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柔暼了眼沈自秀,说的她很厉害一样。
结果和沈自秀眼神对上了了,那家伙做了个有我呢的口型。
张柔一想也是,她完全可以作弊。
据说古代的帝王打猎,都是让士兵们将猎物往他身边赶。
她们也可以那样么。
到时候她来个大乱射,射到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赵嬷嬷进来了,不但拿了一壶酸梅汤,还有一份葡萄。
张柔给桂花婶、沈自秀都倒上,才自斟自饮两大杯。“好爽!”
再吃两个葡萄,稍微有些酸。
没有她爱吃玫瑰香。
这葡萄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
也不知道酿制葡萄酒会不会成功。
是的,她用葡萄和白糖酿制了一小坛葡萄酒。
因为白糖珍贵,所以酿的不多。
上辈子,她用的是冰糖,葡萄也是含糖量比较高的巨峰。
所以这回酿酒,成不成功还真得打个问号。
要是成功了,她就能在熙朝体现一把琵芭美酒月光杯。
好像还不成,她买不起玻璃杯。
“婶子,农场那边在伐树,以后赵师傅没事就可以让他去拉一车,家里烧还是卖了都成。”就在张柔胡思乱想的功夫,沈自秀和桂花婶说起了正事。
桂花婶点头,“成啊。你们该用就用,我们哪里用的完。”
“一直在用呢。”沈自秀笑着回答。
桂花婶点头,“就该这样。”
第330章 买树苗
第三百三十章
吃了午饭,桂花婶和张柔都要小憩一会。
沈自秀就告辞回了那边院子。
张柔凑到桂花婶旁边,“娘,我和三哥说了咱们是从国公府出来的了。”
桂花婶扭头看向张柔,“他什么反应?”
张柔扔出个更劲爆的,“他说他爹曾经是戏子。”
桂花婶突然就放松下来了,“行了,以后这事就不要提了。”
沈家四兄弟都是平民身份,那沈爹应该也改过身契。
再加上人已经没了,也没多少影响。
这日,张柔带着钱和沈自秀去了京城的商会。
她们是去讨价和付定金的。
之前沈自秀已经帮忙压了价了,但是还有降价空间。
因为她们要的多。
一亩山地,按照两米到三米的间距,大概能种一百颗树,那块山地要是全部种滿板栗树,需要一万多棵。
现在报价一颗两三年的栗子树树苗需要八十文左右。
也就是说她们需要拿出一千多两银。
这太多了。
张柔和桂花婶还欠着沈家的债呢。
而且又答应给胡师傅他们找房子,那边白中人还在帮她们找商铺,处处用钱。
所以这次张柔去谈,压价倒是其次,她想做长远的交易。
她想分批的买树苗。
这样也方便她管理。
而且山头那边还得砍树、收拾,也不轻松。
一点点来更符合她如今的情况。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一连走了三家,都不如意。
她要减量人家就要涨价,根本不在意是不是长远生意。
这树苗属于占地方不好运输的,本来商会以为是一笔大生意,所以愿意接,但像现在她前期只要原来的十分之一,三个商会都有些打退堂鼓,后来好说歹说可以接,但也要涨价,每棵树苗都要上涨二十文钱,也就是一棵板栗树苗要一百文。
这样成本增加太多了,张柔哪里肯答应。
只好推说考虑一下。
两人出了辽东商会大门,沈自秀安慰道,“柔妹妹不必心烦,大不了咱们去找一些小商队,他们肯定愿意接的。”
张柔其实也明白,生意不愁没人接,大不了就去找小商队。
之前为什么不考虑那些小商队呢,主要是因为安全风险性问题,如果她给了定金,然后小商队的人跑了找不到了怎么办。
到时候定金就只能打水漂了,不像那些大商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即使多给一些钱,但风险却是最小的。
而且大商行人员充足,马车也多,树苗虽然不算太娇贵吧,但长时间的运输肯定也有损耗的,好的运输条件肯定能提高树苗的成活率的,所以张柔和沈自秀一开始就奔着大商队去的。
可惜她们忘了店大欺客,大商行不缺生意,不把他们的这缩水的生意放在眼里,她们就没有底气讨价格了。
“我没事,我就不信挣钱的生意真没人做。”张柔长长吐口气。
不蒸馒头争口气,必须找个低价靠谱的。
她得想想法子。
商场如战场,兵不厌诈。
其实她想到一个好主意,她上辈子看过一个挺不错的电视剧,叫《大宅门》,演的是草药世家的那些事儿,记得当时男主人公到一个感觉像中药批发市场的城市进药材,然后就玩了把小心机,每天去集市告诉两家他需要大宗的某样药材,然后那些摊位想挣更多的钱,就开始囤货,结果几天之后,那样药材就泛滥了,供求关系自然就转变了,最后男主角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拿到了这批药材。
她倒不敢这么混,害怕被套麻袋。
但是这个方法还是可以借鉴的。
她们这种上赶着(去找大商队)就很不是买卖,完全可以换个方法。
所以到了中小商行聚集的客栈,张柔塞给小二一把铜钱,让他帮忙找几个商队领队来。
不久,几个领队一脸的好奇过来了。
有脾气急躁的就嚷嚷开了,“谁叫我们,啥事啊!”
