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月,涪州附近的名胜,温婧已经走了不少了。
虽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但小夫妻相处和顺,汪大人夫妇平日又多关照她,温婧作为初来乍到的小娘子,在一众官夫人之间,也有了自己的友人,能与别人说得上话。
“我们婧姐儿看着文气,却是个很有主见想法的,”桂老夫人笑着道,“我们家如今这身份,旁人也不会好端端为难她,她自己立得住,在一众夫人之间,也就不会有人欺她年轻。”
曹氏颔首,道:“这都是老夫人您教养有方。”
桂老夫人爱听好话,满意地接了这句奉承,又与曹氏道:“我知你近来操心,辞哥儿念书很有章法,你把心思花在慧姐儿身上就好。”
来年春天,皇上要开恩科。
温辞与家中长辈、书院先生商量之后,决定下场试一试。
若没有上榜,倒也无妨,后年的春闱,再比就是了。
曹氏原想着还有一年,偏开了恩科,那一年一下子就没有了。
她在念书上帮不上忙,当然也不会去和辞哥儿念叨,打搅辞哥儿备考,就是自己跟自己着急。
“您看看,我就不比您稳如泰山,我啊,一点儿波澜就坐不住,”曹氏道,“这一点,我还得跟您多学学。”
“你有这工夫,替慧姐儿琢磨琢磨嫁妆,催她做些女红,”桂老夫人道,“她就擅长这个,得发挥出来。”
曹氏忙应下。
桂老夫人哼笑了一声:“老婆子告诉你,人生几十年,一时起伏很正常,就得稳得住。”
她能稳如泰山,不是因为她性子缓,不急不躁,而是,桂老夫人知道,惊掉人下巴的好事,都会来的。
第824章 番外15 又是定安侯府
其实,秋天时候,老夫人去和老友们聚了两次。
现在,谁也不敢小瞧桂老夫人,一个个的,比原先亲近多了。
有夫人向桂老夫人打听温慧。
桂老夫人打哈哈着,全给推了个干净。
一时间,背后好几家互相通气,说定安侯府的眼睛长在头顶了,不知道相中了哪家,却不晓得,人家府上愿不愿意了。
这要是出现一个跟温子谅那么硬气的公子,看不上温慧,那到时候可就热闹了。
桂老夫人多机敏一人,旁人背后说什么,她心知肚明。
她面善惯了,怎么会与人起那种无谓的矛盾?
她啊,笑眯眯地,与赵太保夫人达成了默契。
既然两个孩子自己生了心念,做长辈的当然乐见其成,只等来年考了恩科,再办后头事情。
至于毁约……
赵家不是那种不入流的人家,赵子昀也不是那样靠不住的人。
桂老夫人根本不用着急,只让温慧好好养花,等待明年就好了。
当然,老夫人并非没有烦恼。
赏花时,有人“好意”地问起了温宴的肚子。
嫁与太子都快两年了,怎么太子妃没有动静呢?
西山上有求子灵验的,要不然,下回一块去拜拜?
桂老夫人在人前自不会落人口实,把问题堵了回去,回到燕子胡同,还是愁了一阵子的。
不比外人,老夫人知道温宴的状况。
以前不是有孕的好时机,那样会彻底成为众矢之的,用着金老太太的方子,配合季太医的调养,是极其明智的选择。
现在,那些风险都没有了。
听说,宴姐儿前一阵也停了药了。
可孩子什么时候会来……
谁能说得准呢?
当初,大郎媳妇进门,不也是好几年没动静,后来才有了宴姐儿,有了章哥儿吗?
要桂老夫人说,生孩子,不能比快,得比生得好不好。
大郎媳妇生得慢,但生下来的两个孩子,出色、厉害、前程无量!
要不然,噼里啪啦生一群讨债鬼,嫌自家家底太厚了吗?
