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偶天成——木嬴
时间:2021-05-22 10:34:07

  金儿进来道,“姑娘,安阳县主进宫了。”
  姜绾看了眼窗户,“下过雨了?”
  “还没有,”金儿摇头。
  “那安阳县主怎么进的宫?”姜绾问道。
  金儿有点懵。
  不明白安阳县主进宫和下雨有什么关系。
  她道,“安阳县主今儿出府,没有直接进宫,而是去了懿德长公主府求长欢郡主,长欢郡主带她进的宫。”
  长欢郡主的马车,侍卫不敢拦,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太皇太后的旨意不敢不听,但也不敢把安阳县主得罪死了,天天来宫门口等着,他们这些侍卫拦宿国公的女儿,心有点慌啊。
  长欢郡主把人带进宫也好,太皇太后动怒,也怪罪不到他们头上来。
  安阳县主带了寿宁宫,还是被拦了下来,只长欢郡主一人进了去。
  安阳县主就在寿宁宫大门口跪下了。
  哭成了泪人儿。
  她是真伤心。
  这世上没有谁太皇太后需要顾忌,更没有人能给她施压,太皇太后要宠她,没人敢说个不字,可太皇太后为了姜绾不见她,安阳县主心都碎成一瓣一瓣了。
  要不是为了齐墨铭,为了世子之位,她真的要扭头就走,再不见太皇太后一面了。
  姜绾醒来的时候,她还跪在寿宁宫前。
  不多会儿,雨就落下了,嘀嗒嘀嗒的打在她身上,看的寿宁宫宫女太监都心疼,赶紧过来帮着撑伞。
  安阳县主也有骨气,不要人撑伞,她倒要瞧瞧还有没有真心心疼她!
  孙嬷嬷出来,道,“县主请回吧,淋坏了身子可如何是好?”
  安阳县主哭道,“反正又没人心疼我!我病倒了最好,病死了正好去九泉之下和我娘母女团聚!”
  “昨儿梦到我娘,她还在梦里怪我惹太皇太后不高兴,说我不孝,要不是我娘要我来,太皇太后不见我,我这辈子都不来污太皇太后的眼了……。”
  哭的越发伤心。
  孙嬷嬷心下动容。
  安阳县主接连几天求见太皇太后,在宫门前迟迟不肯离去,太皇太后哪里不心疼啊。
  可实在安阳县主的所作所为,太皇太后疼她不得。
  要不是靖安王世子妃,都没人发现她娘常宁郡主的坟墓都被人给盗了,太皇太后还把这事交给靖安王世子查,安阳县主犯那么大的错,太皇太后轻易便原谅了,靖安王世子妃能不生气?
  孙嬷嬷回去劝太皇太后,听孙嬷嬷说安阳县主梦到了常宁郡主,太皇太后鼻子就酸了起来,“罢了,让她进来吧。”
  “给她拿套新裙裳换上。”
  安阳县主被丫鬟扶着一瘸一拐的进来,也不换衣服,就那么浑身湿漉漉的走到太皇太后跟前,一步一个湿脚印,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看的太皇太后心都疼揪到了一处。
  安阳县主看着太皇太后哭。
  哭着哭着。
  人就晕了过去。
  这一下,可是把太皇太后吓的不轻,赶紧差人请太医。
  天下大雨,安阳县主又病倒了,都没出宫,就宿在了太皇太后的寿宁宫。
  太皇太后这一留宿,等于告诉满朝文武安阳县主是她的心头肉,为了她连宫规都能不顾。
  那些还有些动摇的大臣心定了,都不用齐墨铭和二老爷再拉拢就自觉自发的在朝堂上说齐墨远身子骨弱,又不通武功,没法胜任靖安王世子之责,再把二少爷齐墨铭从头到脚夸一遍,请皇上改立齐墨铭为世子。
  王爷皱眉道,“立哪个儿子为世子是我靖安王府家事,就不劳诸位大臣操心了。”
  那些大臣振振有词,“王爷此言差矣,你手握重兵,世子将来是要继承你的爵位和兵权的,世子体弱多病,将来由他带兵上战场,这不是拿朝廷的安危开玩笑吗?”
 
 
第六百六十四章 外室
  为了反驳王爷,连立太子都拿出来做了反驳之词。
  要照王爷这么说,那立太子也是皇上的家事,文武百官岂不是都不用过问了?
  这是不可能的事。
  他们官微言轻,儿子不成气候与朝廷安危没多大影响,最多不做官,祸害他们这些做爹的,可靖安王的儿子不同,他们是要做朝廷栋梁的,是要成为皇上和未来太子的左膀右臂的。
  一番话说的振振有词。
  王爷冷着脸,就是不同意。
  护国公道,“靖安王何必如此执着?都是你的儿子,二少爷有这个能力胜任,大少爷身体虚弱,又何苦一定要为难他呢,战场凶险,即便有以一当百之力也难全身而退,以大少爷的身子骨,不是把他置于险地吗?”
