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房契,也拿到了钥匙,桂花婶塞给中人二两银子的赏钱,这是惯例,只要成功买到了房都要给的。
二两银不算多,但也不少了。
何况房主还得给赏,那边才是大头。
不过这些都和桂花婶、张柔没什么关系了。
她们已经上了马车,开启了购物模式。
白麻布买两匹,棉花买十五斤。
之所以买这么多,是因为还得做两套铺盖,还有一家五口的棉衣。桂花婶的意思是一步到位了,省得以后麻烦。
大概是用不了的,但是棉花不浪费,多买点存着也没事儿。
除了这两样,还要买浴桶两个,马桶四个…
蒸笼一套、玉米面一袋、粗米一袋、白面一袋、卷心菜一筐、各种菜干半筐、山珍半筐…最后买的有些多,桂花婶和张柔只能下了车走路。
“黑风,你累吧。”张柔摸了把黑风有力的肌肉,然后又塞给它一块糖,给它补充体力。
黑风冲她打了个响鼻,估计是在感谢她。
“等到了新家,就给你造个新房子,还给你买专门的马槽子。”张柔边说边给它扒拉马毛。
赵师傅牵着黑风,眼神温柔的不得了,“小姐,能不能给黑风买个刷子,我好给它刷毛。”
张柔:待遇这么好么,“行啊。”
人家都主动提出伺候了,她怎么能拒绝呢。
进了门,桂花婶将安排房间,这处房子是二进半的,就不能像之前租房那样随便了。
虽然不至于像国公府那样规矩森严,但是该有的规矩还是要讲的。
“咱们先看看门房。”桂花婶心中有些打算。
不过还是看过再说,门房也是倒座房,一共有三间。
只有第一间有个破凳子,其他的两间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桂花婶点点头,心里有数了,“回头我会找人把这三间屋都盘上炕。第一间是门房,以后老赵白天没事的时候就在这里待着。第二间是老赵和大江家的你们的房间,回头再给你们买个箱子,买个锁头,留给你们放东西。最后这间房是翡翠你们三姐妹的。以后老赵,没有宣召,你就不要进垂花门了。有事找我们,就让赵嬷嬷通报。平时你的任务就是看家护院,和伺候好黑风。以后白天还要遛马。等到那位小伙子过来,你要认真和他学习。”
桂花婶先把赵师傅安排明白了。
之后带着众人进了垂花门。
赵师傅很是踌躇,不知道该进不该进。
还是桂花婶喊了他,他才敢进来的。
桂花婶也不理他,和赵嬷嬷继续交代,“我不是又买了布和棉花么,你们没事再做两套厚铺盖,还有一人一身冬衣。”
她指了指东厢房,“这以后就是家里的库房,以后布料、棉花、干货、山珍、腊肉、鱼干…都会放在里面,不过小姐做记账,你们要是用就和她说。”
张柔:她到哪里都跑不了记账这活儿,真的是孽缘啊!
西厢房暂时没想到用途,先空着吧。
桂花婶带着众人进了厨房。
张柔第一件事就是数锅,确切的说是数灶台。
很好,很好,二个灶台。
环境还算干净。
“柔儿过来,咱们在这里再砌两个小灶吧,回头做饭也能快点。”桂花婶的打算是,反正要请师傅盘炕、砌马棚,顺便弄两个小灶岂不是顺手的事儿。
张柔连连点头,同意,百分之二百的同意,“到时候,再买口砂锅,熬汤、煮粥都可以,还可以买个小铁锅,炒菜也能用,对了,还有平底锅。”差点把它忘了。
可以煎东西的平底锅,这个真可以买。
听说早在京城传遍了,她们也算引领了一把潮流,只不过知道的人太少了罢了。
“厨房暂时就这样吧。”桂花婶看了一圈,其他的也没什么了,具体的等到用时再慢慢改或者是慢慢添置。
没有进正房,桂花婶带着她们去了后房。
“将地上的花都拔了,回头老赵你把地翻翻,咱们做菜园子,什么季节种什么菜,你们应该懂吧,不懂就去问问别人。到时候老赵冲我拿钱买菜种。”桂花婶虽然知道柔儿想种菜,但怎么种,她两都不会,还不如交给老赵他们,她们母女俩就看个热闹好了。
张柔也没意见,累活她当然不愿意干,她种菜只为了好玩,有意思。
新房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桂花婶让赵嬷嬷带着翡翠先把正房打扫出来。
至于她要搬家了,这次连张柔都不带了。
“娘,我不用去么?”张柔不相信的又问一次。
“要是我会赶车,我连赵师傅都不用。你忘了上次搬家,你怎么挤在车里的了,何况我们又添置了不少东西,你再去,根本装不下,还得让黑风跑两趟。”桂花婶拍拍张柔的肩膀,“你在家也不是没事干,带着赵嬷嬷把房子打扫一遍,把账目记清楚了,再想想中午的菜单,咱们搬新家了,怎么也得庆祝下。”
“好吧。那娘,你一定要轻轻的搬动我的匣子啊。”张柔一脸的不放心。
桂花婶好气又好笑,“坏了赔你。”
张柔翻了个白眼,当她傻啊,桂花婶的钱还不是她的钱。
第259章 弄账本
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柔和赵嬷嬷送走了桂花婶。
关上大门准备干活了。
“赵嬷嬷,你扶着琉璃先去西厢房休息吧。”张柔开始安排了。
厢房有炕,桂花婶给她们安排在倒座房睡,可也得等盘了炕之后。