再说,皇上都没有催着抱皇孙,桂老夫人又怎么可能去催温宴。
她就是在心里急那么一急。
然后,该吃吃,该睡睡。
桂老夫人安安稳稳地,过完了腊月,又过完了年节。
衙门开印之后,温子甫忙得脚不沾地。
他依旧负责安顿考生。
朝廷不止照顾入京学子们的吃喝住,地方衙门也承担考生出行的费用。
穷困的学子没有了后顾之忧,今年恩科,赴考的学生格外多。
添上衙门里本身的事务,温子甫甚至有几天没有回燕子胡同歇觉,更是顾不上温辞的备考。
春试时,曹氏送温辞到了贡院外。
平日里口齿伶俐,这会儿曹氏却是词穷。
温辞笑着道:“您别光看我了,左右看看吧。”
曹氏闻言,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然后,在人群中看到了赵子昀的身影。
赵子昀确实太好认了。
京城第一俊,往那儿一站,熠熠生辉。
赵子昀也看到了温辞与曹氏,过来问候。
待目送两人入场,曹氏就揪着心等待起来,等到他们考完,又等到朝廷放杏榜。
杏榜被里三层外三层围着,曹氏挤不进去,只能等温冯来禀。
温冯挤了个满头大汗,乐呵呵回到轿子前。
曹氏急道:“怎么样?”
温冯猛一阵点头,激动极了:“中了,都中了!”
一个“都”字,让曹氏欢喜得眼眶都红了:“快快快,快回燕子胡同,我得与老夫人报喜。”
曹氏风风火火进了后院。
厢房的窗户开着,温慧的脑袋探了出来。
“傻乎乎的,命真好!”曹氏笑话她。
温慧弯着眼直笑。
杏榜还不是终点,得再入金銮殿参加殿试。
曹氏本以为心安了一半了,等温辞赴考,她还是颇为紧张。
殿试决定着名次,也不乏翻身之人。
比如帧哥儿,春试时虽上榜,名次却不理想,靠着殿试,名列前茅。
有人名次上去了,当然也会有前头的掉下来。
曹氏盼着温辞能得个好名次,更盼着赵子昀能得个头甲。
慧姐儿把花苗养得那么好,这几天花骨朵越来越精神了,只等着到了时候就绽放。
皇榜放榜那日,曹氏双手合十,念了好一阵的阿弥陀佛。
赵子昀头甲探花郎,温辞二甲十一。
曹氏又哭又笑,好久都缓不过来。
争气,可真是太争气了!
赵家那儿,当然也是欢喜极了。
与赵太保贺喜的人一个接一个,更有想着法子打听消息的。
谁不想得赵子昀那么出色的姑爷呢?
以前,赵太保与夫人总拿功名挡话,各家也就歇了心思,现在,功名考了,该有个着落了吧?
赵太保摸着胡子哈哈大笑:“是该有个着落了。”
朝堂上行走的官员,各个都是聪慧人,一听这话,赵家显然是有了人选了。
京中适龄的姑娘很多,到底是哪家不知不觉占了先机?
左一打听,右一询问,答案渐渐浮出了水面。
定安侯府的二姑娘。
又是定安侯府!
先前,赶在所有人之间,就挑走了一位状元郎,这回,又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赵太保的孙儿给拿下了!
不止,定安侯府还出了个太子妃呢。
他们家的姑娘,怎么一个一个的,都这么能耐!
燕子胡同里,当然也有不少客人。
桂老夫人的一众老姐妹,纷纷来道贺温辞高中。
除了道贺,更是要探一探桂老夫人的口风,外头传言的事儿到底准不准。
桂老夫人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几位夫人一看这状况,还有什么想不到的。
去年,这位侯夫人与她们打着太极,其实心里早就有底了吧?
侯夫人装模作样,那是胸有成竹!
当时装得竟然那么像,她们都上当了!
客人来了又送走,曹氏很忙,兴致也十分好。
桂老夫人靠着引枕,透过窗户,看向厢房方向。
廊下摆着一盆盆花。
花开次第,很是好看。
老夫人一瞬不瞬看了一会儿。
等过两天,天再暖一点,定会越发灿烂。
跟她心里的花一样,怒放开来。
第825章 番外16 倒霉蛋
赵太保的孙儿、新科探花郎要与定安侯府的二姑娘定下来了。
消息传到御书房里时,皇上提着朱笔的手顿了一下,在折子上留下了一个红色的印子。
“朕怎么记得,先前朕问以骁媳妇时,她说自家二姐的事儿还没有着落呢?”皇上疑惑着问吴公公。
吴公公忙道:“皇上,您问的时候是前年的除夕。”
“前年除夕?”皇上回忆了一番,末了苦笑着摇了摇头,“是啊,你不提醒,朕都想不起来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吴公公嘴上谦虚了两句。
时间没有快慢,只是过去的那一年,对皇上来说,起伏不少。
太子往江陵迎灵,大殿下弑父,北境又跟鞑靼打了一仗,从年初到年尾,事情极多。
新年又开恩科,虽是忙中有序,却也容易模糊了时间。
“时间过得快啊,”皇上感叹了一句,“人家娶孙媳妇、嫁姑娘,朕的公主们,愁死朕了。”
吴公公笑了笑。
皇上愁的,其实是成安公主。
越是受宠的,皇上挑驸马越是仔细,不想勉强了公主,也不想勉强男方。
若是处成了永寿长公主与驸马房玄卿一般,孽缘一桩,那就不好了。
偏偏成安公主,至今没有看上眼的。
“召成安过来,朕再问问她。”
成安公主到了御书房。
皇上开门见山:“几次问你母妃,她都说你没有主意,朕干脆直接问你,今年高中的年轻才俊不少,你就不能挑一个?”
