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成知己了,自然少不得谈些知心话题。
而杜贺呢,本身就较为平庸,又是个庶子,在家里不算得宠。可做人嘛,谁不希望自己能有好前程,又受家中长辈看重,杜贺平时虽不至于怨恨家里,但难免会有抱怨。
不被看重?那就找点事情来让家里看重!
什么你有个妹妹是皇后,没有皇子傍身?正好我也有个妹妹是嫔位,有个儿子但不得宠!
于是一拍即合,这不就联系上了杜家。
而杜家那边,本就因朝中拥立太子之事焦头烂额,又不敢再去试图说服晚香,生怕物极必反。
而且他们也想过了,即使娘娘现在生个皇子,恐怕也来不及,人家都在房头上打了,你还在屋下面看着,凑热闹你都赶不上趟,这时候顺嫔母子送上门来,简直就是瞌睡碰上了枕头。
当然前提是他们也清楚他们说了也不算,这事还得皇后同意才行,这才有吴氏的进宫之行。
所以当顺嫔见势不对,第一时间往宫外传话,让哥哥王二柳再去联系杜家人。
怕走漏风声,王二柳一般是不上杜家门的,只找来杜贺,两人寻了家酒楼摆上一桌边吃边谈。
王二柳试探杜贺,杜贺这边支支吾吾,被逼急了才说这事家里人说还得商量。
商量什么?
这明摆着是出了变数!
上次杜贺可不是这种态度,难道说杜家人不想干了,还是有了别的选择,有人半路截胡了?
王二柳更倾向后者,顿时吃罢饭连戏都不去看了,忙让人往宫里传话。
另一头顺嫔收到家里的递话,当场就变了脸色,她左思右想想不出所以然,难道说是前面的和贵人背后又干了什么?
顺嫔心里是不信的,因为之前她就做了防备,而且和嫔一直卧病还没好,她哪有什么功夫去趁机捣乱。
想是这么想,为了以防万一,顺嫔还是着人去打听,同时还让人在宫外打听杜家最近可接触了什么可疑的人。
一番打听无果,顺嫔陷入沉思。
连着几天夜里没睡好觉,她左思右想终于拿定主意。
顺嫔没主动去求见晚香,而是还让她二哥去联系杜家,告诉杜家她知道是谁害死了太子和皇后,只要杜家愿意和她结盟,皇后能收十二皇子为养子,她就把这事告诉杜家。
值得一提的是,顺嫔自称手里有确凿的证据。
第126章 小皇后(三十六) 是何等错觉让你以为……
此事一经杜家人知道,顿时引起震动,第二天吴氏就再度进宫。
“你是说,顺嫔知道是谁害死姑母和表哥的,而且她手里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实这件事?”
吴氏半垂头道:“是。”
“她没有来找我,反而绕着圈子又让她兄弟去联系杜家,倒是个心思多的。”晚香神色淡淡的,眉心却蹙了起来。
顺嫔为何没直接来找晚香,反而联系杜家人?
可能是顺嫔怕走漏风声,怕在宫里惹人耳目,也有可能是顺嫔从结盟受阻中嗅出什么味道。
杜家一开始是愿意的,可突然就开始推辞,明显问题不是出在杜家,而是别处来了阻力。
那阻力是出在哪?
显然顺嫔查过也想过,可丝毫没有头绪,她大概很清楚自己的斤两,所以她没选择继续做无用功,而是拿出一个杜家无法拒绝的杀手锏,她自认这个杀手锏一定可以说动杜家人。
为何说是杜家人,而不是晚香?
可能在顺嫔来看,晚香虽是前皇后的侄女,但很显然晚香是忌讳这层身份的,这层身份以前来看是恩宠,现在来看就是锥心之刺,没人愿意永远被旁人凌驾之上,至少顺嫔是这么想。
在顺嫔来想,皇后不过及笄之年,年纪尚小,即使知道是有人害死了自己的姑母表哥,但她不一定会去想做些什么,谁愿意舍弃皇后身份,舍弃安稳富贵去冒险?
有那么一句俗话,光脚不怕穿鞋的,说的就是人越是什么都没有,越是敢于冒险,而那些拥有太多的人恰恰相反。
与之相比,杜家的家主杜青和前皇后是亲兄妹,杜家这大半年来的处境,世人皆知,以前高高在上、富贵无双,一夕之间跌落凡尘,在这段时间里杜家人失去了多少,内心有多失落焦灼,产生的恨意就会有多强烈,所以联系杜家反倒是更保险一些。
不得不说,顺嫔以己度人了,不过她也是个人物,一点点细枝末节都能让她算计到,可谓是机关算尽。
当然,现在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顺嫔的说法有几分是真,还是只是为了说动杜家故弄玄虚?
