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红楼前传当丫鬟——牛奶花卷
时间:2020-04-21 09:17:30

  这个农庄是有猪圈的,现在已经空了,所以他也不确定这猪粪是家猪的还是野猪的。
 
  沈二哥拍拍手,站了起来,问大哥,“还进么?”
 
  沈大哥看向沈自秀,“老三,你说呢?”
 
  沈自秀扭头看了下张婶子和柔妹妹,“要不今天就这样吧,这山头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了。”
 
  还是安全为重。
 
  沈大哥冲着桂花婶她们抬抬下巴,那意思是让沈自秀去说。
 
  沈自秀点点头,扭身走了过去。
 
  “怎么了,三哥?”张柔直觉出事了。
 
  “柔妹妹别怕,没事的。”沈自秀忙安抚了句,“是我二哥发现了…一些有可能是野猪的痕迹,所以我就想着,要不这次先到这儿,等我们回头好好把这块山头仔细的查看一遍再说,婶子,您的意思呢?”
 
  桂花婶毫不犹豫的点头,“我们回去。”
 
  张柔虽然有些小沮丧,主要是爬了一半了,不过她也觉得桂花婶这一决定很是稳妥,反正山就在这,也跑不了,下次再来就是了。“好的,娘。”
 
  沈自毅听说有野猪,已经按耐不住好奇,跑去看痕迹了。
 
  不一会,臭着脸过来了,他只看到一堆粪。
 
  既然众人意见一致,那就立马下山吧。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好在山头坡度不高,还有一条踩出来的小路,并不难走。
 
  下山的时候,沈自毅拿了根木棍子走在最前面,然后是沈大哥、二哥,中间的是桂花婶和张柔,沈自秀走在最后面。
 
  “等等!”沈自毅拿着棍子一拦。
 
  沈大哥他们很是紧张,“是不是有蛇?”
 
  沈自毅已经窜出去了,“哈哈…我眼睛多尖,找到蘑菇了,好大一片呢。”
 
  沈大哥悄悄松口气,看着采蘑菇的沈老四,脚有些痒痒。
 
  真想照屁股来一脚啊!
 
  沈二哥忍不住笑骂,“你个臭小子,一惊一乍的,是什么好蘑菇么,不就是普通的草菇么,这样的蘑菇有些发酸,又不好吃。”
 
  沈自毅哼哼,“不好吃你再给我找啊。”
 
  他刚才拿着木棍扒拉草,其实是打草惊蛇,就怕一个没看到再踩到蛇。没想到木棍扒拉落叶,会露出一片蘑菇来。
 
  这多好的运气啊!
 
  采蘑菇!张柔也很有兴趣啊,“沈四哥,让我采几朵。”
 
  “你会么?”话是这么说,沈自毅还是往边上挪挪,“不要使劲抠根,这玩意可神奇了,明年还会长的。”
 
  张柔很是受教的点头,她知道啊,她还知道原理呢,因为有菌丝。
 
  众人也没带筐,好在人多,一人分一把,也就拿下了。
 
  桂花婶看着这点蘑菇,“回去能熬份蘑菇汤了。”
 
  张柔看着手里的几个红棕色的蘑菇,蘑菇盖上还有草叶呢,十分的天然。
 
  低头闻闻,有点草腥气。
 
  “这种蘑菇不好吃。”不知道什么时候沈自秀走到了张柔身边。
 
  “挺好看的。”自己亲自动手采的蘑菇,怎么瞅怎么顺眼。
 
  沈自秀却说起了别的蘑菇,“有次我大哥买了些干蘑菇,白色的,那个特别香,跟咱们平时买的蘑菇不一样,后来就买不到了。”
 
  张柔挑眉,白蘑菇还特别香,不会是草原白蘑吧,那可是好东西。
 
  上辈子,那玩意一斤好几千了。
 
  贵就罢了,东西还少。
 
  现在应该算不得什么,下次可以去干货店问问,真的可以买一些。“那真的是太可惜了。京城那么多干货店,可以去问问嘛,估计是外地的蘑菇。”
 
