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大军压境的时候,远东这边的驻军跑掉了不少,留下来的,一个个也有些放飞自我,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搞了出来。
人数不够,武器不足,士气也不怎么样,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口都没站在鄂罗斯那边,因此,甚至没有付出多少牺牲,不过是用北戎武装起来人的重骑兵发动了两次冲锋,顿时,在远东这边流放者口中极为凶残恶劣的军队就直接崩溃了。
捷报传到京城的时候,圣上简直是喜形于色,而顾衡听到消息,却明白,新一轮的战争很快就会开启。毕竟,哪怕鄂罗斯那边还没发现远东的价值所在,但是,他们对土地的贪婪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放弃这一大片广袤的土地。
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圣上。
圣上如今愈发刚愎,作为帝王,圣上登基这些年来,就算不是一致风调雨顺,但是整体情况都还算是不错。圣上一开始不过是觉得自己可以做个仁君,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他已经觉得自己堪比秦皇汉武了!
圣上也没品尝过失败的滋味,所以,或许朝堂上那些人还有所犹豫,但是圣上却是乾纲独断,将事情定了下来。也就是说,不管鄂罗斯那边是个什么想头,总之就是他们要是敢叽叽歪歪,那就打!
而朝堂上那些勋贵武将,一个个也蠢蠢欲动起来。打仗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功勋。原本像是以贾家为代表的勋贵都觉得以后都要没有机会了,如今才发现,天下居然那么大,一统中原不过就是个开始,大家完全可以将胆子放大一点,步子跨大一点,起码接下来几十年,武将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以贾代善的心性,都对自家的决策有些懊恼,可见那些勋贵的心思了。原本一帮已经沦为纨绔的勋贵子弟很快就被家里的长辈催逼着操练起来,就等着回头想办法送到前线捞点功劳,回头不管是继续从军,还是直接补个武官的缺,都是一条捷径。甚至那等本来就很有天分的,已经打定了主意,在武勋上头一条道走到黑了。
文官们对此一方面有些忌惮,觉得武将好不容易消停了不过一二十年,如今又有了抬头的趋势,另一方面,却也是极为热切,就算是新打下来的地方是穷乡僻壤,但是那么广袤的一块土地,能安排多少官员呢?稍微多想那么一会儿,许多官员都觉得兴奋得要睡不着觉。
顾衡对此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并不打算在其中掺和什么,术业有专攻,顾衡不觉得自己会打仗,而且其他地方再好,顾衡也觉得还是自家比较好。尤其,这个时候陆惜怀孕了,顾衡两辈子头一次做爸爸,整个人已经提前进入了傻爸爸模式,也就顾不得其他事情!顾衡能够保持淡定,太子却是有些坐不住了。
第67章
太子担心的自然不是自家老爹已经能算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候选人, 自个将来做了皇帝也得生活在父皇的阴影下。他的压力来源于其他的皇子。
英郡王之前虽说没有上战场,但是战事推进顺利,哪怕是后方管后勤的, 如贾赦都能分到不少功劳,何况是英郡王一直就在边城那边!圣上如今对下面的人也大方, 因此,已经准备晋封英郡王为英亲王了!
如今,一帮皇子年龄也大了,排行靠前的几个已经封了郡王开了府,英郡王开了一个好头之后, 其他几个郡王顿时也眼热起来。对于皇子来说, 亲爹当皇帝跟兄弟当皇帝,那绝对是不一样的。亲爹当皇帝,对下面的儿女, 或多或少, 都会留一些余地, 有好事也会惦记着自己儿子,当然, 那等在皇子之中没什么存在感, 不那么受宠的那就另说。但饶是如此,即便是不受宠的皇子,若是出了什么岔子, 犯了什么错,除非是谋逆做饭,否则做亲爹的,也不会真的下什么狠手。
但是,兄弟当皇帝, 那就不同了,人家自己有儿子,好处给自家儿子还来不及呢,哪里有多少心思留给自家兄弟。就算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到了那个时候,也是比不上自个亲儿子的。何况,对父亲,有的时候你可以稍微放肆一点,但是对于做了皇帝的兄弟,你就得斟酌一些了。毕竟,你很难搞清楚对方的底线,说不定一句话说得不对,自个就要倒霉。
因此,一帮皇子并不指望等着新君登基,给自己加恩什么的,想要爵位上去,最好还是指望自家老爹,新君登基之后,就算是加恩,也只会选择那等对自己没什么威胁的。尤其,如今大事都让自家父皇做了,轮到太子登基的时候,难免要面临威望不足的问题,到那个时候,对方多半要想办法压制宗室。
有着这样的想法,如今一帮皇子一个个都想要在征伐北海的事情上头分一杯羹,就算是不想要去前线亲自作战,也想要在这里头混个差事。
太子倒不是觉得这几个兄弟是什么威胁,如今圣上威望愈隆,太子就算是有些声势,也不至于威胁到圣上,因此,东宫如今的地位还是很稳固的。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朝堂上的事情,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今不少人都心向正统,隐约站在了东宫这边,如今,自家兄弟想要夺取这些人的利益,这些人又不是什么软柿子,哪里会忍着,难免要做出一定的反击,而这些,又被算到了太子这里,已经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说太子容不下自家兄弟了。
太子气哼哼地说道:“一个个都是小人之心,孤什么时候容不得他们了!真要是容不得他们,他们如今还能在朝堂上蹦跶?”