“她应该不会敢拿这事故弄玄虚。”吴氏想了想后道。
这也是杜家人几经斟酌后的结果,因为这件事实在太大了,说句不夸张的话,此事一旦为人所知,震荡的可不止是后宫,而是整个朝廷。
前太子一直稳坐太子之位,是他死了之后,才造成前皇后的病逝,也是他死了之后,朝堂才因为夺嫡之事闹得不可开交。
可以这么说,一切的源头都在此。
这其中到底牵扯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在后面搅风搅雨,都不得而知,只知道这件事若是捅出去,还不知会炸死多少人。
“去把顺嫔叫过来,”晚香吩咐道,想了想她又说,“不要显得太过刻意,就说是上次我用了她送来的小吃,胃口变好了不少,让她过来讲讲做法。”
“可是娘娘,这样会不会太仓促?”
不止是侍书,其他几人包括吴氏,都对晚香如此急迫显得十分诧异。
这件事实在太过重要,该如何去回应去谋划都该再三斟酌才可,不然吴氏怎会进宫商量,哪有像晚香这样的说风就是雨?
可晚香坚持,这坤宁宫目前她最大,吴氏虽欲言又止,到底没再说什么。
很快,顺嫔就被请过来了。
她脸上虽带着欣喜的笑,可眼神却是惊疑不定,看来晚香突然之举也出乎她的所料。
她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吴氏,忙垂头掩去眼中痕迹,另一边晚香已经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几个放心的人。
“说说吧,你所知道的真相,以及你手里掌握的所谓的证据。”
不同于晚香的淡定,顺嫔诧异之余似乎还想挣扎。
在顺嫔的想法里,不该是皇后直接叫了她来问话,而是杜家人出面与她的人交涉。是时,她自是可以借此或是摆高姿态,或故意拿乔,以此作为和杜家谈条件的根本。
至于皇后这儿,那就是杜家的人事,不管是出面说动也好,压着同意也罢,这都不关她的事。在顺嫔内心,她并不想直接和皇后对上。不知为何,她冥冥之中总是有点害怕这位年纪不大的皇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她连个座儿都没有,就这么站着,脚下是坤宁宫的地方,对面是居高临下的皇后,一旁是皇后的心腹,像在三堂会审。
“当然,你不说也可以,那以后少在私下做些小动作,你这点小心思,瞒得过本宫的家人,可瞒不过本宫!”
“臣、臣妾……”
“你以为本宫不知你在打什么主意?”晚香挑眉笑道,“你打的主意本宫都知道,你以为你觉得十拿九稳的事情,为何会突然出了变故?”
她往前倾了倾身,眼神一瞬间变得锐利无比,气势也变得迫人起来,“自然是在本宫这出了岔子。顺嫔,别告诉本宫,你不知道本宫才是皇后,光在背后唆使本宫的家人,是动摇不了本宫意愿的。”
这一刻,晚香锋芒毕露,甚至不吝把顺嫔的小心思点破。
顺嫔本就惊疑不定,闻言更是恐慌。
“娘娘,臣妾不知道您在说什么,臣妾……”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晚香往后靠了靠,让自己坐的舒服一些,司棋适时在她背后塞了个软枕。
“本宫知道你聪明,但你也清楚本宫并非你不可,没了你没了十二皇子,本宫还有和嫔,还有七皇子,你让人给和嫔下药的事,别以为本宫不知道。”
顺嫔的腿已经软了,直个劲儿想往地上滑,却还在强行支撑。
殿中一角,吉祥如意的鎏金三足熏炉里正点着熏香,空气里飘荡着淡淡的香气,一种花香夹杂着草木的清香,飘飘荡荡,沁人肺腑。
“只是不关本宫的事,本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如果换做是你,是选一个亲娘命将不久于世的皇子,还是选个亲娘心思太多的皇子,恐怕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你既喜欢伸那么长的手,本宫何乐而不为?反正坏人又不是本宫来当。”
顺嫔终于撑不住了,歪倒在地。
她额上冷汗密布,眼前一片扭曲的模糊,心跳得极为厉害,扑通扑通的,震耳欲聋,她体内的血液在这一刻流速极快,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顺嫔,你可是个聪明人……”
顺嫔斜斜望去,依稀只能看向正前方的宝座上坐着一个眉眼清艳的女子。她年纪并不大,但满身气派雍容华贵,姿容出众,料想若干年待长开了必定倾国倾城。
在顺嫔心里,因着自己出身卑微,她其实是瞧不上那些所谓出身高贵的人,哪怕她再趋炎附势、捧高踩低,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是这些人若是没有所谓的高贵出身,恐怕连她都不如。
可就在此时此刻,眼前这个一直以来被她所轻视,她自以为将之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少女,将她一直以来的自信全然摧毁。
顺嫔一直自命聪明,她利用自己的聪明陪嫁进了宫,又用自己的聪明得到一个皇子,虽然过程不太美好,她甚至因此受到许多磋磨,但结果是好的。
她一直觉得自己才是那种话本里的天命之女,她觉得自己所经历的磨难,是对她历练,就像唐僧去西天取经,只要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自然能修得正果。
所以她卑躬屈膝,所以她曲意逢迎,她熬了十年终于借着机会从永寿宫熬出来了,她的日子越过越好,她的儿子也眼见越来越大了,她的好日子就在前头。
这一次,是她生命里第二个机遇、
第一个机会她抓住了,她得到了太多的好处,这一次她绝不会放过。她甚至早就预设过了这段路程可能不会好走,她的委曲求全,在她来看都是为了未来的好日子。
她虽然委屈,但她甘之如饴。
可现在皇后却告诉,她的小聪明她的小心思其实她都知道,之所以不戳破不过是不想戳破。
她就像一个丑旦,自以为是的演着戏,其实在旁人眼里不过是个笑话。
“既然你自觉是个聪明人,本宫就不想再重复的警告你,其实你所谓的掌握真相,不过是你以为。是何等错觉让你以为你能平等跟本宫对话,甚至想要挟本宫,你觉得本宫若是把你交给方贵妃,再把你对杜家人说的话重复一遍,你会是个什么下场?”
