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红楼前传当丫鬟——牛奶花卷
时间:2020-04-21 09:17:30

  李夫人不解,“那你们…?”
 
  那意思是你们靠什么生活啊。
 
  桂花婶接着编,“我们手里还有一些积蓄,在考虑是否买一所房子出租或者是做些小本买卖,到时候雇一两个人帮着打理,都是在考虑中,还不一定呢。”
 
  李夫人点点头,“别的我帮不上忙,如果钱有不凑手,可以和我讲的,我更愿意借给你们,也省得别人惦记。”
 
  桂花婶和张柔能说什么,只能感谢了,还带着一些小愧疚。
 
  但不和任何人合作是娘俩早就商量好的,因为张柔上辈子见多了恋人、闺蜜、朋友、亲人因为一起投资,最后变成了仇人的。
 
  所以还是各自挣钱吧。
 
  “李妹妹,我们买了新房子,离这里不算远,有时间一定要来,让我们娘俩好好招待招待。”桂花婶婶将她们新家的地址跟李夫人说了一遍,“我们就不打扰了,回头有时间我们再聚。”
 
  桂花婶提出了告辞。
 
  她也看出来了,李夫人怀孕之后精神真的短了很多,倦怠都爬脸上去了,她们赶紧走吧,让孕妇好好休息休息。
 
  等到上了马车,桂花婶扭了把张柔的耳朵,“你可真行,还会讲故事了。”
 
  张柔捂着耳朵,“就是挺替程嬷嬷不值的。”
 
  桂花婶叹口气,“所以这女的嫁人就得睁大了眼睛好好挑。”
 
  张柔心里哼哼,天下乌鸦一般黑。
 
  “娘,终于没事了,咱们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张柔赶紧转移了话题。
 
  桂花婶也松口气,“是啊,可以休息休息了,对了,你不还要托人给你小伙伴传消息么。”
 
  张柔点头,“肯定要的,我都答应了。”
 
  “你别管了,还是我找人吧,也别三个都告诉了,就告诉那个二梅吧,让她告诉另外的两人。”桂花婶把事情揽下了。
 
  张柔有些不解,她以为桂花婶会选择春晴呢,“为什么是二梅?”
 
  “因为二梅是大管家的亲戚,好找人,另外书楼也安静,传个消息也没人会知道。”桂花婶给出的原因让人无法反驳。
 
  原来是这样,张柔想到春晴她们,“也不知道她们会不会来,要是能结伴出来多好。”
 