不过盘炕应该很快,下午就找人,明天晚上就差不多能住了。
她上辈子团队也有十来个人,所以就这么几个人,她一点不慌。
把病人安排好。
接下来就是烧火,先煮煮锅,顺便烧个热水。
每个屋子都擦一遍,特别是窗户、木板,还有一些死角,特别是床底下,衣柜底下…
“这床真特么的沉。”张柔跟着赵嬷嬷她们母女三人勉强能把大床挪动一点。
不过这也够了。
真正的床底下很干净的,因为这种床不是架空那种,它是直接和地面接触的。
只有床底和地面的边角才脏,需要擦的地方就是那里。
当然整个床也是需要擦的,这床简直就像个小房间。
可以说是一个梳妆台和床的结合体。
张柔忍不住在心里吐槽,曾经的房主多么臭美啊,两张床全打了梳妆台。
等到安定下来,真要找师傅好好保养一下这床。
做的这么漂亮,当然要多用几年。
而且她也想看看这床“变新”的样子。
肯定更美。
张柔只是抬床的时候帮帮忙,其他的时候只负责监工就好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监督的,赵嬷嬷她们都非常的认真。
连屋里的青砖都给抹了。
张柔无聊,就观察了下母女三人。
那句老话说得对,人靠衣装马靠鞍。
三人换上新衣服,重新梳了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除了还有些瘦,脸色还差点。
其实变化最大的是精神气。
反正现在看她们,是有生气的,带着希望的,不像第一次在王伢人那里,她们的眼神她还记得,更多的惶恐不安。
这是不是代表着她们还是很认可她们的。
赵嬷嬷母女三人手脚麻利,很快就将正房擦的干干净净。
就连房梁也踩着凳子,拿着旧扫帚给扫了一遍,灰应该还有,但是蜘蛛网没了。
张柔却拿出纸笔,记下,打扫工具三套。
“赵嬷嬷,你们把厢房、门房都打扫一下吧。”接下来的活儿,她就不用看着了。
因为门房是她们以后住的地方,肯定会好好打扫的。
厢房是她们今晚要住的。
她也不是躲懒,她要准备弄账本。
现在白纸还没拿来,她就带了最简单的一套笔墨和几张纸。
但是不妨碍她做下计划,将账本功能仔细划分一下。
这可不是当初的小厨房,有窟窿也是国公府添,现在花的一文钱,都是她和桂花婶的血汗钱啊。
一个账本,专门记录采买,对于采买这块,还是她和桂花婶亲自来吧,她们又不是大家闺秀,需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逛个早市、集市当锻炼身体了。
主要是离的不远,都不需要坐马车。
还有一个账本要记录“仓库品”使用。
比如说她们买了两个浴桶,她和桂花婶用一个,给赵嬷嬷她们用一个。
这都需要摁手印的。
今后谁在仓库拿东西,都要来她这做登记。
不过这样的话,一些总需要用到的食材还是另外放。
要不然有些麻烦。
总不能拿把蘑菇来她这摁个手印,拿把干菜还得摁,还做不做饭了,不够折腾的。
还有个账本,内容记录赵师傅他们的月例,还有府里给她们发放的每样东西。
这个和“仓库品”登记稍微有些重合。
但也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桂花婶愿意的话,她还可以把家里的银钱、珠宝首饰、玉器把件、绣品、布匹、旧衣服、铺盖、书籍、笔墨纸砚、镜子…都做个登记。
这样以后查账会很方便。
因为还没开拓产业,现在有这几本账本,基本保证家里的需要了。
张柔拿起画着表格的纸吹了吹,放到一边。
桂花婶还给她安排了一个任务,拟定菜单。
她们之前买了不少干货,还有肉和蔬菜。
没有活鱼,倒是有两条咸鱼干。
那就做个红辣子炒鱼块。
特别简单,还好吃。
先把鱼泡软,然后切块,用油煎过再炒。
第一道菜搞定。
第二道菜,有五花肉,那就做红烧肉吧。
第三道菜……第六道菜。
汤是紫菜鸡蛋汤。
六菜一汤,足够了。
她现在拿不准桂花婶说的庆祝带不带赵嬷嬷她们。
要是算她们的话,其中两个炖菜量就要大点。
要是不算,她们根本吃不完这六菜一汤。
先这么着,张柔起身,想看看赵嬷嬷她们干到哪了。
也得把鱼干、木耳、干菜泡上。
中午要用的,到时再泡可来不及了。
拍了下脑门,没搬来家什呢,之前烧水、投洗抹布,都是用水舀子一个倒一个投洗的。
难不成用铁锅泡。
仓库倒是有新浴桶和马桶,可是她哪个都不想用。
难道以后她泡澡的时候,还想着这个浴桶放过咸鱼干儿或者是木耳,感觉怎么那么别扭呢,至于让食物和马桶联系在一起,还想不想吃饭了,所以最终决定还是用铁锅吧。
两口铁锅一口泡咸鱼干,菜干和木耳放一起的,没有办法了。
“终于泡好了。”张柔甩甩手,长出一口气。
“赵嬷嬷她们呢,刚才还在扫院子。”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估计是打扫完厢房、院子,去收拾门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