  沈自秀立马做了决定,“那下次咱们一起去。”
 
  张柔也没深想,正好,她也挺想吃的,“好啊。”
 
  “三哥,以后这山头不管是种水果树还是干别的,这些树都要砍伐的,能卖钱么?不是做木柴那种。”张柔觉得都当木柴卖有些太亏了。
 
  沈自秀不愿意骗张柔,“除了个别几颗树木,绝大部分也就能当木柴了。”
 
  “哦。”张柔觉得小钱钱都飞走了。
 
  不过想想,这也是正常的,要是树木值钱,就算山头树木不多,估计也都会被砍伐了,还能给她剩下。
 
  虽然卖钱的美梦做不成了,但是以后几年家里不用买柴了,里外一算,还是挣了。
 
 第327章 灌香糖
 
  第三百二十七章
 
  桂花婶和张柔到底没留在农庄吃午饭,还把食盒里的食物都倒给他们了。
 
  “三哥,你不和我们一起走么?”张柔说完,才惊觉不对,这才是他的家。
 
  沈自秀咬着腮帮子肉,才不让自己笑出来,原来在柔妹妹眼里,他已经是她家里人了。“刚搬家过来,有些事情还需要安顿一下。我会尽快回去的,可别偷懒。”
 
  张柔嗯了声,嗖的一下缩回了车厢,感觉脸有些发烫。
 
  甩甩帕子,这天真的是太热了。
 
  桂花婶有些好笑的看了眼张柔,掀开车帘,“赵师傅,我们走吧。”
 
  告别的话语早就说过了。
 
  沈家四兄弟目送马车走远。
 
  沈自毅斜眼抱胸,“三哥,为什么柔妹妹只管你叫三哥?”
 
  别以为他不知道。
 
  沈自秀暼他一眼,“因为我排老三,难道她要喊我二哥。”
 
  沈大哥、沈二哥噗嗤都笑了。
 
  沈大哥搂住沈自毅,“有些事知道就可以了。”
 
  马车上的母女俩和赵师傅两口子也在聊天。
 
  “夫人、小姐,我看过了,上等田真的是不错,看样子能收小四石。中等田就一般了,伺候的也不算精心,我看到很多杂草,能收三石就不错了。以后咱们自己找人种,只要盯住肥,再伺候精细些,这产量自然能上来。”赵师傅看到那些田有些荒废,很是有些心疼。
 
  张柔一边算一边在心里叹气。
 
  一石就是一百斤,原来一亩地产出四百斤就是肥田了。
 
  真的是落后了。
 
  上辈子她是没种过地,但是有袁爷爷的新闻啊,一亩地的产量都是一千多两千多的。
 
  桂花婶却是想知道,“那咱们买多少人足够?就伺候这些田,那个山头,以后再说。”
 
  主要是还没想好,山头做什么好。
 
  “要是能干的,一个就差不离了。要是一般的,两个也足够了。”赵师傅建议道。
 
  桂花婶点头,心里有数了。
 
  马车进了城,一下子就喧嚣起来了。
 
  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
 
  “娘,买份灌香糖。”张柔听到动静了,馋瘾就被勾出来了。
 
  “买呗。”桂花婶不管。
 
  “嬷嬷,帮我买份,我要热乎的。”张柔掏出一把铜板。
 
  “哎,奴婢这就去。”赵嬷嬷本来就坐在外头,直接跳下马车,很是方便。
 
  不一会,赵嬷嬷就捧着一个油纸包过来了。
 
  张柔喜滋滋的接过,“娘,你吃个。”
 
  桂花婶一脸嫌弃,“我可不爱,黏黏糊糊的,吃的一手。”
 
