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她们在去农庄的路上,沈自秀让她看他的帕子,她就猜出他的小心机了,想装可怜和她要帕子。
她哪里敢给,不过也打定主意回头让桂花婶给裁制几个,家里又不缺布匹。
结果这家伙一计不成,又生二技,非要借她帕子一观。
她当时虽然有些别扭,但也给了。
然后就肉包子打狗了。
她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出口,只能涨红着脸认了。
不过也有些狐疑,难道沈自秀也被穿了,画风变的也太快了。
简直就像龙卷风好么。
张柔在这边嘀咕沈自秀的变化,农场那里,沈家四兄弟也在监工。
一千多棵树苗并不算多,十几个工人,两天就能干的利利索索的。
沈大哥拍了沈自秀的肩膀,两人走到一边叙话。
“大哥,有何事?”沈自秀心情很是美丽,手里一直拽着一方帕子。
“咳…最近你和柔妹妹关系越发的亲密了啊。不过还是要注意一些,等到出了孝期,我就去帮你登门提亲去。”沈大哥看到之前张柔和他四弟的打闹,颇有些打情骂俏的意味,就怕少年少女把持不住。
“那就谢过大哥了。”沈自秀也没不好意思,反正他这辈子认定柔妹妹了。
沈大哥也不好多说,也觉得四弟既然答应了,那就没有问题了。
遂又说起新买的五个仆人,“干活都是把好手。”
沈自秀也没瞒着大哥,“柔妹妹的意思是能不能在他们五个里挑个管事的。毕竟明年咱们也要回城了,山头的栗子树越来越多,得有个能挑事的。”
沈大哥并没有多想,他在是可以帮忙看着,下命令沈家仆从也听,可是等他们哥几个都不在了,总不好让家里的仆人管沈家的仆人吧,没有这个道理。“是得挑个能干的。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了,我让柴大摸摸他们的底儿。”
“既然你已经确定了,有些东西就要早早准备了。别到时候抓瞎。到时候咱家要在城里租房子,我要科举,你和老二要武举,老四也得去私塾,都是往外出的,没有往里进的,怕是到时候家里拿不出来太多东西。”沈大哥有些羞愧。
长兄如父,可他却拿不出太多的钱给弟弟。
沈自秀表情未变,“大哥,我正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我想跟着商队走几趟。”
沈大哥直觉反对,“不行,太危险了。”
“大哥,你上次问我们如何挣钱,我就在想了,我写字一般,靠抄书挣钱恐怕不成,也做不得夫子,唯一能靠的就是这身武艺了,再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也想出去见识见识。”沈自秀继续劝道,“而且我不远走,我又没经验,走的太远肯定会有危险,所以我选择直隶,这可是有官道直通的,算得上最安全的地方了。”
沈大哥有些松口的意思,“去直隶倒是不算远。你想贩卖何物?”
既然要挣钱,总得运送货物吧。
可是这条商路已经被人走烂了,也没多少稀奇的货物了。
沈自秀露出两分笑意,“还得和柔妹妹商量一下。”
沈大哥有些牙酸,这还没成两口子呢,“前两次让你二哥也跟着,别的不说,他武功还是不错的。”
沈自秀也没拒绝,“如果成行,我再和二哥商量。”
两天后,一千多颗树全部种下,还都浇水上了粪肥。
沈自秀查看了一遍昨天种下的树,没有什么异常,才回了城。
“柔儿,快出来,自秀给你带好吃的了。”桂花婶敲门喊张柔出来。
屋里的张柔深呼吸一口,给自己做心里建设,又不能一直避着不见。
再说她是“受害者”好么,她的帕子可是被抢走了,为什么她要躲着。
对!她就大大方方的。
比脸皮厚她还没输过。
再次深呼吸一口,张柔打开了房门。
扬起笑脸,“三哥来了。”
桂花婶招呼她,“快过来,自秀给你买了年糕,还热乎着呢。”
“谢谢三哥。”张柔谢过赶紧快步走向桂花婶。
沈自秀看着张柔婀娜的背影,忍不住翘起了嘴角,也走了过去,和桂花婶说起了种树的事情。“现在地广树少,不过还是按照三米左右的距离种的,那几位仆人都说这个距离最是合适,等以后栗子树长大了,也不会打架。”
桂花婶和张柔都听的连连点头。
“还有在牲畜集市拉过去的粪肥也都用上了,以后每日咱们还去拉去,我交代给老柴了。今年不种树了,可以用来肥田。”反正这粪便可是好东西,又是白得的,不取有些可惜了。
桂花婶知道粪肥作用大的,就家里的菜园子,自从赵嬷嬷上了粪肥,这菜长了一茬又一茬的,长的可有劲了。“粪肥是好东西。”
沈自秀笑了笑,“再过两天,我再回农庄看看。到时候婶子和柔妹妹也跟我一起回吧。一是看看树到底如何,二是选个地方,得让仆从打土坯盖房子了。”
这都是正事,而且还是她们家的事,桂花婶和张柔自然不会反对。
桂花婶少不得又把沈自秀一顿夸,她现在是越看自秀越觉得满意。
“婶子,我找柔妹妹有点事。”所以当沈自秀这么说的时候,桂花婶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张柔还想挣扎一下,“我年糕还没吃呢。”
桂花婶直接分了盘子,将大半盘年糕塞给张柔,“端去和自秀一起吃吧。”
张柔还能说什么,恨恨的咬了口年糕,跟着沈自秀去了二院。
张柔决定先下口为强,“三哥是不是要还我帕子?”