顾衡对于太子的抱怨根本不放在心上,事实上,他真觉得这事没什么难解决的,他正在翻看《诗经》《楚辞》,打算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准备几个寓意好友好听的名字。
太子见顾衡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却也跟着心绪安定了下来,他忽然问道:“太医有没有说,这一胎是男是女?”
顾衡摇了摇头,说道:“这倒是没说,不过男女又如何?”顾衡有足够的底气,就算是自个生的是个女儿,也可以不受这个世界多少约束,自家女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自由地活着。尤其,随着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初级工业的发展,女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自主权。以前的时候,民间女性多半早婚,因为女孩子在传统观念里头就是赔钱货,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家庭里头,很难做出多少经济方面的贡献,早点嫁出去省得多消耗娘家的资源。而如今,女工在江南已经非常普及了,多在娘家待一年,就是一年的工钱,等到嫁出去之后,这个钱就落到婆家去了。
反倒是在权贵阶层,女性的地位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说白了,权贵人家,又不指望女性作为什么劳动力,就算是学点女红,但规矩严一点的人家,家里女孩子的针线只会给家里人使用,是一点也不能流出去的。所以说什么靠着女红赚钱,那是只有破落户才做得出来的事情。
权贵人家,女孩子素来宝贵,因为她们是用来结亲的,是结成两姓之好的关键纽带,所以,对女孩子的教育还有其他都非常精心,只是,这种精心,还是将女性教育成了男性的附属品。
而顾衡呢,他若是有女儿,就希望给女儿不需要被人摆布的本钱。当然,这话顾衡是不会对外人说的,何况孩子还没生出来,是男是女也不知道,所以,等到生出来之后再说便是。
太子不知道顾衡的心思,他倒是希望顾衡的长子是个儿子,毕竟,这年头,有了儿子才算是不绝了传承。不过是个女儿也不错,可惜的是差了辈分,否则的话,他倒是乐意有一个姓顾的儿媳妇。
太子耐心地等着顾衡选了几个名字出来,忽然问道:“小舅舅,若是你有许多儿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到时候你会如何?”
顾衡忽然想到上辈子看到过的某位名人的言语,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话其实有些极端,不过道理却是不错。因此,顾衡很是干脆地说道:“有句话叫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不自个去奋斗,还指望做老子的庇护他们一辈子做什么!”
太子听得一愣,然后就露出了一个苦笑,这种事情,他却是做不出来的。
顾衡琢磨了一下,干脆说道:“殿下,你那些担心其实根本没什么必要!殿下你先好好想想,回头圣上打下了北海,朝廷真的有足够的人手去统治控制北海吗?”
太子摇了摇头,说道:“这怎么可能,北海苦寒,那边本身就地广人稀,不适合耕种,就算是那边有黄金,也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鼓起勇气,去北海探索,朝廷若是强制百姓迁徙,只怕回头要激起民怨!”
顾衡摊摊手,说道:“正是如此,就算是日后通讯方便,交通快捷,但是,若是没有足够的人口,那么,就算是打下了北海,只怕也就是跟汉唐时候一般,朝廷强盛的时候可以控制几十年,等到朝廷无力他顾之时,那里也就失去控制,落入如北戎之类的人手里!”
顾衡这话说得并不中听,但是却也是实话。太子有些无奈,实际上,要不是有黄金还有其他的矿产吊着,朝堂上只怕大半人都要反对征讨北海,跟鄂罗斯交恶。如今这些人的心思,太子也能想象得出来,先想办法将能捞的好处捞到,至于这里朝廷是不是能够真正控制,他们是不会多管的。
见顾衡这般模样,太子就知道,顾衡应该有了主意,当下便起身给顾衡行了一礼,诚恳地问道:“还请小舅舅教我!”
顾衡撇了撇嘴,说道:“齐桓公当年尊王攘夷之前,齐国也并未有多少土地,当时中原甚至多有北方夷狄出没,而等到始皇帝一统六国之后,中原的版图又扩大了多少?一些的根本,无非就是分封二字!”
太子听了,不由一愣,事实上,从汉朝推恩令开始,藩王这等存在就已经不多见了,像是后来,宗室封王,都不是实封,一开始还有遥领封地,后来连封地都没有了。历朝历代,若是藩王自身有封地,有基业,那么就意味着动乱,稍微有点不好,就会导致藩王作乱。
如今顾衡却说要重启分封,顿时太子有些难以理解。
顾衡却是干脆用手指头蘸了茶水,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图,然后说道:“以如今朝廷的控制能力,最多也就是比起以前再多控制那么一圈而已,这还是在不考虑边境上的山川地险的情况下,而再往外这些地方,想要控制,就得花费更多的成本!而若是让宗室分封出去,这里是好是坏,起码朝廷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了!”
