会。”
 
  她家都是耍刀做菜的,有地也都租出去了,哪里用得着她亲自下地啊。
 
  后来她流浪那段时间,倒是见过锄头,但也没用过。
 
  不过用法应该不会太难吧。
 
  “赵嬷嬷说她会,哎呀,我忘记买菜种子了。也不知道现在种菜晚不晚。”张柔觉得今天她像个大笨蛋,总是忘东忘西的。
 
  “让赵嬷嬷去买好了。”桂花婶很是不在意。
 
  之后张柔又说起了那个南北干货店,“也不知道那个中人谈的怎么样了?也没给咱们来个消息。”
 
  “咱们不是说不着急么,还想压价,估计对方也没急着谈。”桂花婶巴不得多推迟几天呢。
 
  自从出府,她们就没消停过。
 
  今天盘炕、弄马棚,明天不去李府拜访,就得后天去。
 
  很多事儿呢。
 
  “娘,要是租下来,咱们卖包子和卤货成不成?”张柔还是很有信心的。
 
  “怎么不成呢,你打算做什么包子?”桂花婶还真没和张柔细谈过,不过她们会的太多了。
 
  “我想做点特别的。酱肉包和灌汤包。”张柔早有打算。
 
  桂花婶有些迟疑,“灌汤包?”
 
  她并不想把肉冻这个窍门传出去。
 
  如果她们自己包的话,又太绑身子了。
 
  仿佛看出她的不愿意,张柔露出狡黠的笑容,“娘,有次我在小厨房包包子,就是贪玩,我会把肉馅放了很多水,想弄个水包子,结果…”稍微卖了下关子,“结果也成了灌汤包。”
 
  桂花婶有些哭笑不得,她倒是没怀疑张柔撒谎,因为试做一下就知道真假。
 
  那她还把肉皮冻当宝贝干嘛。
 
  张柔又补充了句,“我估计用高汤代替水的话效果会更好,就跟肉皮冻差不多了。”
 
  “下次可以试试。”桂花婶好笑的看着张柔,“藏的够深的,在国公府的时候你怎么没说呢?”
 
  张柔挑挑眉,“当然不能说了,要不然咱们那个肉皮冻秘诀就不算什么了,到时候不但得不到封赏,说不定还要挨顿数落,就当不知道好了。”
 
  桂花婶笑了,她就知道会是这样,“你要酱肉包子,这个主意不错,外头很少有卖的。不过有个问题,外头买的大酱味道不如咱们自己下的好,可是咱们要自己下酱的话,最快也得半年。”
 
  “可以多找几家,同时咱们自己做酱,多做几缸,卤货也要用的。”说到卤货,“娘,我不是特别爱吃肉嘛,所以在国公府时我琢磨了很久卤料包,也有点小心得。不如这次,等过两天安稳下来,咱们俩一人做一个卤料包,然后比一比谁做的卤肉更好吃。”
 
  桂花婶点点她,“你这是在向我挑战么?”
 
  张柔拔直了腰杆,挺起了小胸脯,“要说别的菜我肯定及不上您,但是卤肉肯定没问题,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嘻嘻…”
 
  桂花婶饶有兴趣的同意了,“那就约定在拜访李府之后吧。”
 
  “可以,正好我也要准备调料。”春暖笑眯了眼,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成功。
 
  她这么有信心,除了今天发现的桂皮之外,还有一个重要香料,那就是香叶。
 
  是她去安寿堂复诊顺便去买生发膏发现的。
 
  她在柜台买药的时候,前面有个中年妇女给家里孩子买药,里面就有香叶。
 
  那是她用了多少年的调料,不可能看错。
 
  她为了保险还问了药房伙计,那个香叶是药材,是治疗腹胀气的,效果很好。
 
  之后她就想着怎么和桂花婶说了,可是一直没有好的借口。
 
  再加上,她也想留些底牌,不想都交给国公府。
 
  这事就让她压下来了。
 
  这次就让桂花婶尝尝香叶、桂皮的威力。
 
  至于怎么圆,她也想好了,就说在药房听人说的。
 
  有人拿这个炖肉,味道特殊。
 
  然后她偷偷买了,做了实验。
 
  她在小厨房,为了试做新菜(当然是幌子),经常偷偷么么搞东西,这个桂花婶也是知道的。
 
  顶多会说她心眼多,提前那么长时间就开始做出府打算了。
 
  因为桂花婶会以为她不说是为了以后出府自己做这门生意。
 
  “不过先说好了,包子铺开了,我过去,你偶尔去帮帮忙就可以了。”桂花婶到底不想让张柔抛头露面。
 
  不过也知道这丫头待不住,所以允许她偶尔去去。
 
  张柔肯定不干啊,这和她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娘,咱们都不用去,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可以买两个女奴,或者赵嬷嬷和翡翠就可以,让她们去开店。咱们呢,也不是什么也不做,咱们需要弄包子馅和卤料包,只要把这两样捂住了,以后还可以开第二家、第三家店。一家包子卤肉店挣不了多少钱,那要是十家二十家呢。”
 
  她这就是连锁包子店。
 
  桂花婶陷入沉思,“这样的话,倒是不怕外人学到咱们的手艺。可是店铺那么多,咱们管的过来么,要是那个奴婢胆子大,贪墨咱们的银钱怎么办?”
 
  她的这个忧虑很可能的,每天都要面对银钱,稍微心思不定,就会出问题的。
 
  对于这个问题,张柔也想好了解决之道,“娘,其实这个很好解决。咱们只卖两个包子,灌汤包和酱肉包。灌汤包是死面的,酱肉包是发面的。咱们买了奴婢之后,只教她们和面、发面、揉面和包包子,每次都让她们用同量的白面,切出相等量的面剂子,只需要一段时间,她们就会形成习惯,一盆发面可以做出多少包子,她们就会心里有数,咱们更有数。从给的白面就能算出她卖包子的数量,到时候把这点告诉她们,胆子小就不敢动小心思了,再说了,每家店铺都有两个或三个人,可以一段时间打乱一次,这样她们就会互相监督了。娘,我这主意不错吧?”
 
  求表扬。
 
 第263章 娘俩闲聊
 
  第二百六十三章
 
  桂花婶有些可惜,“我闺女要是个男孩,肯定能当官,还是大官,满身全是心眼子。”
 
  张柔呲牙,“娘,你这是在夸我么。”
 
  怎么听着那么别扭呢。
 
  桂花婶就笑,“就当夸你了。”
 
  张柔撅嘴哼哼。
 
  把制度定的完善一些有什么错,这也防止她们定性不够犯错误啊,上辈子职工犯错顶多是挨两句骂,更惨点也不过是赔偿损失被开除,但是在熙朝,很可能被卖掉的。
 
  反正她是不会留手脚不干净的员工的。
 
  “好了,我们看看盘炕、马棚弄的怎么样了,差不多也该让他们修灶台了。”桂花婶站起了身。
 
  张柔也跟着站了起来,“我去找赵嬷嬷,让她帮我把小鱼收拾一下,我准备烘成小鱼干呢。还得告诉她,晚饭归她做了。四菜一汤。还有她们的饭菜要单独做了。”
 
  桂花婶满意的点点头。
 
  晚饭前,那些盘炕师傅已经走了,三铺炕外加一个马棚两个小灶台,青砖加人工费一共是六两银子。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