  姜老王爷听得一笑,“皇上还没有撤掉靖安王世子的世子之位,在护国公口中就已经大少爷了?”
  “靖安王世子体弱多病也不是这一两年吧,难道皇上当年立他为世子时没有考虑到这么多吗?”
  “靖安王忠于皇上,为守卫大夏血洒疆场,难道他会不知道立谁为世子对朝廷对百姓更好吗?!”
  虽然姜老王爷没想过让齐墨远上战场。
  他这辈子在战场送走了两个兄弟,三个儿子,战场对他来说是热血之地,也是伤心之地。
  他希望孙儿们为守卫疆土而奋战,可他也怕战场和杀戮会带走他的孙儿。
  给姜绾挑选夫婿的时候,姜老王爷没考虑过武将之子,尤其是注定要上战场的,不然以他的权势,在手下将军膝下挑个好儿郎娶了姜绾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府里有三个守寡的儿媳妇,他也怕膝下唯一的孙女儿将来也守寡啊。
  齐墨远有没有世子之位,姜老王爷并不看重,有世子之位也好,没世子之位也罢,总在得失之间。
  别的大臣说话,姜老王爷都没吭声,护国公一开口,他就反驳,单纯的就是看护国公不顺眼。
  纵然上战场诸多凶险,身为血性男儿,哪有不想上战场杀敌的?
  齐墨远并非大家看到的那么弱。
  想到这里,姜老王爷不明白了,为何靖安王世子要以弱示人?
  世子之位坐的太舒坦了,引人来抢吗?
  这些暂且不提,总之,他孙女婿的世子之位可以不要,但容不得别人来抢!
  主动让出来是一回事,被人抢走又是一回事了。
  齐墨远是嫡长子,再加上有姜老王爷护着,王爷不肯换世子以及皇上的偏袒,护国公一党要撼动齐墨远的世子之位不容易。
  不过护国公也不是一点筹码都没有,皇上要反对改立齐墨铭为世子,他就请奏皇上立大皇子为太子。
  左右不论嫡长子是足智多谋还是平平无奇,只要他占一个嫡字,这太子之位就该是他的。
  本来皇上就拖着不立太子,他要太向着齐墨远了,倒给了护国公他们理由请奏立大皇子为太子了。
  皇上倒也不是不满意大皇子,只是他觉得没必要太早立太子。
  历朝历代多少太子盼着皇上爹给他腾位置的?
  甚至有等不及的弑父夺位。
  想到这些,皇上就浑身不得劲。
  他觉得自己身体好的很,再活个二三十年没问题,儿子如果没有特别起眼的,可以跳过儿子考察孙儿,严格把关,才能确保不会出现昏君,把他和列祖列宗辛苦打下来的江山给葬送了。
  护国公通过请立太子给皇上施压来逼靖安王改立齐墨铭为世子,王爷有些生气了,“远儿身子是差了些,不及铭儿,但做世子绰绰有余,而且铁大夫也在帮着调理身子,已日渐好转。”
  “我这个做父亲的都不急着把手中兵权千秋万代的传下去,护国公倒是比我还着急,护国公府爵位也空了好些年,到前些时候才立的世子,早些年怎么没见护国公兑现对老护国公的承诺立府上大少爷为世子?”
  “论文韬武略,府上三少爷都不及大少爷,护国公是打算把世子之位还给大少爷了?”
  王爷可是狠起来连自己儿子都坑的人,护国公惹他不快能落着好?
  一番话说的护国公气的不行,然后朝堂就乱成了一锅粥。
  保齐墨远世子之位的和推举齐墨铭的吵了起来。
  皇上坐在龙椅上,听的脑袋疼。
  直接下朝走人了。
  朝堂上的事传到柏景轩,金儿担心的看着姜绾,“姑爷的世子之位不会被抢走吧?”
  安阳县主是恨不得要弄死她们的。
  要让二少爷夺走了世子之位,安阳县主就成世子妃了,到时候她那尾巴还不得翘上天啊?
  姜绾正在看书,信手翻了一页,“杞人忧天。”
  “真的不会被抢走吗?”金儿还是不放心。
  “除非你家姑爷当街晕倒,否则绝无可能。”
  姜绾随口来了一句,谁想到一语成谶。
  几天后,齐墨远还真当街晕倒了。
  不止晕倒。
  他还吐血了。
  姜绾说的斩钉截铁,金儿也就放心了,她嘟着嘴道,“庞大姑娘还昏迷未醒,护国公就帮二少爷夺世子之位,他就不怕姑娘不救庞大姑娘了吗?”
  一边求她家姑娘,一边惹怒她家姑娘。
  没有护国公这么过分的了。
  姜绾翻了一页书,抬头看了金儿一眼,这丫鬟记性是有多不好,人家护国公连锦绣坊老板娘都要她救,还怕她不救庞嫣吗?