顺嫔感到寒彻入骨,就好像一盆冰水从头到尾将她浇了个湿透,浑身血液都凝固了,她克制不住脸颊抽搐着,眼神也变得惊惶起来。
而一旁的吴氏,目睹了整个过程,也许之前她还觉得晚香太过任性,说风就是雨,听不进人言,现在才发现也许她这么做是对的。
恰恰打得就是让顺嫔猝不及防的主意,再攻之其内心弱点,如此一来自然可转换局势,从被要挟谈条件,变成了对方不得不顺从。
也是吴氏思考问题太局限,于她来看,她的手伸不到宫里来,自然拿顺嫔没办法,可她却忘了晚香是皇后,也许晚香这个皇后当得并不那么顺心如意,但对付一个顺嫔却是没问题的。
顺嫔整个人瘫倒在地,像一条失了骨头的肉虫。
晚香还在喝茶,慢条斯理地喝着茶,整个殿中只能听见她手中盖碗轻微碰撞的声音,和顺嫔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既然是聪明人,就不要办蠢事,本宫相信顺嫔你是这个聪明人。”
第127章 小皇后(三十七) 前太子死因?
在晚香的恩威并施下,顺嫔说了实话。
原来她所谓的知道太子和皇后的死因,不过是她经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拼凑而成。
在这里就要提起太子的病了。
太子本是身体康健,却在一次赈灾之中不小心患了时疫。当时因为山东水患,北直隶涌入大量逃灾的难民,太子宅心仁厚,亲自去探看情况,还设立了粥棚,用以安抚灾民。
灾民们经过安抚,果然没再冲撞京畿重地,等赈灾事宜一一展开之后,灾民们散去,太子回到京城没多久却病倒了。
太医去诊病,当场大惊失色,原来太子染的是时疫。
须知时疫是传染的,且看样子太子染上时疫也不是一日两日,可能在外面安抚灾民时就已染上,只可惜太子担忧赈灾之事,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等回宫后撑不住病倒时,已是病入膏肓。
建仁帝震怒,当场就下命让人把东宫封了。
整个东宫许进不许出,又着了两个太医留在里头,大意就是治不好太子,这两个太医也不用出来了。
同时消息传出后,宫里也是风声鹤唳,人人惊慌失措,又是烧艾泼醋,又是排查是否还有人被染上。
整整一个月,皇宫都笼罩在一片乌云密布之中,前皇后得知太子患的是时疫就晕倒了,醒来后再三哭求要去探看太子,被建仁帝禁足在坤宁宫。
东宫被封没几日,里面就开始死人了,开始还把人往外抬,后来连抬都不抬了,直接就地烧掉。
一开始死的是下面的宫人,渐渐太子的嫔妃中也有人死了,好不容易传出消息太子近日有见好的迹象,可偏偏就在这时听说太子妃和小皇孙也染上了病,不过三日五日人就没了,紧跟着太子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消息传出后,前皇后当场就垮了。
不过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儿子儿媳没了,孙儿孙女也没了,太子本就子嗣不丰,这些年来只得一子一女,如今连后都没了。
太子薨后,由于是病丧,还是传染人的病,根本等不及举行丧仪,就把人匆匆运出宫埋了,包括太子妃和小皇孙。只留下东宫仅剩的的一些人,宛如妖魔鬼怪,让所有人避而远之。
这些人最后的结果是没死的被送往皇陵为太子守陵,而东宫也一直封闭着,至今在宫里都是旁人不敢提及的禁忌。
……
“娘娘应该知晓臣妾原是方贵妃的家生奴婢,世人只知湘平候方家战功赫赫,在平南蛮上立下汗马功劳,但少有人知晓当年方家三子娶了当地一个大族姓家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