沈自秀抱拳行礼,“几位老大哥,小弟有礼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再说做生意讲究以和为贵。
几人观察了下沈自秀,互相使了眼色,结果没人认识。
其中一个领队回了一礼,“这位兄弟,不知道找我们,有何事?”
“是有点小生意。各位大哥请坐,我要了两壶茶,咱们边喝边聊。”沈自秀做了个请的手势。
听到有生意,还有茶水喝,虽然几人觉得沈自秀太过于卖关子,还是答应了。
张柔现在的身份是公子旁边的小丫鬟,只需要老老实实跟在沈自秀身后就好了。
其实玩这出扮演,主要就是怕麻烦。
众人落座,沈自秀做了自我介绍,又给众人倒了茶水,开始了正题,“几位哥哥,是这样,弟弟想种些板栗树,所以要收些板栗树苗,二年生的八十文一棵,三年生的一百文,多一年多给二十文,最多给二百文。今年想先收一千棵,如果效果好,明年开春我会收的更多,我算过了,总数怎么地也得超过一万五千棵。”
几个领队都开始合计起来了。
其中一个领队做了代表,“沈公子,这一棵树八十文是不是有些低了,要知道这树苗可不好运,占地方还娇气,要是半路死了,我们就亏大了。”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涨价。
沈自秀很是从容,因为这在他预料之中,“这位大哥,话不是这么说,这板栗树并不算多么稀罕,我知道很多大林子里野板栗成片的呢,到时候几位大哥到了当地,直接去村子里去收,十文钱就能收到手,要是树龄上去了,这钱还能涨,这中间多大利润,而且我还不是一锤子买卖,只要合作好,未来一年多,咱们一直可以做这门生意。我真的很有诚意了,如果几位老哥有顾虑,我再去问问东来客栈,那边有往直隶那边跑的商队,那边的栗子树也不少。”
说着就站了起来,抱拳行礼,“几位老哥再会。”
然后毫不拖泥带水扭身就要走。
“别啊,沈公子留步!”
张柔忍不住弯了嘴角,这事有门了!
还得玩套路啊!
第331章 互探底线
第三百三十一章
商场如战场,几位领队这一喊,就代表着他们处在了下风。
之后的谈判,全是沈自秀掌控着进度。
沈自秀倒也没提太过分的要求,他只要求收树苗的时候一定要看好树苗的质量,要保证一定的成活率,他前期就收一千棵树苗,如果树苗死亡率过高的话,那之后的大生意就不会再和他们谈,会另找其人。
有这么一个大个胡萝卜吊在他们面前,不信他们不在意。
“不知道沈公子留多少押金?”几位领队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这样,我也是信任几位老哥,每棵树我留下十五文的定金,丁算到了当地,你们买树不用自己掏钱了,你们看如何?”沈自秀说完又小声嘀咕了句,“毕竟是头一次做生意。”
那意思是双方信任度不高,他不会再加了。
几个领队少不得又是一通眉眼官司,事情就算定下了。
之后就是写协议。
还特意请了掌柜的做了中人。
张柔掏出十五两银票递给沈自秀,“公子,钱。”
沈自秀淡然的接过,他倒是想替给,可是手里钱不够,之前的家底也都给大哥买地了,现在每个月大哥会给他一两银子零花,再多就没了。
他也不好说什么,老四一个月大哥只给二百文钱呢。
就是大哥、二哥自己,一个月也不怎么花钱。
他也知道,因为他在城里,又住在张府,大哥怕他没钱花才多给他的。
其实他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食住都在张府,就连衣服张婶子都给他想到了。
但是对于大哥的好意,他没拒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是。
再说手里有钱心不慌。
等到协议签订好,沈自给了定金,双方又约定了一个大约的交货时间,也就散了。
两人出了客栈,张柔也不用装了,快走两步和沈自秀齐头并进,她还真不愿意走在后面,“三哥,现在是不是得收拾山头了,我想多雇佣一些人,把山头的树砍了,树根刨出来,还得把草烧了当肥料。”
要不然等栗子树苗来了,种哪啊。
她家虽有两个勤快能干的仆人,但还是太慢了。
沈自秀给出了主意,“这个不难,只要不是农忙,村子里会有很多闲人,几文钱一天,请个二十来人,再加上农庄的人,干个十来天肯定能干完的。正好我最近也没事,这活交给我吧。”
张柔已经在心里算好了,按照一天八文的工钱,如果请二十五人,共做十天,那就是二两钱,不过人家农庄的仆人也要帮忙,给钱有些外到,不如再多给一两买肉钱。
“那就谢谢三哥了。”张柔很是感激。
她和桂花婶真不好过去,农庄的房子本来就少,已经住的满登登的了,当时两家分地契,也没说关于房子的事。
后来她和桂花婶商量过,以后她们家的重点在山头,可以考虑在山脚搭建一处房子。
现在那两个仆人还跟着沈家的仆人一起挤着呢。
到时候再买伺候山头的仆人,可真住不下了。
所以张柔有些打算,她想买会种板栗树的,还想要个能拿事的,总不能一直靠沈家。
这一年多还好,可是等着沈家孝期过去了,沈大哥他们也是会进城的,不会总在农庄常住的。
所以找个庄头很有必要。
沈自秀扭头看向张柔,“上次我看柔妹妹在做帕子,正好我的帕子已经快烂了。”
张柔脸有些红,她就是再迟钝,也有感觉了,这位小鲜肉怕是对她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