  她可不希望她们单独跑出来,虽说她们也十五六岁了,在熙朝已经算是成年人了,可还是不安全。
 
  “如果来,你好好接待就是了,然后让赵师傅用马车送回去。”对于张柔这几个朋友,桂花婶还是认可的。
 
  两人又在集市买了些菜,才回了家。
 
  中午饭是桂花婶指挥赵嬷嬷做的,这回就很合胃口了。
 
  吃过饭,张柔在摇椅上躺了两炷香,突然爬了起来,嘴里不停嘟囔着,原来这货终于想起账本来了。
 
  直接找来粗线、白纸、锥子和封面硬纸,开始做账本。
 
  也不需要裁剪,就是挑选一定厚度的白纸,把封面纸放到最上面,然后用锥子扎几个整齐的孔,再用粗线缝合上,齐活了。
 
  简单的不能再简单,所以张柔一口气做了六本。
 
  多出来的两本,是为以后的包子卤肉店准备的,一本是进货、消费账本,一本是收入账本。
 
  先把两个空白账本放起来,她现在书房已经变样子了,书架上已经有三层书了。
 
  把那些待定孤本摆出来,而不是锁起来,她是深思熟虑过的。
 
  首先女子闺房,很少人会进来,赵嬷嬷、翡翠她们进来打扫也不怕,她们不识字。
 
  至于春晴、二梅她们来,俩吃货,不会对书本感兴趣的,只要给她们准备吃的就好了。
 
  春芬和她俩不一样,可是规矩人,她不带着去书房,她都不会进去的。
 
  其实就算翻看,又能如何,她们也不会懂这些书的珍贵。
 
  二梅管着书楼,也没见她把那些书当宝贝。
 
  不过她还是决定弄个布帘子,将书房挡住。
 
  将思绪收回,张柔在四个账本上写上名目。
 
  然后拿起那本《张府物品登记账簿》,开始记账了。
 
  一个时辰之后…张柔想哭。
 
  明明刚出府,东西也不多啊。
 
  怎么写到手酸,她这屋子的东西还没写完呢。
 
  她为了账本更直观,将它分了几个大类,珠宝首饰、家具、金银、衣物、书本、杂物和其他。
 
  反省了下,主要是因为这是第一本账,也是家里的总账本,所以她想要详细一些。
 
  就拿那些书来说,每本名字她都要记录下来,这就不是个小工作量。
 
  除了书,还有珠宝首饰,有些首饰名字可真心不短,比如银制绿松石莲花戒指、金制嵌红宝点翠翠鸟步摇、童趣二童斗蛐蛐和田玉把件、…
 
  不过自己选择的路,即使跪着也要走完。
 
  忍不住就哭唧唧两声,哭完了继续走。
 
 第267章 找大酱
 
  第二百六十七章
 
  张柔弄到黑天,终于把东西屋的所有物品都记上了。
 
  还剩下的就是厢房也就是库房的一些物品了。
 
  食材她不准备往里记录了,毕竟那个消耗速度太快了。
 
  而且有《仓库物品登记账簿》,那个账本的重点才是食材。
 
  桂花婶虽然认字不多,但不妨碍她翻看账本,“没想到,咱们家底还很不薄呢。”
 
  张柔也很是认可的点头,她也很是诧异,好像东西突然就多了。
 
  这让她想起上辈子的一个女性朋友,有次她搬家让她去帮忙,然后在微信里狂说她东西一点都不多,不用找专门的搬家公司,找两个朋友随便拿点就好了,然后收拾屋子的时候,光鞋就收拾出来近百双。
 
  差点把她和另外一个朋友给累瘫了,结果他的那位女性朋友还很无辜的说,她什么时候买这么多鞋了,她还觉得春天没鞋穿呢,还要再买呢,这些鞋子从哪里跑出来的,简直是不可思议。
 
  “那咱们明天也没事,要不要去见见那位中人,问问商铺的事情。”现在桂花婶做一些重要事情的时候,多数是要和张柔商量一下的,除了有锻炼她的意思,也是因为她每次都能有新颖的看法。
 
  张柔还真有些不同的看法,“没必要着急。上赶着不是买卖,明天没事,我们去找大酱吧,还有咱们不是要比一比卤肉么,我还想去安寿堂一趟,你的血气丸和我的生发膏都不多了。”
 
  去了药房,她才好名正言顺买香叶啊。
 
  桂花婶突然想起来,“明天咱们都出门了,那个卖咱们黑风的小伙子要来怎么办,得和赵嬷嬷说一声,人真来了,要接待一下的。”
 