太子听了之后,顿时有些心动,他仔细思量了一番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听起来,只要前期允许愿意分封的宗室迁移走一定的人口,那么问题就不算大了!只是,这对朝廷有什么好处?”或者说,太子想要说的是,分封一大堆兄弟,这对坐在皇位上的人有什么好处呢?除了名头上听起来好听,而为了支持分封,大量的人口迁移出去,朝廷大概还得承担一定的支出,还要少收不少人头税,可以说,朝廷在这件事上,完全是利益受损的一方。
顾衡很是坦诚地说道:“短期之内,的确没有多少利益,但是,这些藩国想要立足,他们就需要朝廷的支持,对此,自然会乐意付出一定的代价!何况,藩国与朝廷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考虑到整个世界的格局,朝廷自然可以借此建立起一定的优势!何况,等到将来的皇帝日后有了儿子,为了防止一碗水端不平,回头又搞出什么兄弟阋墙的事情,还不如将不稳定分子都分出去呢!”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给孩子讲故事,哄他睡觉,结果他睡着了,我也跟着睡着了!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
第68章
太子或许一开始的时候, 还是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好处。与其将这些兄弟留在身边糟心,将来说不定还要生出许多是非来。就像是这些皇子都疑心上头的皇帝变成了兄弟之后, 自个的日子不会如以前一般自在一样, 其实, 做皇帝的人, 对下面那些兄弟也有些心存顾忌。太宽松了吧, 说不定就是蹬鼻子上脸, 回头给你闹出一堆事情来。不要太高估了宗室的节操,宗室兼并土地, 巧取豪夺的事情多了去了, 宗室犯法是宗人府管着,而宗正呢, 出于自家的利益, 就算是宗室有什么过激的地方, 宗正也多半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宗室做这些事情,自然是给皇室抹黑, 百姓可不管这些是宗室干的,只会归结到整个皇室甚至是国家上头, 等到怨恨积累得深了,自然又是一场麻烦。
而皇帝要是对宗室严厉了呢,别说是宗室心里头不满,便是民间也会有些物议。毕竟,一个连对自己的兄弟族人都刻薄寡恩的皇帝,显然很难让人相信他会对百姓如何宽容。
如今好了,将人远远地丢出去, 他们就算是在自个的封地上横征暴敛,也跟朝廷没关系,说不定他们弄得民怨沸腾之后,还能将封地收回来,封给自个的某个儿子。
想明白了之后,太子回去找詹士府一帮官员商议一番,拟了一封折子,第二天就在朝堂上递了上去。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上一片哗然,但是,很快,一帮宗室就激动起来了。
从唐朝之后,历朝历代,几乎就是将宗室当猪养了!宗室一般被限制在京城,想要做点什么,都有许多人盯着。而且,宗室也有很大的限制,不能当官,不能科举,不能经商……总之,想要做点什么事,都不行!等到爵位到了头,这些宗室子弟多半也就被养废了,像是开国时候的一些原本爵位不高的宗室,如今就已经落到了隔三差五找亲戚打秋风的境地。他们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或者说,根本不愿意去自食其力,只想要坐享其成。偏偏还被养出了各种富贵脾气,前脚拿到钱,后脚就去斗鸡走狗,各种折腾。虽说如今这样的人还很少,但是,如今已经让宗室里头几个长辈头疼了,再这么下去,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情况呢!
太子上书的时候,没有直接说,将自个那些兄弟拉出去建立藩国,而是说成了宗室,因此,有资格上朝的宗室一个个眼珠子都红了,看着圣上的眼神,简直就像是怨妇一般了。
圣上不由觉得身上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他执政多年,许多事情早就了然于心。这事虽说太子没有跟他通过气,但是,随着太子年纪渐长,圣上本来就存了一点放手的心思,一个只知道唯唯诺诺,什么事情都得征求圣上意见的太子,显然是不符合圣上的预期的。说实话,太子之所以难当,也是因为做皇帝的心思比较矛盾。太废物了,圣上自然觉得这个儿子不堪大用,而太能干了呢,又会让圣上生出一些危机感。
若是这些年如同从前一般,天下承平,并无什么大事,圣上就是个太平君主的话,圣上自然希望自个的儿子是个恭顺仁孝的性格,免得回头做出不忠不孝的事情来。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圣上如今情况不一样了,他自觉建立了远超父祖的功业,就算是开国TAI祖,他也不过就是在中原打转,而圣上呢,功业已经是直追秦皇汉武,甚至还有超越的意思。毕竟,就算是秦皇汉武,也没能在有生之年,真正征服北方夷狄,而且,他们的疆域固然广阔,但是,一直就是名义上的统治,还是处在半自治的阶段,那里发生了什么事,也是鞭长莫及。尤其,秦皇汉武都是陷入了穷兵黩武的深渊,而圣上这里呢,征讨归征讨,但是农业生产并未受到影响,从海外引进的多种高产作物确保了百姓不会遭遇饥荒,当然,那些高产作物不太耐存储这是个问题,因此,如今大家的普遍做法就是,在一部分土地上种植这些高产作物作为日常食用,而交税还有囤积的粮食还是靠着稻麦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