  张柔偷偷耸耸肩,那她就自己享用了。
 
  这灌香糖其实就是糖炒栗子,也不贴切,应该叫做糖沾栗子。
 
  就是把栗子用刀划个口子,然后煮开,再在麦芽糖里滚滚。
 
  为什么叫做灌香糖,是因为这道小食不但味美,它还能清新口气,吃下去就像吃了一嘴巴糖一样。
 
  还有人专门做了诗句,“寒火中午灯半灭,门前高唤灌香糖。”说的就是糖沾栗子。
 
  张柔一连吃了三颗,虽然味道也可以,但和糖炒栗子还是有些差距的。
 
  “娘,咱们京城也是可以种板栗的吧。”张柔看着油纸包里的栗子,突然有了某种想法。
 
  桂花婶被问一愣,并不是很确定,“应该可以吧。”
 
  张柔想起来了,可以的!绝对可以,她曾经在北京朋友的朋友院子里看过,当时还特别诧异来着,“娘,你说咱们种板栗行不行?等结了果,咱们研究一个新吃法,到时候也能挣钱呢。”
 
  肯定挣钱的,这灌香糖可不便宜,小小一包要十几文呢。
 
  不过也没办法,估计京城很少有大量种植的,所以这栗子多是从外地进的,价格自然不菲,还有就是,麦芽糖价格也不便宜,两个原因加起来,这灌香糖能便宜才叫怪事呢。
 
  到时候她们家自产自销,这利润肯定大啊。
 
  而且这也算产业升级吧。
 
  她虽然不是学金融的,但也听新闻啊,上辈子新闻不是总报产业升级嘛。
 
  如果她们种了栗子树,然后只卖栗子,这就是初级农产品,利润有限,如果再加工,变成糖炒栗子,这就是成功升级了。
 
  越想越觉得可行。
 
  桂花婶没想到女儿吃个灌香糖,倒是想出来山头该种什么了,“那这边也不好找树苗吧,还得找个会伺候树的。”
 
  张柔脑海里闪现出“迁西板栗”四个字,这边没有板栗树,可以去外地去找树苗嘛。
 
  再在当地买两个有经验的奴仆。
 
  这事并不算多难,难就难在谁去办。
 
  她们家还真没有这样的人。
 
  她不是自夸,她可以胜任,但是桂花婶肯定不会答应让她去的。
 
  “要不我们咨询一下李夫人,她当年可是天南地北的走,肯定有人脉。”这是张柔能想到的最稳妥的办法了。
 
  桂花婶也觉得这办法不错。
 
  “要不我们去趟王伢人那里,看看有没有能干的仆人,买上两个,交给自秀大哥,也不好总占人家便宜。”桂花婶说完看着张柔也没反对,直接喊赵师傅往王伢人那走一趟。
 
  结果有些不如意,主要是她们要买的奴仆有些低端,王伢人很少做,因为不挣钱。
 
  张柔趁机问了有没有会种中药的奴仆,也是没有的。
 
  这低端没有,太高端还是没有,白来一趟。
 
  好在王伢人给介绍了两个同行,让她们去那里买人,口碑也是不错的。
 
  桂花婶不想拖,再说也有马车,就去了更近的一家。
 
  这次很顺利,听说王伢人介绍的,态度好的不得了,还给她们做了推荐。
 
  推荐的是两个鳏夫,年纪都是三十多岁。
 
  很是身强力壮。
 
  都干了多年的农活,是很好的农把式。
 
  两人之前也是京郊的佃农,不过因为没了土地,又不会别的营生,为了活下去,才不得不卖身的。
 
  那伢人还保证两人能吃苦肯干,买了肯定不会吃亏。
 
  桂花婶和张柔看过了,也觉得面相很是忠厚。
 
  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但面相还是能反应一二的。
 
  而且桂花婶都不准备让两人进府,直接让赵师傅送农庄去。
 
  至于衣物、铺盖,日后再给送。
 
  这农庄的奴仆就是没有在府里做活的吃香,这是惯例。
 
 第328章 互漏老底
 
  第三百二十八章
 
  桂花婶将给新奴仆置办行头、铺盖的活儿交给赵嬷嬷了。
 
  知道她是个细心的。
 
  终于不用像最初买奴仆那会,什么都需要亲力亲为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