  “要是顺利,咱们上午就能把事情办完。”张柔的意思,下午就可以让赵师傅和那个小伙子学习怎么养马。
 
  其实赵师傅做的很不错,他也许不懂养马,但是他真心喜欢黑风,恨不得把它当祖宗一样伺候。
 
  这才几天,黑风对他就很亲昵了,她都有些吃醋了。
 
  看来牲畜也是有感觉的,能感觉到谁对它真心。
 
  “对了,明天去成衣铺看看,马上入夏了,咱们娘俩都买两身衣服。”桂花婶其实想给张柔买衣服。
 
  之前因为在国公府,府里每个季节都发衣服,所以她也不缺,加上她总说还在长个,买了浪费。
 
  现在两人出了府,之前的那些丫鬟服饰最好不要再穿了,可以留着赏人,并不浪费。
 
  而且张柔现在的个子也不矮,即使还长,也有个限度,买稍微有些余量的衣服就能穿两年。
 
  这回张柔没拒绝,她毕竟是个臭美的…呸呸!爱美的女孩子,谁不想多几件漂亮衣服,之前在国公府一是不让穿别的服装,二一个她也不想太惹眼。
 
  要知道她可是穿越女,带光环的,要是打扮的太漂亮,着了赦少爷的眼怎么办,她可不想当小妾预备役。
 
  不过现在已经安全出府了,她和府里的任何一个男性主子都没有一点点瓜葛。
 
  她有时候忍不住会想,莫不是她拿的是路人甲剧本,很有可能啊。
 
  不过这个正和她心意。
 
  “好啊,咱们娘俩买差不多的。”穿亲子装。
 
  桂花婶却是笑的不行,“我都老了,哪里能和你个鲜嫩的小姑娘穿一样的款式、颜色,我穿蓝紫色、青藕荷色都可以,你穿细粉、艳红、翠绿、姜黄才好看。”小姑娘就得打扮水灵灵的。
 
  张柔来到熙朝才发现,这里的人们爱色。
 
  在色彩搭配上尤有心得。
 
  不像上辈子,像她这样的丫头最爱黑、灰,年纪大的才穿红戴绿。
 
  和熙朝有点反过来了。
 
  竖日一早。
 
  桂花婶和张柔还是没带人,就她们娘俩,当然赵师傅要带的,他得赶车。
 
  把赵嬷嬷她们娘几个留在家里,除了预防那个卖马的小伙子上门,到时候家里没人不好,另外就是园子该种菜了。
 
  赵嬷嬷她们要留下翻地,尽快将菜种种下去。
 
  “你带背篓干嘛?有那么多东西要买么,再说东西多直接放车里就好了。”桂花婶很是不理解。
 
  “我喜欢背背篓买东西,而且我还要买调料呢,不能让你知道我的秘密。”张柔当然是瞎鸡扯,她巴不得什么也不拿呢。
 
  她拿背篓,里头还有一大块棉布,桂花婶没看到,她之所以买这个是为了装香叶的。
 
  香叶味道浓郁,她怕桂花婶闻出来。
 
  哼哼!…她要做到万无一失。
 
  其实也不过是稍微拖延一下暴露的时间。
 
  涉及到卤肉比赛,桂花婶果然不再问了。
 
  她们去了一家杂货店,看大酱和酱油。
 
  “老板,你们店里有几样大酱?有没有颜色重的酱油?”卤肉要想好卖,不担味道要好,颜色也不能差了。
 
  颜色重的酱油,可以让卤肉更快上色,且用量少,其实也就是在省钱了。
 
  张柔有些不抱希望,因为熙朝并没有制作老抽酱油的工艺。
 
  她记得老抽好像是要加入焦糖调色的,熙朝人根本不懂。
 
  所以桂花婶所说的颜色重的酱油在她眼里还是差一些。
 
  不行的话,还得用麦芽糖炒糖色。
 
  不过这样成本就要高一些了。
 
  “大酱只有一种。酱油颜色我还真没注意,你自己看看吧。”老板还真实在。
 
  桂花婶和张柔闻了闻大酱的味道,同时摇了摇头,不够香,发酵的不好。
 
  至于酱油味道不差,但也不能多好,但是颜色显然不够。
 
  再去下家吧。
 
  因为酱肉包,大酱就是灵魂,所以桂花婶和张柔谁都不想对付,即使明年她们自己就能酿制了。
 
  但是前期的口碑还是很重要的。
 
  “还是差一些。”张柔脸色有些难看了。
 
  说好的高手在民间呢。
 
  怎么这么难找啊。
 
  搓搓脸,“实在不行,只能换一种包子了。”
 
  也不是不行,反正她肚子里关于包子馅能弄出来不下一百种。
 
  可就是有些不甘心。
 
  桂花婶却拉着她上了马车,吩咐赵师傅,“去南区之前房子那儿。”
 
  “娘,去那么远干嘛?”张柔有些不解。
 
  “还记得咱们租房附近那家杂货店么,咱们在他家买了不少碗盘的。”桂花婶略做提示。
 
  张柔点头,“记起来了。”
 
  那家店铺规模真心不小,瓷器真心不错。
 
  她当时还挺诧异,在南区怎么有这么大的杂货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