伸手讨要。
沈自秀看着伸到眼前的白嫩带肉的小手,忍不住就笑了,从荷包里掏出二两银,“再买两条。”
张柔快气成河豚,“我不卖,再说我做的帕子又不好看。”
她这话真不是谦虚。
沈自秀瞅着她,很是意味深长的说了句,“在我眼里就是最好的。”
她这是被撩了?关键她还有些高兴是怎么回事。
第343章 生蚝
第三百四十三章
张柔鼓着腮帮子坐下,不再提帕子的事了,知道回不来了。
她回头再做两条,反正她做的也快,剪下来一缝边就算完工。
不用刺绣,也不弄记号,快的很。
拿个年糕咬一口,真Q弹,“三哥,你找我什么事啊?”
沈自秀也坐了下来,“年糕好吃么?”
张柔点头,“打的挺好。”
想要年糕好吃就得用石臼打,有些家甚至会安装脚踏的木锤,专门用来打年糕。
她家没有,所以想吃年糕就得买。
“也别多吃,粘米吃多了胃口会不舒服。”沈自秀又给张柔倒了茶,“这次真有事需要你帮忙。”
这么正式,张柔将年糕放下,严肃了表情,“三哥你说,能帮我肯定帮。”
这绝对不是敷衍,真心诚意的。
沈自秀开了口,“我想弄个小商队,就走京城到直隶,你帮我出出主意,都带什么货为好。”
“直隶啊?”张柔嘟囔了句,“让我想想。”
“不急。”沈自秀端起茶杯,眼神却在张柔的侧脸上。
柔妹妹的脸可真白,还肉嘟嘟的,真想摸一把。
“直隶靠海,可以带回来一些海鲜干,不过到了京城也不算多稀罕。”张柔觉得差些意思。
吴老爷子家的干货店现在这种海鲜干货就不少,价格也变低了。
由此推断,这海鲜干货的利润应该不大了。
对了,真让她想到一样好东西——生蚝。
熙朝人还不怎么认这东西呢,估计海边的人有吃的,但是外头吃这个的不算多。
京城更没见过生蚝的影子。
再过一个月,天气就冷了,生蚝可以保存五六天完全不是问题。
京城和直隶有官道,快马加鞭的话,两到三天就能到。
到了京城也不愁卖,可以做蚝煎,绝对的美味。
一旦有剩也不怕,可以熬制耗油。
而且生蚝一年当中除了五月到八月,全年可采摘。
五月到八月是生蚝繁殖期间,比较瘦,味道也不可口。
这门生意完全可以做到转年的五月,至于九月到十一月,天气比较热,并不适合长途运输,可以考虑生蚝干。
“三哥,你是知道我在国公府做过,免不了接触一些秘方。”张柔开始做铺垫了。
沈自秀皱了下眉头,“那就别往外说。”
张柔直接噎住了,这还怎么愉快的交谈,“也不算太秘密,要不然我也接触不到不是。”
沈自秀还是有些不放心,“真没事?”
张柔翻了个白眼,“没事。咱们当做好东西,国公府家大业大,根本不在乎。”
为了往下说,少不得瞎鸡儿扯一顿。
沈自秀却是相信了。
“海边有种东西叫做…”张柔为难了,熙朝管生蚝叫啥?不管了,“叫做生蚝,长在礁石上,带壳子的,一打开里面是白鼓鼓的肉,特别嫩…”
张柔尽量描绘了一下生蚝的样子,还觉得不够生动,“回头我给你画图。”
解释不清留画图,有图才有真相么。
“这种生蚝采摘下来,只要不打开壳,冷天的时候能放五六天不坏。京城很少有新鲜的海鲜,只要运回来,不愁销路。前两趟,可以少运回来一些,我全部接收。”张柔怕他没有做生意的经验,还给他交底,“这种生蚝不是什么稀罕玩意,海边礁石成片长的,所以这进价能压多低就多低。而且它的壳很占份量,所以到时候别按照斤数买,一盆或者一桶多少钱就成。”
张柔考虑了下,这耗油制法暂时先不说了,看看情况再说。
她倒不是舍不得把方子给沈自秀,而是这方子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
她们有没有能力吃得下这个方子。
要不然她手里方子成百上千,何至于就开两个包子卤肉铺。
沈自秀带着笑意,“好。全卖给你。”
张柔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故作镇定的说,“放心,我不会让你少挣的。”
沈自秀很是信任的点头,“我放心。”
他从来不担心这个。“只不过我不会做长久,出了孝期,我就要武举了,我还是比较有信心拿个名次的。”
“这样啊。”张柔支着下巴,有些庆幸她没吐露蚝油的做法。“那我可以把方子卖了,不过加个附加条件,就是要收你半年的生蚝。这样行不行?”
“会影响卖方子么?”沈自秀并不愿意因为他导致少卖钱。
那样岂不是变成柔妹妹贴补他了,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张柔摇头,“不会,不会。只不过到时候人家要的有些多,你能不能接的下来?”
李夫人那边的酒楼已经开起来了,叫做飞鸿居,开业不久,但是名气已经不小。
李夫人还邀请她们娘俩过去吃饭呢,以后说不得真得去一趟。
沈自秀很是有自信,“我朋友不多,不过二哥朋友不少,再加上家里的仆从,二三十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至于车…可以去找姚大哥去租。”
“那就好。”张柔放心了,“别着急,等秋收完了你再去,天头热,只能保鲜两天,回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