成安公主垂着眼,想了想,没有与皇上打马虎眼。
她道:“他们辛辛苦苦念书,金榜题名,难道是来当倒霉蛋的?”
皇上听不懂了:“什么倒霉蛋?”
成安公主道:“尚主的都是倒霉蛋。”
皇上:……
有那么一瞬,他很想问问成安,娶公主怎么就会是倒霉蛋。
这是天大的恩赐,求都求不来的福气。
话到了嘴边,还是都咽下去了。
是与不是,父女两人,心知肚明。
表面在是富丽堂皇、花团锦簇,但对于一心仕途、想要一展抱负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不想要的“福气”。
皇上迟疑着,道:“也不是所有人都追求仕途。”
成安反问道:“那他们考科举做什么?”
皇上深吸了一口气,略过这一连串问题,直指中心:“不管是新科还是什么,你有没有看得顺眼的倒霉蛋?”
成安顺着就要接一句“没有”,突然间顿了顿。
她想到了被她封为“倒霉蛋一号”的韩谊。
罢了。
那就是她和温宴开玩笑的。
人家小十二在旧都过得好好的,可别因为她一句玩笑话,真倒霉上了。
成安抿了抿唇,还是道:“没有。”
以皇上的眼力,哪里看不出成安的犹豫,他又追问了两次,偏成安咬死了没有,让皇上毫无办法。
外头通传,太子殿下来了。
成安逮着机会,当即起身告退,走得飞快。
霍以骁进御书房,行了礼。
只看里头气氛,他就知道,皇上和成安谈得不怎么愉快。
看不出来,成安这些时日突飞猛进,竟然知道怎么惹皇上了。
皇上揉着眉心,道:“你媳妇与成安熟,知不知道她有没有倒霉蛋的人选?”
霍以骁挑了挑眉。
皇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轻咳了一声:“朕都叫成安带偏了。”
在皇上解释之前,霍以骁道:“有个倒霉蛋一号。”
皇上瞪大了眼睛:“她还想准备倒霉蛋二号、三号?”
“她说,多备几个,抓阄,看哪个是真正的倒霉蛋。”霍以骁促笑了一声。
皇上:?!
像话吗?
听听,像话吗?
儿戏成这个样子!
皇上被成安给气得没脾气了,问:“一号是谁?”
以骁既然晓得什么是倒霉蛋,应该也知道一号。
霍以骁答道:“诚意侯的孙儿、孔大儒的关门弟子韩谊,之前替孔大儒进京送信,您见过的。”
温章的家书上,几次提起过小十二。
温家姐弟的书信往来,素来是絮絮叨叨。
如同温宴以前与霍以骁说的那样,正是因为隔着千里,平日见不着面,才要有什么写什么,恨不能日常起居都写成流水账,才好叫收到信的人放心。
温章的文笔,自不可能写出流水账来,生活里再细碎的小事,在他的笔下,都很是生动。
定安侯府与昌远伯府比邻。
韩谊在临安城中,除了住在诚意侯府里,一月里有一旬会在外祖家。
两家关系向来不错,温章还常常在孔大儒那儿遇见韩谊,渐渐的,熟悉许多。
韩谊爱猫,提过黑檀儿,也讲过白玉团。
有那么一回,韩谊提到了成安公主。
虽然只是几句话,但温章敏锐,听出些细细情谊来。
这情谊亦写在了家书上。
若是小十二并无念想,霍以骁不会在皇上问起时把人供出来。
既有情谊,成安又找不到其他的倒霉蛋,未尝不能试一试。