  她要敢不救,太后肯定会给她下旨。
  人家有恃无恐着呢。
  不过每天待在柏景轩,什么都不用做,荷包里就多两万两的感觉还挺不错。
  金儿歪着脑袋问,“大少爷抓了护国公府管事的,查出护国公贪墨宫里的玉石,能把他充军千里吗?”
  要护国公的命她就不想了,金儿觉得充军千里已经很不容易了。
  姜绾笑了一声。
  充军千里?
  充军一里都不大可能好么。
  不过护国公府管事的家人都一起抓进了河间王府,这案子审起来容易啊。
  姜绾准备派人去河间王府问问,结果丫鬟还没有出柏景轩,就传来了宫里的消息。
  下朝后,护国公没有走,而是去了御书房向皇上请罪。
  他御下不严,这么多年都没察觉自己管事的在他眼皮子底下仗着皇上对他的宠信贪墨宫里的玉石,还以次充好,损了皇上的龙颜,请皇上降罪。
  认错的很快,快的姜大少爷郁闷极了。
  护国公怎么就那么笃定柳总管不会把他招供出来?
  姜大少爷审问了一天一夜,威逼利诱用酷刑,柳总管始终一口咬定和宫里勾结贪墨玉石是他一人的主意,护国公毫不知情,连枕边人都不知道。
  姜大少爷审问不出来,护国公又主动认错,把从柳总管出搜到的金玉阁的房契地契以及这么些年经营挣到的三万两银票呈给皇上,这案子也就只能查到这里了。
  姜大少爷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皇上把银票和房契地契让常公公拿下去收好。
  他没敢替姜绾要。
  不过他还记得皇上说的,找到贪墨的玉石都交给姜绾。
  从宫里出来后,姜大少爷就带人去搜金玉阁了,但凡是玉石通通带走,都是他妹妹的。
  从金玉阁出来,正好碰到庞大少爷。
  庞大少爷问,“柳总管招供了?”
  “要招供,我就不搜查金玉阁了,”姜大少爷叹息。
  “问不出来也正常,”庞大少爷道。
  姜大少爷一听这是有隐情啊,便问道,“此话何解?”
  庞大少爷道,“到昨儿我才知道,柳总管养了房外室,替他生了两个儿子。”
  柳总管的媳妇是护国公夫人身边管事妈妈,只给柳总管生了两个女儿。
  柳总管在护国公府对妻儿宠爱有加,要不是昨天护国公痛快的让姜大少爷把柳总管带走,庞大少爷都不会起疑。
  他多留了个心眼,派人盯着护国公,才知道柳总管背着妻儿养起了外室,长子都六岁了,幼子才刚会走路。
  柳总管前脚被抓,后脚那外室和两个儿子就被护国公移到庄子上去看着了。
  有两个儿子在护国公手里,柳总管敢招供吗?
  姜大少爷不去找姜绾了,柳总管人还在河间王府,没移交大理寺,再审问审问,没准儿能重挫护国公一回。
  只是姜大少爷没想到,柳总管养外室的事,他媳妇并不知道,一听说当即就疯了,扑过来对柳总管就是抓啊挠啊的,河间王府的丫鬟都拦不住。
  气呢。
  她是护国公夫人的陪房,柳总管就是娶了她,才得的护国公信任,一步步坐上了护国公府管事的位置。
  她从没觉得柳总管会对她有二心,姜大少爷逼问,柳总管说金玉阁的事她不知情,把所有罪名都揽在自己身上,她都感动的要和柳总管一起赴死!
  这辈子她只替柳总管生了两个女儿,心里都有愧疚,柳总管总说女儿好,女儿贴心,儿子才不省心呢,这些话犹言在耳,每每想起来心都暖洋洋的。
  她也努力了好些年,实在怀不上也就算了。
  谁想到她一放弃,他就养起了外室!
  这些年她日日伺候夫人,起早贪黑,想到外室在府外吃香的喝辣的,还有丫鬟伺候,她心态就崩了。
  这样不忠之人,挠死才甘心!
  柳总管大概是心底愧疚,没有还手,脸被挠的血痕累累,躲闪之间,脑袋磕到了床,人直接晕了过去。
  可怜姜大少爷只说了一句话,就看了一场热闹,等他想起来叫人泼醒柳管事的时候,大理寺的人也到了。
 
 
第六百六十五章 冲喜
  若来的只是大理寺的人,姜大少爷还能把柳总管留下继续盘问,可一起来的还有护国公的人。
  柳总管贪墨一案已经判了。
  柳总管于三日后斩首示众,其妻女流放边关。
  案子已结,人家要带走柳总管,姜大少爷拦不住。
  不过姜大少爷也清楚,凭着一个小小金玉阁就想扳倒护国公,那是痴人说梦。
  这一日,天气晴好。
  天还没那么冷,花园一角的腊梅早早的就开了,绽放在枝头,远远望去如黄玉雕刻而成。
  姜绾挑了一株最好看的,用花瓶装了准备送去给王妃欣赏。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